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商,目前对于财富管理来说,可能是最需要提升的部分。
家庭资产配置的几个误区
有研究机构对比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家庭资产配置。中国大陆家庭的资产配置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房地产配置比重很高,二是银行存款和现金持有比重很高,与“1234资产配置”建议的比重有比较大的差别,诺亚控股集团首席研究官夏春向《经济》记者说,这和中国的国情以及中国人对房地产与现金的偏好直接相关。
“中国大陆的家庭把财富的65%配置在了房地产上,但这一比重低于韩国的77%。让人意外的是,中国台湾的家庭在房地产上的配置比重最低,只有18%。房地产是其他几个国家家庭最重要的资产,配置比重都超过了三分之一,例如美國家庭在房地产的配置比重是49%,日本是35%。在银行存款和现金上,美国家庭的配置比重最低,只有8%。这个数据在中国是20%,但并非最高。日本和中国台湾的这一数据分别是35%和33%,排在前两位。”据夏春介绍,在房地产和存款与现金上,中国大陆家庭的配置比重都不算极端。和其他地区、国家家庭配置比重最大的区别在于,财富配置在股票、公募基金、保险和养老金这三个大类资产上的比重。
综合这三类数据,中国大陆家庭加起来也只有7%,排名最低。而排名倒数第二的韩国在这三个大类资产的配置比重之和也有12%,日本是27%,中国台湾38%,美国39%,澳大利亚和英国的配置比重最高,都是44%。
在夏春看来,这个结果既意外,又不意外。毕竟股票、公募基金、保险和养老金三大资产在中国大陆出现的历史,都远远短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因此,高净值人群需要对此进行合理地调整,特别是加大对于股票、公募基金、保险和养老金的配置比重。
犹太人的资产配置智慧
说起世界上最懂创造财富,而且最懂保存财富和让财富增值的民族,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犹太民族。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全世界的钱在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却在犹太人口袋里”。
夏春向记者讲述了犹太人是如何通过资产配置来实现财富传承和增长的。
虽然资产配置这个词在最近几年变得家喻户晓,但犹太人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知道资产配置的重要性了。有一本名叫《塔木德》的书记载了全世界最早的资产配置方案。
《塔木德》是一部集宗教、律法、处世和经商法则的伟大经典,由2000多位犹太学者合作而成,是犹太人生活中除了《塔纳赫》这本书之外最重要的典籍。《塔木德》书里有一段关于资产配置的描述:“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财产分成三份:三分之一放在土地上,三分之一放在生意上,三分之一存起来”,换成今天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词,就是“房地产”“股票”“存款或者债券”各配置三分之一。长期以来像《塔木德》推荐的这种平均分配资产的方法被金融界称为“天真”或者“朴素”的策略。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金融机构更热衷研究和推出各种复杂的资产配置模型。相比之下,一些不是平均分配的资产配置方法显得更有技术含量。比如在二级市场上把资金的60%投资股票,40%投资债券,听上去好像要比50%股票、50%债券要高明一些。
据夏春介绍,复杂的资产配置模型都是在哈瑞·马科维茨博士1952年的理论基础上扩展变化出来的,其中特别出名的就有14种。这些复杂的模型都要用到高深的数学理论和统计技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在做这些计算之前,需要给模型输入一些基本的参数,比如对资产未来的预期回报率、预期波动率、资产之间的预期相关性等。
“相比之下,犹太人的资产配置模型,什么参数都不需要。它配置的核心在于平均分配,而不是把资产仅仅限制在土地、生意和存款这三方面。所以按照它的配置思路,如果你打算把财富配置在股票、债券、房地产、商品、黄金这五个资产上,那就每个资产各配置五分之一;如果你打算再细分发达国家股票、新兴市场股票,短期债券、长期债券或者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准备配置在10个资产上,那么每个资产比重就各占十分之一,只要平均就好。”夏春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犹太人这种“天真”的资产配置方案,效果却出奇的好。
