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传统文化应否取消“精华”、“糟粕”之说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nlu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社会科学报》(88年5月5日)发表《评价传统文化,应取消“精华”、“糟粕”说》,认为这种分法本身是非科学的,所举理由如次:首先,它无助于把握传统文化中普遍合理性因素,传统文化中含有超时空的普遍合理性因素,这种合理性因素不随人们的主观认识和好恶与否而改变,也不因时代不同而丧失其价值性。这种价值的普遍性只体现在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作为主观判断的“精华”与“糟粕”,它会因人因时因地而有明显的改变,具有一种不固定性。其次,就传统文化的横向联系看,文化是良莠杂芜,多姿多彩的。文化这种复杂性,就是价值度的参差
其他文献
课堂中的点评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点评,怎样兴情绪高涨之“风”,作思维活跃之“浪”,从而有效地提高l课堂教学质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