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观特性的温拌沥青老化特性研究

来源 :硅酸盐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用两种不同温拌剂(Sasobit和Evotherm),分别对三种基质沥青进行改性,并采用布氏粘度、渗透凝胶色谱(HP-GPC)及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其老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基质沥青,温拌沥青(WMA)在老化前后粘度都相对降低,老化时间越长,粘度越大;老化后沥青的GPC曲线左端明显凸起,且老化时间越长,曲线左端凸起越高,LMS值越大,且LMS值与粘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沥青中大分子含量(LMS)增加,沥青粘度也相应增大。通过老化前后沥青的AFM形貌图观测可知,在相同条件下,相对于基质沥青,温拌沥青可有效防止沥青老化;Sasobit温拌剂对沥青的改性作用明显优于Evotherm温拌剂。
其他文献
本研究使用不同激发剂,激发循环流化床超细粉煤灰的潜在活性,来制备高性能的大掺量超细循环流化床粉煤灰(SCFA)水泥。通过试验得出了最优配比:将SCFA与42.5水泥按照6∶4的比例混
为研究荷载损伤及荷载作用形式对混凝土内部毛细吸收作用的影响,本文研究在0%、30%、65%、75%四种应力水平下,分别持载10min和3h,后卸载、切割,通过毛细吸收实验,测定毛细吸
对内蒙古某无烟煤共伴生型微晶石墨采用酸法脱灰,根据浮沉法研究了微晶石墨与无烟煤的浮沉分离密度及不同密度级产物的产率分布,采用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特征分析了浮沉分离后
以乙二胺为胺化剂制备了改性竹原纤维,并对工艺进行了优化。利用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镜图进行表征,考察了胺化反应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乙二胺质量浓度及p H值对改
采用干湿循环作用下不同pH值条件(2,7,12)与不同浓度(2.5%、5%、10%)Na2SO4溶液协同作用加速劣化试验,以质量损失率、抗折强度损失率和抗压强度损失率作为评价指标评价了水泥砂浆的盐蚀
利用快硬硫铝酸盐水泥和引气剂、减水剂、稳泡剂以及短切聚丙烯纤维制备水泥基泡沫材料,研究了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材料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孔隙率以及孔结构和压折比的影响。结
利用液态高炉渣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微晶玻璃。借助DSC、XRD、SEM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CaF2含量对高炉渣微晶玻璃析晶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F2能够有效降低微
研究含气量、防冻组分对混凝土临界强度的影响,通过冻融循环、氯离子渗透性能及碳化性能表征混凝土耐久性.结果表明: 含气量越高,混凝土达到临界强度时间越短,临界强度值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