“2009年三位金融学家发表的一份研究显示,只要投资的时间比较长,同时投资的资产本身也足够分散,那么犹太人的平均分配策略就比现在流行的14种复杂的资产配置策略的表现,在多个指标上都要更好。例如,在资产配置具有同样程度的风险时,平均分配策略的回报率要更高。”
为什么会这样?关键就在于复杂的配置策略都需要依赖参数的准确性,而“天真”配置则什么参数都不需要。
“一个有趣的事情是,马科维茨虽然开发出最早的资产配置模型,但他在做自己的资产配置时,用的就是‘天真’的平均分配策略。他的解释是:‘我知道我应该计算不同资产的相关性,但要是一个资产涨起来,我配得又不够多,或者一个资产跌下去,我配得又太多了,那我就会比较后悔。我投资的目标其实是让自己的后悔程度最小化,因此,我会把50%的钱放在股票上,50%的钱放在债券上。”夏春表示,只要资产数目足够多,犹太人的平均分配的“天真”策略用在单个资产上也非常有效。以股票为例,股市的大盘指数是按照个股的市值比重来构造的,越大的公司在指数里占有的比重就越大,并不是平均分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要战胜大盘指数非常困难,实际上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犹太人的不分公司大小平均配置出来的股票组合,在大多数时间的业绩要比大盘指数更好。
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
“如果你曾读过吴晓波的《大败局》,你会对那些已经被历史淡忘的民营企业家的不幸命运扼腕叹息,这些曾经呼风唤雨的人物无非也是没有躲过因‘黑天鹅’事件所带来的滔天巨浪而遭遇不幸。”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龚乐凡表示,无论是企业的决策失误,还是更为宏观的事件,例如2015年的股灾、e租宝事件,还是中国富豪在2008年-2009年曾经历的境外银行通过高风险金融产品对他们的“血洗”,都体现了小概率事件对财富所产生的巨大破坏力。 中国人和很多西方人都常常说“富不过三代”,相关统计显示,日本拥有全球最多的百年企业。他们成功的秘诀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学习和继承了犹太人的资产配置秘诀。一家有150年历史、传承了6代人的企业塚喜集团,他们基业长青的秘诀就是在公司主要业务、销售渠道、资产、财务上都采取了《塔木德》强调的“三分法”。
比如,他们把公司的主业分成三份:分别是和服、珠宝和皮包;公司的销售渠道也分为三份:分别是小型专卖店、大型连锁店和海外百货店;三个公司的主要资产为存款、股票和债券;三种主要货币为日元、美元和欧元。
连该公司拥有的房地产也做了三种运营模式,分别为商业办公大楼、购物中心和住宅公寓;而房地产的地理位置分布也在三个主要地区:东京、福岡、京都大阪。塚喜集团通过这种稳健的运营策略,来不断积累和传承家族财富。他们的经验是非常值得中国的企业家和投资人学习的。
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不可少的就是对下一代进行教育。
《塔木德》这本书特别强调金融基础知识教育。从小孩3岁开始,犹太父母就教育他们辨认硬币和纸币,懂得每周节俭一点钱,以备大笔开支使用;到他们十一二岁时,已经学会了制定并执行两周以上的开销计划,还懂得了正确使用银行的业务术语。“中国人常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明显,在财商教育上,其他民族的孩子们开始站在起跑线的时候,犹太民族的孩子们已经跑出去很远了。”
有趣的是,瑞士银行和凯捷咨询在2017年调查了全球最富有的500个家族办公室,发现他们在现金和艺术品之外,配置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比重差不多刚好40%,前者包括私募股权、风险投资、房地产的直接和间接投资、农产品和商品;后者包括股票和债券、对冲基金、ETF基金和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分散配置的关键不仅在于分散
金融市场是一个混乱、复杂又瞬息万变的系统,很多人以为,要在这个复杂的系统里获得成功,需要复杂的投资策略,这可能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假设,在夏春看来,应对复杂系统最好的方法,是坚持简单的常识和策略。
要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分散的人并不多。就算很多人接受了分散的概念,但是资产还都是配置在中国,还是没有分散到世界中去,因为中国也是一个大篮子。“如果你只买本地、本国、本行业、本公司的股票,虽然你可能享受到股价和工资同步上涨的好处,但别忘了它们同时下跌会给你带来双重打击。”夏春说,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投资环境整体上是比较好的,建议把30%的钱配置到海外去,通过股票、债券、股权、商品等形式进行分散。
