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文言文是与之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上有许多文言文篇目,它也是高考重要考察的知识点。教师和学生们都非常重视它,一般教师愿教,学生也似乎愿学,因为花了功夫可以在成绩上有所提高。但实际上从历次统考和自己教学实践反馈而来的信息表明,传统僵硬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求知的需求,也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学生一般并不喜欢读文言文,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也并没有得到提高,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所以说我们文言文教学存在着误区。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改善我们高中的文言文教学?陶行知先生说过“老师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生学的法子”。改善教法就是提倡有效的“学法”。什么是有效的学法?我以为新课标提出的阅读要求很重要:“阅读浅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以此为纲,近两年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努力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并且效果还不错。
1.教学要重视诵读,“读”字当先激发兴趣
我认为学好文言文就要多读,熟读成诵,就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唯一正确途径,是学习文言文一把钥匙。高中语文的课程中精选了我国历史上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如《师表说》、《劝学》、《滕王阁序》、《六国论》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著名篇章。在了解了我国文言文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后,同学们兴趣就会增强,这时教师应给予指导。教师先范读,以加深记忆。在范读的过程中,因为文言文有些字的读音,古今不同,如荀子《劝学》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句中,“生”不读“shēng”而应读“xìng”;韩愈《师说》一文中,“或师焉,或不师焉”一句中的“不”应读“fǒu”,就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范读,能使学生掌握住音节的停顿,读得朗朗上口,这时再引导学生对照课下注释,弄懂课文意思,验收学生读的效果,给予表扬,学生就会高兴和信心十足的去学习了。这样要求背诵就会水到渠成,真可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教文言文的课堂教学程序是:先范读,后用部分时间指导学生看注释,查字典,后通读课文,学生很快就基本领悟了,此时的学生一个个兴味盎然,思维活跃起来了,对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有了深切的感受,也许从此以后学生就爱上文言文了,这样难道不是最大的收获吗?
2.教学应注意解读标题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传统教学方法,是老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学生一字不漏的记下,使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其结果必是事倍功半。我在教学中,注意解读文章中的标题,因为许多文章的标题,常常能反映出文章的文体特点,以及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抒发的情感。如我在教学王羲之《兰亭集序》时是这样解读标题的:“序”与“跋”同类,属实用文体。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兰亭集序》同样具备书序的一般特点:作者先交代了结集的原因——聚会兰亭,饮酒赋诗;接着交代诗集内容——畅叙幽情;最后交代结集目的——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集序》的情感脉络十分清楚:眼前的欢娱宴游之“乐”——人生无常之“痛”——对人生深远的思考——对生命局限性深刻洞察之“悲”。之“乐”、“痛”、“悲”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展现了作者心灵求索的轨迹。这样在解读标题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进作家的生活世界和作品思想世界,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弥足珍贵的情感体验,受到审美的教育和文化的熏陶。
3.学贵有疑,教学应当倡导学生质疑
宋代大儒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课堂上学生极易见仁见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能因为文言文学习存在文字上的一些障碍就放弃对文本的深入探究,要大胆提出问题,加深对问章的理解,提高阅读思考和议论表达的能力。我在教《劝学》时,有些学生对荀子文中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句话提出疑问,照荀子说法是个人思考远不如学习对人有益,好像否定思考的作用,但怎么现实中教师强调我们要多思善想呢?首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给予鼓励和肯定,然而我从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意义谈看法,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思”与“学”。“终日”“思”却不如“须臾”“学”,这看似矛盾,实则阐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僵化的思考远不如生动的学习实践来得有益。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此可见,在儒家看来,“思”是静态的,更多的是内心的思维活动;“学”是动态的,更多的表现为学习实践,如动脑、动手的实践学习。光想不动手不动笔,人就会越来越“殆”,自然也就学无所成。现如今,教师主要针对学生平时学习,不会想也不愿想,思维训练力度不够,而提出了要学生多思善想。因此,今天教师的观点与荀子的观点并不矛盾。于是学生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思路很开阔。在字词理解上同样需要质疑。如我在讲《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中一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文中的“华”究竟读哪种音,学生提出了疑问,我倡导、鼓励他们自己去查《古汉语词典》,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读音。所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一旦被肯定,便会勇于表现自我,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4.教学以积累文言文知识为中心
因为只有积累文言文知识,才能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
(1)首先积累词汇。学习文言文,词汇的积累是第一位的。一般而言,只有词汇,古今变化最大,所以理解文言文的难点也在词汇。在一节公开课上,有位教师教学《寡人之于国也》中“狗彘食人之食而不知检……”,两个“食”的词性意义各不相同,前者“食”是动词,吃的意思,后者是名词,指食物。这位教师只是解释词义,考试注意。而我在教学中只要碰到此类情况,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综合、比较、归类,要求学生反复揣摩,举一反三。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则把古义和今义加以比较,对照,加深印象。文言文虚词教学更是难点,需要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如我在教学“之”字时,特别提醒学生“之”字情况比较复杂,常见有:作代词用,也可以指代人、事、物;其次作助词,既可作结构助词“的”,有时可起一定作用而无意义,可不译;三是作动词,这种情况很少见。一边教,我一边综合,要求學生举例,这样使学生掌握规律,巩固知识。
(2)熟悉文言句式,理解句子意思。有此文言句式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这就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我在教学文言文过程中,有意识进行归类句式,讲解用法,使学生准确断句和翻译句子。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者,……也),被动句(为……所……),省略句(常见的是省略“于”和“之”),宾语前置(动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句。
(3)了解文学常识,并联系史实。每篇作品的创作都有一个时代背景和相关史实。我在讲解作品的作者,年代时,联系史实。这样学生就能增强对文章的理解。一方面,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文学素养,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文言文知识海洋的广阔和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总之,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切不可僵化而没有创新,一定要运用技巧进行教学,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教师宜因材施教,教之有据,不可强求一律,通过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导等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愿学,乐学,那么就能走出文言文教学低效的怪圈,不但完成文言文教学的任务,而且使文言文教学焕发出活力,这样就能促进整个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结合与提高,真正达到新课改的目的。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张店中学)
1.教学要重视诵读,“读”字当先激发兴趣
我认为学好文言文就要多读,熟读成诵,就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唯一正确途径,是学习文言文一把钥匙。高中语文的课程中精选了我国历史上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如《师表说》、《劝学》、《滕王阁序》、《六国论》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著名篇章。在了解了我国文言文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后,同学们兴趣就会增强,这时教师应给予指导。教师先范读,以加深记忆。在范读的过程中,因为文言文有些字的读音,古今不同,如荀子《劝学》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句中,“生”不读“shēng”而应读“xìng”;韩愈《师说》一文中,“或师焉,或不师焉”一句中的“不”应读“fǒu”,就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范读,能使学生掌握住音节的停顿,读得朗朗上口,这时再引导学生对照课下注释,弄懂课文意思,验收学生读的效果,给予表扬,学生就会高兴和信心十足的去学习了。这样要求背诵就会水到渠成,真可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教文言文的课堂教学程序是:先范读,后用部分时间指导学生看注释,查字典,后通读课文,学生很快就基本领悟了,此时的学生一个个兴味盎然,思维活跃起来了,对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有了深切的感受,也许从此以后学生就爱上文言文了,这样难道不是最大的收获吗?
