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8年的华尔街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萧条,我国政府推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有效地防止了经济进一步下滑甚至萧条的风险。然而随着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09年下半年起,我国物价水平持续攀升,为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2010年起货币政策趋于从紧。而2012年以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面临下滑的风险,同时通胀水平仍有回升的风险。面对两难的选择,我国货币政策该何去何从?本文对通胀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货币政策未来调整趋势进行了判断。
【关键词】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未来趋势
一、引言
2008年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引发了全球的经济下滑,各国普遍面临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的压力,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各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避免了世界经济陷入长期的萧条之中。我国政府推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有效地降低了经济进一步下滑甚至萧条的风险。然而随着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09年下半年起,我国物价水平持续攀升,为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2010年起货币政策趋于从紧。为抑制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2010年开始,央行先后5次上调基准利率、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CPI涨幅持续上升的态势仍未扭转。截至2011年6月末,CPI涨幅已达6.4%,为2008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由于从紧的货币政策的调控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的配合,通货膨胀在2011年第四季度得到有效抑制,之后呈现迅速下降的趋势,2012年前几个月又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已经趋于合理水平,通胀形势得到了彻底缓解。然而,当前我国在通胀水平回落的情况下伴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甚至有下行的风险。面对两难的选择,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应该趋于稳健,使经济在平衡中发展,保持适度流动性并配合财政政策进行调整,随经济形势适时而动。
二、我国通货膨胀近期走势分析
为了保持经济增长,推出了2008年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而随着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由之前经济下滑时的偏低逐渐上升,市场流动性逐渐注入。如图1所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从2009年底开始逐步攀升,从不足100逐渐上涨到2011年7月份的106.5最高值。之后随着经济复苏,通胀高企,抑制通胀的目标又使货币政策发生转向,从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货币政策转向,开始对通货膨胀进行控制,随之物价总水平逐步回落,2012年前五个月份也持续回落,回落到2012年5月份的103的合理水平。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库。
近期我国通货膨胀趋于稳定,2012年前五个月只有三月份通胀有所回升,CPI同比上涨3.6%,涨幅比2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从图1中也可以看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在3、4月份有所回升,但5月份继续下行。当前通货膨胀水平仍然处于下降通道之中,但已经趋于合理,不排除触底反弹的可能,下半年也具有一定的通货膨胀回升的压力。
三、通胀后我国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2011年之前我国货币政策的基调是“适度宽松”,实际就是宽松,至于是否“适度”反而值得商榷了。2011年之后开始,我国货币政策在通胀的压力下趋向“稳健”,实际上就是从紧。本文从货币政策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也就是从货币增长率、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三个方面来分析货币政策在通胀后的走向。总体来说,我国货币政策在2008年危机之后的全年呈现宽松,一直到2009年底。从2009年底开始,由于通胀高企,货币政策转向“从紧”,一直延续到2011年底。而从2012年开始,由于经济下滑和流动性风险,货币政策又趋向适度宽松。
(一)货币增长率
本文选取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率月度数据进行分析,如下图2所示。可以看出,从2009年开始,M1增长率一直处于高位,且从2009年10月的32%上升到2010年1月的39%的峰值,随后逐渐回落,并在2011年1月达到13.6%之后保持相对稳定。
资料来源:2011中国金融统计年鉴数据库。
可见,我国货币增长率在2010年之前一直保持在高位,在2010年1月份之后为了防止通胀进一步上升而逐步下降,直到2011年之后保持低位稳定。
(二)人民币存贷款基准率
我国央行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2008年开始调整,我国2008年全年连续5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连续4次连续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反映了我国在2008年危机发生之后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2009年央行未对基准利率进行调整,主要是扩大投资的财政政策主导,而随着4万亿之后通胀率在2009年年底开始攀升,2010年开始到2011年,央行连续5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货币政策转向。而在2012年开始,由于经济面临下滑的风险且通胀下降到合理水平,央行在2012年6月8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三)存款准备金率
