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湖北 “楚天卓越工程”小学骨干教师研修班的老师们来到上海七宝明强小学,观摩了该校新基础教育实验老师的两节精彩的示范课。其中,《舌尖上的七宝——汤圆探秘》主题班会各环节设计得非常新颖:1.唱一唱:拍手跟唱上海童谣,引出七宝老街;2.说一说:师生交流古镇美食,导入班会主题;3.看一看:动画演示,老师讲解,了解糯米的生长过程;4.演一演:班级舞蹈队表演节目《糯米宝宝长大了》;5.做一做:家长志愿者讲解示范,孩子们学做汤圆。6.学一学:学唱《卖汤圆》。看完这节示范课,我感叹班会课竟然可以设计得这么精巧,这么有趣。课后,我开始思考这节带有浓郁地域特色和开放性的班会课的成功之处。
教育资源的开放
“十年上海看浦东,百年上海看外滩,千年上海看七宝。”七宝古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选择了一个一年级新生最感兴趣也最亲近的切入点——古镇美食。通过调查,老师了解到孩子们都喜欢香糯软滑的汤圆,从而确定了本次班会的主题——汤圆探秘。
小小汤圆激发了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关注和热情,更体现了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不拘泥于课本,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帮助孩子扎下文化的根——我骄傲,我是七宝人。这种本土资源的开发还体现在他们的活动课程上,如“学说上海话”“探访本地老行当”等。人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的根要从小滋养,向下深扎。这种文化的认同和定位离不开地方课程的有效开发。
地方文化是教育资源,家长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在学做汤圆的活动环节,老师请出了家长志愿者——四位妈妈,她们像变魔术似的给四个小组铺上桌布,摆上食材。更让我们意外的是,老师留下了一位妈妈,请她演示并介绍汤圆的做法。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通过这个活动,我们真正看到了妈妈和老师身份的有机融合。这位妈妈一边演示讲解,一边跟孩子们交流:“知道汤圆为什么是圆的吗?因为它象征着团团圆圆。”在一只只胖乎乎的小手的揉搓下,汤圆宝宝出现了。
此时,我真想为明强小学叫好,家长志愿者成为了学校的课程资源,家校合作互动的新模式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真正实现了家校合力。
教学时空的开放
小小汤圆不仅串联了一节主题班会,还串出了系列活动。
系列一:七宝古镇探秘,品尝美食,了解美食背后的秘密,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小报。在班级文化墙上,我们欣赏到孩子们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有的孩子晒出了全家分享美食的亲子照,有的孩子搜集老字号的历史故事,有的孩子调查研究美食的制作……活动精彩纷呈。
系列二:七宝汤圆探秘,班级微社团——舞蹈队表演课间排练的节目《糯米宝宝长大了》,大家一起动手制作汤圆,交流感受。
系列三:在探秘七宝汤圆的基础上,孩子们尝试用提问和亲自实践的方式,探寻另一美食“一品方糕”。
小小汤圆不仅沟通了古今,还融合了课内、课间和课外,打造了多维的教学时空,形成了开放的大课程。教学楼上悬挂的两条标语:“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健康地生长,让每一个教师智慧幸福地工作”,明强人以开放的心态、博大的情怀努力做到了这一点。
教学过程的开放
从老师的课后说课中,我们了解到,老师在设计《舌尖上的七宝》系列主题活动时,最开始选择的切入点是七宝古镇名气最大的“一品方糕”。但从孩子们制作的美食小报中,老师发现他们对软糯香甜的汤圆更感兴趣,有的孩子对汤圆的制作很好奇,有的孩子搜集了关于汤圆来历的故事,还有的孩子拍下了自己和家人一起品尝各种汤圆的照片,所以老师马上重新设计了活动方案,将探秘对象由“一品方糕”调整为“七宝汤圆”。而在排练节目时,最早编排的节目编排是关于节约粮食的小品,后来小演员们在排练过程中提出,他们想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现糯米的生长,因为大家觉得那样更好玩。果然,最终他们呈上的《糯米宝宝长大了》萌翻全场。
由此可见,这一系列的主题班会活动并不是既定不变的,老师通过捕捉信息不断地生成新的资源,不断地调整活动方案,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处于动态生成的过程,始终把学生放在活动的中心,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这样的活动是接地气的,也是充满生长力的,自然深受孩子们欢迎。
这节主题班会课,从整体上来说,活动目标明确具体,教学资源开发到位,活动板块环环相扣,小小汤圆体现了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构建了开放的课堂,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此外,虽然我觉得这节主题班会课是成功的,但我深刻反思了这次教学活动,觉得还可以把细节处理得更精彩、更完美。
思考一:教育如何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
活动结束,孩子们离开教室时,目光仍停留在自己刚刚亲手制作的汤圆上。一个男孩大胆地问:“我们可以把这些汤圆吃掉吗?”遗憾的是,埋头收拾桌子的妈妈和老师们无一理睬他。更可惜的是,妈妈们麻利地把汤圆和一次性桌布包在一起,扔进了垃圾桶。
当时,如果班主任注意到这个细节,及时利用这一教育情节,完全可以这样处理:“今天中午,我们请厨房的叔叔帮我们煮汤圆,一起来品尝汤圆,做‘光盘族’,好吗?”相信班主任的这一倡议一定会引发孩子们的欢呼。这时,还需要班主任苦口婆心地大谈“珍惜粮食”吗?
