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造力是职业成功以及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与生产产品的机械过程不同,创造力不可能通过几次竞赛和几门课程速成,培养创造力需要利用多种资源和信息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浸透。校园公共空间可以有效地提供简单易行的信息流动和交往空间,从而成为创造力展现和孵化的空间。
关键词:创造性智力;公共空间;孵化
作者简介:侯悦民(1962-),女,河北邯郸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学院,高级工程师;严乐(1967-),女,江苏无锡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09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重点课题(2010-201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6-0018-02
从小学到大学、从文科到理工科,培养创造力几乎是每一个学校宣称追求的目标。然而,在大学入学考试的试卷、达到毕业要求所需要的教学环节以及各种课程评价中,创造力无从体现,因此实际情况是很少有或者完全没有哪个环节要求创造力。没有具体评价、展现、发展创造性的实际措施,培养创造力很容易停留在口号而非实际教育成果上。本文探讨如何建立创造力展现和孵化空间。
一、智力多面性
传统的选拔人才依据是智商,虽然学校并不直接进行智商测验即IQ测验,但是学校试题基本是测试智商。比奈与其博士生提出了比奈-西蒙智力测验表,百年来测验表不断得到修正和扩展,已出版了第五版,可见其影响之深。智力测验表主要测量推理能力和记忆能力,例如:言语推理能力、数量推理能力、抽象/视觉推理能力、以及短时记忆能力。[1,2]
在工作实践中,一个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可能不如成绩平平的学生;即使在科学研究领域,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比成绩普通的学生更有创造力。一些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中学成绩只是平均80分甚至75分左右的成绩。爱因斯坦在小学时有语言障碍、大学毕业后找不到教职只能去专利局做助理,[3]有文艺复兴巨人之称的达.芬奇在学校表现平平,发明狂犬病疫苗的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初时在学校成绩并不好。
显然,IQ只能衡量部分智力。教育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了多重智力理论或多重智能理论。[4]加德纳认为,传统的IQ智商测验不能表达人类展现的多重认知能力,因为人类有多种方式表达和处理信息。他提出智能有七种成分:逻辑—数学、语言语音、空间、音乐、运动、交际—社交、内省智能,每个人具有其中几种智能层次。后来他又加上了博物学智能(识别物种的能力、对自然事物分类的能力)、以及存在智能(指思考超出感官可获信息以外的现象的能力),[5]加德纳认为教育的职责在于将这些原始潜能发展成熟。
目前的问题是,用一个基本上不包含创造力的标准评价、选拔学生。特别是,所使用的评价标准可能只需要通过机械式学习即可达到优秀的成绩。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机械式学习会使人丧失创造力。可以说,使用的评价标准不仅不包括创造力、甚至潜在地破坏创造力。
实际上,现行的评价标准可以归纳为分析推理能力,即斯滕伯格所称的分析智力。这可以部分解释上述爱因斯坦、达芬奇、巴斯德的例子,解释这些改变了世界的人何以学业成绩并不出色,这是因为他们的天赋和能力无法体现在当时的(也是现行的)评价体系中。简单地说,以智商测验为基础的问题求解能力评价系统,仅限于解决高度模型化的问题,严重地脱离现实世界,而在现实世界中,即使最简单的问题也远远比测验问题复杂。一个人的解决问题能力、特别是发明创新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例如知识背景、经验、动手能力、发现事物之间联系的能力等。依照斯滕伯格的理论,在现实世界中,成功取决于三种智力的平衡:简单称为分析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智力。[6]分解性/分析性智力指分解问题、并看到通常看不到的问题解答的能力。斯滕伯格给出了一个学生爱丽丝的例子,爱丽丝学业成绩优秀,被认为极具天赋,但是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不能提出自己的想法。经验性/创造性智力包括用新方法解决新任务的创新能力和对执行重复性任务的熟练能力。斯滕伯格给出一个学生芭芭拉的例子。芭芭拉不如爱丽丝学业成绩优秀,但是由于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创造力被推荐入耶鲁大学,后来在科学研究中成绩卓著。实践性/适应性智力指认识、适应并创建环境使自己和环境适应的精神活动。斯滕伯格给出一个塞拉的例子。塞拉即没有出众的分析智能、也没有杰出的创造性智能,但是塞拉懂得在学术环境取得成功的要素,具有判断研究价值的能力、发表论文的能力、以及应对面试的能力,这些能力帮助塞拉取得事业的成功。斯滕伯格三元智力理论的核心是成功需要均衡智力,缺一不可。一个人即使拥有多种加德纳智能成分,如果没有创造力仍然不可能取得成就,也不能取得成功。例如,一个人有音乐天赋,但是没有创造性诠释音乐作品的能力,则不可能在音乐领域取得成就。同样,一个工科学生各门成绩优秀,但是,既没有能力分析一个已有的工程系统,又没有能力设计新的工程系统,则不可能取得工程上的成就。
