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所在,高职院校由于其形成的时间较短,以及自身的教育教学特点,所以在校园文化的形成和锻造上还未能“凝其神,聚其形”,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和育人氛围,使高职教育不断前行和发展。
[关 键 词] 大学文化;高职院校文化;特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007-01
一、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作用和影响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其作用之重要和影响之大自然不言而喻,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是以大学为载体,以校园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大学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四个层面。
大学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机构,它产生于社会文化之中,是社会文化的集中和超前体现,要高于社会文化。大学文化更具有创新、独立、继承、可持续发展等特点。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运转和发展的精神承载和模式基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来自于大学文化的积累和传承。大学文化对于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具有导向、激励的功能,同时更可以增强凝聚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高职院校文化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与大学文化具有一定的类似性和重合性,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是大学文化的衍生和特定形态。它的产生基础是高等职业教育,是由高职院校的校园成员在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并享有的校园精神和物质文化的总称。相对于大学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高职院校文化的形成所历经的时间不长,一般不具备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早期以照搬和模仿普通高等院校文化为主,未能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随着高职教育学的进一步发展,打造自身文化、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便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高职院校在致力于打造自身特色文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对高职院校文化综合理解的偏差,有的高职院校认为高职院校文化应该企业化,在高职院校的管理和治学中推行企业的做法,于是打卡上班,学生穿着衬衫领带上课的现象在高职院校中时有出现,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和纪律,部分尝试有一定的可行之处,但作为高职院校的特色文化来传承却有待商榷。
(二)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失衡。现阶段有一些高职类大学为了突出自己的办学水平和实力,修建校舍、实训中心等,但是在精神引领和文化建设上却难以跟上步伐,建筑物的宏大无法替代思想文化的匮乏。
(三)在追求特色的同时失却了特色,高职院校由于在办学时间和历史上难于改变,于是乎便着重于特色的打造,尤其在职业化上的努力颇多,但是如何将职业化充分融入高职院校文化的建设中,如何在职业化的建设和打造中进一步加强文化的建设却未能得到解决。
三、高职院校特色文化的形成和锻造
目前诸多高职院校都在特和新上下工夫,特色文化就其“特”而言,应有这样的特点:(1)其他院校没有。(2)在已有文化的基础上创新。(3)适应自身的发展。照搬本科院校的社团就不具有自己的特色,一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综合考虑专业设置、地理位置、办学目标等因素。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也是大学院校里各种活动的承载体,校门、图书馆、教学楼、实训室、体育场馆、亭台楼阁和各种绿化都是物质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这些建筑和设备均需体现职业院校的特色,同时兼具美感和艺术感,使得身处其中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物质文化美好的熏陶,同时成为校园文化教育活动的载体,使师生员工深深受到感染和熏陶。
(二)加强精神文化建设。高职院校首先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目标,要从服务社会、培育人才出发来办教育,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主要包括:校训、校徽、校风和办学理念等。通过学院的管理和制度得到相关体现,最终形成被每一位师生都熟知和接受的文化价值和理念,以致使其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方面都达到院校要求,从而塑造出具有院校自身特色的文化理念和思想性格。
(三)加强企业文化和特色文化建设。在高等职业院校其突出的特色应该是其高等职业的特征,院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技能者,院校是其进入企业的冲刺阶段和跑道,在校期间的主要目的是使其能够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和素質。
(四)加强高职院校的文化创新建设。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可以在大学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改进,将优秀的文化“引进来”,让创新的成果“走出去”。在创新和特色上下工夫,体现出专业、地域特色,致力于学生素质和水平的提高,是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王智平,李建民.大学文化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7-8.
[关 键 词] 大学文化;高职院校文化;特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007-01
一、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作用和影响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其作用之重要和影响之大自然不言而喻,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是以大学为载体,以校园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大学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四个层面。
大学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机构,它产生于社会文化之中,是社会文化的集中和超前体现,要高于社会文化。大学文化更具有创新、独立、继承、可持续发展等特点。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运转和发展的精神承载和模式基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来自于大学文化的积累和传承。大学文化对于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具有导向、激励的功能,同时更可以增强凝聚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高职院校文化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与大学文化具有一定的类似性和重合性,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是大学文化的衍生和特定形态。它的产生基础是高等职业教育,是由高职院校的校园成员在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并享有的校园精神和物质文化的总称。相对于大学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高职院校文化的形成所历经的时间不长,一般不具备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早期以照搬和模仿普通高等院校文化为主,未能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随着高职教育学的进一步发展,打造自身文化、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便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高职院校在致力于打造自身特色文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对高职院校文化综合理解的偏差,有的高职院校认为高职院校文化应该企业化,在高职院校的管理和治学中推行企业的做法,于是打卡上班,学生穿着衬衫领带上课的现象在高职院校中时有出现,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和纪律,部分尝试有一定的可行之处,但作为高职院校的特色文化来传承却有待商榷。
(二)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失衡。现阶段有一些高职类大学为了突出自己的办学水平和实力,修建校舍、实训中心等,但是在精神引领和文化建设上却难以跟上步伐,建筑物的宏大无法替代思想文化的匮乏。
(三)在追求特色的同时失却了特色,高职院校由于在办学时间和历史上难于改变,于是乎便着重于特色的打造,尤其在职业化上的努力颇多,但是如何将职业化充分融入高职院校文化的建设中,如何在职业化的建设和打造中进一步加强文化的建设却未能得到解决。
三、高职院校特色文化的形成和锻造
目前诸多高职院校都在特和新上下工夫,特色文化就其“特”而言,应有这样的特点:(1)其他院校没有。(2)在已有文化的基础上创新。(3)适应自身的发展。照搬本科院校的社团就不具有自己的特色,一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综合考虑专业设置、地理位置、办学目标等因素。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也是大学院校里各种活动的承载体,校门、图书馆、教学楼、实训室、体育场馆、亭台楼阁和各种绿化都是物质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这些建筑和设备均需体现职业院校的特色,同时兼具美感和艺术感,使得身处其中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物质文化美好的熏陶,同时成为校园文化教育活动的载体,使师生员工深深受到感染和熏陶。
(二)加强精神文化建设。高职院校首先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目标,要从服务社会、培育人才出发来办教育,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主要包括:校训、校徽、校风和办学理念等。通过学院的管理和制度得到相关体现,最终形成被每一位师生都熟知和接受的文化价值和理念,以致使其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方面都达到院校要求,从而塑造出具有院校自身特色的文化理念和思想性格。
(三)加强企业文化和特色文化建设。在高等职业院校其突出的特色应该是其高等职业的特征,院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技能者,院校是其进入企业的冲刺阶段和跑道,在校期间的主要目的是使其能够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和素質。
(四)加强高职院校的文化创新建设。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可以在大学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改进,将优秀的文化“引进来”,让创新的成果“走出去”。在创新和特色上下工夫,体现出专业、地域特色,致力于学生素质和水平的提高,是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王智平,李建民.大学文化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