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道兵,现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马鞍山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马鞍山市花山区书画家协会书记。
吾习书三十载,近于小楷研习揣摩间,终有细微突破,于心甚慰,且不嫌粗粝简陋,于此为诸君浅言之。
一、顿悟禅机
幸甚至哉!吾习书始于一九八八年之大学时代,研习时间格外充裕。初,于小楷之道,径途唐楷柳公权之《玄秘塔碑》,常以四尺整宣作两厘米见方之线格,每夜一通,每日不下于十小时;后渐至大王《乐毅论》、北碑《张黑女》,又习北碑《张猛龙》、大令《玉版十三行》;再至曹魏钟太傅《荐季直表》。行书兼习陆柬之《文赋》,再至米南宫《苕溪诗帖》《蜀素帖》。小草专攻大王《十七帖》。近十载,辗转于“钟王”《荐季直表》《乐毅论》《十七帖》,然难有质变性领悟。
二0一九年,少有挥毫,偶有感想方掭毫试纸,近乎不曾触碰笔墨几日。常冥想苦思于无数书家同人注力之所在——如何从数十载苦修中求得顿悟与精进?
二0二0年二月五日晚,执笔一念忽如席地狂风,急理笔墨纸张,以案前之《稼轩长短句》尝试,在数小时细枝末节中忽有所悟:吾得焉!
(一)遒劲
过去无法真实体验用笔道劲为何意,今妄论一二。汲汲经年,下笔唯恐孱弱,点画唯恐不清不楚,然外貌终归呈板结状。点画似乎酷似“钟王”,单字似乎尚且可观,而整篇却难有活气。
今执笔依然谨慎,然点画塑造一变前规,高度强化弧线点画的视觉感,使结字顿生盎然生机。字中无弧形点画,则强化結字之呼应笔势。
(二)连绵
太极走功法口诀中有如下描述:“迈步如猫行,轻捷似鹤立,灵脚神鹿意,起步莫抬高,行如风逍遥。以神驭气,神气混凝,循环呼应,血脉流通。”(有少数语句删减)以此等太极功法描述小楷之法,甚为恰当。
点画遒劲,必然要求每一点画真正如生命体中各组织器官,浑然一体而又充满活力,由外观之,结字自在舒适,灵活不呆板,而其中宫则气息连绵、神完气足;最终使得整体结字如运气行拳之太极高手,身姿较日常站立时略低(方圆),而气息圆满、融会贯通的劲道,看似尚未发出,实则遍行全身、一触即发!此谓之连绵。
二、理念与技法
(一)小字宽之贵大
大王于《笔势论十二章》之《视形章第三》云:“分间布白,上下齐平,均其体制,大小尤难。大字促之贵小,小字宽之贵大,自然宽狭得所,不失其宜。”此中语义,历代多有解读。米南宫《海岳名言》云:“……小字展令大,大字促令小,是张颠教颜真卿谬论。”吾不以为然。大王言论,兼以《乐毅论》为例示教大令诸子,窃以为侧重于小楷书写。米南宫又云:“世人多写大字时用力捉笔,字愈无筋骨神气,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笑。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都无刻意做作乃佳。”此言虽落眼大字榜书,却也论及小字核心——“锋势备全”。
吾更有偏解如此:小字贵大,方寸之小楷,难拥有大字之气势。将书家小字放大若干倍,则丑俊立现,即便是书史名家,也大半尽废。
细细揣摩其间原理,往往令人豁然开朗。
小字于气势多有不足乃其一,点画线条力量不足更为其二。追求表象之齐平、平稳,往往是多数小楷少活气、无生机之根源。唯有于动势中追求平稳,方可龙骧虎步,气势逼人。因此,每一字皆须处于设险化险过程之中。正所谓:“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点画线条力度不足,便无以放大若干,否则,单薄伶仃身姿必将崩溃。何以应对此中不足?唯有使线条富有弹性与张力,令其适险而无虞。弹性,弹簧,皆可令吾联想至弧线形物体。倘若令每一字都具有弹性,自然需要塑造富有张力之点画线条。钟太傅《荐季直表》点画足可借鉴。
(二)阴阳相生,精致、模糊同在
小楷点画塑造与结字布白,虽不同于行草墨色大起大落之变幻,而阴阳相生同样为其先天基因,断不会少。
线条柔性即刚性。千斤铁胎硬弓,不可缺承担巨力之弓弦。铁胎、弓弦,足显阳阴。一字之中,有点画为弓,就有点画为弦,其中隐含之力即为待发未发之箭矢!
