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比如讲“有理数的加法”,我们可以用扑克牌代替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学生一起来抽扑克牌,每人抽两张,然后把它们相加,谁得的数大,谁获胜。把抽象的知识转移到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新知识。下面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具体实际,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向课堂要质量,培养学生听课能力
  
  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课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不明显。怎样教学生听好课?首先,教导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会强调某些问题,这就是本节的重点,学生在听课时,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和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就容易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第四,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当堂巩固,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应多想多问。这样,听课效率就会不断提高。
  
  二、加强训练,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
  
  1、归纳演绎法。归纳就是将多个共同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到它们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演绎就是将归纳出的结论运用到解题中来的一种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是从一些例题中归纳出来的,当把它们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来时,也就是演绎。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并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便能从特殊到一般,再利用一般去解决特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2、类比与联想。这是初中较为重要的思维方法,类比即是将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的思维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类比,可增强对两个公式的理解,并可使学生对公式的运用有进一步的帮助。联想,即在思考某一事物时想到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
  
  三、了解学生实际,创设适合的学习情景
  
  多数教师均有这样的感觉,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总是记不住,殊不知在讲的过程中所创设的背景不切合学生实际。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教学情景。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52页,“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开头提出的一个关于踢足球的问题,有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踢足球,这样的背景对学生的学习就有些不利。但是,如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发现这一情况,及时地将此背景巧妙地进行创改,如将上述问题改为:打篮球的问题,就比较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就会有很大的帮助。经过创改后,学生多数都能理解并能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效果非常明显。
  
  四、通过指导,形成数学实际能力
  
  数学学习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交往、表达等能力。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因素,注意疏通信息渠道,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或提出假设,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勇于钻研、不断探究的习惯,架设起学生由过程到方法,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关于这方面,广大同仁论述颇多,笔者仅就这方面的指导提出如下几个要求:第一,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培养,应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根据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也应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培养;第三,根据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能力,采取小步子、多指导训练的方式进行;第四,通过课外活动和参加社会实践,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体会。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应该尽快成长起来,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难,要不断学习和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
  
  (作者单位:553300贵州省纳雍县和平中学)
其他文献
写人的记叙文看起来很容易,但想要真正写好它,使读者一看便知人物的性格特点却并非易事。它除了要求描写好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外在的东西外,还要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描写好其心理。这样才可能使人物形神毕肖,呼之欲出。而要描写好人物的心理,则必须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写人的记叙文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即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只有善于表现人物在
期刊
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同时,作文也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那么,作文难,究竟难在哪里?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作文难固然有其写作本身的难度,但更存在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囿于课本本身,忽视了教学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加上农村学校的学生,课外阅读量少,导致学生视野狭窄,词汇贫乏,认识水平低,学生感到有话说不出,有情不能表达,束缚了小
期刊
传统的文本阅读往往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读和悟,严重地损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布鲁纳在论述发现法时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情,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的一切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发现的过程,获得发现兴奋感、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个体的聪明才智,丰富他们的情感生活。发现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摆脱以传授知识和应试教学为轴心的怪圈
期刊
作文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与表现,也是学生语言积累、生活积累、思想积累的结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恰恰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然而,在习惯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过多地注重自身能力的表现,把教学变成了单纯的教授,把学生变成了接受器,这就限制了学生自身的发展。所以每逢作文,许多学生就像“挤牙膏”似的,绞尽脑汁、胡编乱造或抄袭作文选。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己积累材料。    一、充分利用教材,
期刊
现代教育思想十分强调教育评价,就语文教学来讲,教学评价不仅通过检验教学效果以保证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为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供准确有效的反馈信息。根据这一思想,依据现行语文教材,提出了“写好课后自评,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的理论。  什么是课后自评呢?课后自评就是教师上完一节课后,对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和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一环节获取的不同认识与体会,作上详细的记录,并加上自己的分析,作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作文不但是教学的重点,而且是考试的重点。然而,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大多数学生都害怕写作,面对作文题,往往迟迟下不了手,觉得无话可说,也拿不准自己准备写的是否符合要求,究其原因很多。那么小学生如何才能写好作文呢?下面谈谈我多年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写作水平低,从本质上说就是写作兴趣丧失造成的。因此,教师必须从
期刊
写作的根本目的是要用语言文字真实地反应现实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那么,要写好一篇文章,除了要接近生活,了解生活,亲身体验生活和感受生活外。还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要经常阅读别人的文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品味别人是怎样反应生活的。我们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观察是写作的源泉。因此,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只有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了,写作能
期刊
作文教学历来被称为语文教学的“半璧江山”,为语文老师们所重视。不少老师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但笔者在近几年分析学生考场作文时,总能发现一个相同的问题,部分作文未能获得应有的评价。究其原因,不是该生作文出现了选材、立意、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问题,也非阅卷老师“不懂欣赏”,实是学生未能主动赢得阅卷老师的“感情分”(再客观的老师在阅卷中都会存在个人喜好的感情因素)。那么,考场作文怎样才能有
期刊
语文老师都熟悉“讲透讲深”,一篇《荷花淀》能讲个五堂六堂,一篇《祝福》能讲上十堂八堂,很见“功力”。在课堂,由于学生的自身知识、背景等差异,面对同一的课本,教师的解读很难满足每一个学生.怎样的程度才算“深”“透”?“讲透讲深”已经不适应现在的语文教学,教师应该从自己的“讲”转向学生的“读”。  文本是学生与作者、教师心灵对话的媒介,阅读是对课本的阐释与反应,学生的情感体验、精神熏陶、思想升华、价值
期刊
语文教学中的少讲与精讲指的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的水平,在质上要精讲,尽量排除学生已经掌握和自学可以理解掌握的简单而又基础的知识。讲解教材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向科学的高峰攀登;在量上要少讲,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研发、练习,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学会乘风破浪。  少讲精讲,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前苏联教育家班巴斯基曾经说过:“教学过程效果最优化的第一个标准是提高活动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