“目前全球各主要经济市场遭遇重大挑战,特别是国内的资本市场,面临着较高的系统性风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资产都是单边下跌,比如今年的石油和黄金都有所表现,而且商品市场也有不错的收益,这都体现了资产配置的重要性。那么对于高净值客户来说,每个人的风险偏好是不一样的,年龄、收入结构以及资产现状的差异性,决定了每个人都应该有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方案。”私募排排网总裁李春瑜向《经济》记者表示,总体而言,资产配置的多样化、全球性是未来的趋势。
每个家庭需要根据自身的收入机构和所在行业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方案,但是这个方案一旦找到以后,就要坚持,例如“1234资产配置”,不需要进行太大的变动。
“在股票市场上中国人的交易频率非常高,换手率高,实际上也是非常不聪明的。”夏春表示,过去中国高净值人群的配置误区,一是太集中,集中在房地产或者是自己公司的股票;二是往往高点、低点判断错误,过度依赖过去的经验。
结合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夏春说,当前中国家庭的债务结构是让人担心的。先不要想投资什么是赚钱的,而是要看你现在的资产配置中,哪些东西是借钱做的,是负债的投资,更多的要把自己已经有的资产配置结构理清楚。
“目前很多高净值客户的理财仍然不够专业化,认为分散投资就可以了,但是专业的资产配置绝不是简单的分散投资这么简单,而是具体到配什么、怎么配、配多少的问题,而且还有动态调整、投后管理等。”李春瑜向《经济》记者表示,这就需要交给专业的投资机构管理。
对于这一点,新华资本产业投资事业部总经理薛涛向《经济》记者表示,很多高净值客户对金融市场有一定了解,但是在投资理念和专业判断力上还存在问题:一是大家更加重视收益,当有一堆的产品摆在面前的时候,会把这些产品按照收益从高到低进行排列,会关注收益比较高的产品,不太会关注产品背后的东西。投资人应该更多地关注投的是什么,要穿透底层资产做判断。这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二是要学会选择基金管理人。管理人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具备投资的能力和经验,具备“信托精神”所要求的品行和操守,坚守合规经营理念。
除此之外,浙金信托财富管理部总经理张荣辉也向《经济》记者表示,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误区,还体现在,对大势、对趋势的关注度不够,不能只看单个市场,要宏观地、综合地关注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投资者教育仍旧有待加强,个别投资者喜欢把出现风险的后果归结于机构,不认可、无法正视金融风险,缺乏契约精神;一部分私人企业主无法正确分离其自身的资产与公司的资产,无法做到实际控制人和法人财产的绝对分离;对税收这部分风险缺乏重视,随着政策的变化,税收可能会成为法律方面的隐患,可能成为风险;个别投资者过度关注房地产投资,很多通过房地产投资实现财富积累的投资者面临如何从房地产转型的问题,现在过度关注房地产投资,目前已经不合适;迷信海外资产配置理论上当然需求海外资产配置,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不一定比国内理想,比如外汇本身就是在收紧,从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这三者来看均不一定好过国内市场。
寻找不确定下的确定性
在经济增速放缓、风险事件多发的背景下,接下来如何进行资产配置,大抵是所有投资者都普遍关心甚至急切盼望找到答案的一个话题。 宜信财富认为,2018年第四季度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更为明显,变化的宏观经济格局、更为挑战的市场、政策及政治环境,需要投资者有新思路,寻找不确定下的确定性。
“当前全球经济增速已然放缓且风险事件多发,在此环境下投资者更应注重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注重另类资产有助优化投资组合的特性;建议投资者运用母基金这一资产配置最佳工具,以分散风险、投资于各个类别的资产,来实现合理的资产配置以及资产组合的保值和增值。”宜信财富指出,四季度可关注四个大的投资主题,即全球流动性拐点将近、美联储持续加息、资本市场波动性加大和中美贸易战。
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地区、各国家不同类别的传统资产回报间的相关性越来越高,通过投资多种传统资产越来越难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由于另类投资具有与传统资产较低的相关性,配置另类资产有望降低风险,提升投资组合的整体表现。优秀的另类资产价值投资管理人,即使在宏观恶化的情况下,依然有能力发掘优质投资标的,把握优秀公司的投资机遇,为投资组合提供稳定回报。
