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该课程以学生活动作为主线,采用活动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了解社会,在活动中获取真实的体验,形成良好的品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落实好课程,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关键词】品德课堂 活动化教学 有效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78-02
丰富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活动,能使教学呈现出灵动与生机,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实现的,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要注重教材呈现的场景,搭建活动平台,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放手让学生实践、体验、探索,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本文从活动化教学的意义、活动化教学的基本特征、活动化教学的基本策略来阐述了如何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进行有效活动教学。
一、活动化教学的意义
活动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活动为课堂主线,以学生参与、探索为形式特征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单靠知识的单向灌输及教师的一席精彩话语是行不通的。如果只是单纯的说教会让道德与社会成为空泛的理念,不能真实地体现在各种活动中,更不能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提炼出自己的认识。因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把学生置于生活中、活动中、社会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情感、知识,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得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这些真实感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形成社会认识,并将认识转化为行动。
二、活动化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活动设计应明确教学目的
活动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载体,教师首先确定活动的意义是什么,再确定课程活动的目的,这样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才不会偏离教学目标。如果目标性不强,效果不明显,哪怕再好的活动,也是徒劳。如二年级上册《变来变去的水》,为了引导二年级孩子观察、发现水的特点,让孩子感觉发现水的秘密,设计了“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倒一倒”的活动,“看一看”活动,是通过对比牛奶、水的颜色,孩子们发现了水是无色的;“闻一闻”活动,是通过对比醋、水的味道,孩子们发现水是无气味的;“尝一尝”活动,孩子们认真地品尝了水,发现水是无味的;“倒一倒”活动,通过动手将水倒入椎体和圆柱体,孩子们发现了水是没有固定形状的,可以倒来倒去。通过活动引导孩子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同时学生也了解水、亲近水,发现水的特点,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和设计各种活动,让每一个小活动都能达到探索水的特点的目标,并学会用科学的方法了解世界。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各种活动达成教学目标,让活动化教学为教学目标服务,既达成目标,又让活动富有时效性,这才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育价值,活动让它更具活力。
(二)活动设计应来源真实生活
开展活动化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让活动成为学生体验生活的有效过程。心理学表明,当学习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活动设计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符合学生现实生活的活动氛围,进而让学生认识生活、走进社会、健康发展。如一年级下册《春天来了》,这是走进大自然的一个主题,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喜欢在大自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发现自然的各种变化,发展初步的科学观察和探究能力。在本课教学中,设计了两个活动:走进课本,认识春天;走出课本,找到春天。北师大版的教材是和北方气候相匹配的,而我校学生大部分都生活在南方,不管是气温、植物、水果、蔬菜等,对于学生来说,教材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南方春天的信息教材都没有涉及到,教材以外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带着学生到校园中、校园周围去看一看春天,找一找春天藏在哪里,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寻找春天,将自己观察到的能表现春天的特征和现象画下来,记下来,写下来,整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给学生带来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
(三)活动设计应体现学生主体
提到“以学生为主体”,许多教师都深有体会,课堂很热闹,教师千方百计地设计活动让学生参与,每个细节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思路设计的,要求学生按照设计活动来进行学习,看起来以学生为主体,其实也不尽然。活动设计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问题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活动触动学生心灵。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自己解决许多事情,在老师的指导下给予他们探索的空间。如三年级下册《学校周围有什么》,设计了一个分小组调查的活动,由于担心三年级孩子走出校园无所适从,于是让几个老师协助带队并当好“导游”角色进行介绍,结果孩子只是排着队有序逛了一趟。在另一个班级的教学中,我调整了活动方案,把班级孩子分成8个小“旅游团”,选出有组织能力有责任心的“团长”,让他们带领自己的“旅游团”分别从学校八个方向进行活动,进行记录,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次活动还算满意,活动总结时,孩子们纷纷积极汇报他们的发现。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放手让孩子们去做,充分相信他们,这才是属于孩子真正的活动,而不是活动孩子。
三、活动化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开阔视野 准备活动
课前设置一项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丰富他们的感知,带着问题进课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精神。准备活动主要分为社会调查和资料搜集两大活动。社会调查活动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针对调查问题进行亲身体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社会,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如三年级上册《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让学生利用周末到各公共场所进行调查,有的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了商店、超市、医院、电影院、公园、电视台、理发店、工厂等地,了解不同职业、不同行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过调查,学生明白了各行各业的劳动都是光荣的,应该尊重每个人的职业,也更好地理解社会需要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自己的责任。资料搜集活动组织学生搜集与教材相关的资料,建立学生多方面的认知,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三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社区》,让学生分主题搜集资料:搜集我国农村、城市社区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搜集我国山地、沿海社区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搜集我国少数民族社区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搜集世界各地特色鲜明的社区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这些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学生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在课一开始,教师若能精心设计一些活动模式,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那么就为后面的学习铺设了一条绿色通道。 (二)体验感悟 学习活动