小楷之点画形态,既要表达准确、到位,又要有所保留、含蓄。限于墨色变化不足,小楷须于细微线条之间有自身禀性。点画塑造之中,需要对部分线条予以虚化,甚至于以草、行、隶笔法活用其间。
遥想北碑诸作,何种书体笔法不在其中?李可染曾有佳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北碑神气,正在于凡吾所需,尽可取用。遍观北碑诸家,世间几人言之为草、为行?以此观之,小楷原可取法传统大千世界,岂可固于名家训条?
于此,窃以为,楷法正如同佛法禅机,是端庄宝相,是浑然天成,是“吹尽狂沙始见金”,而绝非芸芸众生心中不可撼动的唐人法典。——唐楷并非从来如此。
曾经多人难以理解吾偏爱《荐季直表》而不喜《宣示表》。于太傅一代,《宣示表》或许是接近定型的杰作,而回溯历史,《荐季直表》却正如人类孩童时代,赤子之心尽显,童稚之气扑面。
《荐季直表》中使用的点画、结体语言,如今看来,尚处垂髫,却又如同得道高僧,心中已然放下一切,唯有天真烂漫,仿佛平淡无奇的流水缓缓溢出,却完完全全浸染终生。
正因由点画皆未定型,故而丰富的可塑性赋予了《荐季直表》无限拓展性。它的点画,又真切又精到,又模糊又遥远,此乃艺术之真谛也!
2020年春于江南剑斋
约稿、责编:史春霖、金前文
吾习书三十载,近于小楷研习揣摩间,终有细微突破,于心甚慰,且不嫌粗粝简陋,于此为诸君浅言之。
一、顿悟禅机
幸甚至哉!吾习书始于一九八八年之大学时代,研习时间格外充裕。初,于小楷之道,径途唐楷柳公权之《玄秘塔碑》,常以四尺整宣作两厘米见方之线格,每夜一通,每日不下于十小时;后渐至大王《乐毅论》、北碑《张黑女》,又习北碑《张猛龙》、大令《玉版十三行》;再至曹魏钟太傅《荐季直表》。行书兼习陆柬之《文赋》,再至米南宫《苕溪诗帖》《蜀素帖》。小草专攻大王《十七帖》。近十载,辗转于“钟王”《荐季直表》《乐毅论》《十七帖》,然难有质变性领悟。
二0一九年,少有挥毫,偶有感想方掭毫试纸,近乎不曾触碰笔墨几日。常冥想苦思于无数书家同人注力之所在——如何从数十载苦修中求得顿悟与精进?
二0二0年二月五日晚,执笔一念忽如席地狂风,急理笔墨纸张,以案前之《稼轩长短句》尝试,在数小时细枝末节中忽有所悟:吾得焉!
