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意图性是语篇语言学家R. de Beaugrande与W.Dressler提出的七项语篇标准之一。在语篇理解的过程中,只有当读者领会了作者的意图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那么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交流的中介,能否将原作的意图再现于译作中,对译文读者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从语篇的意图性特征出发,对《祝福》及其英译本的语篇意图分别进行了分析。通过实例说明译者如何以简洁生动的笔触,以及贴切的选词和恰当的文化信息转换,在忠于原作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再现原作的意图。
关键词: 语篇 意图 文化
1.引言
语篇语言学家R.de Beaugrande与W.Dressler(1981)认为,语篇作为一种“交际活动”(Communicative occurrence),应具有七项标准:衔接性、连贯性、意图性、可接受性、语境性、信息性和互文性。其中,“意图性”(intentionality)是非常重要的语篇标准。因为,只有当读者(或听者)领会了作者的意图时才算达到了交流的目的(Wilss,1982)。译者也只有使目的语读者了解到原作者的意图,从而与源语读者产生相同的效果,翻译才算成功。所以,把握语篇的意图性是进行语篇翻译的关键。但是,要在翻译活动中实现语篇的意图却复杂得多。首先,原作者与译者的意图可能不一样;其次,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分属不同的文化群体,对作品的解读无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如何将作者的意图传达给目的语读者是译者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将从鲁迅的《祝福》和杨宪益、戴乃迭先生的英译本来分析原作者和译者在语篇层面体现的意图,以及如何在译入语中实现原作的意图。用作分析的原文是选自1976年版的《彷徨》,译文是Wandering(杨宪益、戴乃迭,2000)。
2.《祝福》的意图
了解原作的创作意图可以帮助译者感受文章的组织方式从而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Newmark,1981:11),而清楚译作的意图也可以让我们理解译者的选择。
原作写于1924年,正当连年内战不已的时候。整篇小说以倒叙的形式进行,开篇描写鲁镇迎接新年的欢快场景和乞丐似的祥林嫂寂然死去,再回峰交代故事的开端。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鲁迅借这一部悲剧抨击了吃人的封建社会礼教和世人的麻木与冷漠。
译者杨宪益、戴乃迭均是我国最负盛名的翻译家,他们为介绍传播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与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译者,他们的意图和鲁迅不完全相同。他们的译作,是要让目的语读者欣赏这部作品,了解源语文化,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因此,在忠于原作精神文化的基础上,还要能够让目的语读者理解接受。
3.《祝福》原作与英译本分析
鲁迅作品用字造句都经过千锤百炼,简洁短峭、含义丰富,看似信手拈来,其实都带有特定的意图。下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原作的意图及译作的处理。
3.1称谓
中国的称呼有自己的特点,而小说中涉及的称谓不在少数,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首先,主人公祥林嫂,是一个无名无姓的女性。因为“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鲁迅,1976)。从这一点也可以想见女性在封建社会的地位,不过是夫家的附属品。因此,祥林嫂便成了女主人公的称谓。译文将这一称呼译成Hsiang Lin’s Wife,没有自己的名和姓,她只是某个人的妻子而已,准确地传达出女性的附属地位。然而,“嫂”通常来讲也是对已婚妇女的一种比较客气亲切的称呼。而这一点却不是Hsiang Lin’s Wife所能体现的。类似的,“柳妈”是四叔家的女工。柳是夫家的姓。“妈”是对年长一辈已婚妇女比较亲近的称呼,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出一个与之等效的称谓。但“柳妈”在小说中仅是一个次要人物,译文仅以Liu Ma代之。当家人,是对一家之主的称呼。原文提到她(祥林嫂)“死了当家人”,译者根据语境将其处理为her husband,在某种程度上,男性在封建家庭中的地位体现得不充分。
原文的称谓实际上是对旧中国妇女社会地位低下的影射。它们体现的意图不可忽视。译者对它们的处理尽管不能全然体现出原作的文化特色,但其意图基本上已经传达给了读者。
另外,在汉语中,称谓还有一特点,就是以子女的口吻或降低自己的辈份来称呼他人以示尊敬。祥林嫂新寡时,她口中的“堂伯”其实就是丈夫的堂兄;当她再寡时,所谓的“大伯”是第二个丈夫的哥哥。因为这些称谓的直译无损原作意图的表达,所以译文分别采用了her husband’s cousin和her brother-in-law仅表达出人物的关系。
译者对称谓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中国称谓的文化特色;虽然某些信息在目的语中的亏损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是原称谓的主要意图已尽现。
3.2人物对话
在《祝福》中,作者运用简洁峭拔的句法,特别是在简单的对话中,寥寥数笔便将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是小说的另一大特色。
如“我”向短工打听“鲁四老爷”和谁生气时。
原作:“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样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老了”在汉语中指人逝世,是委婉的表达方式,并且因为新年将近,更不能说出如“死”“鬼”之类的不吉利的字眼。另外,短工的这一极其简单的回答说明,他不仅觉得晦气,而且对祥林嫂这样命运悲惨的女性相当冷漠。
译文:“With whom was Mr.Lu angry just now?”I asked.