二、建立展现、孵化创造力的空间
在各类学校的选拔中,基本标准是智力标准,也就是说,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分析智力。现行大学的教学体系是继续提高分析智力,但是没有、或者很少实施发展创造力的具体措施。各个学校虽然开展一些设计竞赛或各种创新竞赛,但是重点往往在竞赛结果和得奖。虽然竞赛提供了动机,但是这种动机可能会仅仅出于得奖的功利性,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强烈需求、或是自然产生的兴趣。此外,与生产产品的机械过程不同,创造性不可能通过几次竞赛和几门课程速成。发展创造性需要利用多种资源和信息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浸透。在常规教学日程之外,建立一个有利于产生和孵化创造性的环境、提供学科跨界和专业交叉机会,将是培养和发展创造性的有效措施。一个适当的校园公共空间可以对以上各个方面提供建设性支持。
校园内的人群具有特殊性。第一,宽广、深厚的知识背景;第二,校园内的人群、特别是学生是流动性的,包括长期的流动性以及日常生活在校园空间内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主要体现在校园的公共空间内。
公共空间指可以随意进出、停留、并可以开展小型、非正式活动的地方。校园公共空间具有有限的形式,例如门厅、走廊、餐厅、楼前空地等。一个能够促进创新的公共空间具有三个要素:通道、信息、和服务。宽敞、环境宜人的通道提供进出和停留空间的需求;自动售货机、饮水机等服务提供空间吸引力;宽敞的空间、宜人的环境、便利的服务提供短暂休息、交谈、结识的场所;多媒体、多层面信息为过往的人群提供开放的信息流、以及谈论的话题,潜移默化地汇聚知识、转移知识、并通过集成产生新知识、新思想,从而促进创造性发展。
丹麦城市设计专家盖尔在其影响广泛的著作《交往与空间》中论述了空间对交往的影响。[7]在公共空间,人们之间交往的接触程度属于偶然接触和视听接触。这些非正式交往可以是更为复杂交往的前提,例如交流信息、引发更频繁的接触、或者获得启发和激励,并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进一步引发各种自发性社会活动。这种效应被建筑师克林格林称为“一加一等于三”。为了促进交往,要吸引更多的人通过公共空间、提供停留的理由。有研究指出,国内大学公共空间对人们缺乏吸引力,其原因在于文化活动匮乏、功能匮乏。[8]
公共空间建设可以是大的项目,例如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的工程,[9]也可以通过提供通道、信息、服务三要素自然形成。美国以及欧洲许多大学的建筑物有宽敞的门厅、餐厅、走廊,摆放着长桌椅、圆桌椅、花卉、盆景、书架、报刊杂志、自动售货机等,自然形成交往的公共空间。例如柏林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大楼,设有宽敞、高大的门厅,架式楼梯连接不同的楼层,玻璃墙壁以及玻璃门连接门厅和花园,几个入口通向不同的办公空间、教室、会议室、花园和楼前的大街,门厅设有电子屏幕,播放通知、信息、以及各种活动通告,信息立板上张贴各色海报和通知。花园和门厅之间的玻璃墙边的暖气管同时也是长椅,供人闲坐。门厅可以举行小型餐会以及小型演讲,也可举办展览。即门厅提供了通道、信息和服务功能,吸引人群通过并停留。
三、结束语
智力包含多种成分,然而,仅当具有均衡的分析、创造、实践智力时,才能够取得成就和成功,其中创造力对个人、大学以及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创造力不能速成,需要潜移默化地诱导和熏陶。因此,培养创造力不仅需要开设相关课程以及竞赛,更重要的是建立能够培养创造力的空间环境。校园内的公共空间为不同学科背景的人群提供便利的交往空间,并引发进一步交流和活动,引导研究和发明的兴趣,为学科跨界和专业交叉提供日常的活动地点,从而形成展现和孵化创造力的空间。
参考文献:
[1]Thorndike R L,Hagen,E P,Sattler,J M.The 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M].Fourth Edition Technical Manual.The Riverside Publishing Company,1986.
[2]温暖.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第四版的试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3]Nobel Lectures.Physics(1901-1921)[M].Elsevier Publishing Company,Amsterdam,1967.
[4]Gardner H.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Basic Books,10th edition,1993.
[5]Slavin R.Educational Psychology[M].Johns Hopkins University,2009:117.
[6]Sternberg R J.Beyond IQ:A 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7]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8]朱英杰.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活力问题浅析[J].山西建筑,2009,35(13):
41-42.
