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其实由四个要素构成:教学内容、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其中教学环境又包括教室与教学设备等小环境和社会与时代等大环境。对于教师而言,教材、生源、环境等都是客观条件,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改变的其实是自己对教材、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要素之间组合关系的思考。这些关系综合体现为教学效果、学习效果或师生的课堂表现等。
那么,优质高效课堂应该有哪些表现呢?笔者认为,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质。
促思考、求改变
课堂不能仅仅是热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是要“促思考、求改变”。就是要看在课堂上,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情感水平有没有发生变化。包括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对社会现实的体认、思维品质、对自我和他人的情感等,有没有因为教师的介入、因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活动而发生改变和提升。好的课堂,其表现一定是学生的思维或情感发生了改变。
我听过一堂很有“语文味”、让学生情感起伏认知提升的《记承天寺夜游》,执教教师设计的主问题是让学生通过朗读寻找课文中的“一点之美”。
在教师引导下,有的学生找到了月色描写之美,有的学生体会到“闲人”一词的复杂感情,有的学生分析出“亦未寝”中郁郁寡欢之情,有的学生理解了作者微妙的情感变化……在主问题的引领下,语言文字的细节之美被学生认知;从“赏美”入手,学生品味到蕴藏在文中的人生之“味”。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结构分析。学生再读文本,深入揣摩,在教师的点评分析后,慢慢领会这篇课文的“多变”。它既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至“盖竹柏影也”为叙事,最后三句是抒情,文章叙议相结合。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从表达方式上可以分为“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三部分。还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事情的起因是“起”,发展是“承”,一个特写镜头是“转”,“合”用抒情议论托起全文,收束全文。
认知思维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是直觉行动思维,思维与对物体的感知相联系,思维在行动中进行,不能在行动前进行;第二层是具体形象思维,思维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彼此的联系来进行,还不能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第三层是抽象概括思维,儿童开始利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事物的内在本质特征和联系进行认识;第四层是辩证逻辑思维,思维是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
这堂语文课从直觉行动思维起始,通过朗读,从美的直观感受切入,逐渐引导学生建立文本内容之间以及文本内容与人生之间的联系,从表达方式到行文逻辑越来越深入地理解文本组织架构,最后又以文本的“多变”启迪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
更重要的是,课堂上认知思维和情感水平的提升应该建立在学科素养提升的基础之上。这堂语文课始终紧扣语文教学主线,从朗读、赏美和课文结构分析入手,设计看似简单,却是别出心裁的思维能力训练。其实,其他学科的认知思维和情感水平提升又何尝不应如此呢?
体现新型教学关系
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其实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之初,这个方向就已经明确,但纵观20年来的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很好地契合国家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方式的期待。
我们倡导的新型教学关系要求课堂以学生学习为主。首先,需要教师进行角色转变,从课堂的绝对权威转变成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促进者,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而教师应把教学重心放在教学设计、活动组织、过程监控、答疑解惑和学习评价上。
同时,新型教学关系的建立需要在课堂上把教与学的过程打开。教师要通过设计台阶、搭建阶梯一步一步展开教学过程,在学生思维生成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思维。比如语文学科,文章的言说一定要建立在逻辑思维之上,言论也一定要有理有据;数学学科,要在师生思维的碰撞中发现、归纳、提炼、运用模型,在不断“化归”中把新问题转化为旧问题来解决。
把过程打开的课堂可以有讨论、探究、展示等丰富的表现形式,但在这些形式背后实际上都是“有体验的学习”“有对话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对象性活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教与学的关系也不仅仅是一种对象性关系(“主体—客体”或“我—它”关系),而且也是一种意义活动(精神性交往活动)和意义关系(“主体—主体”或“我—你”关系)。由此可见,建立在意义关系之上的教学活动主要不是一种知识授受过程,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通过理解和“对话”获得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强调教与学之间是一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并不意味着教与学之间不存在教育关系。教师在意义关系之上组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课堂,落脚点不是轻巧了,而是更难了。课堂教学需要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在师生互动中获得最具学科本质、最具价值的基本活動经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做了这样一个比喻:“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能成为我们知识有机体的一个部分。”
作为教师,要想真正让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既要重视知识形成过程,又要重视发掘蕴藏在知识背后的重要思想方法,不失时机地巧妙进行学科思维渗透,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和坚持民主性原则,促进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与交流。