(一)遒劲
过去无法真实体验用笔道劲为何意,今妄论一二。汲汲经年,下笔唯恐孱弱,点画唯恐不清不楚,然外貌终归呈板结状。点画似乎酷似“钟王”,单字似乎尚且可观,而整篇却难有活气。
今执笔依然谨慎,然点画塑造一变前规,高度强化弧线点画的视觉感,使结字顿生盎然生机。字中无弧形点画,则强化結字之呼应笔势。
(二)连绵
太极走功法口诀中有如下描述:“迈步如猫行,轻捷似鹤立,灵脚神鹿意,起步莫抬高,行如风逍遥。以神驭气,神气混凝,循环呼应,血脉流通。”(有少数语句删减)以此等太极功法描述小楷之法,甚为恰当。
点画遒劲,必然要求每一点画真正如生命体中各组织器官,浑然一体而又充满活力,由外观之,结字自在舒适,灵活不呆板,而其中宫则气息连绵、神完气足;最终使得整体结字如运气行拳之太极高手,身姿较日常站立时略低(方圆),而气息圆满、融会贯通的劲道,看似尚未发出,实则遍行全身、一触即发!此谓之连绵。
二、理念与技法
(一)小字宽之贵大
大王于《笔势论十二章》之《视形章第三》云:“分间布白,上下齐平,均其体制,大小尤难。大字促之贵小,小字宽之贵大,自然宽狭得所,不失其宜。”此中语义,历代多有解读。米南宫《海岳名言》云:“……小字展令大,大字促令小,是张颠教颜真卿谬论。”吾不以为然。大王言论,兼以《乐毅论》为例示教大令诸子,窃以为侧重于小楷书写。米南宫又云:“世人多写大字时用力捉笔,字愈无筋骨神气,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笑。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都无刻意做作乃佳。”此言虽落眼大字榜书,却也论及小字核心——“锋势备全”。
吾更有偏解如此:小字贵大,方寸之小楷,难拥有大字之气势。将书家小字放大若干倍,则丑俊立现,即便是书史名家,也大半尽废。
细细揣摩其间原理,往往令人豁然开朗。
小字于气势多有不足乃其一,点画线条力量不足更为其二。追求表象之齐平、平稳,往往是多数小楷少活气、无生机之根源。唯有于动势中追求平稳,方可龙骧虎步,气势逼人。因此,每一字皆须处于设险化险过程之中。正所谓:“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点画线条力度不足,便无以放大若干,否则,单薄伶仃身姿必将崩溃。何以应对此中不足?唯有使线条富有弹性与张力,令其适险而无虞。弹性,弹簧,皆可令吾联想至弧线形物体。倘若令每一字都具有弹性,自然需要塑造富有张力之点画线条。钟太傅《荐季直表》点画足可借鉴。
(二)阴阳相生,精致、模糊同在
小楷点画塑造与结字布白,虽不同于行草墨色大起大落之变幻,而阴阳相生同样为其先天基因,断不会少。
线条柔性即刚性。千斤铁胎硬弓,不可缺承担巨力之弓弦。铁胎、弓弦,足显阳阴。一字之中,有点画为弓,就有点画为弦,其中隐含之力即为待发未发之箭矢!
小楷之点画形态,既要表达准确、到位,又要有所保留、含蓄。限于墨色变化不足,小楷须于细微线条之间有自身禀性。点画塑造之中,需要对部分线条予以虚化,甚至于以草、行、隶笔法活用其间。
遥想北碑诸作,何种书体笔法不在其中?李可染曾有佳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北碑神气,正在于凡吾所需,尽可取用。遍观北碑诸家,世间几人言之为草、为行?以此观之,小楷原可取法传统大千世界,岂可固于名家训条?
于此,窃以为,楷法正如同佛法禅机,是端庄宝相,是浑然天成,是“吹尽狂沙始见金”,而绝非芸芸众生心中不可撼动的唐人法典。——唐楷并非从来如此。
曾经多人难以理解吾偏爱《荐季直表》而不喜《宣示表》。于太傅一代,《宣示表》或许是接近定型的杰作,而回溯历史,《荐季直表》却正如人类孩童时代,赤子之心尽显,童稚之气扑面。
《荐季直表》中使用的点画、结体语言,如今看来,尚处垂髫,却又如同得道高僧,心中已然放下一切,唯有天真烂漫,仿佛平淡无奇的流水缓缓溢出,却完完全全浸染终生。
正因由点画皆未定型,故而丰富的可塑性赋予了《荐季直表》无限拓展性。它的点画,又真切又精到,又模糊又遥远,此乃艺术之真谛也!
2020年春于江南剑斋
约稿、责编:史春霖、金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