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学会梳理知识,加工整合考点,构建知识网络,是提高复习有效性的保证。高考复习要把握好《政治生活》的知识结构体系,必须理清“一、二、三、四、五”这五大方面。
1.“一”即一根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例1·一根主线】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下列说法能集中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点和优势的是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③创新社会管理新形式,拓宽人民参与社会管理渠道
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真实性的内容与多样性的形式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以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为背景,考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①②④分别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以及基本要求角度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点和优势。③“人民”表述不正确,应是拓宽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
【答案】B
【考点解读】从知识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贯穿《政治生活》教材的一根主线。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核心,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民主政治内在要求。从高考考查方向、形式看,既涉选择题、也涉非选择题,且非选择题多会采用“小背景、大切口”方式命题,如以我国公民政治生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整体认识和全面理解。
2.“二”即二大板块——国内政治生活和国际政治生活
【例2·二大板块】(2013·浙江·41-2)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基础的重要性。
【解析】本题以“中国梦”为背景,考查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解答必要性时,要有效提取某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和猜忌以及“中国威胁论”等信息,调用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等知识,从理论与现实角度进行分析。解答重要性时,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等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以往列强通过侵略扩张而崛起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中国必须同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进一步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化解“中国威胁论”。否则,中国不可能有改革开放的良好国际环境,并有可能被孤立,中国梦也会成为泡影。
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使我国真正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有利于走和平发展道路。
【考点解读】从知识角度看,国内政治生活和国际政治生活是《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两大板块。国内政治生活主要包括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大部分,国际政治生活则主要阐述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当今时代主题以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相关知识。从考查方向、形式看,近几年高考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多以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考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备考时,考生要围绕二大板块,全面理清各自的知识结构、构建网络体系。
3.“三”即三大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例3·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近年来,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大旗下,西藏以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被征地农牧民保障制度为标志,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在雪域高原创造了一个社保全覆盖的奇迹。材料表明
①西藏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平等权利得到了实现
②我国的民族政策尊重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经济自治权
③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为背景,考查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相关知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①③正确。②错误,在我国,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④与题意无关。
【答案】C
【考点解读】从知识角度看,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让少数民族人民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推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从高考考查方向、形式看,命题多以选择题为主,着眼点多集中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备考时,要注意区分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基本政策。
【例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013·广西·34) 2012年国家宗教事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指出,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人士可以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设立公益慈善项目和公益慈善组织,宗教界依法从事上述公益慈善活动可以享受相关扶持和优惠政策。这一规定的出台 ①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
②表明政府具有组织宗教公益慈善活动的职能
③促进了宗教公益慈善事业与正常宗教活动的统一
④更好地保护了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以国家规范宗教界公益慈善活动为背景,考查我国宗教政策的相关知识。国家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依法从事公益慈善活动,有利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更好地保护了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合法权益,①④正确。②错误,国家保护宗教合法的公益慈善活动,并不意味着国家组织宗教公益慈善活动。③表述错误,宗教公益慈善活动不是宗教活动。
【答案】B
【考点解读】从知识角度看,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并存的国家,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在宗教上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同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利于团结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从高考考查方向、形式看,命题多以选择题为主,着眼于宗教对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试题难度一般不大。备考时,要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去理解分析公民与宗教信仰、民族与宗教问题。
【例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13·全国新课标Ⅱ卷·18)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区域外的国家中,中国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第一个明确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第一个确定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表明
①中国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
②中国与东盟之间用战略伙伴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
③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
④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以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为背景,考查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相关知识。材料中的三个“第一个”体现了中国实行睦邻友好政策、对地区和平与发展事务作出了建设性作用,故①④正确。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不意味着中国与东盟之间没有了竞争,故②错误;③“高于”表述错误,排除。
【答案】B
【考点解读】从知识角度看,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从高考考查方向、形式看,选择题、非选择题并重,非选择题综合程度高,为高考的高频考点。备考时,要多关注我国国家领导人的出访及所参加的国际会议、我国政府在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大国关系、周边关系的调整等,要学以致用,结合背景材料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等。
4.“四”即四项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例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13·天津·13)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做主为宗旨。下表所列是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部分工作。
1 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原则上都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布,五年中先后向社会公布48件法律草案;同时健全吸纳公众意见反馈机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2 结合听取审议国务院有关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并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现场直播;对重点问题加强跟踪监督
3 加强和改进代表联络服务工作,建立健全260多个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拓宽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支持代表通过多种形式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
4 依照法定程序,保证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发表意见,在基本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进行表决,实行一人一票,按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
【解析】本题以全国人大常委会部分工作为背景,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有效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对应材料“吸纳公众意见”“加强跟踪监督”“拓宽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按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等信息,答案可从公民的政治参与、人大行使监督权、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民主集中制原则等角度进行思考。
