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 杭州 310023)
摘 要:评价是检验的手段,是改进的根本。CIPP课程评价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不以目的导向为唯一标准的全面评价模式,适合高校机电类课程设置评价。文章通过分析目前高校机电类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评价的不足,以CIPP模式为基础,分别从背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四个方面对高校机电类师资培养课程评价体系进行构建,以期为高校机电类师资的培养提供借鉴之处。
关键词:CIPP;机电类师资;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8-0195-02
Abstract: Evaluation is the means to inspection and the key to improvement. CIPP model is the comprehensive and novel evaluation model, which does not use purpose driven as the unique standard. So, it is suitable for the electromechanical class curriculu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current teachers training curriculum eval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based on CIPP model,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are constructed from four aspects: background assessment,input evaluation, process evaluation and result evaluation,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electromechanical teacher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CIPP; electromechanical teachers; curriculum evaluation
一、CIPP评估模型的概述
(一)CIPP评估模型提出的背景
CIPP课程评价模式是由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毕姆及同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系统确立起来的。1965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了《美国初等与中等教育法案》(Americas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简称ESE
A),斯塔弗毕姆是这项规模庞大评价工作的成员之一[1]。
在评价过程中,斯塔弗毕姆及其同事最初采用的是当时盛行的泰勒模式,即课程评价的目标模式。经过实验后他们发现泰勒模式不适合评价该方案,于是斯塔弗毕姆对此模式开始进行批判,最后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评价模式也就是CIPP评估模式,CIPP是由背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估(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估(Process evaluation)及成果评估(Product evaluation)这四项评估过程的首字母组成,简称CIPP评估模型。
(二)CIPP评估模型的基本内涵
1. 背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它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评估教育对象的需求、问题、条件和机会[2]。需求是指为实现目的所需要的有用事物;问题是指为满足需求同时所要克服的难题;条件指的是为满足需要可以利用的一切知识或专家意见;机会是指满足需求和解决相关问题的时机。它是对方案目标的现实性和目标实现的程度进行评估,了解现实情况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异,属于诊断性评价。其主要功能是用来调整目标、确定实施方案、帮助决策。系统分析、调查、听證会、访谈、文件探讨、诊断性测验等是背景评价常使用的方法。
2. 輸入评估(Input evaluation)。它是在背景评价的基础上,对达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方法、条件、战略以及备选方案的优劣等做出评价,实质上是对达到目标的可行性和效用度进行分析研究,属于诊断性评价。其主要功能在于帮助决策者选择有用的资源,制定适用的评价方案。输入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充分分析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解决问题的相应策略、评价方案的经济性、可行性、考察获得成功的相似方案、采用建议小组对不同方案做出审慎评价等,选出最佳实施策略[3]。
3. 过程评估(Process evaluation)。它是指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作连续不断地监督、评价、检查和反馈,确定或预测方案设计或执行中的缺陷,为方案的制定者提供反馈信息,属于形成性评价。其主要功能是获得反馈信息,帮助实施并评价课程方案。过程评估所需的信息、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是一些正规方法,也可以是非正规的方法,这类方法主要包括等级评分表、意见反馈调查表、或对已有的记录进行分析等[4]。
4. 成果评估(Product evaluation)。它主要是在方案实施之后,对课程目标的达程度进行评价,确定该课程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课程的原定目标,从而为课程的策划者提供调整课程的依据,属于总结性评价。其主要功能在于决定某项课程是否继续、中止或修正。成果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对结果的标准做出操作性定义和测量,收集与策划方案有关人员对结果的意见;对结果进行质量分析等。
(三)CIPP评估模型的优点 CIPP模式是一个贯穿培训始终的评价模式,它不仅仅对绩效结果进行评价,而是从培训的背景,培训的过程一直到培训的结束。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到了决策者的需求,为其提供所需的相关信息,并且它注重反馈信息,使评价活动更体现方向性和价值性。此外,CIPP模式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与可操作性,便于实践。利用CIPP模式对职教师资培训的课程设置进行评价不仅可以有效的检测到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学生需求,同时也能为后期职教师资课程的设置找出不足及提出建议。
二、高校机电类师资培养课程评价的不足
(一)只注重评价结果忽视评价过程
机电类师资课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具有机械工程、电子技术、控制工程等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进而对机械师资课程的评价也是围绕这两大目标进行的,由于长期受泰勒行为目标模式的影响,机电类师资课程评价时也主要是对最终学生能力有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进行评价,对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效果及目标达成度没有作出明确评价实践,对掌握知识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课程实施的效果没有进行评价。忽略了过程评价就会使得课程实施中失去反馈信息,使课程实施方案不能得到及时调整,最终会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局限专业知识评价忽视综合能力的评价