这些都是教育的细节问题,这些细节的落实来自于班主任对孩子心理需求的关注,来自于对实际操作可能出现问题的预设。班主任要事先预设得更细致、更周到才可以让班会课更成功。
思考二:活动设计的开放性怎样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老师设计的系列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但落实到具体的主题活动设计时,仍拘泥于这一节课,开放性不足。就拿导入环节来说吧,老师播放了一组上海童谣,孩子们拍手跟唱,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镜头也自然地由江浙水乡切换到了七宝老街,开始了师生的美食交流,从而引出了汤圆宝宝。这一导入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但实际效果却仅仅停留在孩子们身心愉悦的层面。
如果老师及时在导入环节反馈前期活动的情况,播放孩子们拍摄的探秘视频,展示他们亲手制作的美食小报,交流探秘心得,孩子们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将大大提升,真正达到激趣的作用,为推进主题活动助力。
为了体现活动的完整性,老师以跟唱童谣导入,以学唱《卖汤圆》结束,并布置了后续活动:和爸爸妈妈一起改编歌词,唱唱七宝汤圆。不过,笔者认为,改编歌词与本次活动主题偏离,学生没有编写基础,也不利于推进主题活动。这节课若要为系列活动服务,总结延伸环节可以这样重建:孩子们回家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做汤圆、吃汤圆,全家团团圆圆,在家庭亲子活动中体现汤圆的文化内涵——圆满。并且,班主任可以布置新的美食探秘任务,如“一品方糕”等,迁移活动经验,提升活动能力,体现活动的主题性、系列性。
通过本次教学观摩活动,让我意识到如何通过班会主题活动进一步挖掘地方本土文化,构建开放的课堂,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作者单位:湖北省鄂州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陈 殷)
教育资源的开放
“十年上海看浦东,百年上海看外滩,千年上海看七宝。”七宝古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选择了一个一年级新生最感兴趣也最亲近的切入点——古镇美食。通过调查,老师了解到孩子们都喜欢香糯软滑的汤圆,从而确定了本次班会的主题——汤圆探秘。
小小汤圆激发了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关注和热情,更体现了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不拘泥于课本,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帮助孩子扎下文化的根——我骄傲,我是七宝人。这种本土资源的开发还体现在他们的活动课程上,如“学说上海话”“探访本地老行当”等。人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的根要从小滋养,向下深扎。这种文化的认同和定位离不开地方课程的有效开发。
地方文化是教育资源,家长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在学做汤圆的活动环节,老师请出了家长志愿者——四位妈妈,她们像变魔术似的给四个小组铺上桌布,摆上食材。更让我们意外的是,老师留下了一位妈妈,请她演示并介绍汤圆的做法。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通过这个活动,我们真正看到了妈妈和老师身份的有机融合。这位妈妈一边演示讲解,一边跟孩子们交流:“知道汤圆为什么是圆的吗?因为它象征着团团圆圆。”在一只只胖乎乎的小手的揉搓下,汤圆宝宝出现了。
此时,我真想为明强小学叫好,家长志愿者成为了学校的课程资源,家校合作互动的新模式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真正实现了家校合力。
教学时空的开放
小小汤圆不仅串联了一节主题班会,还串出了系列活动。
系列一:七宝古镇探秘,品尝美食,了解美食背后的秘密,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小报。在班级文化墙上,我们欣赏到孩子们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有的孩子晒出了全家分享美食的亲子照,有的孩子搜集老字号的历史故事,有的孩子调查研究美食的制作……活动精彩纷呈。
系列二:七宝汤圆探秘,班级微社团——舞蹈队表演课间排练的节目《糯米宝宝长大了》,大家一起动手制作汤圆,交流感受。
系列三:在探秘七宝汤圆的基础上,孩子们尝试用提问和亲自实践的方式,探寻另一美食“一品方糕”。
