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中生有这一计的原文是:“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翻译过来就是:“诳骗,并不是长期的诳骗,而是在虚假诳骗之后,把真象推出。把小虚假发展到大虚假,在极端的虚假之后,采用极端真象的行动。”通俗地讲,就是用假情况去欺骗对手,使对手产生错觉,出现判断失误和行为错误的一种计谋。“无中生有”的运用,一般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凭空捏造。把不存在的东西渲染夸大,说成事实。这样做就是蒙骗对手,陷害他人,为自己谋得利益。二是,以假代真。把假的装扮成真的,以此招摇撞骗,试探风声,捞取好处。三是,无事生非。在对手处于平静、无纷争的情况下,利用虚假的情报或制造谣言,使对手发生混乱。然后乘机而入,收到出奇制胜之效。
在经济活动中,“无中生有”同样有着广阔的施展空间。现代商战不仅需要诚信守义的传统法则,更需要剑走偏锋、空手夺刃的智慧和勇气。与军事领域相比,经济活动中的“无中生有”在形式上可能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是,更多地被引申为发挥创造力,从“无”中创造出“有”,以达到树立品牌、推广产品的目的。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在充满着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那种利润唾手可得的大好机会还是不多的,大部分时间都需要经营者自己通过对市场需求仔细地分析,巧妙地策划和操作,才能在看似普通的场合下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消费欲望。在一些看似没有机会的情况下营造出商机,巧妙地使用“生”的手段。
案例一
几年前,在美国肯塔基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家格调高雅的餐厅。店老板察觉到每星期二生意总是格外冷清,门可罗雀。又到了一个星期二,店里照样是客人寥寥无几。店老板闲来无事,随便翻阅起了当地的电话号簿。他发现当地竟有一名叫约翰韦恩的人,与美国当时的大明星同名同姓,这个偶然的发现,使他的心为之一动。他立即打电话给这位约翰韦恩说,他的名字是在电话号码簿中随便抽样选出来的,他可以免费获得该餐厅的双份晚餐,时间是下星期二晚上8点,欢迎他偕夫人一起来。约翰韦恩欣然应邀。第二天,这家餐厅门口贴出了一幅巨型海报,上面写着“欢迎约翰韦恩下星期二光临本餐厅”,这张海报引起了当地居民的骚动和瞩目。到了星期二,来客大增,创下了该餐厅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尤其是那个晚上,6点钟还不到就有人在等着被安排座位,7点钟队伍已排到大门外,8点钟店内已挤得水泄不通。大家都想一睹约翰韦恩这位巨星的风采。过一会儿,店里的扩音器广播到:“各位女士,各位先生,约翰韦恩光临本店,让我们一起欢迎他和他的夫人。”霎时,餐厅里鸦雀无声,众人的目光一齐投向大门口,谁知那儿竟站着一位典型的肯塔基州老农民,身旁站着一位同他一样不起眼的夫人。原来这位矮小的仁兄就是约翰。店老板非常尴尬、惶恐,后悔这个安排太荒谬、离谱,但就在这时,人们顿时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于是在寂静了一刻之后,突然爆发出掌声和欢笑声,客人们簇拥着约翰夫妇上座,并要求与他们合影留念。从此以后,店老板又继续从电话号码簿上寻找一些与名人同名的人,请他们星期二来晚餐,并出示海报,普告乡亲。于是,“猜猜谁来晚餐”、“将是什么人来晚餐”的话题,为生意清淡的星期二带来了高潮。
该案例中,店老板发现了星期二的生意十分清淡这个“无”,而他别出心裁,通过邀请与著名人物同名同姓的人这一活动,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虽然大家最终发现来到的嘉宾并不是所想象中的明星,却仍然显示出了很强烈的兴趣。并且每到周二,“谁会来就餐”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成功地“生”出一个“有”。
案例二
1997年,只有六七个人的大连亚琪公司开发出一套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这时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因此如何把现有的产品卖出去成了当务之急。没有代理体系、没有销售班子的事实,几乎已经宣判了这个草创之初的小公司死亡的命运。作为新上任的亚琪老总胡诚深知,要打开市场,只有通过各地的软件代理商,也只有通过他们才能最快速地把产品送到用户手中。在中国几乎所有软件的代理商就是那么几百家。如果这几百家代理商能够代理亚琪MIS,亚琪将如鱼得水,一呼百应。按照业内通常的做法,发展代理商只有两种方式:登门游说,或者电话游说。但这两条路都不理想,耗时长,费用高,且亚琪将全面陷于被动,甚至只有赊货才能打动代理商。如果僵陷于此,代理体系将成为制约亚琪发展的无法逾越的障碍。