机电类师资培养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其培养规格对知识的要求:第一、工具性知识。是指数学、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数据库使用、文献检索、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专业论文写作等知识。第二、专业性知识。是指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机械工程、电子技术、控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状态;职业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机电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第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指文学、历史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艺术、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等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是指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知识。虽然培养规格有明确规定各类课程,但是评价过程中没有制定出具体的、针对性的评价方案,评价的范围大大缩小了。
(三)评价体系不完整评价方法单一
机械师资课程评价主要集中实施效果的评价,缺失了课程开发和课程设计环节的评价,忽视了课程评价的系统性,无法达到改善和发展课程的目的。评价方法主要采用书面考试、等级打分制,形式比较单一,不能够全面对课程方案或课程结果做出评价。
三、CIPP模式在机电类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评价中的应用
(一)背景评价阶段
背景评价是课程开发的基础,CIPP评估模型的背景评价可分为三个阶段,对教育對象的评估、现实条件的评估以及外在有利资源的利用[5]。依据CIPP的背景评价,机电师资课程开发要做好对教育对象也就是机电师资的生源进行评估,需要了解学生群体的现有专业水平,教育能力水平,以及其他综合素质以便为评估课程培养方案是否符合教育对象。其次对现实条件的评估可分为多个层次,目前机电专业发展的程度是起步阶段、发展阶段还是成熟阶段;学校机电类师资教学方面的教师资源是否充足;机电教学硬件设施的条件如何,比如是否有提供学生可实际操作的机床、各类模具或是标准实验室。外在有利的资源主要是了解机电类专业课程设置评估是否有相关课程专家或评估的专业人士提出意见,以便于后期为评估出谋划策。
(二)输入评价阶段
输入评价的实质也就是在背景评价的基础上筛选的过程。基于背景评价搜集的各方面信息,评价人员可能会对整个评价过程做出多个具体方案,输入的过程就是对多个方案进行甄别选出最佳方案[6]。机电类师资作为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机械工程、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和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工程实践问题,能担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类专业教学、相关行业企业职业培训、教育管理等工作以及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开发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从培养要求方面来讲,其培养指标更多、培养规格更为严。在输入评价过程中就需要结合机电类师资具体培养方案、课程目标、社会需求以及就业方向等,通过本专业的教师、专家及课程策划人员对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及效度系统全面地做出评价。
(三)过程评价阶段
落实一套最优评价方案后,就需要利用此评价方案来对机电类课程设置进行全方位评价。过程评价历时长,需要追踪课程的实施的全部过程,在此期间需要不间断反馈机电类课程设置是否与培养目标一致,是否与培养方案相符[7]。课程范围是否覆盖机电类专业所需的各类课程,课程实施有没有阶段性目标,实施中对学生的掌握程度有没有实时的测评方案。对机电专业知识与教育技能是否有针对性评价方法,从本专业学生到机电类专业的老师或相关实习单位、企业等都要对课程进行评价。若评价过程中发现问题需及时反馈,以便对课程方案做出及时调整。
(四)结果评价阶段
结果评价是结合以上评价结果从整体对机电类课程的方案做出评价。评价方案设计人员通过问卷调查法、座谈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大数据库等分析数据的方法来收集各类评教数据、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信息、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结合机电类课程的理论知识要求与实踐能力规定,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教学效果、教学特色与创新等多角度来评价课程方案,总结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为后续课程的改进提供依据[8]。
四、结束语
机电类师资培养课程的设置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既有社会层面的宏观因素,也有学校层面的微观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影响。传统单一的行为目标模式无法全面系统的评价课程的设置,文章通过CIPP课程评估模式建立机电类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评价体系,解决了机电类课程评价模式的评价范围狭隘、评价内容单一、评价体系不完整的缺陷,为今后机电类课程设置的评价提供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黄静宜.CIPP课程评价模式简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5,10:38-39.
[3]王盈,李平.CIPP模式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6.
[4]Stufflebeam D L. The CIPP Model for Evaluation[M].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Springer Netherlands,2003:31-62.
[5]吴东泰.CIPP评价模式在教学评价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2,7:23-23.
[6]袁琴.CIPP评价模式在高职项目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5:53-57.
[7]吴美兰.CIPP评价模式对构建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启示[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82-84.
[8]高竹.CIPP评价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3,6:93-95.