【答案】①扩大人民有序参与立法的过程,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②通过行使监督权促进政府改进工作,对人民负责。③支持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职责,代表人民利益。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人民意志。
【考点解读】从知识角度看,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直接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宗旨,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从高考考查方向、形式看,选择题、非选择题并重,为高考的高频考点。备考时,要以人民当家做主为主线,结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新情况、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情况等材料,理解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人大代表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知识。同时要注意区分人大与全国人大、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相关知识。
【例7·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013·江苏·14)2012年,某县开始实施以“阳光理财、民主议事、群众公决”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工作法,探索如何把村级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这一做法
A.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B.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的发展
C.加强了对基层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D.扩大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解析】本题以村务公开为背景,考查基层民主自治的相关知识。A错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自己选举当家人。B正确。C错误,村级权力不属于基层行政权力。D错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能随意扩大。
【答案】B
【考点解读】从知识角度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做主最有效的途径。从高考考查方向、形式看,命题以选择题为主,主要集中在结合村民委员会在农村开展的村民自治活动的典型事例,分析村民自治对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意义。备考时,一要明确村民委员会不是一级国家机关,二要分清村民自治四个方面内容的界线。
【例8·政党制度】(2013·全国新课标I卷·18)2012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来自网民的部分意见和建议入选全国政协提案征集函,并以“参阅线索”的形式发给了全体政协委员作为参考。部分网民还应邀参观政协提案办理流程,旁听提案办理协商会。上述做法
①是政协积极创新与人民群众直接对话形式的体现
②提供了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决策和管理的有效途径
③保障了人民群众民主监督权利的实现
④是提高政协委员提案质量的具体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以政协工作方式的创新为背景,考查人民政协的相关知识。政协委员参阅网民意见以及邀请网民旁听提案办理协商会,体现了政协创新人民群众直接对话的形式,有利于政协委员更好地汇聚民意和民智,提高提案的质量,①④入选。②“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决策和管理”说法错误;③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不是民主监督。
【答案】B
【考点解读】从知识角度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它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从高考考查方向、形式看,命题以选择题为主,多结合党派关系、民主党派或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材料,考查我国的政党制度,重点考查民主党派、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的作用,且往往与我国的政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考查。备考时,要着重把握政协的性质与职能,分清政协与政府、人大的区别,特别注意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政府职能。
【例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对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理解正确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①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②分为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三级
③设有包含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的自治机关
④自主制定民族自治法,享有高度自治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本题以十八大报告为背景,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故①③入选。②错误,依据宪法,我国的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④错误,在我国,民族自治法的制定与修改权属于全国人大,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答案】C
【考点解读】从知识角度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它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施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它有效保证了各民族人民和睦地生活在统一、安定、繁荣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从高考考查方向、形式看,试题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呈现,以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或当前社会热点如对口援助、民族和谐等典例为载体,考查考生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
(未完待续)
1.“一”即一根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例1·一根主线】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下列说法能集中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点和优势的是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③创新社会管理新形式,拓宽人民参与社会管理渠道
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真实性的内容与多样性的形式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以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为背景,考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①②④分别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以及基本要求角度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点和优势。③“人民”表述不正确,应是拓宽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
【答案】B
【考点解读】从知识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贯穿《政治生活》教材的一根主线。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核心,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民主政治内在要求。从高考考查方向、形式看,既涉选择题、也涉非选择题,且非选择题多会采用“小背景、大切口”方式命题,如以我国公民政治生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整体认识和全面理解。
2.“二”即二大板块——国内政治生活和国际政治生活
【例2·二大板块】(2013·浙江·41-2)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基础的重要性。
【解析】本题以“中国梦”为背景,考查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解答必要性时,要有效提取某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和猜忌以及“中国威胁论”等信息,调用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等知识,从理论与现实角度进行分析。解答重要性时,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等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以往列强通过侵略扩张而崛起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中国必须同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进一步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化解“中国威胁论”。否则,中国不可能有改革开放的良好国际环境,并有可能被孤立,中国梦也会成为泡影。
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使我国真正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有利于走和平发展道路。
【考点解读】从知识角度看,国内政治生活和国际政治生活是《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两大板块。国内政治生活主要包括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大部分,国际政治生活则主要阐述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当今时代主题以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等相关知识。从考查方向、形式看,近几年高考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多以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考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备考时,考生要围绕二大板块,全面理清各自的知识结构、构建网络体系。
3.“三”即三大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例3·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近年来,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大旗下,西藏以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被征地农牧民保障制度为标志,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在雪域高原创造了一个社保全覆盖的奇迹。材料表明
①西藏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平等权利得到了实现
②我国的民族政策尊重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经济自治权
③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为背景,考查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相关知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①③正确。②错误,在我国,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④与题意无关。
【答案】C
【考点解读】从知识角度看,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让少数民族人民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推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从高考考查方向、形式看,命题多以选择题为主,着眼点多集中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备考时,要注意区分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基本政策。