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2008年开始至今的调整,连续4次下调准备金。而从2010年开始,央行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以抑制通货膨胀。2011年底开始,由于通胀得到抑制和经济下滑,货币政策转向,又连续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
四、货币政策未来调整趋势
总体来说,我国近期货币政策趋于“稳健”,货币政策调控面临两难的境地,也就是说既有经济下滑的压力,又有通胀回升的压力,具体如何实施货币政策央行应该密切关注未来经济的走向,并配合财政政策发挥效用。对于我国货币政策未来的调整趋势,本文认为是趋于“灵活”和“稳健”,原因有下:
(一)经济形势复杂多变
当前经济形势非常复杂,从国际形势来看,全球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加剧,美国经济疲软,欧洲债务问题严重。信息网络技术浪潮之后,世界经济缺少新的增长驱动力。国内来看,经济面临转型和结构调整,将进一步扩大内需并推进产业升级和革新。然而由于中国人口红利和城镇化红利因素的减少,经济缺乏强劲的后续增长动力,又因为政府更加注重经发展质量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经济增速放缓是必然趋势。因此,货币政策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在“促增长”和“防通胀”两大目标之中进行权衡,灵活应对。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
长期以来,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导致我国经济中市场调节机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价格发现机制和资源配置功能大打折扣。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必然趋势,然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必然要趋于“稳健”,尤其是存款准备金和基准利率不宜大幅度变动和调整。从欧美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来看,央行多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而对于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则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将趋向“稳健”。
(三)配合财政政策
在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财政政策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将居于主导。在财政政策的大力实施下,货币政策必然处于“配合”的地位,如果货币政策调控过于强力,将严重影响我国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将会趋于“稳健”,并配合财政政策,适时而动,灵活调整。
参考文献
[1] 刘甲朋.中国通货膨胀问题研究观点综述[J]. 财经政法资讯,2012,(01):42-48.
[2] 王超.当前我国通胀预期的基本特征及其管理对策[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08):60-61.
[3] 尹皛洁,李昊.对管理好当前通胀预期的思考[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2): 36-37.
[4] 张弛,迟源. “稳经济、调结构、控通胀”下的货币政策调整——兼谈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借鉴意义.经济体制改革. 2011(01): 18-21.
作者简介:蒋薇(1989-),女,四川广安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责任编辑:刘晶晶)
【关键词】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未来趋势
一、引言
2008年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引发了全球的经济下滑,各国普遍面临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的压力,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各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避免了世界经济陷入长期的萧条之中。我国政府推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有效地降低了经济进一步下滑甚至萧条的风险。然而随着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09年下半年起,我国物价水平持续攀升,为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2010年起货币政策趋于从紧。为抑制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2010年开始,央行先后5次上调基准利率、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CPI涨幅持续上升的态势仍未扭转。截至2011年6月末,CPI涨幅已达6.4%,为2008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由于从紧的货币政策的调控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的配合,通货膨胀在2011年第四季度得到有效抑制,之后呈现迅速下降的趋势,2012年前几个月又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已经趋于合理水平,通胀形势得到了彻底缓解。然而,当前我国在通胀水平回落的情况下伴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甚至有下行的风险。面对两难的选择,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应该趋于稳健,使经济在平衡中发展,保持适度流动性并配合财政政策进行调整,随经济形势适时而动。
二、我国通货膨胀近期走势分析
为了保持经济增长,推出了2008年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而随着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由之前经济下滑时的偏低逐渐上升,市场流动性逐渐注入。如图1所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从2009年底开始逐步攀升,从不足100逐渐上涨到2011年7月份的106.5最高值。之后随着经济复苏,通胀高企,抑制通胀的目标又使货币政策发生转向,从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货币政策转向,开始对通货膨胀进行控制,随之物价总水平逐步回落,2012年前五个月份也持续回落,回落到2012年5月份的103的合理水平。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库。