宜信财富建议通过母基金这一资产配置最佳工具,以分散风险、投资于各个类别资产的方式,来实现合理的资产配置以及资产组合的保值和增值。其对四季度大类资产的主要观点如下:
股市:A股和港股估值偏低,但短期不具备明显的趋势性投资机会,中长期有结构性机会;美国经济基本面良好,但后续或受到货币政策紧缩及其他政治因素影响,建议加配防御性板块;强美元导致资金持续回流美国,新兴市场股市还将承压。
债市:美债收益率有继续上行压力,長期投资者可考虑配置通胀保值型债券或浮息债券。中国债还会延续此前的格局,但收益率下行空间有限,相对于信用债,仍建议配置利率债。
商品:因地缘政治、经贸摩擦等不确定性,价格波动加大,将带来商品市场的投资机会,CTA策略的投资收益可期待。
私募股权:因资金对流动性和风险偏好的矛盾凸显,国内私募股权会持续募资困难,机构退出压力增大。行业优胜劣汰、市场价值重估后,是入局股权市场投资的好时机。海外私募股权将保持跨策略、跨地域和跨行业的多样化均衡配置,继续将北美地区作为投资重点,并适当提高亚洲地区的投资比重。
海外私募信贷:市场不确定性加大,私募信贷抗周期的优势凸显。未来继续投资北美市场,同时建议关注东南亚和非洲等新兴市场。
房地产:美国的投资可在产业(电子商务)和住宅(住宅短缺)等与结构性趋势相一致的行业中挖掘更好的机会。欧元区投资者情绪持续改善,推动资金继续流入房地产市场。中国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具备核心竞争力。
国内固定收益:目前大环境动荡,要选择优质的“基石”,建议投资者遵循三板斧逻辑,即顺应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国家政策导向,通过科学分散降低风险,选择靠谱的管理人。
海外置业:特别关注英国伦敦、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及美国纽约等地房产,这些地区均具有明显的人口流入效应,再加上旅游产业发达、政府基建支持等因素,决定了投资这些地区房产有长期稳定的收益。
保险:随着资管新规影响逐步显现,税延养老政策的推进,养老规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年金类保险能带来长期稳健回报,可通过智能保险为更多人进行科学、客观的保险方案。
家庭资产配置的几个误区
有研究机构对比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家庭资产配置。中国大陆家庭的资产配置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房地产配置比重很高,二是银行存款和现金持有比重很高,与“1234资产配置”建议的比重有比较大的差别,诺亚控股集团首席研究官夏春向《经济》记者说,这和中国的国情以及中国人对房地产与现金的偏好直接相关。
“中国大陆的家庭把财富的65%配置在了房地产上,但这一比重低于韩国的77%。让人意外的是,中国台湾的家庭在房地产上的配置比重最低,只有18%。房地产是其他几个国家家庭最重要的资产,配置比重都超过了三分之一,例如美國家庭在房地产的配置比重是49%,日本是35%。在银行存款和现金上,美国家庭的配置比重最低,只有8%。这个数据在中国是20%,但并非最高。日本和中国台湾的这一数据分别是35%和33%,排在前两位。”据夏春介绍,在房地产和存款与现金上,中国大陆家庭的配置比重都不算极端。和其他地区、国家家庭配置比重最大的区别在于,财富配置在股票、公募基金、保险和养老金这三个大类资产上的比重。
综合这三类数据,中国大陆家庭加起来也只有7%,排名最低。而排名倒数第二的韩国在这三个大类资产的配置比重之和也有12%,日本是27%,中国台湾38%,美国39%,澳大利亚和英国的配置比重最高,都是44%。
在夏春看来,这个结果既意外,又不意外。毕竟股票、公募基金、保险和养老金三大资产在中国大陆出现的历史,都远远短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因此,高净值人群需要对此进行合理地调整,特别是加大对于股票、公募基金、保险和养老金的配置比重。
犹太人的资产配置智慧
说起世界上最懂创造财富,而且最懂保存财富和让财富增值的民族,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犹太民族。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全世界的钱在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却在犹太人口袋里”。
夏春向记者讲述了犹太人是如何通过资产配置来实现财富传承和增长的。