真正让小组学习共同体实现讨论交流
为了给学生带来思想、言语活动的体验,课堂组织方式需要发生相应变化。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每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生命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学业水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因学生差异性而形成的思维交流碰撞往往可以生成许多新颖、个性的情思,让课堂“意外”迭出,摇曳生姿。 小组合作学习必须真正实现讨论交流,让学生的思维与学理共进、情怀与智慧共生,然后不断衍生“意外”和“陌生”,实现师生对话双边互动。
真正的对话是平等、自由、公正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双方都尊重对方的观点、人格和价值观,并且能够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从而让不同的想法在一起碰撞。对话的目的并不是要达成一致,而是更好地理解和珍视差异,因为观点的不同正说明问题的复杂性,说明对话的必要和可能。而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对话,是蕴含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演说,不仅表现为交流与探讨、提问与回答,还可以表现为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
课堂小组讨论的问题要精心设计,可以是在教学重点、难点处设计的具有一定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主动提出的问题。问题本身应具有讨论价值,最好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课堂的精彩,不能表现为总是几位学生与教师对话,而要关注全体学生的收获。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在场”。
一是于无向处指向。在学生没有方向的时候教师应该给出方向。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目标是什么、研究的路径是否正确,教师应该给予点拨。
二是于无法处教法。当小组合作学习陷入困境时,教师要适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是于无疑处生疑。让学生提出问题是讨论与交流不可或缺的第一步,学生限于知识结构、人生阅历可能一时半会儿提不出问题,并非真的没有问题,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引导。
四是于无力处给力。当学生能力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资源、工具、脚手架,让学生借助这些资源去解决问题。例如不断追问学生,让学生一个台阶接着一个台阶往上走,思维逐层展开、逐步深入,思维能力逐渐提升,这样课堂的效益就十分明显。
让学生成为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之一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判断一节“好”课时,常常优先关注教学内容挖得深、教师语言精彩、板书设计巧妙、课件做得精美等。总之在我的关注点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教师的表现,而非学生的成长。但实际上,教学内容挖得深,有时源于教师自己对问题的新理解,或许已经超越了学生的发展区;教师的流畅表达其实是课堂的线,学生即使表述得不尽善尽美,却是真正的学习所得,这才是课堂的价值;而那些吸引眼球的课件和板书并不是学习真实发生的标识。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很多时候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某些观感和评价,与学生实际获得感并非正向相关。
学习中的学生是教育和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学生的潜力、潜能是巨大的,但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这个资源常常被忽略。我们强调学生作为学习资源,尤其要把学生的问题和错误当作重要的学习资源,注重方法的指导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作为教师是否有过这样的教学体验?课堂由学生的问题展开,在学生的自我答疑中,他们的思维被激活;教师顺势总结、点拨,渐渐发现课堂的生成在学生的思考与表达中实现,他们的问题也激活了教师的思维——好的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
教师有没有常常在课堂上感受到“惊喜”?原以为学生不可能想到的方法,他们出乎意料地给出了更多奇思妙想;本来是有些枯燥的理论性质的课,学生却善于联系生活,对学习充满好奇和乐趣,甚至感染着教师。要相信学生,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优质的课堂教学应该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设计,力争通过方法指导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自己理解和消化,让他们自主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静静地、慢慢地按照规律成长,让他们真实地发展。
真正优质有效的课堂必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预设走向生成,从关注问题的答案走向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从关注知识的教学走向关注能力的培养。唯有如此,学生的自主学习才会在课堂上真正发生。
需要强调的是,课堂应是寻求教与学合一的过程,两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要实现有效優质的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也离不开学生的学,不要偏向一边忘了另一边。关注“教师的教”,会强化主导作用、明晰目标,让课堂更加高效;关注“学生的学”,会更加突出主体,促进学生发展,让教学更加有效。
加强智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还要学会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珍惜时光、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敢于创造;加强美育,不仅要重视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所有教育理想的实现,最主要的阵地就是课堂。一定要让课堂激发出活力、散发出魅力,给予教师更多的课堂指导,让更多的课堂优质高效。
(来源:《人民教育》 谢学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