[9]胡佩玲,朱竟翔.校园公共空间的改进——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的工程案例[J].新建筑,2009,(3):66-69.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关键词:创造性智力;公共空间;孵化
作者简介:侯悦民(1962-),女,河北邯郸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学院,高级工程师;严乐(1967-),女,江苏无锡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09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重点课题(2010-201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6-0018-02
从小学到大学、从文科到理工科,培养创造力几乎是每一个学校宣称追求的目标。然而,在大学入学考试的试卷、达到毕业要求所需要的教学环节以及各种课程评价中,创造力无从体现,因此实际情况是很少有或者完全没有哪个环节要求创造力。没有具体评价、展现、发展创造性的实际措施,培养创造力很容易停留在口号而非实际教育成果上。本文探讨如何建立创造力展现和孵化空间。
一、智力多面性
传统的选拔人才依据是智商,虽然学校并不直接进行智商测验即IQ测验,但是学校试题基本是测试智商。比奈与其博士生提出了比奈-西蒙智力测验表,百年来测验表不断得到修正和扩展,已出版了第五版,可见其影响之深。智力测验表主要测量推理能力和记忆能力,例如:言语推理能力、数量推理能力、抽象/视觉推理能力、以及短时记忆能力。[1,2]
在工作实践中,一个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可能不如成绩平平的学生;即使在科学研究领域,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比成绩普通的学生更有创造力。一些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中学成绩只是平均80分甚至75分左右的成绩。爱因斯坦在小学时有语言障碍、大学毕业后找不到教职只能去专利局做助理,[3]有文艺复兴巨人之称的达.芬奇在学校表现平平,发明狂犬病疫苗的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德初时在学校成绩并不好。
显然,IQ只能衡量部分智力。教育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了多重智力理论或多重智能理论。[4]加德纳认为,传统的IQ智商测验不能表达人类展现的多重认知能力,因为人类有多种方式表达和处理信息。他提出智能有七种成分:逻辑—数学、语言语音、空间、音乐、运动、交际—社交、内省智能,每个人具有其中几种智能层次。后来他又加上了博物学智能(识别物种的能力、对自然事物分类的能力)、以及存在智能(指思考超出感官可获信息以外的现象的能力),[5]加德纳认为教育的职责在于将这些原始潜能发展成熟。
目前的问题是,用一个基本上不包含创造力的标准评价、选拔学生。特别是,所使用的评价标准可能只需要通过机械式学习即可达到优秀的成绩。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机械式学习会使人丧失创造力。可以说,使用的评价标准不仅不包括创造力、甚至潜在地破坏创造力。
实际上,现行的评价标准可以归纳为分析推理能力,即斯滕伯格所称的分析智力。这可以部分解释上述爱因斯坦、达芬奇、巴斯德的例子,解释这些改变了世界的人何以学业成绩并不出色,这是因为他们的天赋和能力无法体现在当时的(也是现行的)评价体系中。简单地说,以智商测验为基础的问题求解能力评价系统,仅限于解决高度模型化的问题,严重地脱离现实世界,而在现实世界中,即使最简单的问题也远远比测验问题复杂。一个人的解决问题能力、特别是发明创新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例如知识背景、经验、动手能力、发现事物之间联系的能力等。依照斯滕伯格的理论,在现实世界中,成功取决于三种智力的平衡:简单称为分析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智力。[6]分解性/分析性智力指分解问题、并看到通常看不到的问题解答的能力。斯滕伯格给出了一个学生爱丽丝的例子,爱丽丝学业成绩优秀,被认为极具天赋,但是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不能提出自己的想法。经验性/创造性智力包括用新方法解决新任务的创新能力和对执行重复性任务的熟练能力。斯滕伯格给出一个学生芭芭拉的例子。芭芭拉不如爱丽丝学业成绩优秀,但是由于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创造力被推荐入耶鲁大学,后来在科学研究中成绩卓著。实践性/适应性智力指认识、适应并创建环境使自己和环境适应的精神活动。斯滕伯格给出一个塞拉的例子。塞拉即没有出众的分析智能、也没有杰出的创造性智能,但是塞拉懂得在学术环境取得成功的要素,具有判断研究价值的能力、发表论文的能力、以及应对面试的能力,这些能力帮助塞拉取得事业的成功。斯滕伯格三元智力理论的核心是成功需要均衡智力,缺一不可。一个人即使拥有多种加德纳智能成分,如果没有创造力仍然不可能取得成就,也不能取得成功。例如,一个人有音乐天赋,但是没有创造性诠释音乐作品的能力,则不可能在音乐领域取得成就。同样,一个工科学生各门成绩优秀,但是,既没有能力分析一个已有的工程系统,又没有能力设计新的工程系统,则不可能取得工程上的成就。
二、建立展现、孵化创造力的空间
