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在小儿外感发热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ra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在外感发热患儿中退热的效果。方法将60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口服西药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对照组以本院自制中药高热洗剂灌肠退热。灌肠后密切监测体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起效迅速,退热时间长,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中药灌肠;小儿;外感高热;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6-0094-02
  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在高热状况下,患者所产生及表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心理变化,常常会影响到临床治疗及护理措施的实施,进而影响小儿疾病的痊愈[1]。中药灌肠疗法属于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其方法是将煎煮好的中药液灌注于肠道内,通过药物的渗透和吸收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儿科多种疾病。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随机选取本科外感发热患儿30例,用自制中药高热洗剂保留灌肠治疗后,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均为本院儿科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年龄均在1~13岁,体温在38℃~39℃之间,病程6 h~3 d。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2组患儿在一般资料与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
  1.2.1中医诊断外感发热,辨证:表寒里热证:(1)发热、恶寒、无汗、头痛或身痛;(2)咽红、口渴欲饮;(3)鼻塞、流清涕或黄稠涕,小便黄或大便干;(4)舌质淡或红,苔薄白或薄黄;(5)脉浮或滑数,指纹红或紫。上述(1)、(2)、(4)、(5)项必备,结合(3)项,即可诊断。
  1.2.2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轻、中、重患者。
  1.3治疗方法
  1.3.1观察组方药组成:黄芩10 g,连翘10 g,板蓝根10 g,陈皮10 g,石膏15 g,芦根10 g,由本院制剂室煎成100 mL药液。用量3~5 mL/kg。操作方法:患儿取左侧卧位(1~3岁患儿可采取俯卧位),抬高臀部10 cm,药液温度为25~38℃,用50 mL注射器抽吸所需灌肠液,连接一次性使用肛门管(前端涂抹石蜡油润滑),缓慢插入肛门内,婴儿2.5~4 cm、儿童5~7.5 cm,灌注速度10 mL/min,灌注后嘱家长捏紧肛周臀部皮肤,尽量保留药液1h以上,以加强药液在肠道保留效果,每日2次。
  1.3.2对照组予以退热西药布洛芬混悬液口服,剂量为2~3岁 12~14 kg,3 mL/次;4~6岁 16~20 kg 5 mL/次;7~9岁22~26 kg 8 mL/次;10~12岁 28~32 kg 10 mL/次,若发热不缓解,可每隔4~6 h重复用药1次,24 h不超过4次,必须严格遵医嘱用药。
  1.4护理(1)注入药液时速度要缓慢,并观察患儿情况,若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嘱患儿张口深呼吸,以放松腹部肌肉并放慢速度;如患儿哭闹明显或出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等应立即停止灌腸,给予处理。(2)用药时要注意患儿腹部保暖,插入肛管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肠黏膜。(3)用药后严密观察患儿有无汗出,发热等情况,观察患儿有无恶寒、流涕、咳嗽、精神、食欲等情况,注意观察舌苔、脉象、指纹情况,及时监测体温及生命体征,做好肛周护理及心理护理。
  1.5疗效评定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试行)中相关标准。痊愈:用药24~48 h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显效:用药24~48 h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大部分消失;有效:用药48~72 h内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无效:用药72 h内体温未降或上升,不符合以上标准。
  2结果
  2.12组退热时间比较见表1。
  3结论
  发热是儿科常见症状,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外感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高热可引起惊厥,对小儿生长发育造成严重损害。
  中药灌肠是将药液从肛门灌注入肠道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方中石膏、芦根清热泻火除烦止呕,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疏散风热,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中医学认为:大肠具有传化糟粕,吸收水份的功能,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可以将药物吸收上达于肺,而肺朝百脉,可将药物输布于全身[3]。而小儿发热若单纯给予西药退热,易致大汗淋漓,津液受损,且体温易于回升。本观察以西药口服与中药灌肠作对照,得出中药灌肠患儿起效迅速,退热时间长,疗效显著。此法给药方便,解决了口服给药患儿不配合,药物口感不好拒服的现象,通过直肠吸收快,避免首过效应,起效迅速,使用安全,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有效方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退热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春霞,从岭.小儿高热的护理[J].当代医学,2008,8(147):1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中医科技出版社,2002.
  [3]刘燕池,郭霞珍.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1-44.
其他文献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接枝共聚的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引发剂浓度为4.5 mmol/L,单体浓度为1.1 mol/L,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55 ℃时,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通气汤对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术后促进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因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产妇,63例给中药通气汤于术后6 h开始
高三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高考大背景下,在家长的期待目光中,在社会“金榜题名”光环的渲染中,他们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紧张、焦虑、抑郁等症
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利用ANSYS对以压电元件的逆压电效应为驱动力的平衡装置中的压电元件进行瞬态分析,发现在周期正弦信号的驱动下,压电元件有明显的收缩和扩张现象.通过
摘要:胃石症中,植物性胃石症在临床上最为多见,随着对植物性胃石症的深入研究,对于形成时间较短、体积较小、质地较软的植物性胃石,中医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植物性胃石症;中医;证治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7-0089-03胃石是指进食某种食物、药物或异物后,形成的既不能被消化,也不能通过幽门排出的滞留物与胃液聚结而成的团块[1~2
提出一种对工业塔,尤其是大塔径精馏塔进行数学模拟的实用方法--非平衡级双区模型.此模型比较简洁,模拟计算的结果证明此模型能够对实际的工业精馏塔进行比较准确的数学模拟.
咳嗽为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风寒、风热、痰湿、痰热证型多见,业师李新民教授在临床上从湿热辨证治疗小儿咳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治疗此型咳嗽时业师重视清热利湿、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