“Why,still with Hsiang Lin’s Wife,”he replied briefly.
“Hsiang Lin’s Wife?How was that?”I asked again.
“She’s dead.”
译文用语简洁明了,如同原文,丝毫不拖泥带水。但是,在原文用委婉语的地方译者没有采用相应的委婉表达,而用“She’s dead”这种毫无感情的回答让人感受到说话者对于事情的漠不关心。原文此处正是要通过短工的回答来说明旁观者的麻木,所以,简单直接的译文反而更体现出原文的意图。接下来:
原作:“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译文:“Dead?”My heart suddenly missed a beat.I startled,and probably changed color too.But since he did not raise his head,he was probably quite unaware of how I felt.Then I controlled myself,and asked:
“When did she die?”
“When?Last night,or else today,I’m not sure.”
“How did she die?”
“How did she die?Why,of poverty of course.”He answered placidly and,still without having raised his head to look at me,went out.
在“我”与短工的简短的对话中,短工的语气没有丝毫变化。在他们看来,祥林嫂虽然不幸,但更多的是不祥的人,因为“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鲁迅,1976),以至于“我”问祥林嫂是怎么死的,短工用反问句淡然回答“还不是穷死的”道出了人们对祥林嫂的轻蔑与冷漠。在译文中为了表达出这样一种态度,译者将其处理成“Why,of poverty of course”。Why作为语气词表示惊讶、不耐烦,体现了短工认为“我”有些多此一问的语气。of poverty of course,言及别人的生死却用如此轻率的语气恰恰是原文所要读者领会的意图。
译者在处理原文信息的过程中,没有按部就班地采取译入语中与之对等的形式,而是根据原作的语境选取了在译入语中更能体现原作意图的表达方式。
3.3措辞
鲁迅作品选词精当,其特有的深意要在语境中才能体味出来。如:
原作:“可恶!然而……”四叔说。
“Disgraceful!Still...”said my uncle.
四叔所说的“可恶”是指的什么呢?可能是指祥林嫂的婆婆或是卫老婆子,可能是指未经他的允许祥林嫂被绑走的事情,也可能是指少了人伺候。对于不同的可能,“可恶”就有不同的含义,翻译也会因此不同。从鲁四老爷的立场来看,所谓可恶,一是因为家里用着的人被随便抓去;二是因为这样得要儿子阿牛烧火才能做饭,这对他是失掉面子的事情。因此,用Disgraceful才能说明鲁四老爷所指的是因为一个下人失了自己的面子。还有:
原作:“他的婆婆倒是精明强干的女人呵,很有打算,所以就将她嫁到山里去。”
译文:“But her mother-in-law is a clever and capable woman,who knows how to drive a good bargain, so she married her off into the mountains.”
原文借卫老婆子的口讲述祥林嫂的婆婆如何将她卖到深山里。祥林嫂的婆婆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人物,把守寡的儿媳当作“商品”换钱去给小儿子娶老婆,并从中牟利。这样的人并不是会筹划过日子,而是会做人口买卖,其毒辣与贪婪令人发指。译文将“很有打算”译作“drive a good bargain”真是妙笔。因为祥林嫂“倘许给本村人,财礼就不多;惟独肯嫁进深山野坳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财礼花了五十,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千”(鲁迅,1976),在卫老婆子一类的人看来,这样的买卖难道不是a good bargain吗?译者在处理原文时从原作者的意图出发,并没有拘泥于字句的束缚。
4.结语
在语篇的标准中,如果说衔接性和连贯性的关注重点是语篇本身的话,那么意图及可接受性关注的是现实世界中的人——语言的使用者(Bell,1991)。我们可以从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的角度来分析语篇。就信息的发出者而言,我们要看原作者通过语篇表现什么意图,而译者作为接收者不仅要解读这一意图,而且在作为新的信息发出者的同时要努力使这一意图再现于译文中。
由于译者透彻理解鲁迅的写作意图及其作品特点,尽管在形式及表达的内容上译文与原文略有不同,但是,译者能准确把握文化差异和译文读者可能接受的表达方式。因此,尽管不可避免地存在文化缺损,译者将源语篇所表现出的意图尽皆保留在译文中,并成功地将其融合在对原文的处理中,这一结果便是与原文的意图、精神及含义高度统一的译文。
参考文献:
[1]Beaugrande,R.de & W.Dressler.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M].London&New York:Longman,1981.
[2]Bell,R.T.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M].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91.