虽然资产配置这个词在最近几年变得家喻户晓,但犹太人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知道资产配置的重要性了。有一本名叫《塔木德》的书记载了全世界最早的资产配置方案。
《塔木德》是一部集宗教、律法、处世和经商法则的伟大经典,由2000多位犹太学者合作而成,是犹太人生活中除了《塔纳赫》这本书之外最重要的典籍。《塔木德》书里有一段关于资产配置的描述:“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财产分成三份:三分之一放在土地上,三分之一放在生意上,三分之一存起来”,换成今天大家再熟悉不过的词,就是“房地产”“股票”“存款或者债券”各配置三分之一。长期以来像《塔木德》推荐的这种平均分配资产的方法被金融界称为“天真”或者“朴素”的策略。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金融机构更热衷研究和推出各种复杂的资产配置模型。相比之下,一些不是平均分配的资产配置方法显得更有技术含量。比如在二级市场上把资金的60%投资股票,40%投资债券,听上去好像要比50%股票、50%债券要高明一些。
据夏春介绍,复杂的资产配置模型都是在哈瑞·马科维茨博士1952年的理论基础上扩展变化出来的,其中特别出名的就有14种。这些复杂的模型都要用到高深的数学理论和统计技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在做这些计算之前,需要给模型输入一些基本的参数,比如对资产未来的预期回报率、预期波动率、资产之间的预期相关性等。
“相比之下,犹太人的资产配置模型,什么参数都不需要。它配置的核心在于平均分配,而不是把资产仅仅限制在土地、生意和存款这三方面。所以按照它的配置思路,如果你打算把财富配置在股票、债券、房地产、商品、黄金这五个资产上,那就每个资产各配置五分之一;如果你打算再细分发达国家股票、新兴市场股票,短期债券、长期债券或者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准备配置在10个资产上,那么每个资产比重就各占十分之一,只要平均就好。”夏春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犹太人这种“天真”的资产配置方案,效果却出奇的好。
“2009年三位金融学家发表的一份研究显示,只要投资的时间比较长,同时投资的资产本身也足够分散,那么犹太人的平均分配策略就比现在流行的14种复杂的资产配置策略的表现,在多个指标上都要更好。例如,在资产配置具有同样程度的风险时,平均分配策略的回报率要更高。”
为什么会这样?关键就在于复杂的配置策略都需要依赖参数的准确性,而“天真”配置则什么参数都不需要。
“一个有趣的事情是,马科维茨虽然开发出最早的资产配置模型,但他在做自己的资产配置时,用的就是‘天真’的平均分配策略。他的解释是:‘我知道我应该计算不同资产的相关性,但要是一个资产涨起来,我配得又不够多,或者一个资产跌下去,我配得又太多了,那我就会比较后悔。我投资的目标其实是让自己的后悔程度最小化,因此,我会把50%的钱放在股票上,50%的钱放在债券上。”夏春表示,只要资产数目足够多,犹太人的平均分配的“天真”策略用在单个资产上也非常有效。以股票为例,股市的大盘指数是按照个股的市值比重来构造的,越大的公司在指数里占有的比重就越大,并不是平均分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要战胜大盘指数非常困难,实际上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犹太人的不分公司大小平均配置出来的股票组合,在大多数时间的业绩要比大盘指数更好。
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
“如果你曾读过吴晓波的《大败局》,你会对那些已经被历史淡忘的民营企业家的不幸命运扼腕叹息,这些曾经呼风唤雨的人物无非也是没有躲过因‘黑天鹅’事件所带来的滔天巨浪而遭遇不幸。”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龚乐凡表示,无论是企业的决策失误,还是更为宏观的事件,例如2015年的股灾、e租宝事件,还是中国富豪在2008年-2009年曾经历的境外银行通过高风险金融产品对他们的“血洗”,都体现了小概率事件对财富所产生的巨大破坏力。 中国人和很多西方人都常常说“富不过三代”,相关统计显示,日本拥有全球最多的百年企业。他们成功的秘诀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学习和继承了犹太人的资产配置秘诀。一家有150年历史、传承了6代人的企业塚喜集团,他们基业长青的秘诀就是在公司主要业务、销售渠道、资产、财务上都采取了《塔木德》强调的“三分法”。
比如,他们把公司的主业分成三份:分别是和服、珠宝和皮包;公司的销售渠道也分为三份:分别是小型专卖店、大型连锁店和海外百货店;三个公司的主要资产为存款、股票和债券;三种主要货币为日元、美元和欧元。