体验活动,可以让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享受学习活动中的乐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体验活动,有些主题的学习,可以用体验活动的形式来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感悟和提升。如三年级上册《走进残疾人》,组织学生三次体验,引导学生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单手穿衣”活动,体验肢残人的生活,一只手不动,另一只手穿衣;“手语传话”活动,体验聋哑人的生活,不能动口,只能用手势表达;“蒙眼前进”活动,体验盲人的生活,把眼蒙住,在另一位同学的扶助下走完规定的路程。这三种活动容易操作,学生平时也不会做这种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有新鲜感。从一开始活动时的不以为然到慌张、手足无措,再到体验完的感慨,学生们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残疾人生活的困难。这种体验活动没有太多的要求和束缚,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角色转换,真实感受,这样的课堂成为学生的活动天堂。
(三)升华内化 延伸活动
课后活动是课堂的延伸,教师应重视让学生进行操作延伸,深化课堂活动内容。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走向社会、认识生活、思考环境,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如六年级上册《品格的试金石》上完之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自由走进“诚信超市”中,积极参与活动,真实体验,真正走进生活中。“诚信故事超市”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搜集在书籍、报刊、网络、电视等出现的诚信故事;“诚信游戏超市”,班级举行游戏节,创编游戏,制定游戏规则,有的同学不遵守游戏规则被淘汰,声望低,得不到邀请,对这些同学而言就是教育契机;“诚信商品超市”,同学们带来自己的玩具、书籍等,进行明码标价,自定诚信规则,自由进行买卖;“诚信家教超市”家长担负起教师的角色,在家中开设课堂,将现实生活作为教材,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考验孩子们是不是将诚信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能否做到言行一致,如完成家庭作业有没有诚实守信等。课后的“诚信超市”活动,吸引了同学,延伸到真实生活中,锻炼了老师、家长和学生,更让学生的品质得到巩固。
四、结语
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中运用活动化教学,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可以为学生带来快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在活动中真正体验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着眼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有效的活动,将学生带到更广阔的世界,延伸到社会,相信孩子们在优化的环境中可以受到熏陶和教育。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用活动来支撑,用心灵来体验,用实践来升华。
参考文献:
[1]苗玉英.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3(25).
[2]叶兵.小学品德“活动单”的设计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12)
[3]吴平安.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的策略[J].成功(教育),2012(07):175.
【关键词】品德课堂 活动化教学 有效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78-02
丰富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活动,能使教学呈现出灵动与生机,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实现的,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要注重教材呈现的场景,搭建活动平台,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放手让学生实践、体验、探索,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本文从活动化教学的意义、活动化教学的基本特征、活动化教学的基本策略来阐述了如何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进行有效活动教学。
一、活动化教学的意义
活动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活动为课堂主线,以学生参与、探索为形式特征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单靠知识的单向灌输及教师的一席精彩话语是行不通的。如果只是单纯的说教会让道德与社会成为空泛的理念,不能真实地体现在各种活动中,更不能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提炼出自己的认识。因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把学生置于生活中、活动中、社会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情感、知识,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得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这些真实感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形成社会认识,并将认识转化为行动。
二、活动化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活动设计应明确教学目的
活动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载体,教师首先确定活动的意义是什么,再确定课程活动的目的,这样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才不会偏离教学目标。如果目标性不强,效果不明显,哪怕再好的活动,也是徒劳。如二年级上册《变来变去的水》,为了引导二年级孩子观察、发现水的特点,让孩子感觉发现水的秘密,设计了“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倒一倒”的活动,“看一看”活动,是通过对比牛奶、水的颜色,孩子们发现了水是无色的;“闻一闻”活动,是通过对比醋、水的味道,孩子们发现水是无气味的;“尝一尝”活动,孩子们认真地品尝了水,发现水是无味的;“倒一倒”活动,通过动手将水倒入椎体和圆柱体,孩子们发现了水是没有固定形状的,可以倒来倒去。通过活动引导孩子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同时学生也了解水、亲近水,发现水的特点,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和设计各种活动,让每一个小活动都能达到探索水的特点的目标,并学会用科学的方法了解世界。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各种活动达成教学目标,让活动化教学为教学目标服务,既达成目标,又让活动富有时效性,这才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育价值,活动让它更具活力。
(二)活动设计应来源真实生活