胡诚经过彻夜的思索,决定采用一个大胆的计划——第二天上午,《计算机世界》、《电脑报》、《中国计算机报》、《软件报》、《中国电脑教育报》五大IT媒体广告部先后接到来自大连的电话:“我是大连亚琪电脑公司总经理胡诚,我们计划最近一个月内每期在贵报刊登一期整版广告,同时希望与贵刊建立长期的良好合作。作为合作的起点,我们唯一的要求是每个月底刊后支付广告费。如果可行,请您将广告发布合同传真给我。请相信,作为中国知名的IT厂商,大连亚琪有足够的资金和实力,并愿承担一切违约责任。”
1997年,在中国的软件市场,除了微软这样的外资企业,国内软件厂商限于资金、限于胆量、也限于略显沉闷的市场需求,几乎没有启动过像样的广告。大家即使在全国性媒体上打广告,一般也都是“豆腐块”,突然凭空杀出一个大连亚琪公司,而且一上来就是连续的整版广告,这样的大客户,怎能不让人动心?更何况,刊后付款本是优惠老用户的行业惯例之一。胡诚情真意切,理由充足;五大媒体正中下怀,亦步亦趋。于是乎,胡诚提出的广告计划无一例外被所有媒体接受,亚琪的广告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胡诚决定亲手撰写广告。这些后来被软件业人士笑为“傻大黑粗”的广告,没有好看的画面,没有高深莫测的夸张,甚至没有普通广告必不可少的煽情,他只是用大篇文字详细介绍亚琪MIS的功能和优点:比如亚琪MIS是干什么用的;它能替你做什么;它能让你的企业在管理的哪方面上台阶。说穿了,胡诚这些广告不过大实话而已。可就是这些“广告不是广告、文章不是文章”的文字,却让用户一目了然,知道自己为什么需要它,并由此产生购买冲动。在这些广告的结尾,胡诚把事先精心挑选、涵盖全国的300多家主流软件代理商的信息硬生生COPY下来,所有代理商的详细名称、详细地址、具体联系方式都一一开列。胡诚在广告最后强调:“亚琪MIS全国有售,如有需要,请致电我公司各地代理商查询、购买。”
胡诚的逻辑是这样的:其实中国老百姓最喜欢的购物方式,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即使他们对产品再感兴趣,也没多少人愿意千里迢迢打长途电话,反复询问产品详情,再到邮局汇款,然后一直等到半个月后才能取货。而这些,正是胡诚“无中生有”开列代理商的最大目的——他要把整个销售过程反其道而行之,让用户主动发动代理商,让用户催促代理商进货!与此同步进行的,是亚琪MIS软件的生产。一切如法炮制,胡诚和加工商、印刷厂、甚至录像带销售商一一签下正规合同,当然,唯一的要求仍然是延期30天付款。亚琪资金一分未动,计划如约展开。一周后,第一轮广告全面刊出,第一批亚琪MIS准备就绪。在广告刊出后的第4天,第一家代理商就主动找上了门。至此,亚琪仅用10天的时间就迎来了创业的“开门红”。
——此计的使用,需掌握好方向和力度,运用得恰到好处,把握住自己的战略意图,巧妙的谋略,最终还是需要通过过硬的产品和服务来向消费者证明,并不是简简单单说假话、造假象以诳骗对手乃至世人,信口开河。坑蒙拐骗均属不道德的行径。
在经济活动中,“无中生有”同样有着广阔的施展空间。现代商战不仅需要诚信守义的传统法则,更需要剑走偏锋、空手夺刃的智慧和勇气。与军事领域相比,经济活动中的“无中生有”在形式上可能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是,更多地被引申为发挥创造力,从“无”中创造出“有”,以达到树立品牌、推广产品的目的。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在充满着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那种利润唾手可得的大好机会还是不多的,大部分时间都需要经营者自己通过对市场需求仔细地分析,巧妙地策划和操作,才能在看似普通的场合下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和消费欲望。在一些看似没有机会的情况下营造出商机,巧妙地使用“生”的手段。
案例一
几年前,在美国肯塔基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家格调高雅的餐厅。店老板察觉到每星期二生意总是格外冷清,门可罗雀。又到了一个星期二,店里照样是客人寥寥无几。店老板闲来无事,随便翻阅起了当地的电话号簿。他发现当地竟有一名叫约翰韦恩的人,与美国当时的大明星同名同姓,这个偶然的发现,使他的心为之一动。他立即打电话给这位约翰韦恩说,他的名字是在电话号码簿中随便抽样选出来的,他可以免费获得该餐厅的双份晚餐,时间是下星期二晚上8点,欢迎他偕夫人一起来。约翰韦恩欣然应邀。第二天,这家餐厅门口贴出了一幅巨型海报,上面写着“欢迎约翰韦恩下星期二光临本餐厅”,这张海报引起了当地居民的骚动和瞩目。到了星期二,来客大增,创下了该餐厅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尤其是那个晚上,6点钟还不到就有人在等着被安排座位,7点钟队伍已排到大门外,8点钟店内已挤得水泄不通。大家都想一睹约翰韦恩这位巨星的风采。过一会儿,店里的扩音器广播到:“各位女士,各位先生,约翰韦恩光临本店,让我们一起欢迎他和他的夫人。”霎时,餐厅里鸦雀无声,众人的目光一齐投向大门口,谁知那儿竟站着一位典型的肯塔基州老农民,身旁站着一位同他一样不起眼的夫人。原来这位矮小的仁兄就是约翰。店老板非常尴尬、惶恐,后悔这个安排太荒谬、离谱,但就在这时,人们顿时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于是在寂静了一刻之后,突然爆发出掌声和欢笑声,客人们簇拥着约翰夫妇上座,并要求与他们合影留念。从此以后,店老板又继续从电话号码簿上寻找一些与名人同名的人,请他们星期二来晚餐,并出示海报,普告乡亲。于是,“猜猜谁来晚餐”、“将是什么人来晚餐”的话题,为生意清淡的星期二带来了高潮。