[3]Wilss,W.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 and Methods.Tubingen:Gunter Narr Verlag,1982.
[4]鲁迅.彷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5]杨宪益,戴乃迭.Wandering[M].北京:外语教研社,2000.
[6]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 语篇 意图 文化
1.引言
语篇语言学家R.de Beaugrande与W.Dressler(1981)认为,语篇作为一种“交际活动”(Communicative occurrence),应具有七项标准:衔接性、连贯性、意图性、可接受性、语境性、信息性和互文性。其中,“意图性”(intentionality)是非常重要的语篇标准。因为,只有当读者(或听者)领会了作者的意图时才算达到了交流的目的(Wilss,1982)。译者也只有使目的语读者了解到原作者的意图,从而与源语读者产生相同的效果,翻译才算成功。所以,把握语篇的意图性是进行语篇翻译的关键。但是,要在翻译活动中实现语篇的意图却复杂得多。首先,原作者与译者的意图可能不一样;其次,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分属不同的文化群体,对作品的解读无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如何将作者的意图传达给目的语读者是译者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将从鲁迅的《祝福》和杨宪益、戴乃迭先生的英译本来分析原作者和译者在语篇层面体现的意图,以及如何在译入语中实现原作的意图。用作分析的原文是选自1976年版的《彷徨》,译文是Wandering(杨宪益、戴乃迭,2000)。
2.《祝福》的意图
了解原作的创作意图可以帮助译者感受文章的组织方式从而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Newmark,1981:11),而清楚译作的意图也可以让我们理解译者的选择。
原作写于1924年,正当连年内战不已的时候。整篇小说以倒叙的形式进行,开篇描写鲁镇迎接新年的欢快场景和乞丐似的祥林嫂寂然死去,再回峰交代故事的开端。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鲁迅借这一部悲剧抨击了吃人的封建社会礼教和世人的麻木与冷漠。
译者杨宪益、戴乃迭均是我国最负盛名的翻译家,他们为介绍传播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与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译者,他们的意图和鲁迅不完全相同。他们的译作,是要让目的语读者欣赏这部作品,了解源语文化,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因此,在忠于原作精神文化的基础上,还要能够让目的语读者理解接受。
3.《祝福》原作与英译本分析
鲁迅作品用字造句都经过千锤百炼,简洁短峭、含义丰富,看似信手拈来,其实都带有特定的意图。下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原作的意图及译作的处理。
3.1称谓
中国的称呼有自己的特点,而小说中涉及的称谓不在少数,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首先,主人公祥林嫂,是一个无名无姓的女性。因为“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鲁迅,1976)。从这一点也可以想见女性在封建社会的地位,不过是夫家的附属品。因此,祥林嫂便成了女主人公的称谓。译文将这一称呼译成Hsiang Lin’s Wife,没有自己的名和姓,她只是某个人的妻子而已,准确地传达出女性的附属地位。然而,“嫂”通常来讲也是对已婚妇女的一种比较客气亲切的称呼。而这一点却不是Hsiang Lin’s Wife所能体现的。类似的,“柳妈”是四叔家的女工。柳是夫家的姓。“妈”是对年长一辈已婚妇女比较亲近的称呼,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出一个与之等效的称谓。但“柳妈”在小说中仅是一个次要人物,译文仅以Liu Ma代之。当家人,是对一家之主的称呼。原文提到她(祥林嫂)“死了当家人”,译者根据语境将其处理为her husband,在某种程度上,男性在封建家庭中的地位体现得不充分。
原文的称谓实际上是对旧中国妇女社会地位低下的影射。它们体现的意图不可忽视。译者对它们的处理尽管不能全然体现出原作的文化特色,但其意图基本上已经传达给了读者。
另外,在汉语中,称谓还有一特点,就是以子女的口吻或降低自己的辈份来称呼他人以示尊敬。祥林嫂新寡时,她口中的“堂伯”其实就是丈夫的堂兄;当她再寡时,所谓的“大伯”是第二个丈夫的哥哥。因为这些称谓的直译无损原作意图的表达,所以译文分别采用了her husband’s cousin和her brother-in-law仅表达出人物的关系。
译者对称谓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中国称谓的文化特色;虽然某些信息在目的语中的亏损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是原称谓的主要意图已尽现。
3.2人物对话
在《祝福》中,作者运用简洁峭拔的句法,特别是在简单的对话中,寥寥数笔便将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是小说的另一大特色。
如“我”向短工打听“鲁四老爷”和谁生气时。
原作:“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样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老了”在汉语中指人逝世,是委婉的表达方式,并且因为新年将近,更不能说出如“死”“鬼”之类的不吉利的字眼。另外,短工的这一极其简单的回答说明,他不仅觉得晦气,而且对祥林嫂这样命运悲惨的女性相当冷漠。
译文:“With whom was Mr.Lu angry just now?”I asked.