开展活动化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让活动成为学生体验生活的有效过程。心理学表明,当学习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活动设计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符合学生现实生活的活动氛围,进而让学生认识生活、走进社会、健康发展。如一年级下册《春天来了》,这是走进大自然的一个主题,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喜欢在大自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发现自然的各种变化,发展初步的科学观察和探究能力。在本课教学中,设计了两个活动:走进课本,认识春天;走出课本,找到春天。北师大版的教材是和北方气候相匹配的,而我校学生大部分都生活在南方,不管是气温、植物、水果、蔬菜等,对于学生来说,教材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南方春天的信息教材都没有涉及到,教材以外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带着学生到校园中、校园周围去看一看春天,找一找春天藏在哪里,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寻找春天,将自己观察到的能表现春天的特征和现象画下来,记下来,写下来,整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给学生带来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
(三)活动设计应体现学生主体
提到“以学生为主体”,许多教师都深有体会,课堂很热闹,教师千方百计地设计活动让学生参与,每个细节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思路设计的,要求学生按照设计活动来进行学习,看起来以学生为主体,其实也不尽然。活动设计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问题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活动触动学生心灵。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自己解决许多事情,在老师的指导下给予他们探索的空间。如三年级下册《学校周围有什么》,设计了一个分小组调查的活动,由于担心三年级孩子走出校园无所适从,于是让几个老师协助带队并当好“导游”角色进行介绍,结果孩子只是排着队有序逛了一趟。在另一个班级的教学中,我调整了活动方案,把班级孩子分成8个小“旅游团”,选出有组织能力有责任心的“团长”,让他们带领自己的“旅游团”分别从学校八个方向进行活动,进行记录,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次活动还算满意,活动总结时,孩子们纷纷积极汇报他们的发现。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放手让孩子们去做,充分相信他们,这才是属于孩子真正的活动,而不是活动孩子。
三、活动化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开阔视野 准备活动
课前设置一项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丰富他们的感知,带着问题进课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精神。准备活动主要分为社会调查和资料搜集两大活动。社会调查活动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针对调查问题进行亲身体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社会,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如三年级上册《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让学生利用周末到各公共场所进行调查,有的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了商店、超市、医院、电影院、公园、电视台、理发店、工厂等地,了解不同职业、不同行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过调查,学生明白了各行各业的劳动都是光荣的,应该尊重每个人的职业,也更好地理解社会需要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自己的责任。资料搜集活动组织学生搜集与教材相关的资料,建立学生多方面的认知,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三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社区》,让学生分主题搜集资料:搜集我国农村、城市社区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搜集我国山地、沿海社区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搜集我国少数民族社区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搜集世界各地特色鲜明的社区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这些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学生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在课一开始,教师若能精心设计一些活动模式,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那么就为后面的学习铺设了一条绿色通道。 (二)体验感悟 学习活动
体验活动,可以让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享受学习活动中的乐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体验活动,有些主题的学习,可以用体验活动的形式来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感悟和提升。如三年级上册《走进残疾人》,组织学生三次体验,引导学生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单手穿衣”活动,体验肢残人的生活,一只手不动,另一只手穿衣;“手语传话”活动,体验聋哑人的生活,不能动口,只能用手势表达;“蒙眼前进”活动,体验盲人的生活,把眼蒙住,在另一位同学的扶助下走完规定的路程。这三种活动容易操作,学生平时也不会做这种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有新鲜感。从一开始活动时的不以为然到慌张、手足无措,再到体验完的感慨,学生们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残疾人生活的困难。这种体验活动没有太多的要求和束缚,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角色转换,真实感受,这样的课堂成为学生的活动天堂。
(三)升华内化 延伸活动
课后活动是课堂的延伸,教师应重视让学生进行操作延伸,深化课堂活动内容。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走向社会、认识生活、思考环境,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如六年级上册《品格的试金石》上完之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自由走进“诚信超市”中,积极参与活动,真实体验,真正走进生活中。“诚信故事超市”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搜集在书籍、报刊、网络、电视等出现的诚信故事;“诚信游戏超市”,班级举行游戏节,创编游戏,制定游戏规则,有的同学不遵守游戏规则被淘汰,声望低,得不到邀请,对这些同学而言就是教育契机;“诚信商品超市”,同学们带来自己的玩具、书籍等,进行明码标价,自定诚信规则,自由进行买卖;“诚信家教超市”家长担负起教师的角色,在家中开设课堂,将现实生活作为教材,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考验孩子们是不是将诚信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能否做到言行一致,如完成家庭作业有没有诚实守信等。课后的“诚信超市”活动,吸引了同学,延伸到真实生活中,锻炼了老师、家长和学生,更让学生的品质得到巩固。
四、结语
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中运用活动化教学,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可以为学生带来快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在活动中真正体验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着眼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有效的活动,将学生带到更广阔的世界,延伸到社会,相信孩子们在优化的环境中可以受到熏陶和教育。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用活动来支撑,用心灵来体验,用实践来升华。
参考文献:
[1]苗玉英.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3(25).
[2]叶兵.小学品德“活动单”的设计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12)
[3]吴平安.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的策略[J].成功(教育),2012(0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