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玄胡索散及其拆方对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溶出量的影响.方法 将玄胡索散拆方提取后,采用HPLC法,ES Industries Epic Polar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
【机 构】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药学部,北京,1001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玄胡索散及其拆方对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溶出量的影响.方法 将玄胡索散拆方提取后,采用HPLC法,ES Industries Epic Polar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6 nm,柱温25℃进行测定,分析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的溶出量.结果 玄胡索散拆方前后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的溶出量变化明显,单因素方差分析与SNK检验结果显示,各拆方组与全方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当归、牛膝有助于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的溶出,而延胡索抑制二者的溶出.
其他文献
胆汁形成是多步骤主动转运的过程,经肝细胞基底膜、肝细胞内、肝细胞胆管膜侧的主动转运,位于肝细胞两膜侧的转运蛋白基因多已克隆,其功能改变是胆汁分泌,淤胆性肝病的病理、
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后发性白内障)是现代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防治PCO是保障白内障手术远期疗效的关键.术中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移行和上皮-间质转化是PCO形成的细胞学基础.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 beta,TGF-β)通过正性调控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生、迁移、转
目的 正常细胞中MKRN1和HSP90基因的平衡决定了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长度,使细胞保持正常的状态;二者的表达异常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为探讨MKRN1和HSP90基因的表达与喉癌发
病毒性前葡萄膜炎是临床最常见的葡萄膜炎之一,是重要的致盲性疾病.其病因复杂、机制不清,临床表现多样化,易与其他类型葡萄膜炎混淆,较难及时进行病因诊断;治疗上,由于较难针对病因治疗,常常存在不规范治疗,导致病情迁延反复.本文就疱疹病毒性、巨细胞病毒性及风疹病毒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比较了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性前葡萄膜炎与疱疹病毒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归纳了病毒性前葡萄膜炎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和教育要求的不断增强,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理论教学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需求。在这样的大背景条件下,初中教学除了基本的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提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一词被提出,并且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核心素养为我国基础教学明确方向,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适应核心素养培养要求,需要做好课堂教学模式
近年来玻璃体内药物注射的发展非常迅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制剂已成为眼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因此更有必要认真审视其并发症,尤其是眼内炎这一玻璃体内注射最严重的并发症.研究显示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制剂后眼内炎发生率约0.02%~ 0.09%.危险因素包括注射前危险因素(活动性外眼感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4~5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比较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于江门市中心医院肾内科就诊的CKD 4~5期患者,根据其是否存在肺动脉高压分为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组及非PH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PH组血红蛋白(Hb)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