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倾倒了无数读者并为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但是,其著作中也存在一些并不符合昆虫婚恋和性爱的阐述和理论,而且,如果放眼于昆虫的罗曼史还可以发现,原来昆虫的情感世界并不逊色于人类。
为爱而死和红杏出墙
小小的昆虫也会像人一样,或以身殉情,或为爱而红杏出墙。前者似乎是对爱的坚贞不渝,而后者则是对爱的不忠。这是为什么呢?
法布尔在《昆虫记》中说,“雄螳螂在交尾时奉献自己的身体作为雌虫的食物,以提供雌虫产下更多的卵的营养”,而且“雄虫为了交尾接近雌虫,被雌虫发现,瞪了一眼后,雄虫就好像被雌虫点到穴道般,无法动弹”。但是,这些描述被一些昆虫学家,至少是台湾的昆虫学家朱耀沂先生看来,是不真实的。
朱先生从对具有雌性吃掉雄性的螳螂和蜘蛛的观察和研究,得出的是另一些结论。其一,螳螂并非像法布尔所说的那样是为雄螳螂献身,大部分雄螳螂(2/3)在交配后都会赶紧离开雌螳螂,只有那些倒霉的来不及离开的雄螳螂才会被雌螳螂吃掉。原因在于,一是螳螂的捕食本性是自相残杀,二是雌螳螂当时相当饥饿。
而对同样是取食同类的鬼蛛的研究倒是证明类似法布尔的结论。雌蜘蛛吃掉雄蜘蛛后其增长的体重,超过取食相同重量的其他食物的雌蜘蛛,说明对雌蜘蛛而言,雄蜘蛛是极富营养的食物,有利于孕育后代。所以,著名的毒蜘蛛黑寡妇在交尾时,雄蜘蛛会有意把身体翻转到雌蜘蛛的口器附近,以供雌蜘蛛取食。
当然,关于雄蜘蛛为爱而献身还有其他的推论。雄蜘蛛献身于雌蜘蛛的目的是为了不让雌蜘蛛再去找其他雄蜘蛛进行二次交配,以保证其基因能传给后代。这种情况在一些蜘蛛身上得到验证。比如一些雄蜘蛛在与雌蜘蛛交配后是把一种特殊的物质放到雌蜘蛛的生殖道内进行堵塞,不让其他雄蜘蛛再与雌蜘蛛交配。
除了为爱献身外,红杏出墙在昆虫身上也相当普遍,例如在纹白蝶身上最为明显。起初。纹白蝶雌蝶也是忠贞不渝的,刚完成交配的雌蝶会拒绝来自雄蝶的引诱。若是在田间野外看到大张翅膀、举起腹端的雌蝶,就表明它是“罗夫有夫”,拒绝交配。因为雌蝶摆出这种姿势时。雄蝶便无法把交尾器插入雌蝶的生殖口。若雄蝶还不死心,雌蝶会忽然起飞,通过急速飞或连续上升下降的方式逼使雄蝶放弃。然而,并非所有雌蝶都这么做,也有一些或相当多的雌蝶经不起雄蝶的诱惑。
只要看一个事实就会很清楚。雄蝶交尾时会把一个精包送进雌蝶体内,而一次交尾只送一个精包。但是,解剖大多数纹白蝶雌蝶体内的精包数就可发现,其中2~4个精包是常见的情况。这意味着雌蝶对爱情并非忠贞不渝。那么,它们为何要红杏出墙?