摘 要:评价是检验的手段,是改进的根本。CIPP课程评价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不以目的导向为唯一标准的全面评价模式,适合高校机电类课程设置评价。文章通过分析目前高校机电类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评价的不足,以CIPP模式为基础,分别从背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四个方面对高校机电类师资培养课程评价体系进行构建,以期为高校机电类师资的培养提供借鉴之处。
关键词:CIPP;机电类师资;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8-0195-02
Abstract: Evaluation is the means to inspection and the key to improvement. CIPP model is the comprehensive and novel evaluation model, which does not use purpose driven as the unique standard. So, it is suitable for the electromechanical class curriculu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current teachers training curriculum eval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based on CIPP model,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are constructed from four aspects: background assessment,input evaluation, process evaluation and result evaluation,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electromechanical teacher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CIPP; electromechanical teachers; curriculum evaluation
一、CIPP评估模型的概述
(一)CIPP评估模型提出的背景
CIPP课程评价模式是由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毕姆及同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系统确立起来的。1965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了《美国初等与中等教育法案》(Americas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简称ESE
A),斯塔弗毕姆是这项规模庞大评价工作的成员之一[1]。
在评价过程中,斯塔弗毕姆及其同事最初采用的是当时盛行的泰勒模式,即课程评价的目标模式。经过实验后他们发现泰勒模式不适合评价该方案,于是斯塔弗毕姆对此模式开始进行批判,最后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评价模式也就是CIPP评估模式,CIPP是由背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估(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估(Process evaluation)及成果评估(Product evaluation)这四项评估过程的首字母组成,简称CIPP评估模型。
(二)CIPP评估模型的基本内涵
1. 背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它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评估教育对象的需求、问题、条件和机会[2]。需求是指为实现目的所需要的有用事物;问题是指为满足需求同时所要克服的难题;条件指的是为满足需要可以利用的一切知识或专家意见;机会是指满足需求和解决相关问题的时机。它是对方案目标的现实性和目标实现的程度进行评估,了解现实情况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异,属于诊断性评价。其主要功能是用来调整目标、确定实施方案、帮助决策。系统分析、调查、听證会、访谈、文件探讨、诊断性测验等是背景评价常使用的方法。
2. 輸入评估(Input evaluation)。它是在背景评价的基础上,对达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方法、条件、战略以及备选方案的优劣等做出评价,实质上是对达到目标的可行性和效用度进行分析研究,属于诊断性评价。其主要功能在于帮助决策者选择有用的资源,制定适用的评价方案。输入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充分分析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解决问题的相应策略、评价方案的经济性、可行性、考察获得成功的相似方案、采用建议小组对不同方案做出审慎评价等,选出最佳实施策略[3]。
3. 过程评估(Process evaluation)。它是指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作连续不断地监督、评价、检查和反馈,确定或预测方案设计或执行中的缺陷,为方案的制定者提供反馈信息,属于形成性评价。其主要功能是获得反馈信息,帮助实施并评价课程方案。过程评估所需的信息、数据的收集方法可以是一些正规方法,也可以是非正规的方法,这类方法主要包括等级评分表、意见反馈调查表、或对已有的记录进行分析等[4]。
4. 成果评估(Product evaluation)。它主要是在方案实施之后,对课程目标的达程度进行评价,确定该课程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课程的原定目标,从而为课程的策划者提供调整课程的依据,属于总结性评价。其主要功能在于决定某项课程是否继续、中止或修正。成果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对结果的标准做出操作性定义和测量,收集与策划方案有关人员对结果的意见;对结果进行质量分析等。
(三)CIPP评估模型的优点 CIPP模式是一个贯穿培训始终的评价模式,它不仅仅对绩效结果进行评价,而是从培训的背景,培训的过程一直到培训的结束。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到了决策者的需求,为其提供所需的相关信息,并且它注重反馈信息,使评价活动更体现方向性和价值性。此外,CIPP模式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与可操作性,便于实践。利用CIPP模式对职教师资培训的课程设置进行评价不仅可以有效的检测到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学生需求,同时也能为后期职教师资课程的设置找出不足及提出建议。
二、高校机电类师资培养课程评价的不足
(一)只注重评价结果忽视评价过程
机电类师资课程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具有机械工程、电子技术、控制工程等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进而对机械师资课程的评价也是围绕这两大目标进行的,由于长期受泰勒行为目标模式的影响,机电类师资课程评价时也主要是对最终学生能力有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进行评价,对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效果及目标达成度没有作出明确评价实践,对掌握知识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课程实施的效果没有进行评价。忽略了过程评价就会使得课程实施中失去反馈信息,使课程实施方案不能得到及时调整,最终会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局限专业知识评价忽视综合能力的评价