小小汤圆不仅沟通了古今,还融合了课内、课间和课外,打造了多维的教学时空,形成了开放的大课程。教学楼上悬挂的两条标语:“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健康地生长,让每一个教师智慧幸福地工作”,明强人以开放的心态、博大的情怀努力做到了这一点。
教学过程的开放
从老师的课后说课中,我们了解到,老师在设计《舌尖上的七宝》系列主题活动时,最开始选择的切入点是七宝古镇名气最大的“一品方糕”。但从孩子们制作的美食小报中,老师发现他们对软糯香甜的汤圆更感兴趣,有的孩子对汤圆的制作很好奇,有的孩子搜集了关于汤圆来历的故事,还有的孩子拍下了自己和家人一起品尝各种汤圆的照片,所以老师马上重新设计了活动方案,将探秘对象由“一品方糕”调整为“七宝汤圆”。而在排练节目时,最早编排的节目编排是关于节约粮食的小品,后来小演员们在排练过程中提出,他们想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现糯米的生长,因为大家觉得那样更好玩。果然,最终他们呈上的《糯米宝宝长大了》萌翻全场。
由此可见,这一系列的主题班会活动并不是既定不变的,老师通过捕捉信息不断地生成新的资源,不断地调整活动方案,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处于动态生成的过程,始终把学生放在活动的中心,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这样的活动是接地气的,也是充满生长力的,自然深受孩子们欢迎。
这节主题班会课,从整体上来说,活动目标明确具体,教学资源开发到位,活动板块环环相扣,小小汤圆体现了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构建了开放的课堂,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此外,虽然我觉得这节主题班会课是成功的,但我深刻反思了这次教学活动,觉得还可以把细节处理得更精彩、更完美。
思考一:教育如何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
活动结束,孩子们离开教室时,目光仍停留在自己刚刚亲手制作的汤圆上。一个男孩大胆地问:“我们可以把这些汤圆吃掉吗?”遗憾的是,埋头收拾桌子的妈妈和老师们无一理睬他。更可惜的是,妈妈们麻利地把汤圆和一次性桌布包在一起,扔进了垃圾桶。
当时,如果班主任注意到这个细节,及时利用这一教育情节,完全可以这样处理:“今天中午,我们请厨房的叔叔帮我们煮汤圆,一起来品尝汤圆,做‘光盘族’,好吗?”相信班主任的这一倡议一定会引发孩子们的欢呼。这时,还需要班主任苦口婆心地大谈“珍惜粮食”吗?
这些都是教育的细节问题,这些细节的落实来自于班主任对孩子心理需求的关注,来自于对实际操作可能出现问题的预设。班主任要事先预设得更细致、更周到才可以让班会课更成功。
思考二:活动设计的开放性怎样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老师设计的系列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但落实到具体的主题活动设计时,仍拘泥于这一节课,开放性不足。就拿导入环节来说吧,老师播放了一组上海童谣,孩子们拍手跟唱,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镜头也自然地由江浙水乡切换到了七宝老街,开始了师生的美食交流,从而引出了汤圆宝宝。这一导入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但实际效果却仅仅停留在孩子们身心愉悦的层面。
如果老师及时在导入环节反馈前期活动的情况,播放孩子们拍摄的探秘视频,展示他们亲手制作的美食小报,交流探秘心得,孩子们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将大大提升,真正达到激趣的作用,为推进主题活动助力。
为了体现活动的完整性,老师以跟唱童谣导入,以学唱《卖汤圆》结束,并布置了后续活动:和爸爸妈妈一起改编歌词,唱唱七宝汤圆。不过,笔者认为,改编歌词与本次活动主题偏离,学生没有编写基础,也不利于推进主题活动。这节课若要为系列活动服务,总结延伸环节可以这样重建:孩子们回家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做汤圆、吃汤圆,全家团团圆圆,在家庭亲子活动中体现汤圆的文化内涵——圆满。并且,班主任可以布置新的美食探秘任务,如“一品方糕”等,迁移活动经验,提升活动能力,体现活动的主题性、系列性。
通过本次教学观摩活动,让我意识到如何通过班会主题活动进一步挖掘地方本土文化,构建开放的课堂,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作者单位:湖北省鄂州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陈 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