连该公司拥有的房地产也做了三种运营模式,分别为商业办公大楼、购物中心和住宅公寓;而房地产的地理位置分布也在三个主要地区:东京、福岡、京都大阪。塚喜集团通过这种稳健的运营策略,来不断积累和传承家族财富。他们的经验是非常值得中国的企业家和投资人学习的。
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不可少的就是对下一代进行教育。
《塔木德》这本书特别强调金融基础知识教育。从小孩3岁开始,犹太父母就教育他们辨认硬币和纸币,懂得每周节俭一点钱,以备大笔开支使用;到他们十一二岁时,已经学会了制定并执行两周以上的开销计划,还懂得了正确使用银行的业务术语。“中国人常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明显,在财商教育上,其他民族的孩子们开始站在起跑线的时候,犹太民族的孩子们已经跑出去很远了。”
有趣的是,瑞士银行和凯捷咨询在2017年调查了全球最富有的500个家族办公室,发现他们在现金和艺术品之外,配置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比重差不多刚好40%,前者包括私募股权、风险投资、房地产的直接和间接投资、农产品和商品;后者包括股票和债券、对冲基金、ETF基金和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分散配置的关键不仅在于分散
金融市场是一个混乱、复杂又瞬息万变的系统,很多人以为,要在这个复杂的系统里获得成功,需要复杂的投资策略,这可能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假设,在夏春看来,应对复杂系统最好的方法,是坚持简单的常识和策略。
要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分散的人并不多。就算很多人接受了分散的概念,但是资产还都是配置在中国,还是没有分散到世界中去,因为中国也是一个大篮子。“如果你只买本地、本国、本行业、本公司的股票,虽然你可能享受到股价和工资同步上涨的好处,但别忘了它们同时下跌会给你带来双重打击。”夏春说,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投资环境整体上是比较好的,建议把30%的钱配置到海外去,通过股票、债券、股权、商品等形式进行分散。
“目前全球各主要经济市场遭遇重大挑战,特别是国内的资本市场,面临着较高的系统性风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资产都是单边下跌,比如今年的石油和黄金都有所表现,而且商品市场也有不错的收益,这都体现了资产配置的重要性。那么对于高净值客户来说,每个人的风险偏好是不一样的,年龄、收入结构以及资产现状的差异性,决定了每个人都应该有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方案。”私募排排网总裁李春瑜向《经济》记者表示,总体而言,资产配置的多样化、全球性是未来的趋势。
每个家庭需要根据自身的收入机构和所在行业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方案,但是这个方案一旦找到以后,就要坚持,例如“1234资产配置”,不需要进行太大的变动。
“在股票市场上中国人的交易频率非常高,换手率高,实际上也是非常不聪明的。”夏春表示,过去中国高净值人群的配置误区,一是太集中,集中在房地产或者是自己公司的股票;二是往往高点、低点判断错误,过度依赖过去的经验。
结合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夏春说,当前中国家庭的债务结构是让人担心的。先不要想投资什么是赚钱的,而是要看你现在的资产配置中,哪些东西是借钱做的,是负债的投资,更多的要把自己已经有的资产配置结构理清楚。
“目前很多高净值客户的理财仍然不够专业化,认为分散投资就可以了,但是专业的资产配置绝不是简单的分散投资这么简单,而是具体到配什么、怎么配、配多少的问题,而且还有动态调整、投后管理等。”李春瑜向《经济》记者表示,这就需要交给专业的投资机构管理。
对于这一点,新华资本产业投资事业部总经理薛涛向《经济》记者表示,很多高净值客户对金融市场有一定了解,但是在投资理念和专业判断力上还存在问题:一是大家更加重视收益,当有一堆的产品摆在面前的时候,会把这些产品按照收益从高到低进行排列,会关注收益比较高的产品,不太会关注产品背后的东西。投资人应该更多地关注投的是什么,要穿透底层资产做判断。这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二是要学会选择基金管理人。管理人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具备投资的能力和经验,具备“信托精神”所要求的品行和操守,坚守合规经营理念。
