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绝大部分初中学生都畏惧写作文,畏惧上作文课。学生畏惧作文,老师又何尝不是?怎么使学生有写作兴趣,让他们爱上写作,会写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写好作文呢?长期的实践证明,创设情境进行写作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情境;兴趣; 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的重头戏,写作是学生想象力、观察力、思维力的再现。然而,一直以来,80%的初中学生写作时都无话可说,不知从何入手,都惧怕写作,怕上作文课,只要提起作文就会“谈作文而色变”。现状如此可怕,老师却不能回避,避无可避。怎样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他们爱上写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写好作文呢?长期的实践证明:创设情境进行写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情境作文教学,又称作文教学情境,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是指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写作情绪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话,在肯定了启发作用的前提下,强调了学习情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能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也变得活跃起来,同样的道理,如果老师把情境教学法带入作文教学中去,就是把学生带到永不枯竭的源泉中。在这源流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用优美的词语去描写眼前的事物,积极进行写作。
一、深入生活,激发“爱写”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顺序是自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欲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便诞生了。”由此可见,写作的兴趣对学生作文至关重要,学生一旦有了写作兴趣,他们的想象更加丰富、观察更加敏锐,记忆也更强了。能否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作文课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而学生在写作时的通病是“无话可说”,其原因不是学生缺乏生活阅历,而是缺乏对生活的感知。因此,在写作教学时,我们应创设作文情境,巧妙地使学生步入情境、体会情境,激起学生“想写”的兴趣,使学生想要用笔下的文字来表情达意。如在军训结束之后,我会利用多媒体把收集的关于学生军训的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进行时间上的编排,配上背景音乐,让学生再次进入军训情境,体验军训的点点滴滴。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后,就不会无话可讲了。再如,进入初二后,学生对老师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这个时候我会要求学生写命题作文《老师我想对您说》并把平时和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景图拿给学生观察,我再在一旁做一些适当的点拨,配一些文字说明,一篇篇真情流露的作文就这样诞生,学生也似乎不再莫名的恐惧作文了。又如,上完课之后,我有意早退,让学生写《当老师早退的时候》片断;发现扔纸的现象,让学生写《由扔纸想到的》片断,这都需要我们在平时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在情境中体验,情动而辞发,言之而有物。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但并不代表就能写出好文章,还要求教师对“怎么去写”做进一步指导。
二、利用多媒体的“定格”“重放”创设情境,培养“会写”的能力
学生写作时除了感到“无话可写”外,“写不生动”“写不明白”也是他们遇到的困难。要解决这些难题,需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重新设计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的重放、定格等优势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理解——表达。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才能把头脑中的画面用语言表达出来,写作训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一)指导学生在多媒体的“定格”下写具体
老舍先生说过:“学生作文写不具体,就是因为对所写事物没有仔细观察,认识模糊,没有清晰的印象。”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多媒体的定格作用下进行有效观察。初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弱,不善于观察细节。在进行作文教学《阳光体育比赛》时,当多媒体播放阳光体育比赛的过程时,学生都全神贯注地观看,看完之后,学生立刻进行激烈讨论,兴致很高,但是,当一布置写作任务后,教室里马上就落针可闻,显然,一次成文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于是,只好重放画面,并选择阳光体育活动中 “跳绳”的一些镜头进行“定格”,把转瞬即逝的场景“定”了下来,让学生认真地、细致地、反复地观察。当学生对目标进行有意识、有序、细致的观察后就会形成积极的思维,从而带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学生会对画面说:“看,我最卖力了,我的脚都飞了。”“我也不错,脸憋得通红,眉毛都快要竖拧起来了。”听听,这些肺腑之言不正是我们期盼的“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吗?这样写出的文章能不具体吗?