对于这种情况,生物学家有多种解释。例如,为了基因的多样性,或是因为雄蝶送入雌蝶生殖道内的精子不足,因而无法孕育后代。但是,这些理由也都经不起推敲,现在,研究人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科学的解释。
研究人员以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喂养雄蝶,以此来检验与这种雄蝶交尾的雌蝶。结果发现,在雌蝶卵巢内未受精且未成熟的卵子中,有大量的放射性同位素。由此可以推知,雌蝶并非是为了受孕而要获取更多的精子,而是要利用精子获取营养。雌蝶趁交尾时从雄蝶那里获得大量精子可以输送到卵巢,供卵子发育所需。这才是雌蝶多次交尾,红杏出墙的真实原因。也许,这种为了后代的红杏出墙行为是值得原谅的。
形形色色的求爱招数
在物竞天择的环境中,为了生存并让自己的种族繁衍下去,昆虫这种小小的精灵可能丝毫不逊色于人类的恋爱招数,甚至更胜过人类。
昆虫没有语言,可能不会像人类一样用甜言蜜语来求爱,但是,它们有自己的手段和方法。蜻蜓是靠占领属地和飞翔来求偶,而凤蝶是靠“色”来追求异性,萤火虫更浪漫,是用自己的萤光信号灯的变化来求爱,还有举尾虫是靠自己摇尾和举尾来乞求爱情,当然还有靠性费洛蒙(性信息素)来吸引异性的。
不过,昆虫也会用声音或歌唱求爱,比如蟋蟀。但是,一种人们比较陌生的昆虫——石蚕的求偶更独具风味。石蚕是一种人们比较陌生的昆虫,在昆虫分类学上属于横翅科,像蜻蜓一样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则转到陆地上生活。早在1851年一位英国昆虫学家就发现,石蚕会用敲锣打鼓来求偶。它们的鼓是其腹部的突起,以“肉鼓”击打叶片(草叶、树叶)。当时研究人员就推测,这是一种求偶的音乐。然而,由于野外观察石蚕的交配比较困难,因此科学家转而从室内喂养来观察,其中一种就是短尾微石蚕。
以不透明的纸板将容器隔成两个房间,各放入一只未交尾的雄虫和雌虫。这时可以观察到雄虫的第9腹节腹面有一个匙状突起物,然后雄虫会弯曲腹部,利用它的突起物击打地板。雌虫腹部则没有匙状突起,但它能接收到隔壁雄虫的击打声,于是跟着雄虫的击打声上下移动腹部,击打地板。
雄虫听到响声后,会一边循着声音寻找雌虫,同时一边用它的肉鼓击打地板。雌虫虽然断断续续地回应雄虫的击鼓声,但却并不移动位置。当雄虫用触角找到雌虫后,便立刻跳到雌虫的背上,把腹部弯曲成S形与雌虫完成秦晋之好。
通过观察,科学家发现,虽然石蚕种类超过150种,但它们的浪漫婚恋不外乎三种共同特征:一是进入恋爱季节的石蚕都有打鼓行为;二是打鼓行为皆由雄虫发起,雌虫回应,并且持续到雄虫发现雌虫为止;三是雄虫的打鼓行为不受是否交尾的影响,但雌虫受影响。只有未交过尾的雌虫才会响应雄虫的打鼓行为,而且产卵后的雌虫也不会对打鼓行为回应。
看一看和比一比,多么像人类的求偶与婚恋!
然而,虽然昆虫也用声音和歌唱求偶,但有些本来靠歌唱求友、求偶的昆虫,例如蟋蟀,有时却在进化的过程中丢掉了发音的翅膀,噤若寒蝉。但是,这也难不倒它们,为了求偶,他们会利用草叶制造声音。例如,萱蟋蟀雄虫发出求偶信号时,先将头部连带胸部向下弯曲,让口器接触草秆,然后举起腹端上下震动,将震波从口器传到秆茎,起到嘤嘤求偶的作用。
一切为了后代
对于动物来说,性爱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后代顺利成长,延续种群。昆虫也不例外,于是它们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抚育后代的方式。
动物的繁殖通常分两种类型:一是“精兵型”,二是“卵海型”。前者是指产少数后代,但给予周到的照顾,以提高后代的存活率,大多数哺乳动物,包括人类都采用这种方式。而后者则是产下数量繁多的卵子,广种博收,疏于照料,希冀其中一部分能存活下来,鱼类和大部分昆虫就采用这种方式。
昆虫的产卵最多可达100万粒,最少只有lO粒。蝙蝠蛾是产卵量仅次于蜜蜂的昆虫,它采用的便是典型的卵海战术,母虫一边飞翔一边产卵。在澳洲大陆对蝙蝠蛾的一次实地调查中发现,母虫一次产下了29100粒卵子。对它解剖后在腹部还发现了15000粒卵子,总共超过40000粒。而撒到地上的卵子孵化后在土中形成长达1米的垂直状隧道,并取食桉树的根部长大,成熟的幼虫则在隧道中化蛹。这种生存方式决定了它们的存活率较低,所以母虫不得不以卵海战术来化解死亡率。