“Why,still with Hsiang Lin’s Wife,”he replied briefly.
“Hsiang Lin’s Wife?How was that?”I asked again.
“She’s dead.”
译文用语简洁明了,如同原文,丝毫不拖泥带水。但是,在原文用委婉语的地方译者没有采用相应的委婉表达,而用“She’s dead”这种毫无感情的回答让人感受到说话者对于事情的漠不关心。原文此处正是要通过短工的回答来说明旁观者的麻木,所以,简单直接的译文反而更体现出原文的意图。接下来:
原作:“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译文:“Dead?”My heart suddenly missed a beat.I startled,and probably changed color too.But since he did not raise his head,he was probably quite unaware of how I felt.Then I controlled myself,and asked:
“When did she die?”
“When?Last night,or else today,I’m not sure.”
“How did she die?”
“How did she die?Why,of poverty of course.”He answered placidly and,still without having raised his head to look at me,went out.
在“我”与短工的简短的对话中,短工的语气没有丝毫变化。在他们看来,祥林嫂虽然不幸,但更多的是不祥的人,因为“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鲁迅,1976),以至于“我”问祥林嫂是怎么死的,短工用反问句淡然回答“还不是穷死的”道出了人们对祥林嫂的轻蔑与冷漠。在译文中为了表达出这样一种态度,译者将其处理成“Why,of poverty of course”。Why作为语气词表示惊讶、不耐烦,体现了短工认为“我”有些多此一问的语气。of poverty of course,言及别人的生死却用如此轻率的语气恰恰是原文所要读者领会的意图。
译者在处理原文信息的过程中,没有按部就班地采取译入语中与之对等的形式,而是根据原作的语境选取了在译入语中更能体现原作意图的表达方式。
3.3措辞
鲁迅作品选词精当,其特有的深意要在语境中才能体味出来。如:
原作:“可恶!然而……”四叔说。
“Disgraceful!Still...”said my uncle.
四叔所说的“可恶”是指的什么呢?可能是指祥林嫂的婆婆或是卫老婆子,可能是指未经他的允许祥林嫂被绑走的事情,也可能是指少了人伺候。对于不同的可能,“可恶”就有不同的含义,翻译也会因此不同。从鲁四老爷的立场来看,所谓可恶,一是因为家里用着的人被随便抓去;二是因为这样得要儿子阿牛烧火才能做饭,这对他是失掉面子的事情。因此,用Disgraceful才能说明鲁四老爷所指的是因为一个下人失了自己的面子。还有:
原作:“他的婆婆倒是精明强干的女人呵,很有打算,所以就将她嫁到山里去。”
译文:“But her mother-in-law is a clever and capable woman,who knows how to drive a good bargain, so she married her off into the mountains.”
原文借卫老婆子的口讲述祥林嫂的婆婆如何将她卖到深山里。祥林嫂的婆婆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人物,把守寡的儿媳当作“商品”换钱去给小儿子娶老婆,并从中牟利。这样的人并不是会筹划过日子,而是会做人口买卖,其毒辣与贪婪令人发指。译文将“很有打算”译作“drive a good bargain”真是妙笔。因为祥林嫂“倘许给本村人,财礼就不多;惟独肯嫁进深山野坳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财礼花了五十,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千”(鲁迅,1976),在卫老婆子一类的人看来,这样的买卖难道不是a good bargain吗?译者在处理原文时从原作者的意图出发,并没有拘泥于字句的束缚。
4.结语
在语篇的标准中,如果说衔接性和连贯性的关注重点是语篇本身的话,那么意图及可接受性关注的是现实世界中的人——语言的使用者(Bell,1991)。我们可以从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的角度来分析语篇。就信息的发出者而言,我们要看原作者通过语篇表现什么意图,而译者作为接收者不仅要解读这一意图,而且在作为新的信息发出者的同时要努力使这一意图再现于译文中。
由于译者透彻理解鲁迅的写作意图及其作品特点,尽管在形式及表达的内容上译文与原文略有不同,但是,译者能准确把握文化差异和译文读者可能接受的表达方式。因此,尽管不可避免地存在文化缺损,译者将源语篇所表现出的意图尽皆保留在译文中,并成功地将其融合在对原文的处理中,这一结果便是与原文的意图、精神及含义高度统一的译文。
参考文献:
[1]Beaugrande,R.de & W.Dressler.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M].London&New York:Longman,1981.
[2]Bell,R.T.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M].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91.
[3]Wilss,W.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 and Methods.Tubingen:Gunter Narr Verlag,1982.
[4]鲁迅.彷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5]杨宪益,戴乃迭.Wandering[M].北京:外语教研社,2000.
[6]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