该案例中,店老板发现了星期二的生意十分清淡这个“无”,而他别出心裁,通过邀请与著名人物同名同姓的人这一活动,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虽然大家最终发现来到的嘉宾并不是所想象中的明星,却仍然显示出了很强烈的兴趣。并且每到周二,“谁会来就餐”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成功地“生”出一个“有”。
案例二
1997年,只有六七个人的大连亚琪公司开发出一套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这时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因此如何把现有的产品卖出去成了当务之急。没有代理体系、没有销售班子的事实,几乎已经宣判了这个草创之初的小公司死亡的命运。作为新上任的亚琪老总胡诚深知,要打开市场,只有通过各地的软件代理商,也只有通过他们才能最快速地把产品送到用户手中。在中国几乎所有软件的代理商就是那么几百家。如果这几百家代理商能够代理亚琪MIS,亚琪将如鱼得水,一呼百应。按照业内通常的做法,发展代理商只有两种方式:登门游说,或者电话游说。但这两条路都不理想,耗时长,费用高,且亚琪将全面陷于被动,甚至只有赊货才能打动代理商。如果僵陷于此,代理体系将成为制约亚琪发展的无法逾越的障碍。
胡诚经过彻夜的思索,决定采用一个大胆的计划——第二天上午,《计算机世界》、《电脑报》、《中国计算机报》、《软件报》、《中国电脑教育报》五大IT媒体广告部先后接到来自大连的电话:“我是大连亚琪电脑公司总经理胡诚,我们计划最近一个月内每期在贵报刊登一期整版广告,同时希望与贵刊建立长期的良好合作。作为合作的起点,我们唯一的要求是每个月底刊后支付广告费。如果可行,请您将广告发布合同传真给我。请相信,作为中国知名的IT厂商,大连亚琪有足够的资金和实力,并愿承担一切违约责任。”
1997年,在中国的软件市场,除了微软这样的外资企业,国内软件厂商限于资金、限于胆量、也限于略显沉闷的市场需求,几乎没有启动过像样的广告。大家即使在全国性媒体上打广告,一般也都是“豆腐块”,突然凭空杀出一个大连亚琪公司,而且一上来就是连续的整版广告,这样的大客户,怎能不让人动心?更何况,刊后付款本是优惠老用户的行业惯例之一。胡诚情真意切,理由充足;五大媒体正中下怀,亦步亦趋。于是乎,胡诚提出的广告计划无一例外被所有媒体接受,亚琪的广告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胡诚决定亲手撰写广告。这些后来被软件业人士笑为“傻大黑粗”的广告,没有好看的画面,没有高深莫测的夸张,甚至没有普通广告必不可少的煽情,他只是用大篇文字详细介绍亚琪MIS的功能和优点:比如亚琪MIS是干什么用的;它能替你做什么;它能让你的企业在管理的哪方面上台阶。说穿了,胡诚这些广告不过大实话而已。可就是这些“广告不是广告、文章不是文章”的文字,却让用户一目了然,知道自己为什么需要它,并由此产生购买冲动。在这些广告的结尾,胡诚把事先精心挑选、涵盖全国的300多家主流软件代理商的信息硬生生COPY下来,所有代理商的详细名称、详细地址、具体联系方式都一一开列。胡诚在广告最后强调:“亚琪MIS全国有售,如有需要,请致电我公司各地代理商查询、购买。”
胡诚的逻辑是这样的:其实中国老百姓最喜欢的购物方式,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即使他们对产品再感兴趣,也没多少人愿意千里迢迢打长途电话,反复询问产品详情,再到邮局汇款,然后一直等到半个月后才能取货。而这些,正是胡诚“无中生有”开列代理商的最大目的——他要把整个销售过程反其道而行之,让用户主动发动代理商,让用户催促代理商进货!与此同步进行的,是亚琪MIS软件的生产。一切如法炮制,胡诚和加工商、印刷厂、甚至录像带销售商一一签下正规合同,当然,唯一的要求仍然是延期30天付款。亚琪资金一分未动,计划如约展开。一周后,第一轮广告全面刊出,第一批亚琪MIS准备就绪。在广告刊出后的第4天,第一家代理商就主动找上了门。至此,亚琪仅用10天的时间就迎来了创业的“开门红”。
——此计的使用,需掌握好方向和力度,运用得恰到好处,把握住自己的战略意图,巧妙的谋略,最终还是需要通过过硬的产品和服务来向消费者证明,并不是简简单单说假话、造假象以诳骗对手乃至世人,信口开河。坑蒙拐骗均属不道德的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