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园林绿化工作是打造绿色宜居城市的工作重心,园林绿地系统的建立,不仅是简单的绿地覆盖率的提高与绿色植被数量的堆砌,而更应该在绿化中对园林植物进行优良配置,从生态学、植物学、美学和景观学等艺术学科的技术基础上入手,进行园林植物的科学种植,体现出园艺种植的美感。园林绿化中园林植物的科学配置过程中需要解决和研究的问题比较多,本文针对植物配置的多样性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植物配置难题的几条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40008
1 园林绿化风景元素的运用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将自然风景融入其中,既能提高园林的实用性,即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又能增强园林的艺术性,即增强人们的审美情趣,舒缓人们疲劳的神经。只有遵循与时俱进的观念,适时创新突破,并以当地的实际为基础,才能优化园林绿化设计。笔者主要从以下3点入手:园林绿化设计中风景元素运用的价值;园林绿化设计与风景相融合对人们生活的意义。
1.1 园林绿化设计中风景元素运用的价值
园林绿化设计中风景元素运用的价值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融入自然风景色彩的价值;考虑季节变化的价值。
1.1.1 融入自然风景色彩的价值
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把自然色彩融入整个设计中,把存在于自然风景中的色彩纳入园林景观中,成为园林整体设计的要素。把园林色彩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达到协调一致的效果,可以给人带来舒适感,使人徜徉于大自然的美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要成功设计出理想的园林绿化效果,必须搭配好背景色彩。
1.1.2 考虑季节变化的价值
众多周知,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在四季的变化过程中也会展现不同的样貌姿态,这就要求园林设计者充分考虑季节变化对园林绿化的影响,保证季节变换时园林的景观也能保持协调性和美感。园林周围的自然风景都会应季而变,如秋季树叶都枯黄凋落,如果园林里也不见绿色长青植物,那么难免显得单调枯燥。所以,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考虑季节变化带来的影响是运用风景元素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园林设计是以绿色植物为设计对象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景物的季节性中加大手笔,能起到很好的艺术表现效果。
1.2 园林绿化设计与风景相融合对人们生活的意义
园林绿化设计与风景相融合对人们生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美化生态环境,烘托人文建筑;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和艺术作品,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1.2.1 美化生态环境,烘托人文建筑
要实现园林的绿化设计真正为人们的生活添彩,在设计园林绿化时,要结合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选择生长适宜的绿化植物,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在进行系统的整体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宗教和历史特征来突出其人文景观。在园林景观和周围自然风光相互辉映中,提升整体的环境质量,展示饱含地方特色的文化风韵,使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提高感受美的能力。
1.2.2 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和艺术作品,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园林设计一般采用栽花种草、种植树木、设计路径等方法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活动场所和生活环境,这也是园林绿化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对艺术的需求来源于精神层面,园林绿化设计不仅在净化城市空气、降噪除尘、调节湿度和温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净化着人们心灵的空间,有利于人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获得身心健康。
2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工作要点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是园林工程的关键,只有做好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工作才能发挥园林工程的最大效益。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不应该忽视以下几点。要打造比较完整的园林环境体系;要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性;注意园林植物配置细节。
2.1 打造比较完整的园林环境体系
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由于结构简单,从本身来说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很容易遭受到病虫害的袭击。为了解决园林绿化过程中的生态单调的问题,可以努力增加植物的种类,通过不同类植物的优势互补,避免病虫害的侵袭,有效地减小农药、杀虫剂等对环境的危害,减少植物养护过程中的成本支出,增强城市生态聚落群的稳定性,让绿化区的小生态环境中的各类植物都能够有所涉及,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成熟的环境生态系统。
2.2 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性
当前园林植物配置中,应该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功能,园林植物具有防尘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空气质量,园林植物可以吸收杂音,减少噪音污染,为嘈杂的交通与居民区之间设置一个良好的减音屏障。绿色园林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保护水土,通过绿色植物根茎的涵养水源的作用,很好的保持水土。
2.3 注意园林植物配置细节
园林植物合理配置的关键在于植物选择及合理布局,园林植物种类繁多,生长习惯也各不相同,如何保证合理选择植物,且可合理搭配是园林植物配置的关键。同时园林植物群落要与周围景观协调统一,最好要呼应地方特色,多使用地方特色树种,不但经济实惠,生长效果和绿化效果也十分突出。
