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极大地促进了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学院已发展成为专业基本涵盖新乡市电子、机械、化工、餐饮、建筑等各个行业的高中职兼备的职业院校,在校生达到2万余人、教职工1100余人、总资产近9亿元。与此同时,学院在省内外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
学院建设和发展成就的取得,是坚持“八共”办学模式和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的结果。实践证明,“八共”校企合作模式已成为学院加快教育改革,推进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助力器”。
校企共商专业规划
校企共商专业规划指学院邀请行业企业代表,探讨当前产业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共同规划或调整学院的专业体系。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新乡工业园区,肩负着服务新乡经济发展、服务中原经济结构调整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任。在专业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学院坚持以新乡制冷、生物与新医药、电池及新型电池材料、特色装备制造、煤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等六大战略支撑产业需要为依托,坚持与新乡企业、产业构建高度契合的新型合作关系,为区域经济产业链提供技能人才支持。经过多年的建设,学院数控、焊接、机电、烹饪、建筑等专业已成长为企业认可、办学水平较高的骨干专业,培养企业需要的“用得着”、“上手快”的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的能力大大增强。
校企共议课程体系
学院在行业企业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对学院各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工作和职业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对岗位工作性质、任务、责任、相互关系以及任职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和条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召开专家访谈会,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将教学课程与工作任务融为一体,以此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来源依据,使课程建设更具实用性、针对性。
校企共创工学一体
在具体实践中,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将具体的工作情景置于教学过程之中,以工作性思维来构建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学生个体或小组主动、全面和合作式学习,完成完整的工作任务,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管理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柔性教学控制系统,以学习任务为导向决定师生管理走向,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校企共组师资队伍
在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学院充分考虑教学要素并兼顾工作需要,由学院教师重点完成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专业技能的操作以及教学组织实施;由学院引进、聘请的行业企业优秀工程师、实践专家担任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与学院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组成学院一体化教师团队,互补互促,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学习材料、开发教学资源库,共同进行校内外课程教学、企业实践指导,共同开展技术项目研发和工艺改进。
校企共建学习环境
校企共建学习环境指学生的学习场所既包括学院内的学习工作站,也包括企业的工作现场。在企业学习环境建设方面,学院近年来通过积极推进“两地”(学校、企业)、“两师”(专业教师、企业生产指导教师)的“双主体”育人形式,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职业环境,初步实现教学和生产的完全融合。学院部分专业的实训被搬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现场完成,为保证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实训质量,学院派出专业课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
校企共搭管理平台
为深化校企合作,搭建更为完善的校企共育管理平台,学院把校企合作作为校长一把手工程来规划建设和组织实施,常抓不懈。目前,集团成员单位已达到100多家。实践证明,校企共建管理平台消除了教学和育人环节中的空白点,夯实了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训练基础。
校企共享教学资源
在校企合作共育技能人才、合作共赢的前提下,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将现代工业文明和企业文化融合在一起,统筹规划设计校内实训场地,建设与真实工作环境相似或相近的学习工作站,与校内教学结合,开展企业产品生产和员工培训。与之相呼应,越来越多的企业结合自身生产实际,向学院提供场地、生产设备、技术师傅、生产工具、生产材料、职业标准等,为学生工学一体课程的学习提供真实的环境。通过校企人才共育和资源共享,减少了办学和生产投入,节省了资金,实现了教学资源功能利用的最大化。
校企共评学生能力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也是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共同组织实施的。近年来,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对接越来越紧密,实现了人才职业能力评价的企业、学院互认性。
推进“八共”合作是落实学院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新乡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的重要举措,在今后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加强与企业间的沟通,最终为实现互利双赢、造福社会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为中共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学院建设和发展成就的取得,是坚持“八共”办学模式和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的结果。实践证明,“八共”校企合作模式已成为学院加快教育改革,推进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助力器”。
校企共商专业规划
校企共商专业规划指学院邀请行业企业代表,探讨当前产业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共同规划或调整学院的专业体系。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新乡工业园区,肩负着服务新乡经济发展、服务中原经济结构调整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任。在专业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学院坚持以新乡制冷、生物与新医药、电池及新型电池材料、特色装备制造、煤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等六大战略支撑产业需要为依托,坚持与新乡企业、产业构建高度契合的新型合作关系,为区域经济产业链提供技能人才支持。经过多年的建设,学院数控、焊接、机电、烹饪、建筑等专业已成长为企业认可、办学水平较高的骨干专业,培养企业需要的“用得着”、“上手快”的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的能力大大增强。
校企共议课程体系
学院在行业企业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对学院各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工作和职业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对岗位工作性质、任务、责任、相互关系以及任职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和条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召开专家访谈会,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将教学课程与工作任务融为一体,以此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来源依据,使课程建设更具实用性、针对性。
校企共创工学一体
在具体实践中,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将具体的工作情景置于教学过程之中,以工作性思维来构建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学生个体或小组主动、全面和合作式学习,完成完整的工作任务,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管理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柔性教学控制系统,以学习任务为导向决定师生管理走向,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校企共组师资队伍
在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学院充分考虑教学要素并兼顾工作需要,由学院教师重点完成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专业技能的操作以及教学组织实施;由学院引进、聘请的行业企业优秀工程师、实践专家担任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与学院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组成学院一体化教师团队,互补互促,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学习材料、开发教学资源库,共同进行校内外课程教学、企业实践指导,共同开展技术项目研发和工艺改进。
校企共建学习环境
校企共建学习环境指学生的学习场所既包括学院内的学习工作站,也包括企业的工作现场。在企业学习环境建设方面,学院近年来通过积极推进“两地”(学校、企业)、“两师”(专业教师、企业生产指导教师)的“双主体”育人形式,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职业环境,初步实现教学和生产的完全融合。学院部分专业的实训被搬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现场完成,为保证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实训质量,学院派出专业课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
校企共搭管理平台
为深化校企合作,搭建更为完善的校企共育管理平台,学院把校企合作作为校长一把手工程来规划建设和组织实施,常抓不懈。目前,集团成员单位已达到100多家。实践证明,校企共建管理平台消除了教学和育人环节中的空白点,夯实了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训练基础。
校企共享教学资源
在校企合作共育技能人才、合作共赢的前提下,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将现代工业文明和企业文化融合在一起,统筹规划设计校内实训场地,建设与真实工作环境相似或相近的学习工作站,与校内教学结合,开展企业产品生产和员工培训。与之相呼应,越来越多的企业结合自身生产实际,向学院提供场地、生产设备、技术师傅、生产工具、生产材料、职业标准等,为学生工学一体课程的学习提供真实的环境。通过校企人才共育和资源共享,减少了办学和生产投入,节省了资金,实现了教学资源功能利用的最大化。
校企共评学生能力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也是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共同组织实施的。近年来,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对接越来越紧密,实现了人才职业能力评价的企业、学院互认性。
推进“八共”合作是落实学院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新乡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的重要举措,在今后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加强与企业间的沟通,最终为实现互利双赢、造福社会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为中共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