【例4·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013·广西·34) 2012年国家宗教事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指出,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人士可以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设立公益慈善项目和公益慈善组织,宗教界依法从事上述公益慈善活动可以享受相关扶持和优惠政策。这一规定的出台 ①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
②表明政府具有组织宗教公益慈善活动的职能
③促进了宗教公益慈善事业与正常宗教活动的统一
④更好地保护了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以国家规范宗教界公益慈善活动为背景,考查我国宗教政策的相关知识。国家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依法从事公益慈善活动,有利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更好地保护了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合法权益,①④正确。②错误,国家保护宗教合法的公益慈善活动,并不意味着国家组织宗教公益慈善活动。③表述错误,宗教公益慈善活动不是宗教活动。
【答案】B
【考点解读】从知识角度看,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并存的国家,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在宗教上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同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利于团结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从高考考查方向、形式看,命题多以选择题为主,着眼于宗教对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试题难度一般不大。备考时,要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去理解分析公民与宗教信仰、民族与宗教问题。
【例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13·全国新课标Ⅱ卷·18)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区域外的国家中,中国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第一个明确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第一个确定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表明
①中国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
②中国与东盟之间用战略伙伴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
③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
④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以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为背景,考查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相关知识。材料中的三个“第一个”体现了中国实行睦邻友好政策、对地区和平与发展事务作出了建设性作用,故①④正确。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不意味着中国与东盟之间没有了竞争,故②错误;③“高于”表述错误,排除。
【答案】B
【考点解读】从知识角度看,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从高考考查方向、形式看,选择题、非选择题并重,非选择题综合程度高,为高考的高频考点。备考时,要多关注我国国家领导人的出访及所参加的国际会议、我国政府在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大国关系、周边关系的调整等,要学以致用,结合背景材料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等。
4.“四”即四项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例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13·天津·13)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做主为宗旨。下表所列是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部分工作。
1 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原则上都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布,五年中先后向社会公布48件法律草案;同时健全吸纳公众意见反馈机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2 结合听取审议国务院有关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并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现场直播;对重点问题加强跟踪监督
3 加强和改进代表联络服务工作,建立健全260多个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拓宽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支持代表通过多种形式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
4 依照法定程序,保证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发表意见,在基本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进行表决,实行一人一票,按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
【解析】本题以全国人大常委会部分工作为背景,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有效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对应材料“吸纳公众意见”“加强跟踪监督”“拓宽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按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等信息,答案可从公民的政治参与、人大行使监督权、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民主集中制原则等角度进行思考。
【答案】①扩大人民有序参与立法的过程,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②通过行使监督权促进政府改进工作,对人民负责。③支持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职责,代表人民利益。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人民意志。
【考点解读】从知识角度看,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直接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宗旨,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从高考考查方向、形式看,选择题、非选择题并重,为高考的高频考点。备考时,要以人民当家做主为主线,结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新情况、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情况等材料,理解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人大代表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知识。同时要注意区分人大与全国人大、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相关知识。
【例7·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013·江苏·14)2012年,某县开始实施以“阳光理财、民主议事、群众公决”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事务“两公开一会审”工作法,探索如何把村级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这一做法
A.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B.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的发展
C.加强了对基层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D.扩大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解析】本题以村务公开为背景,考查基层民主自治的相关知识。A错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自己选举当家人。B正确。C错误,村级权力不属于基层行政权力。D错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能随意扩大。
【答案】B
【考点解读】从知识角度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做主最有效的途径。从高考考查方向、形式看,命题以选择题为主,主要集中在结合村民委员会在农村开展的村民自治活动的典型事例,分析村民自治对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意义。备考时,一要明确村民委员会不是一级国家机关,二要分清村民自治四个方面内容的界线。
【例8·政党制度】(2013·全国新课标I卷·18)2012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来自网民的部分意见和建议入选全国政协提案征集函,并以“参阅线索”的形式发给了全体政协委员作为参考。部分网民还应邀参观政协提案办理流程,旁听提案办理协商会。上述做法
①是政协积极创新与人民群众直接对话形式的体现
②提供了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决策和管理的有效途径
③保障了人民群众民主监督权利的实现
④是提高政协委员提案质量的具体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以政协工作方式的创新为背景,考查人民政协的相关知识。政协委员参阅网民意见以及邀请网民旁听提案办理协商会,体现了政协创新人民群众直接对话的形式,有利于政协委员更好地汇聚民意和民智,提高提案的质量,①④入选。②“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决策和管理”说法错误;③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不是民主监督。
【答案】B
【考点解读】从知识角度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它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从高考考查方向、形式看,命题以选择题为主,多结合党派关系、民主党派或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材料,考查我国的政党制度,重点考查民主党派、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的作用,且往往与我国的政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考查。备考时,要着重把握政协的性质与职能,分清政协与政府、人大的区别,特别注意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政府职能。
【例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对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理解正确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①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②分为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三级
③设有包含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的自治机关
④自主制定民族自治法,享有高度自治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本题以十八大报告为背景,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故①③入选。②错误,依据宪法,我国的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④错误,在我国,民族自治法的制定与修改权属于全国人大,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答案】C
【考点解读】从知识角度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它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施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它有效保证了各民族人民和睦地生活在统一、安定、繁荣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从高考考查方向、形式看,试题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呈现,以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或当前社会热点如对口援助、民族和谐等典例为载体,考查考生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