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部分切除后大鼠残肝一氧化氮的产生及其对肝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_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肝部分切除后残存肝分离细胞一氧化氮(NO)的产生,探讨NO对肝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成肝部分切除组(PH组)和假手术对照组,胶原酶灌注法分离剩余肝细胞并进行培养;IL-1β等细胞因子处理培养肝细胞:Griess reagent法检测肝细胞NO的产生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的产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细胞核苷酸含量;酶法检测肝细胞酮体含量并计算酮体比率(KBR)。结果:PH组肝细胞NO的产生量是对照组的2倍。IL-1β能够降低两组肝细
其他文献
目的将快速成型技术应用在现代医学上,使CT/MRI原本只能在二维上看到的人体颅脑断层扫描图像,通过快速成型机制造成直观的实体模型。方法用逆向工程理论,Mimics逆向工程软件,激光快速成型(RP)机。结果研究人员可以根据特定病人头部的CT/MRI图像,通过Mimics逆向工程软件,设计并重建三维颅脑骨骼模型,应用快速成型技术把二维图像制造成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模型。结论RP机制造的颅脑骨骼实体模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骨肉瘤细胞系U2-os细胞增殖及生存的影响,探讨bFGF在肿瘤细胞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bFGF处理U2-os细胞,采用台盼蓝排除检测法及MTT法
目的:将β1整合素-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基因转染兔角膜上皮细胞并检测其对各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黏附能力。方法:构建B1整合素-GFP融合基因真核细胞重组表达质粒,并将其转染至兔角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膝关节后中隔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操作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膝关节后中隔的关节镜入路,对31例患者进行了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早期物理治疗
目的:观察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损伤的离体雄性Wistar大鼠胰岛细胞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离体培养的雄性Wistar大鼠胰岛细胞,分别检测IL-113(30
目的应用Matrigel建立血管形成的体外培养体系,研究肿瘤细胞对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作用,进而探讨VEGF与肿瘤血管新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MMP-7和TIMP-3蛋白表达与其发生、发展的可能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45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39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MMP-7和TIMP-3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