2.教学应注意解读标题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传统教学方法,是老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学生一字不漏的记下,使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其结果必是事倍功半。我在教学中,注意解读文章中的标题,因为许多文章的标题,常常能反映出文章的文体特点,以及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抒发的情感。如我在教学王羲之《兰亭集序》时是这样解读标题的:“序”与“跋”同类,属实用文体。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兰亭集序》同样具备书序的一般特点:作者先交代了结集的原因——聚会兰亭,饮酒赋诗;接着交代诗集内容——畅叙幽情;最后交代结集目的——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集序》的情感脉络十分清楚:眼前的欢娱宴游之“乐”——人生无常之“痛”——对人生深远的思考——对生命局限性深刻洞察之“悲”。之“乐”、“痛”、“悲”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展现了作者心灵求索的轨迹。这样在解读标题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进作家的生活世界和作品思想世界,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弥足珍贵的情感体验,受到审美的教育和文化的熏陶。
3.学贵有疑,教学应当倡导学生质疑
宋代大儒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课堂上学生极易见仁见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能因为文言文学习存在文字上的一些障碍就放弃对文本的深入探究,要大胆提出问题,加深对问章的理解,提高阅读思考和议论表达的能力。我在教《劝学》时,有些学生对荀子文中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句话提出疑问,照荀子说法是个人思考远不如学习对人有益,好像否定思考的作用,但怎么现实中教师强调我们要多思善想呢?首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给予鼓励和肯定,然而我从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意义谈看法,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思”与“学”。“终日”“思”却不如“须臾”“学”,这看似矛盾,实则阐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僵化的思考远不如生动的学习实践来得有益。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此可见,在儒家看来,“思”是静态的,更多的是内心的思维活动;“学”是动态的,更多的表现为学习实践,如动脑、动手的实践学习。光想不动手不动笔,人就会越来越“殆”,自然也就学无所成。现如今,教师主要针对学生平时学习,不会想也不愿想,思维训练力度不够,而提出了要学生多思善想。因此,今天教师的观点与荀子的观点并不矛盾。于是学生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思路很开阔。在字词理解上同样需要质疑。如我在讲《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中一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文中的“华”究竟读哪种音,学生提出了疑问,我倡导、鼓励他们自己去查《古汉语词典》,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读音。所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一旦被肯定,便会勇于表现自我,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4.教学以积累文言文知识为中心
因为只有积累文言文知识,才能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
(1)首先积累词汇。学习文言文,词汇的积累是第一位的。一般而言,只有词汇,古今变化最大,所以理解文言文的难点也在词汇。在一节公开课上,有位教师教学《寡人之于国也》中“狗彘食人之食而不知检……”,两个“食”的词性意义各不相同,前者“食”是动词,吃的意思,后者是名词,指食物。这位教师只是解释词义,考试注意。而我在教学中只要碰到此类情况,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综合、比较、归类,要求学生反复揣摩,举一反三。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则把古义和今义加以比较,对照,加深印象。文言文虚词教学更是难点,需要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如我在教学“之”字时,特别提醒学生“之”字情况比较复杂,常见有:作代词用,也可以指代人、事、物;其次作助词,既可作结构助词“的”,有时可起一定作用而无意义,可不译;三是作动词,这种情况很少见。一边教,我一边综合,要求學生举例,这样使学生掌握规律,巩固知识。
(2)熟悉文言句式,理解句子意思。有此文言句式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这就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我在教学文言文过程中,有意识进行归类句式,讲解用法,使学生准确断句和翻译句子。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者,……也),被动句(为……所……),省略句(常见的是省略“于”和“之”),宾语前置(动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句。
(3)了解文学常识,并联系史实。每篇作品的创作都有一个时代背景和相关史实。我在讲解作品的作者,年代时,联系史实。这样学生就能增强对文章的理解。一方面,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文学素养,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文言文知识海洋的广阔和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总之,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切不可僵化而没有创新,一定要运用技巧进行教学,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教师宜因材施教,教之有据,不可强求一律,通过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导等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愿学,乐学,那么就能走出文言文教学低效的怪圈,不但完成文言文教学的任务,而且使文言文教学焕发出活力,这样就能促进整个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结合与提高,真正达到新课改的目的。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张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