在各类学校的选拔中,基本标准是智力标准,也就是说,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分析智力。现行大学的教学体系是继续提高分析智力,但是没有、或者很少实施发展创造力的具体措施。各个学校虽然开展一些设计竞赛或各种创新竞赛,但是重点往往在竞赛结果和得奖。虽然竞赛提供了动机,但是这种动机可能会仅仅出于得奖的功利性,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强烈需求、或是自然产生的兴趣。此外,与生产产品的机械过程不同,创造性不可能通过几次竞赛和几门课程速成。发展创造性需要利用多种资源和信息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浸透。在常规教学日程之外,建立一个有利于产生和孵化创造性的环境、提供学科跨界和专业交叉机会,将是培养和发展创造性的有效措施。一个适当的校园公共空间可以对以上各个方面提供建设性支持。
校园内的人群具有特殊性。第一,宽广、深厚的知识背景;第二,校园内的人群、特别是学生是流动性的,包括长期的流动性以及日常生活在校园空间内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主要体现在校园的公共空间内。
公共空间指可以随意进出、停留、并可以开展小型、非正式活动的地方。校园公共空间具有有限的形式,例如门厅、走廊、餐厅、楼前空地等。一个能够促进创新的公共空间具有三个要素:通道、信息、和服务。宽敞、环境宜人的通道提供进出和停留空间的需求;自动售货机、饮水机等服务提供空间吸引力;宽敞的空间、宜人的环境、便利的服务提供短暂休息、交谈、结识的场所;多媒体、多层面信息为过往的人群提供开放的信息流、以及谈论的话题,潜移默化地汇聚知识、转移知识、并通过集成产生新知识、新思想,从而促进创造性发展。
丹麦城市设计专家盖尔在其影响广泛的著作《交往与空间》中论述了空间对交往的影响。[7]在公共空间,人们之间交往的接触程度属于偶然接触和视听接触。这些非正式交往可以是更为复杂交往的前提,例如交流信息、引发更频繁的接触、或者获得启发和激励,并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进一步引发各种自发性社会活动。这种效应被建筑师克林格林称为“一加一等于三”。为了促进交往,要吸引更多的人通过公共空间、提供停留的理由。有研究指出,国内大学公共空间对人们缺乏吸引力,其原因在于文化活动匮乏、功能匮乏。[8]
公共空间建设可以是大的项目,例如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的工程,[9]也可以通过提供通道、信息、服务三要素自然形成。美国以及欧洲许多大学的建筑物有宽敞的门厅、餐厅、走廊,摆放着长桌椅、圆桌椅、花卉、盆景、书架、报刊杂志、自动售货机等,自然形成交往的公共空间。例如柏林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大楼,设有宽敞、高大的门厅,架式楼梯连接不同的楼层,玻璃墙壁以及玻璃门连接门厅和花园,几个入口通向不同的办公空间、教室、会议室、花园和楼前的大街,门厅设有电子屏幕,播放通知、信息、以及各种活动通告,信息立板上张贴各色海报和通知。花园和门厅之间的玻璃墙边的暖气管同时也是长椅,供人闲坐。门厅可以举行小型餐会以及小型演讲,也可举办展览。即门厅提供了通道、信息和服务功能,吸引人群通过并停留。
三、结束语
智力包含多种成分,然而,仅当具有均衡的分析、创造、实践智力时,才能够取得成就和成功,其中创造力对个人、大学以及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创造力不能速成,需要潜移默化地诱导和熏陶。因此,培养创造力不仅需要开设相关课程以及竞赛,更重要的是建立能够培养创造力的空间环境。校园内的公共空间为不同学科背景的人群提供便利的交往空间,并引发进一步交流和活动,引导研究和发明的兴趣,为学科跨界和专业交叉提供日常的活动地点,从而形成展现和孵化创造力的空间。
参考文献:
[1]Thorndike R L,Hagen,E P,Sattler,J M.The 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M].Fourth Edition Technical Manual.The Riverside Publishing Company,1986.
[2]温暖.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第四版的试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3]Nobel Lectures.Physics(1901-1921)[M].Elsevier Publishing Company,Amsterdam,1967.
[4]Gardner H.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Basic Books,10th edition,1993.
[5]Slavin R.Educational Psychology[M].Johns Hopkins University,2009:117.
[6]Sternberg R J.Beyond IQ:A 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7]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8]朱英杰.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活力问题浅析[J].山西建筑,2009,35(13):
41-42.
[9]胡佩玲,朱竟翔.校园公共空间的改进——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的工程案例[J].新建筑,2009,(3):66-69.
(责任编辑:麻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