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多Agent协同应急智能决策体系

来源 :化工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dow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应急响应不同阶段中,化工园区路网均处于应急救援与应急疏散等多种智能体(Agent)同步异构的活动状态,仅考虑单Agent在特定阶段的应急决策,难以为园区应急响应提供全方位支持。为探究园区应急响应全过程中各Agent的决策模型及其信息协同关系,本文基于混合式多Agent系统思想构建化工园区多Agent协同应急智能决策体系。首先,对应急响应4个等级进行改进,提出混合式智能决策体系框架;其次,对化工园区多Agent应急决策时空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将园区多Agent应急响应全过程分为园区企业内部应急响应、园区内
其他文献
目前开发氢能技术已具备了推广应用的基本条件,而发展生物质为原料的绿色氢能将有助于解决氢气来源绿色化与氢气储运成本两大问题。本文首先从解决氢能源发展制约因素、实现碳中和目标、加速生物质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的角度阐述了发展生物质绿色氢能的意义。接着,从氢能产业的政策环境和技术成熟度分析出发,对我国氢能源的制取和储运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高压、液氢和含氢化合物作为氢载体储运的几种方式,提出以生物质作为氢载体储运具有的突出优势。最后,探讨了生物质氢载体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氢生产和储运的多条技术路径成本
为探究荷叶表面的液滴撞击行为规律,本文利用高速摄像机以14000帧/秒的帧率分别记录水滴和4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氧化乙烯(polyethylene oxide,PEO)水溶液液滴竖直撞击荷叶表面的动力过程,其撞击速度为0.3~3m/s。实验结果表明,水滴与低相对分子质量(5×104)的PEO液滴撞击荷叶表面的行为现象相似,两者随撞击速度增加依次有规则反弹、向上发射卫星液滴、不规则反弹(或部分反弹)、液滴破碎和液指断裂分离小液滴等现象发生,但水滴的接触时间更短,最大铺展系数也更小。中
工业污水的主要成分中,酚类化合物对人类和环境毒害极大,是世界公认的水体中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因此,如何高效处理酚类废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及其衍生物是一种高比表面积、活性位点可调、便于化学修饰的新型多孔纳米材料,在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展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以酚类物质的结构特点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综述了近几年来MOFs及其衍生材料对酚类物质的吸附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π-π共轭作用、酸碱共轭作用、静电作用、氢键作用、金属配位作用以及疏水作用,并结合上述机理,剖析了MOFs
长安金矿为蚀变岩型、急倾斜中厚-厚矿体,设计的采矿方法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该方法现场应用结果显示矿石损失贫化率高。为获得合理的结构参数,基于随机介质放矿理论,开展端部放矿实验研究崩落矿岩的散体移动规律,根据实验结果绘制0°~180°达孔量图并绘制放出体形态,得到矿石散体的流动参数,最终确定的分段高度为10 m、进路间距为10 m、崩矿步距为1.5 m。针对矿山实际情况,创新性地提出了“留矿石垫层+诱导冒落+设回收进路+低贫化+截止品位放矿”的新方案,无论是采场构成要素还是矿石回收方式,与传统的无底柱分
纳米零价铁(nZVI)具有较强的还原和吸附能力,能有效去除多种类型的污染物质,在地下水环境修复领域一直备受关注。但由于其易团聚和易钝化等缺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综述了nZVI的常用制备方法,并对nZVI的常用改性方法进行归纳,分析各种改性方法起到的具体作用,指出改性过后的复合材料依然存在着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改性nZVI在去除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的应用进展,总结了改性nZVI材料在去除过程中起到的具体作用和反应机制,并进一步归纳现阶段nZVI在地下水修复中的传输手段。根
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操作技能对于锅炉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至关重要。在新考规考核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模拟机系统所需具备的软硬件条件,提出了锅炉水处理实体物理模型、模拟机整体物理构架、计算机模拟软件及整体方案及实现原理,实现了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操作技能的仿真培训及考核。
生物质热转化过程中钾(K)的释放会造成换热面积灰、结渣、腐蚀等技术问题。有机钾是生物质焦中K的重要赋存形式。本文研究了在Ar热解气氛和O2反应气氛下纤维素焦中有机K的迁移行为。Ar热解气氛下,在800~1000℃都有明显的有机K释放,释放速率随温度增加明显增加,但最终都有部分有机K稳定地留在固相中。O2反应气氛下,800℃时纤维素焦中只有少量K发生释放;随着温度的增加,K的释放比例明显增加。在900℃和1000℃K的释放比例随时间先缓慢增加后快速增加,当纤维素焦
土壤石油烃污染已引起广泛关注,石油烃具有高毒性和持久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会产生严重危害。本文综述了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系统论述了微生物技术在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现状,重点探讨了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的过程机制和应用前景,包括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电动-微生物联合修复、表面活性剂强化微生物修复、化学氧化-微生物联合修复及动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等,并对未来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以钙基膨润土为原料,对其进行改性制备磁性膨润土,并对改性得到的磁性膨润土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及能谱(SEM-EDS)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结果表明,在室温、pH=10的条件下,可以通过FeCl3·7H2O、FeSO4·7H2O等原料制备出对微量Mn(Ⅱ)具有良好吸附性的磁性膨润土,当该磁性膨润土用量为0.10 g时,对废水水样中重金属离子Mn(Ⅱ)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7.68%
铀及其衰变产物引起的土壤污染是全球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不仅会引起生态风险,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铀污染、完善铀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体系,是实现铀矿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铀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有物理-化学修复、生物修复以及联合修复3种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了铀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及其危害,然后对各种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综述,阐述了铀污染修复的影响因素,最后总结了目前铀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存在的挑战,并展望了该领域修复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在实际应用中充分结合环境因素和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