但是,少数昆虫则采取重质不重量的哺育方式,例如粪金龟类,平均只产10只卵,而后代是在母虫的精心照料下长大的,不像蝙蝠蛾产下卵之后就让后代自生自灭。粪金龟类的亲代首先要利用哺乳动物的粪便制作粪球,然后埋入土中,再把卵产在粪球内或粪球表面。这样,孵化的幼虫可以在粪球中取食,并同时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和天敌的攻击,安然度过脆弱的童年。但是,哺乳动物的粪便并非随处可见,粪金龟从开始四处寻找粪便到制造粪球再产卵,其间的投入是巨大的,当然会影响到它的产卵。所以,它们采用“精兵型”方式养育后代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昆虫的照料后代,也可以从动物对后代的照顾类型中加以划分。动物照料后代一般分为四类:一是不照顾,让其自生自灭;二是雌雄双亲照顾:三是由雌性亲代单独照顾:四是由雄性亲代单独照顾。大多数昆虫都属第一类,大多数哺乳类和鸟类属于第二类,还有少数昆虫属于三、四类。
以雄性单独照料后代的昆虫而言,台湾的田鳖可谓好父亲。雄虫与雌虫要交尾1O多次或20多次,其间雌虫可以产卵近100粒,形成卵块。不过,产完卵雌虫就抛夫别子而去,剩下的责任则由雄虫单独来承担。作为单亲爸爸的雄虫除了午间阳光过强时会躲在水中,大部分时间都要留守在卵块上,晚上也要爬到卵块上以它湿漉漉的身子覆盖卵子。如果雄虫的身体一变干,它会马上跑进水中弄湿身子再回到卵块上。原因在于,如果卵子不保湿,就不能孵化,所以雄虫的抚养角色可谓异常艰巨。而雌虫则在离家出走后再次寻找食物,在肚子里再生成好些卵子,以追求下一次艳遇,或者说为新的下一代再找一个父亲。
食色为人之大欲,也是昆虫之大欲,借由对昆虫的了解,可以帮助人类对自然进一步了解并获得一些启发。
为爱而死和红杏出墙
小小的昆虫也会像人一样,或以身殉情,或为爱而红杏出墙。前者似乎是对爱的坚贞不渝,而后者则是对爱的不忠。这是为什么呢?
法布尔在《昆虫记》中说,“雄螳螂在交尾时奉献自己的身体作为雌虫的食物,以提供雌虫产下更多的卵的营养”,而且“雄虫为了交尾接近雌虫,被雌虫发现,瞪了一眼后,雄虫就好像被雌虫点到穴道般,无法动弹”。但是,这些描述被一些昆虫学家,至少是台湾的昆虫学家朱耀沂先生看来,是不真实的。
朱先生从对具有雌性吃掉雄性的螳螂和蜘蛛的观察和研究,得出的是另一些结论。其一,螳螂并非像法布尔所说的那样是为雄螳螂献身,大部分雄螳螂(2/3)在交配后都会赶紧离开雌螳螂,只有那些倒霉的来不及离开的雄螳螂才会被雌螳螂吃掉。原因在于,一是螳螂的捕食本性是自相残杀,二是雌螳螂当时相当饥饿。
而对同样是取食同类的鬼蛛的研究倒是证明类似法布尔的结论。雌蜘蛛吃掉雄蜘蛛后其增长的体重,超过取食相同重量的其他食物的雌蜘蛛,说明对雌蜘蛛而言,雄蜘蛛是极富营养的食物,有利于孕育后代。所以,著名的毒蜘蛛黑寡妇在交尾时,雄蜘蛛会有意把身体翻转到雌蜘蛛的口器附近,以供雌蜘蛛取食。
当然,关于雄蜘蛛为爱而献身还有其他的推论。雄蜘蛛献身于雌蜘蛛的目的是为了不让雌蜘蛛再去找其他雄蜘蛛进行二次交配,以保证其基因能传给后代。这种情况在一些蜘蛛身上得到验证。比如一些雄蜘蛛在与雌蜘蛛交配后是把一种特殊的物质放到雌蜘蛛的生殖道内进行堵塞,不让其他雄蜘蛛再与雌蜘蛛交配。
除了为爱献身外,红杏出墙在昆虫身上也相当普遍,例如在纹白蝶身上最为明显。起初。纹白蝶雌蝶也是忠贞不渝的,刚完成交配的雌蝶会拒绝来自雄蝶的引诱。若是在田间野外看到大张翅膀、举起腹端的雌蝶,就表明它是“罗夫有夫”,拒绝交配。因为雌蝶摆出这种姿势时。雄蝶便无法把交尾器插入雌蝶的生殖口。若雄蝶还不死心,雌蝶会忽然起飞,通过急速飞或连续上升下降的方式逼使雄蝶放弃。然而,并非所有雌蝶都这么做,也有一些或相当多的雌蝶经不起雄蝶的诱惑。
只要看一个事实就会很清楚。雄蝶交尾时会把一个精包送进雌蝶体内,而一次交尾只送一个精包。但是,解剖大多数纹白蝶雌蝶体内的精包数就可发现,其中2~4个精包是常见的情况。这意味着雌蝶对爱情并非忠贞不渝。那么,它们为何要红杏出墙?