(二)指导学生在多媒体的“重放”下写清楚
文章的命脉在于写作顺序,在写作时只有顺序清楚了,别人才能读明白。多媒体可以无限制地进行镜头的重放,从而帮助学生回忆当时的场景,并反复强化,多次观看。这时,只要老师稍加指导,有关写作顺序的难题就能轻松解决。以“军训感言”为例子,当放过两遍画面以后,60%的学生都知道写作的顺序是“军训前——军训中——军训后”或是“军训前的感受——军训中的体验——军训后的收获”,而且在描写“军训
【关键词】情境;兴趣; 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的重头戏,写作是学生想象力、观察力、思维力的再现。然而,一直以来,80%的初中学生写作时都无话可说,不知从何入手,都惧怕写作,怕上作文课,只要提起作文就会“谈作文而色变”。现状如此可怕,老师却不能回避,避无可避。怎样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他们爱上写作,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写好作文呢?长期的实践证明:创设情境进行写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情境作文教学,又称作文教学情境,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是指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写作情绪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话,在肯定了启发作用的前提下,强调了学习情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能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也变得活跃起来,同样的道理,如果老师把情境教学法带入作文教学中去,就是把学生带到永不枯竭的源泉中。在这源流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用优美的词语去描写眼前的事物,积极进行写作。
一、深入生活,激发“爱写”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顺序是自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欲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便诞生了。”由此可见,写作的兴趣对学生作文至关重要,学生一旦有了写作兴趣,他们的想象更加丰富、观察更加敏锐,记忆也更强了。能否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作文课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而学生在写作时的通病是“无话可说”,其原因不是学生缺乏生活阅历,而是缺乏对生活的感知。因此,在写作教学时,我们应创设作文情境,巧妙地使学生步入情境、体会情境,激起学生“想写”的兴趣,使学生想要用笔下的文字来表情达意。如在军训结束之后,我会利用多媒体把收集的关于学生军训的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进行时间上的编排,配上背景音乐,让学生再次进入军训情境,体验军训的点点滴滴。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后,就不会无话可讲了。再如,进入初二后,学生对老师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这个时候我会要求学生写命题作文《老师我想对您说》并把平时和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景图拿给学生观察,我再在一旁做一些适当的点拨,配一些文字说明,一篇篇真情流露的作文就这样诞生,学生也似乎不再莫名的恐惧作文了。又如,上完课之后,我有意早退,让学生写《当老师早退的时候》片断;发现扔纸的现象,让学生写《由扔纸想到的》片断,这都需要我们在平时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在情境中体验,情动而辞发,言之而有物。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但并不代表就能写出好文章,还要求教师对“怎么去写”做进一步指导。
二、利用多媒体的“定格”“重放”创设情境,培养“会写”的能力
学生写作时除了感到“无话可写”外,“写不生动”“写不明白”也是他们遇到的困难。要解决这些难题,需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重新设计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的重放、定格等优势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理解——表达。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才能把头脑中的画面用语言表达出来,写作训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一)指导学生在多媒体的“定格”下写具体
老舍先生说过:“学生作文写不具体,就是因为对所写事物没有仔细观察,认识模糊,没有清晰的印象。”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多媒体的定格作用下进行有效观察。初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弱,不善于观察细节。在进行作文教学《阳光体育比赛》时,当多媒体播放阳光体育比赛的过程时,学生都全神贯注地观看,看完之后,学生立刻进行激烈讨论,兴致很高,但是,当一布置写作任务后,教室里马上就落针可闻,显然,一次成文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于是,只好重放画面,并选择阳光体育活动中 “跳绳”的一些镜头进行“定格”,把转瞬即逝的场景“定”了下来,让学生认真地、细致地、反复地观察。当学生对目标进行有意识、有序、细致的观察后就会形成积极的思维,从而带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学生会对画面说:“看,我最卖力了,我的脚都飞了。”“我也不错,脸憋得通红,眉毛都快要竖拧起来了。”听听,这些肺腑之言不正是我们期盼的“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吗?这样写出的文章能不具体吗?
(二)指导学生在多媒体的“重放”下写清楚
文章的命脉在于写作顺序,在写作时只有顺序清楚了,别人才能读明白。多媒体可以无限制地进行镜头的重放,从而帮助学生回忆当时的场景,并反复强化,多次观看。这时,只要老师稍加指导,有关写作顺序的难题就能轻松解决。以“军训感言”为例子,当放过两遍画面以后,60%的学生都知道写作的顺序是“军训前——军训中——军训后”或是“军训前的感受——军训中的体验——军训后的收获”,而且在描写“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