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高中男生在跨栏教学过程中产生恐惧心理的现象,本文分析了问卷调查的结果,探究其产生的缘由,并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男生 跨栏教学 恐惧心理
跨栏教学历来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其技术动作的复杂性和对身体素质的高要求,跨栏教学一直是体育教学的难点,尤其对于跑、跳能力相对较弱的男生来讲,容易产生消极、恐惧心理,使正常的体育教学计划难以完成。为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高中男生在跨栏教学过程中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努力寻求解决办法,期望提高高中男生跨栏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研究对象与策略
研究对象是我校高一男生,以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常规数理统计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发出问卷230份,收回211份,回收率为91.7%。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男生对跨栏教学毫无兴趣的占74%。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对跨栏项目的锻炼价值认识不足;②跨栏项目技术动作较复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做跨栏运动中起跨腿膝关节与弧形提拉等动作;③由于现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优裕,许多学生惰性较大,平时缺少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也对跨栏跑教学毫无兴趣。
(二)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
1.过度紧张、焦虑
由于跨栏项目中有规定的栏高与栏间距,对于一些平时缺乏体育锻炼,跑跳能力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来说,学习跨栏时会感到动作难度大,力不从心,思想负担过重,加上在完成跨栏动作过程中的直接体验,以及看到其他学生未完成跨栏动作后受挫,形成了条件反射,容易产生焦虑感。
2.练习信心不足
在学习跨栏跑时,学生表现出犹豫不决、情绪紧张、动作僵硬、运动不协调、怕摔跤等心理障碍,原因主要有:①对自己在练习过程中完成动作的信心不足,对自我运动能力缺乏自信;②胆小、怕摔跤,产生害怕、躲避心理,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③在以往的练习中、生活中曾经因跳跃动作跌倒或受过伤害,因而看到栏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④部分高一男生腿部力量相对较差,要较好地完成跨栏练习有一定的难度。
3.客观因素的影响
教师没有因材施教与区别对待,教法单调,缺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渡。
(三)克服跨栏恐惧心理的策略
1.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
教师可利用生动事例阐明从事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明确跨栏项目对身体锻炼的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教育。
2.克服过度紧张,焦虑的情绪
在跨栏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在练习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情绪表现,特别是对力量相对较弱、胆量较小的学生,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采用合适、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还应仔细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外在行为变化,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转变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3.增强学生自信心
自信心是建立在成功完成动作的基础上的,教师正确、规范的示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应努力锻炼,全面提高学生的跑跳能力。如在跨栏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进行预防性锻炼,对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先进行单脚跳训练。
(四)结论与倡议
教师应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教师要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注重发展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制约能力,排除不良因素的影响;运用降低动作难度与逐渐加大动作难度的练习,采用一系列辅助练习,增强练习密度、强度,提高学生自信心,从而有效地克服消极因素,预防和抑制心理障碍的产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消除学生在跨栏教学中的心理障碍。
(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职业高中)
关键词:高中男生 跨栏教学 恐惧心理
跨栏教学历来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其技术动作的复杂性和对身体素质的高要求,跨栏教学一直是体育教学的难点,尤其对于跑、跳能力相对较弱的男生来讲,容易产生消极、恐惧心理,使正常的体育教学计划难以完成。为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高中男生在跨栏教学过程中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努力寻求解决办法,期望提高高中男生跨栏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研究对象与策略
研究对象是我校高一男生,以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常规数理统计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发出问卷230份,收回211份,回收率为91.7%。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男生对跨栏教学毫无兴趣的占74%。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对跨栏项目的锻炼价值认识不足;②跨栏项目技术动作较复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做跨栏运动中起跨腿膝关节与弧形提拉等动作;③由于现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优裕,许多学生惰性较大,平时缺少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也对跨栏跑教学毫无兴趣。
(二)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
1.过度紧张、焦虑
由于跨栏项目中有规定的栏高与栏间距,对于一些平时缺乏体育锻炼,跑跳能力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来说,学习跨栏时会感到动作难度大,力不从心,思想负担过重,加上在完成跨栏动作过程中的直接体验,以及看到其他学生未完成跨栏动作后受挫,形成了条件反射,容易产生焦虑感。
2.练习信心不足
在学习跨栏跑时,学生表现出犹豫不决、情绪紧张、动作僵硬、运动不协调、怕摔跤等心理障碍,原因主要有:①对自己在练习过程中完成动作的信心不足,对自我运动能力缺乏自信;②胆小、怕摔跤,产生害怕、躲避心理,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③在以往的练习中、生活中曾经因跳跃动作跌倒或受过伤害,因而看到栏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④部分高一男生腿部力量相对较差,要较好地完成跨栏练习有一定的难度。
3.客观因素的影响
教师没有因材施教与区别对待,教法单调,缺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渡。
(三)克服跨栏恐惧心理的策略
1.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
教师可利用生动事例阐明从事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明确跨栏项目对身体锻炼的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教育。
2.克服过度紧张,焦虑的情绪
在跨栏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在练习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情绪表现,特别是对力量相对较弱、胆量较小的学生,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采用合适、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还应仔细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外在行为变化,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转变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3.增强学生自信心
自信心是建立在成功完成动作的基础上的,教师正确、规范的示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应努力锻炼,全面提高学生的跑跳能力。如在跨栏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进行预防性锻炼,对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先进行单脚跳训练。
(四)结论与倡议
教师应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教师要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注重发展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制约能力,排除不良因素的影响;运用降低动作难度与逐渐加大动作难度的练习,采用一系列辅助练习,增强练习密度、强度,提高学生自信心,从而有效地克服消极因素,预防和抑制心理障碍的产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消除学生在跨栏教学中的心理障碍。
(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职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