对于这种情况,生物学家有多种解释。例如,为了基因的多样性,或是因为雄蝶送入雌蝶生殖道内的精子不足,因而无法孕育后代。但是,这些理由也都经不起推敲,现在,研究人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科学的解释。
研究人员以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喂养雄蝶,以此来检验与这种雄蝶交尾的雌蝶。结果发现,在雌蝶卵巢内未受精且未成熟的卵子中,有大量的放射性同位素。由此可以推知,雌蝶并非是为了受孕而要获取更多的精子,而是要利用精子获取营养。雌蝶趁交尾时从雄蝶那里获得大量精子可以输送到卵巢,供卵子发育所需。这才是雌蝶多次交尾,红杏出墙的真实原因。也许,这种为了后代的红杏出墙行为是值得原谅的。
形形色色的求爱招数
在物竞天择的环境中,为了生存并让自己的种族繁衍下去,昆虫这种小小的精灵可能丝毫不逊色于人类的恋爱招数,甚至更胜过人类。
昆虫没有语言,可能不会像人类一样用甜言蜜语来求爱,但是,它们有自己的手段和方法。蜻蜓是靠占领属地和飞翔来求偶,而凤蝶是靠“色”来追求异性,萤火虫更浪漫,是用自己的萤光信号灯的变化来求爱,还有举尾虫是靠自己摇尾和举尾来乞求爱情,当然还有靠性费洛蒙(性信息素)来吸引异性的。
不过,昆虫也会用声音或歌唱求爱,比如蟋蟀。但是,一种人们比较陌生的昆虫——石蚕的求偶更独具风味。石蚕是一种人们比较陌生的昆虫,在昆虫分类学上属于横翅科,像蜻蜓一样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则转到陆地上生活。早在1851年一位英国昆虫学家就发现,石蚕会用敲锣打鼓来求偶。它们的鼓是其腹部的突起,以“肉鼓”击打叶片(草叶、树叶)。当时研究人员就推测,这是一种求偶的音乐。然而,由于野外观察石蚕的交配比较困难,因此科学家转而从室内喂养来观察,其中一种就是短尾微石蚕。
以不透明的纸板将容器隔成两个房间,各放入一只未交尾的雄虫和雌虫。这时可以观察到雄虫的第9腹节腹面有一个匙状突起物,然后雄虫会弯曲腹部,利用它的突起物击打地板。雌虫腹部则没有匙状突起,但它能接收到隔壁雄虫的击打声,于是跟着雄虫的击打声上下移动腹部,击打地板。
雄虫听到响声后,会一边循着声音寻找雌虫,同时一边用它的肉鼓击打地板。雌虫虽然断断续续地回应雄虫的击鼓声,但却并不移动位置。当雄虫用触角找到雌虫后,便立刻跳到雌虫的背上,把腹部弯曲成S形与雌虫完成秦晋之好。
通过观察,科学家发现,虽然石蚕种类超过150种,但它们的浪漫婚恋不外乎三种共同特征:一是进入恋爱季节的石蚕都有打鼓行为;二是打鼓行为皆由雄虫发起,雌虫回应,并且持续到雄虫发现雌虫为止;三是雄虫的打鼓行为不受是否交尾的影响,但雌虫受影响。只有未交过尾的雌虫才会响应雄虫的打鼓行为,而且产卵后的雌虫也不会对打鼓行为回应。
看一看和比一比,多么像人类的求偶与婚恋!