近期我国通货膨胀趋于稳定,2012年前五个月只有三月份通胀有所回升,CPI同比上涨3.6%,涨幅比2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从图1中也可以看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在3、4月份有所回升,但5月份继续下行。当前通货膨胀水平仍然处于下降通道之中,但已经趋于合理,不排除触底反弹的可能,下半年也具有一定的通货膨胀回升的压力。
三、通胀后我国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2011年之前我国货币政策的基调是“适度宽松”,实际就是宽松,至于是否“适度”反而值得商榷了。2011年之后开始,我国货币政策在通胀的压力下趋向“稳健”,实际上就是从紧。本文从货币政策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也就是从货币增长率、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三个方面来分析货币政策在通胀后的走向。总体来说,我国货币政策在2008年危机之后的全年呈现宽松,一直到2009年底。从2009年底开始,由于通胀高企,货币政策转向“从紧”,一直延续到2011年底。而从2012年开始,由于经济下滑和流动性风险,货币政策又趋向适度宽松。
(一)货币增长率
本文选取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率月度数据进行分析,如下图2所示。可以看出,从2009年开始,M1增长率一直处于高位,且从2009年10月的32%上升到2010年1月的39%的峰值,随后逐渐回落,并在2011年1月达到13.6%之后保持相对稳定。
资料来源:2011中国金融统计年鉴数据库。
可见,我国货币增长率在2010年之前一直保持在高位,在2010年1月份之后为了防止通胀进一步上升而逐步下降,直到2011年之后保持低位稳定。
(二)人民币存贷款基准率
我国央行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2008年开始调整,我国2008年全年连续5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连续4次连续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反映了我国在2008年危机发生之后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2009年央行未对基准利率进行调整,主要是扩大投资的财政政策主导,而随着4万亿之后通胀率在2009年年底开始攀升,2010年开始到2011年,央行连续5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货币政策转向。而在2012年开始,由于经济面临下滑的风险且通胀下降到合理水平,央行在2012年6月8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三)存款准备金率
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2008年开始至今的调整,连续4次下调准备金。而从2010年开始,央行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以抑制通货膨胀。2011年底开始,由于通胀得到抑制和经济下滑,货币政策转向,又连续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
四、货币政策未来调整趋势
总体来说,我国近期货币政策趋于“稳健”,货币政策调控面临两难的境地,也就是说既有经济下滑的压力,又有通胀回升的压力,具体如何实施货币政策央行应该密切关注未来经济的走向,并配合财政政策发挥效用。对于我国货币政策未来的调整趋势,本文认为是趋于“灵活”和“稳健”,原因有下:
(一)经济形势复杂多变
当前经济形势非常复杂,从国际形势来看,全球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加剧,美国经济疲软,欧洲债务问题严重。信息网络技术浪潮之后,世界经济缺少新的增长驱动力。国内来看,经济面临转型和结构调整,将进一步扩大内需并推进产业升级和革新。然而由于中国人口红利和城镇化红利因素的减少,经济缺乏强劲的后续增长动力,又因为政府更加注重经发展质量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经济增速放缓是必然趋势。因此,货币政策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在“促增长”和“防通胀”两大目标之中进行权衡,灵活应对。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
长期以来,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导致我国经济中市场调节机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价格发现机制和资源配置功能大打折扣。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必然趋势,然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必然要趋于“稳健”,尤其是存款准备金和基准利率不宜大幅度变动和调整。从欧美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来看,央行多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而对于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则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将趋向“稳健”。
(三)配合财政政策
在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财政政策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将居于主导。在财政政策的大力实施下,货币政策必然处于“配合”的地位,如果货币政策调控过于强力,将严重影响我国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将会趋于“稳健”,并配合财政政策,适时而动,灵活调整。
参考文献
[1] 刘甲朋.中国通货膨胀问题研究观点综述[J]. 财经政法资讯,2012,(01):42-48.
[2] 王超.当前我国通胀预期的基本特征及其管理对策[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08):60-61.
[3] 尹皛洁,李昊.对管理好当前通胀预期的思考[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2): 36-37.
[4] 张弛,迟源. “稳经济、调结构、控通胀”下的货币政策调整——兼谈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借鉴意义.经济体制改革. 2011(01): 18-21.
作者简介:蒋薇(1989-),女,四川广安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责任编辑: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