机电类师资培养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其培养规格对知识的要求:第一、工具性知识。是指数学、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数据库使用、文献检索、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专业论文写作等知识。第二、专业性知识。是指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机械工程、电子技术、控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状态;职业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机电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第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指文学、历史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艺术、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等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是指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知识。虽然培养规格有明确规定各类课程,但是评价过程中没有制定出具体的、针对性的评价方案,评价的范围大大缩小了。
(三)评价体系不完整评价方法单一
机械师资课程评价主要集中实施效果的评价,缺失了课程开发和课程设计环节的评价,忽视了课程评价的系统性,无法达到改善和发展课程的目的。评价方法主要采用书面考试、等级打分制,形式比较单一,不能够全面对课程方案或课程结果做出评价。
三、CIPP模式在机电类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评价中的应用
(一)背景评价阶段
背景评价是课程开发的基础,CIPP评估模型的背景评价可分为三个阶段,对教育對象的评估、现实条件的评估以及外在有利资源的利用[5]。依据CIPP的背景评价,机电师资课程开发要做好对教育对象也就是机电师资的生源进行评估,需要了解学生群体的现有专业水平,教育能力水平,以及其他综合素质以便为评估课程培养方案是否符合教育对象。其次对现实条件的评估可分为多个层次,目前机电专业发展的程度是起步阶段、发展阶段还是成熟阶段;学校机电类师资教学方面的教师资源是否充足;机电教学硬件设施的条件如何,比如是否有提供学生可实际操作的机床、各类模具或是标准实验室。外在有利的资源主要是了解机电类专业课程设置评估是否有相关课程专家或评估的专业人士提出意见,以便于后期为评估出谋划策。
(二)输入评价阶段
输入评价的实质也就是在背景评价的基础上筛选的过程。基于背景评价搜集的各方面信息,评价人员可能会对整个评价过程做出多个具体方案,输入的过程就是对多个方案进行甄别选出最佳方案[6]。机电类师资作为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机械工程、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和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工程实践问题,能担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类专业教学、相关行业企业职业培训、教育管理等工作以及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开发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从培养要求方面来讲,其培养指标更多、培养规格更为严。在输入评价过程中就需要结合机电类师资具体培养方案、课程目标、社会需求以及就业方向等,通过本专业的教师、专家及课程策划人员对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及效度系统全面地做出评价。
(三)过程评价阶段
落实一套最优评价方案后,就需要利用此评价方案来对机电类课程设置进行全方位评价。过程评价历时长,需要追踪课程的实施的全部过程,在此期间需要不间断反馈机电类课程设置是否与培养目标一致,是否与培养方案相符[7]。课程范围是否覆盖机电类专业所需的各类课程,课程实施有没有阶段性目标,实施中对学生的掌握程度有没有实时的测评方案。对机电专业知识与教育技能是否有针对性评价方法,从本专业学生到机电类专业的老师或相关实习单位、企业等都要对课程进行评价。若评价过程中发现问题需及时反馈,以便对课程方案做出及时调整。
(四)结果评价阶段
结果评价是结合以上评价结果从整体对机电类课程的方案做出评价。评价方案设计人员通过问卷调查法、座谈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大数据库等分析数据的方法来收集各类评教数据、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信息、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结合机电类课程的理论知识要求与实踐能力规定,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教学效果、教学特色与创新等多角度来评价课程方案,总结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为后续课程的改进提供依据[8]。
四、结束语
机电类师资培养课程的设置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既有社会层面的宏观因素,也有学校层面的微观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影响。传统单一的行为目标模式无法全面系统的评价课程的设置,文章通过CIPP课程评估模式建立机电类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评价体系,解决了机电类课程评价模式的评价范围狭隘、评价内容单一、评价体系不完整的缺陷,为今后机电类课程设置的评价提供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黄静宜.CIPP课程评价模式简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5,10:38-39.
[3]王盈,李平.CIPP模式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6.
[4]Stufflebeam D L. The CIPP Model for Evaluation[M].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Springer Netherlands,2003:31-62.
[5]吴东泰.CIPP评价模式在教学评价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2,7:23-23.
[6]袁琴.CIPP评价模式在高职项目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5:53-57.
[7]吴美兰.CIPP评价模式对构建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启示[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82-84.
[8]高竹.CIPP评价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3,6: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