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比喻说:“餐桌,是一个家庭的圆心。”每天晚上,工作或是学习了一天的家庭成员回到家来,都聚集在这个“圆心”边上,不仅共享丰盛的晚餐,也许还会共享一天中的见闻、感受。怎样让餐桌更好地成为家庭情感交流维系的“圆心”呢?相信每一个家庭有各自不同的故事……
传承的“餐桌故事”
叮叮要结婚了,在买新居餐桌的时候,几乎跑遍了整个汕头的家居市场,还逛了网上无数商城。最终,她买到了心仪的实木大餐桌。对此,男朋友很不理解,说叮叮花费在新居其它地方的心思还不及这餐桌的十分之一。这餐桌就这么重要吗?
叮叮说,是的,就是很重要。接着叮叮给男朋友讲了一个故事。在上世纪80年代,有两个男人追了一位女人很久,都向这个女人求婚,一位男的说:“嫁给我吧,我会让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另一位男的说:“我们结婚吧,我们买一张大桌子,所有我们爱的人一起坐着吃饭。”最后,女人嫁给了后面这位男人。“他们,就是我爸和我妈。”叮叮说。
在叮叮爸爸买的这张桌上,叮叮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因为上面不仅有好吃的东西,还有不时冒出的“生日礼物”、奖品等等。叮叮妈妈也从不在这张桌上批评叮叮。而且每到周末,爷爷奶奶或是外婆外公都会来,大家聚在一起吃饭,可热闹了。对餐桌的执着,也就从此在叮叮心里扎下了根。
一次餐桌恶作剧
每当看到餐桌,12岁的妮妮就总是想到最近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中午,爸爸请了很多朋友在家吃饭。人一多,妮妮就有点人来疯,也兴奋得不得了。大家围在一起吃饭了,妮妮跟爸爸坐在一起。爸爸站起来敬大家酒时,妮妮突然心血来潮,想和爸爸开个玩笑,故意很大声地把爸爸的椅子拉开,以为爸爸会知道的。哪知大家都在大声说话,爸爸并不知道椅子被拉开了,一下子就坐到了地上。
一时间,大家都吓呆了,爸爸脸都红了,恼羞成怒,站起来就甩了妮妮一巴掌。妮妮又惊又气又羞,冲回了房间。
客人走后,在晚餐时,爸爸把妮妮拉到餐桌前一起吃饭,接着跟妮妮道歉:“爸爸被你的恶作剧后跌坐地上,觉得很丢脸,那感觉其实就跟你被爸爸打了脸后的感觉一样,原谅爸爸好吗?而且我们开玩笑也得分场合,对不对?”
妮妮有点惭愧,也很后悔,餐桌上的这一件事,成为妮妮记忆中深刻的一节课。
观念“角斗场”
餐桌对于绿绿来说,是一个五味杂陈的词,它既代表了和睦,又代表了分歧和冲突,非常地矛盾。和睦是因为围坐一起吃的都是家人,都有爱;分歧和冲突是因为观念的不同而引发令人不悦的“角斗”。
比如绿绿一直反对边吃饭边看电视,但婆婆却认为这没什么;绿绿坚持让儿子自己吃,婆婆却总是要喂……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教育方法等等各种冲突,让餐桌成了绿绿和婆婆的“角斗场”。
【专家建议】
怎样融洽餐桌气氛?从事烹饪教学20年的华视主持人梁琼白说:“一个不开伙的家庭必然缺少温暖,只有充满饭菜香,充满家长用餐话语的画面才是快乐祥和的温暖家园,所以不只是妈妈回家做饭,更要家人都回家吃饭。”但重要的并不是聚餐的次数,而是饭桌上家人沟通的力度、气氛和感觉。
从某种角度看,餐桌是一个家庭的小剧场,折射的是家庭的各种关系,比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等。而怎样让这种种关系更为融洽呢?这需要餐桌的主导者有意识地去处理好这些关系,呵护温馨的用餐环境。
比如在处理亲子关系时,青少年独立心理越强烈,家人共同进餐的时刻就越具意义。父母作为主导者,在餐桌上讲述“家庭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能让他们与同龄人友好相处。如果这时候与孩子坦率地讨论一些负面事件,则会让他们有更强的自控力,在面对逆境时有良好的适应性。
除了父母说什么之外,父母和孩子的共同讨论也很重要,孩子的心理成长在父母听他们讲话时得到益处。
同时,心理专家指出,家长在饭桌上千万别一味地训斥和单方面地教导孩子。孩子在满腹委屈、忐忑不安的不良气氛里进食,不但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而许多父母由于工作繁忙,使家庭聚餐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这样会失去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好机会。
另外,当电视成为饭桌上的主角时,问题就来了。你可以看到电视的声音被调大,椅子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电视掩盖了家庭生活的贫乏、空洞。如果任由这个习惯发展,就很难再回头。
传承的“餐桌故事”
叮叮要结婚了,在买新居餐桌的时候,几乎跑遍了整个汕头的家居市场,还逛了网上无数商城。最终,她买到了心仪的实木大餐桌。对此,男朋友很不理解,说叮叮花费在新居其它地方的心思还不及这餐桌的十分之一。这餐桌就这么重要吗?
