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参考组(西格列汀)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等指标变化,对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空腹胰岛素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能够良好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同时安全性高,可作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肥胖2型糖尿病 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158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104-01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缺陷是其基本的发病机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以促进患者血糖达标,消除糖毒性,对胰岛功能形成保护作用,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二甲双胍及西格列汀均为肥胖2型糖尿病的使用药物,临床对其分别治疗研究较多,而其联合用药研究相对比较缺乏。笔者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9.62±4.1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1]制定的2型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西格列汀(生产公司:Merck SharpDohme Italia SPA,国药准字:H20100051)治疗,每次100mg,每天1次,具体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决定,间隔3天进行1次调整;二甲双胍(生产公司: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治疗,起始剂量为每天850mg,每日一次随餐服用,每2周增加给药剂量850mg,逐渐增至每日给药1700mg,每日分为二次服用。参考组仅采用西格列汀治疗,使用厂家,服用方法均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对患者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进行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体重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体质量均出现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具体见表1:
2.2 观察组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空腹胰岛素分别为4.41±3.04、14.33±3.01,与治疗前5.39±4.58、9.21±1.3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组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空腹胰岛素分别为5.06±2.18,11.12±3.03与治疗前5.41±4.61、13.96±3.2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2例呕吐、恶心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参考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呕吐、恶心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导致2型糖尿病的原因较多,一是由肌肉和脂肪组织葡萄糖摄取减少导致的胰岛素抵抗,一是由β细胞释放胰岛素功能下降。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发现,除了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等能够对血糖进行调节外,同时,肠源性激素在糖代谢调节中亦有参与[2]。西格列汀为临床常用的降血糖药物,具有较高的葡萄糖代谢性,随着血糖的升高,药物作用越强,而当血糖下降时,作用减弱;二甲双胍通过改善肌肉组织及肝脏的胰岛素抵抗,从而有效降糖,实现良好的降糖效果,同时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能够增加降糖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指标、体质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空腹胰岛素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由此可知,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波.降血糖新药一艾塞钠肽注射液和西格列汀片口].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0,7(3):282-285
[2]李吉,孙家忠,李广森,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7):836-843
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参考组(西格列汀)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等指标变化,对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空腹胰岛素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能够良好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同时安全性高,可作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肥胖2型糖尿病 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158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104-01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缺陷是其基本的发病机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以促进患者血糖达标,消除糖毒性,对胰岛功能形成保护作用,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二甲双胍及西格列汀均为肥胖2型糖尿病的使用药物,临床对其分别治疗研究较多,而其联合用药研究相对比较缺乏。笔者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9.62±4.1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1]制定的2型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西格列汀(生产公司:Merck SharpDohme Italia SPA,国药准字:H20100051)治疗,每次100mg,每天1次,具体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决定,间隔3天进行1次调整;二甲双胍(生产公司: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治疗,起始剂量为每天850mg,每日一次随餐服用,每2周增加给药剂量850mg,逐渐增至每日给药1700mg,每日分为二次服用。参考组仅采用西格列汀治疗,使用厂家,服用方法均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对患者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进行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体重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体质量均出现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具体见表1:
2.2 观察组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空腹胰岛素分别为4.41±3.04、14.33±3.01,与治疗前5.39±4.58、9.21±1.3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组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空腹胰岛素分别为5.06±2.18,11.12±3.03与治疗前5.41±4.61、13.96±3.2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2例呕吐、恶心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参考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呕吐、恶心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导致2型糖尿病的原因较多,一是由肌肉和脂肪组织葡萄糖摄取减少导致的胰岛素抵抗,一是由β细胞释放胰岛素功能下降。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发现,除了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等能够对血糖进行调节外,同时,肠源性激素在糖代谢调节中亦有参与[2]。西格列汀为临床常用的降血糖药物,具有较高的葡萄糖代谢性,随着血糖的升高,药物作用越强,而当血糖下降时,作用减弱;二甲双胍通过改善肌肉组织及肝脏的胰岛素抵抗,从而有效降糖,实现良好的降糖效果,同时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能够增加降糖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指标、体质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空腹胰岛素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由此可知,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波.降血糖新药一艾塞钠肽注射液和西格列汀片口].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0,7(3):282-285
[2]李吉,孙家忠,李广森,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7):836-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