除此之外,浙金信托财富管理部总经理张荣辉也向《经济》记者表示,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误区,还体现在,对大势、对趋势的关注度不够,不能只看单个市场,要宏观地、综合地关注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投资者教育仍旧有待加强,个别投资者喜欢把出现风险的后果归结于机构,不认可、无法正视金融风险,缺乏契约精神;一部分私人企业主无法正确分离其自身的资产与公司的资产,无法做到实际控制人和法人财产的绝对分离;对税收这部分风险缺乏重视,随着政策的变化,税收可能会成为法律方面的隐患,可能成为风险;个别投资者过度关注房地产投资,很多通过房地产投资实现财富积累的投资者面临如何从房地产转型的问题,现在过度关注房地产投资,目前已经不合适;迷信海外资产配置理论上当然需求海外资产配置,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不一定比国内理想,比如外汇本身就是在收紧,从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这三者来看均不一定好过国内市场。
寻找不确定下的确定性
在经济增速放缓、风险事件多发的背景下,接下来如何进行资产配置,大抵是所有投资者都普遍关心甚至急切盼望找到答案的一个话题。 宜信财富认为,2018年第四季度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更为明显,变化的宏观经济格局、更为挑战的市场、政策及政治环境,需要投资者有新思路,寻找不确定下的确定性。
“当前全球经济增速已然放缓且风险事件多发,在此环境下投资者更应注重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注重另类资产有助优化投资组合的特性;建议投资者运用母基金这一资产配置最佳工具,以分散风险、投资于各个类别的资产,来实现合理的资产配置以及资产组合的保值和增值。”宜信财富指出,四季度可关注四个大的投资主题,即全球流动性拐点将近、美联储持续加息、资本市场波动性加大和中美贸易战。
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地区、各国家不同类别的传统资产回报间的相关性越来越高,通过投资多种传统资产越来越难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由于另类投资具有与传统资产较低的相关性,配置另类资产有望降低风险,提升投资组合的整体表现。优秀的另类资产价值投资管理人,即使在宏观恶化的情况下,依然有能力发掘优质投资标的,把握优秀公司的投资机遇,为投资组合提供稳定回报。
宜信财富建议通过母基金这一资产配置最佳工具,以分散风险、投资于各个类别资产的方式,来实现合理的资产配置以及资产组合的保值和增值。其对四季度大类资产的主要观点如下:
股市:A股和港股估值偏低,但短期不具备明显的趋势性投资机会,中长期有结构性机会;美国经济基本面良好,但后续或受到货币政策紧缩及其他政治因素影响,建议加配防御性板块;强美元导致资金持续回流美国,新兴市场股市还将承压。
债市:美债收益率有继续上行压力,長期投资者可考虑配置通胀保值型债券或浮息债券。中国债还会延续此前的格局,但收益率下行空间有限,相对于信用债,仍建议配置利率债。
商品:因地缘政治、经贸摩擦等不确定性,价格波动加大,将带来商品市场的投资机会,CTA策略的投资收益可期待。
私募股权:因资金对流动性和风险偏好的矛盾凸显,国内私募股权会持续募资困难,机构退出压力增大。行业优胜劣汰、市场价值重估后,是入局股权市场投资的好时机。海外私募股权将保持跨策略、跨地域和跨行业的多样化均衡配置,继续将北美地区作为投资重点,并适当提高亚洲地区的投资比重。
海外私募信贷:市场不确定性加大,私募信贷抗周期的优势凸显。未来继续投资北美市场,同时建议关注东南亚和非洲等新兴市场。
房地产:美国的投资可在产业(电子商务)和住宅(住宅短缺)等与结构性趋势相一致的行业中挖掘更好的机会。欧元区投资者情绪持续改善,推动资金继续流入房地产市场。中国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具备核心竞争力。
国内固定收益:目前大环境动荡,要选择优质的“基石”,建议投资者遵循三板斧逻辑,即顺应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国家政策导向,通过科学分散降低风险,选择靠谱的管理人。
海外置业:特别关注英国伦敦、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及美国纽约等地房产,这些地区均具有明显的人口流入效应,再加上旅游产业发达、政府基建支持等因素,决定了投资这些地区房产有长期稳定的收益。
保险:随着资管新规影响逐步显现,税延养老政策的推进,养老规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年金类保险能带来长期稳健回报,可通过智能保险为更多人进行科学、客观的保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