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们(主要指树木)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有差异。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选择园林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做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色彩和季相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配置方式,实现园林景物色彩构图。将叶色、花色进行分级,有助于组织优美的植物色彩构图。要体现春、夏、秋、冬四季的植物季相,尤其是春、秋的季相。在同一个植物空间内,一般以体现一季或两季的季相,效果较为明显。因为树木的花期或色叶变化期,一般只能持续1~2个月,往往会出现偏枯偏荣的现象。所以,需要采用不同花期的花木分层配置,以延长花期;或将不同花期的花木和显示一季季相的花木混栽;或用草本花卉(特别是宿根花卉)弥补木本花卉花期较短的缺陷等方法。经过设计的植物空间,通常都有主景,而且大多以观赏价值高的乔木或灌木为主景。以乔木作主景时,一般为孤植、丛植或列植;以灌木作主景时,一般为群植或丛植。也有以自然式花坛与建筑物、山石结合为主景的。植物空间里,以草皮铺地,可统一整个空间的色调。在局部地区或树下,可铺植耐荫的地被植物。
3 结束语
园林绿化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环境,积极培育观赏价值较高、生命力比较旺盛的植物,实现保护环境和促进生态多样性的最终目标。希望本文可以给广大园林绿化工作者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同时也希望大家可以提出宝贵的可行性意见。
参考文献
[1] 温华丽.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以广西南宁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3,29(3)
[2] 冯鹏玺.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青春岁月,2014,(10)
[3] 崔允姬.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探析--以山东临沂国际雕塑园植物观赏区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3,(9)
[4] 杨宝利,宋利培.皇城御苑秀若天成--北海园林植物配置与实践分析[C].//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首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2012
[5] 张俊红. 现代园林绿化设计对植物配置的要求[J]. 中国园艺文摘. 2011(04)
[6] 史丽娜,李璟璇.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 北京农业. 2011(12)
[7] 毛美余,蔡鲁祥.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0)
[8] 崔淑勇.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13)
[9] 徐芳,孙启良,李萌萌. 浅谈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及形式[J]. 现代农村科技. 2009(16)
[10] 高玲玲,崔瑞洁. 园林工程中的绿化施工与养护技术地区性分析[J]. 河南科技. 2014(03)
[11] 叶淑萍. 浅谈园林绿化植物的栽植与养护[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25)
[12] 刘志国,张晓玉.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J]. 内蒙古林业. 2011(02)
作者简介:杜锦洲,长春市南部新城公园绿地管理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绿化。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40008
1 园林绿化风景元素的运用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将自然风景融入其中,既能提高园林的实用性,即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又能增强园林的艺术性,即增强人们的审美情趣,舒缓人们疲劳的神经。只有遵循与时俱进的观念,适时创新突破,并以当地的实际为基础,才能优化园林绿化设计。笔者主要从以下3点入手:园林绿化设计中风景元素运用的价值;园林绿化设计与风景相融合对人们生活的意义。
1.1 园林绿化设计中风景元素运用的价值
园林绿化设计中风景元素运用的价值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融入自然风景色彩的价值;考虑季节变化的价值。
1.1.1 融入自然风景色彩的价值
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把自然色彩融入整个设计中,把存在于自然风景中的色彩纳入园林景观中,成为园林整体设计的要素。把园林色彩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达到协调一致的效果,可以给人带来舒适感,使人徜徉于大自然的美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要成功设计出理想的园林绿化效果,必须搭配好背景色彩。
1.1.2 考虑季节变化的价值
众多周知,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在四季的变化过程中也会展现不同的样貌姿态,这就要求园林设计者充分考虑季节变化对园林绿化的影响,保证季节变换时园林的景观也能保持协调性和美感。园林周围的自然风景都会应季而变,如秋季树叶都枯黄凋落,如果园林里也不见绿色长青植物,那么难免显得单调枯燥。所以,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考虑季节变化带来的影响是运用风景元素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园林设计是以绿色植物为设计对象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景物的季节性中加大手笔,能起到很好的艺术表现效果。
1.2 园林绿化设计与风景相融合对人们生活的意义
园林绿化设计与风景相融合对人们生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美化生态环境,烘托人文建筑;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和艺术作品,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1.2.1 美化生态环境,烘托人文建筑
要实现园林的绿化设计真正为人们的生活添彩,在设计园林绿化时,要结合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选择生长适宜的绿化植物,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在进行系统的整体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宗教和历史特征来突出其人文景观。在园林景观和周围自然风光相互辉映中,提升整体的环境质量,展示饱含地方特色的文化风韵,使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提高感受美的能力。
