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莫高窟
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来历代修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穹隆顶窟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云岡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公元494年)之前,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年—公元525年)。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宏,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万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年—公元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
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400余年之久。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2厘米。另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多品。这些都体现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其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代表性。
麦积山石窟
地处天水市东南50公里的麦积山乡南侧西秦岭山脉的一座孤峰上,因其形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10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免觉得惊心动魄。古人曾这样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责编/江南
莫高窟
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来历代修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穹隆顶窟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云岡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公元494年)之前,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年—公元525年)。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宏,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万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年—公元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
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400余年之久。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2厘米。另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多品。这些都体现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其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代表性。
麦积山石窟
地处天水市东南50公里的麦积山乡南侧西秦岭山脉的一座孤峰上,因其形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10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免觉得惊心动魄。古人曾这样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