然而,虽然昆虫也用声音和歌唱求偶,但有些本来靠歌唱求友、求偶的昆虫,例如蟋蟀,有时却在进化的过程中丢掉了发音的翅膀,噤若寒蝉。但是,这也难不倒它们,为了求偶,他们会利用草叶制造声音。例如,萱蟋蟀雄虫发出求偶信号时,先将头部连带胸部向下弯曲,让口器接触草秆,然后举起腹端上下震动,将震波从口器传到秆茎,起到嘤嘤求偶的作用。
一切为了后代
对于动物来说,性爱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后代顺利成长,延续种群。昆虫也不例外,于是它们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抚育后代的方式。
动物的繁殖通常分两种类型:一是“精兵型”,二是“卵海型”。前者是指产少数后代,但给予周到的照顾,以提高后代的存活率,大多数哺乳动物,包括人类都采用这种方式。而后者则是产下数量繁多的卵子,广种博收,疏于照料,希冀其中一部分能存活下来,鱼类和大部分昆虫就采用这种方式。
昆虫的产卵最多可达100万粒,最少只有lO粒。蝙蝠蛾是产卵量仅次于蜜蜂的昆虫,它采用的便是典型的卵海战术,母虫一边飞翔一边产卵。在澳洲大陆对蝙蝠蛾的一次实地调查中发现,母虫一次产下了29100粒卵子。对它解剖后在腹部还发现了15000粒卵子,总共超过40000粒。而撒到地上的卵子孵化后在土中形成长达1米的垂直状隧道,并取食桉树的根部长大,成熟的幼虫则在隧道中化蛹。这种生存方式决定了它们的存活率较低,所以母虫不得不以卵海战术来化解死亡率。
但是,少数昆虫则采取重质不重量的哺育方式,例如粪金龟类,平均只产10只卵,而后代是在母虫的精心照料下长大的,不像蝙蝠蛾产下卵之后就让后代自生自灭。粪金龟类的亲代首先要利用哺乳动物的粪便制作粪球,然后埋入土中,再把卵产在粪球内或粪球表面。这样,孵化的幼虫可以在粪球中取食,并同时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和天敌的攻击,安然度过脆弱的童年。但是,哺乳动物的粪便并非随处可见,粪金龟从开始四处寻找粪便到制造粪球再产卵,其间的投入是巨大的,当然会影响到它的产卵。所以,它们采用“精兵型”方式养育后代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昆虫的照料后代,也可以从动物对后代的照顾类型中加以划分。动物照料后代一般分为四类:一是不照顾,让其自生自灭;二是雌雄双亲照顾:三是由雌性亲代单独照顾:四是由雄性亲代单独照顾。大多数昆虫都属第一类,大多数哺乳类和鸟类属于第二类,还有少数昆虫属于三、四类。
以雄性单独照料后代的昆虫而言,台湾的田鳖可谓好父亲。雄虫与雌虫要交尾1O多次或20多次,其间雌虫可以产卵近100粒,形成卵块。不过,产完卵雌虫就抛夫别子而去,剩下的责任则由雄虫单独来承担。作为单亲爸爸的雄虫除了午间阳光过强时会躲在水中,大部分时间都要留守在卵块上,晚上也要爬到卵块上以它湿漉漉的身子覆盖卵子。如果雄虫的身体一变干,它会马上跑进水中弄湿身子再回到卵块上。原因在于,如果卵子不保湿,就不能孵化,所以雄虫的抚养角色可谓异常艰巨。而雌虫则在离家出走后再次寻找食物,在肚子里再生成好些卵子,以追求下一次艳遇,或者说为新的下一代再找一个父亲。
食色为人之大欲,也是昆虫之大欲,借由对昆虫的了解,可以帮助人类对自然进一步了解并获得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