1.2.2 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和艺术作品,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园林设计一般采用栽花种草、种植树木、设计路径等方法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活动场所和生活环境,这也是园林绿化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对艺术的需求来源于精神层面,园林绿化设计不仅在净化城市空气、降噪除尘、调节湿度和温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净化着人们心灵的空间,有利于人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获得身心健康。
2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工作要点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是园林工程的关键,只有做好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工作才能发挥园林工程的最大效益。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不应该忽视以下几点。要打造比较完整的园林环境体系;要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性;注意园林植物配置细节。
2.1 打造比较完整的园林环境体系
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由于结构简单,从本身来说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很容易遭受到病虫害的袭击。为了解决园林绿化过程中的生态单调的问题,可以努力增加植物的种类,通过不同类植物的优势互补,避免病虫害的侵袭,有效地减小农药、杀虫剂等对环境的危害,减少植物养护过程中的成本支出,增强城市生态聚落群的稳定性,让绿化区的小生态环境中的各类植物都能够有所涉及,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成熟的环境生态系统。
2.2 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性
当前园林植物配置中,应该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功能,园林植物具有防尘的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空气质量,园林植物可以吸收杂音,减少噪音污染,为嘈杂的交通与居民区之间设置一个良好的减音屏障。绿色园林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保护水土,通过绿色植物根茎的涵养水源的作用,很好的保持水土。
2.3 注意园林植物配置细节
园林植物合理配置的关键在于植物选择及合理布局,园林植物种类繁多,生长习惯也各不相同,如何保证合理选择植物,且可合理搭配是园林植物配置的关键。同时园林植物群落要与周围景观协调统一,最好要呼应地方特色,多使用地方特色树种,不但经济实惠,生长效果和绿化效果也十分突出。
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具有生命,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它们的干、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色彩和物候期各不相同;它们(主要指树木)在幼年、壮年、老年以及一年四季的景观也颇有差异。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选择园林植物要以乡土树种为主,以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反映出各个地区的植物风格。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它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做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色彩和季相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配置方式,实现园林景物色彩构图。将叶色、花色进行分级,有助于组织优美的植物色彩构图。要体现春、夏、秋、冬四季的植物季相,尤其是春、秋的季相。在同一个植物空间内,一般以体现一季或两季的季相,效果较为明显。因为树木的花期或色叶变化期,一般只能持续1~2个月,往往会出现偏枯偏荣的现象。所以,需要采用不同花期的花木分层配置,以延长花期;或将不同花期的花木和显示一季季相的花木混栽;或用草本花卉(特别是宿根花卉)弥补木本花卉花期较短的缺陷等方法。经过设计的植物空间,通常都有主景,而且大多以观赏价值高的乔木或灌木为主景。以乔木作主景时,一般为孤植、丛植或列植;以灌木作主景时,一般为群植或丛植。也有以自然式花坛与建筑物、山石结合为主景的。植物空间里,以草皮铺地,可统一整个空间的色调。在局部地区或树下,可铺植耐荫的地被植物。
3 结束语
园林绿化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环境,积极培育观赏价值较高、生命力比较旺盛的植物,实现保护环境和促进生态多样性的最终目标。希望本文可以给广大园林绿化工作者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同时也希望大家可以提出宝贵的可行性意见。
参考文献
[1] 温华丽.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以广西南宁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3,29(3)
[2] 冯鹏玺.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青春岁月,2014,(10)
[3] 崔允姬.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探析--以山东临沂国际雕塑园植物观赏区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3,(9)
[4] 杨宝利,宋利培.皇城御苑秀若天成--北海园林植物配置与实践分析[C].//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首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2012
[5] 张俊红. 现代园林绿化设计对植物配置的要求[J]. 中国园艺文摘. 2011(04)
[6] 史丽娜,李璟璇.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 北京农业. 2011(12)
[7] 毛美余,蔡鲁祥.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0)
[8] 崔淑勇.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7(13)
[9] 徐芳,孙启良,李萌萌. 浅谈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及形式[J]. 现代农村科技. 2009(16)
[10] 高玲玲,崔瑞洁. 园林工程中的绿化施工与养护技术地区性分析[J]. 河南科技. 2014(03)
[11] 叶淑萍. 浅谈园林绿化植物的栽植与养护[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25)
[12] 刘志国,张晓玉.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J]. 内蒙古林业. 2011(02)
作者简介:杜锦洲,长春市南部新城公园绿地管理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