叮叮说,是的,就是很重要。接着叮叮给男朋友讲了一个故事。在上世纪80年代,有两个男人追了一位女人很久,都向这个女人求婚,一位男的说:“嫁给我吧,我会让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另一位男的说:“我们结婚吧,我们买一张大桌子,所有我们爱的人一起坐着吃饭。”最后,女人嫁给了后面这位男人。“他们,就是我爸和我妈。”叮叮说。
在叮叮爸爸买的这张桌上,叮叮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因为上面不仅有好吃的东西,还有不时冒出的“生日礼物”、奖品等等。叮叮妈妈也从不在这张桌上批评叮叮。而且每到周末,爷爷奶奶或是外婆外公都会来,大家聚在一起吃饭,可热闹了。对餐桌的执着,也就从此在叮叮心里扎下了根。
一次餐桌恶作剧
每当看到餐桌,12岁的妮妮就总是想到最近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中午,爸爸请了很多朋友在家吃饭。人一多,妮妮就有点人来疯,也兴奋得不得了。大家围在一起吃饭了,妮妮跟爸爸坐在一起。爸爸站起来敬大家酒时,妮妮突然心血来潮,想和爸爸开个玩笑,故意很大声地把爸爸的椅子拉开,以为爸爸会知道的。哪知大家都在大声说话,爸爸并不知道椅子被拉开了,一下子就坐到了地上。
一时间,大家都吓呆了,爸爸脸都红了,恼羞成怒,站起来就甩了妮妮一巴掌。妮妮又惊又气又羞,冲回了房间。
客人走后,在晚餐时,爸爸把妮妮拉到餐桌前一起吃饭,接着跟妮妮道歉:“爸爸被你的恶作剧后跌坐地上,觉得很丢脸,那感觉其实就跟你被爸爸打了脸后的感觉一样,原谅爸爸好吗?而且我们开玩笑也得分场合,对不对?”
妮妮有点惭愧,也很后悔,餐桌上的这一件事,成为妮妮记忆中深刻的一节课。
观念“角斗场”
餐桌对于绿绿来说,是一个五味杂陈的词,它既代表了和睦,又代表了分歧和冲突,非常地矛盾。和睦是因为围坐一起吃的都是家人,都有爱;分歧和冲突是因为观念的不同而引发令人不悦的“角斗”。
比如绿绿一直反对边吃饭边看电视,但婆婆却认为这没什么;绿绿坚持让儿子自己吃,婆婆却总是要喂……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教育方法等等各种冲突,让餐桌成了绿绿和婆婆的“角斗场”。
【专家建议】
怎样融洽餐桌气氛?从事烹饪教学20年的华视主持人梁琼白说:“一个不开伙的家庭必然缺少温暖,只有充满饭菜香,充满家长用餐话语的画面才是快乐祥和的温暖家园,所以不只是妈妈回家做饭,更要家人都回家吃饭。”但重要的并不是聚餐的次数,而是饭桌上家人沟通的力度、气氛和感觉。
从某种角度看,餐桌是一个家庭的小剧场,折射的是家庭的各种关系,比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等等。而怎样让这种种关系更为融洽呢?这需要餐桌的主导者有意识地去处理好这些关系,呵护温馨的用餐环境。
比如在处理亲子关系时,青少年独立心理越强烈,家人共同进餐的时刻就越具意义。父母作为主导者,在餐桌上讲述“家庭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能让他们与同龄人友好相处。如果这时候与孩子坦率地讨论一些负面事件,则会让他们有更强的自控力,在面对逆境时有良好的适应性。
除了父母说什么之外,父母和孩子的共同讨论也很重要,孩子的心理成长在父母听他们讲话时得到益处。
同时,心理专家指出,家长在饭桌上千万别一味地训斥和单方面地教导孩子。孩子在满腹委屈、忐忑不安的不良气氛里进食,不但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而许多父母由于工作繁忙,使家庭聚餐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这样会失去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好机会。
另外,当电视成为饭桌上的主角时,问题就来了。你可以看到电视的声音被调大,椅子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电视掩盖了家庭生活的贫乏、空洞。如果任由这个习惯发展,就很难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