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重庆南山地区菩提树叶斑病多次分离培养,根据症状和致病特点以及病原菌的显微形态,表明菩提树叶斑病病原菌为假尾孢属Pseudocercospora sp.真菌。室内药剂毒力测定表明,防控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25%腈菌唑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关键词 菩提树;叶斑病;鉴定;药剂筛选
中图分类号 S432.4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115-01
菩提树(Ficus religiosa L.)为桑科榕属植物,树体高大,叶形漂亮,喜高温高湿及阳光充足的环境[1]。重庆市气候环境较适合菩提树生长,市区内栽植有大规格的菩提树。因绿地内有大量同属乔木栽植,黄葛树和小叶榕上常见的病虫害也对菩提树造成了不良影响,褐斑白蚕蛾和叶斑病时常发生危害[2]。笔者于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对重庆市菩提树叶斑病的症状特点进行了详细调查,并进行了病原菌鉴定以及杀菌剂药效试验,详细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情况
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在重庆南山风景区、华岩寺风景区定点、定期对菩提树叶斑病进行了系统观察,详细记载和描述了病害从发生危害到停止的各个时期的症状特点。供试药剂为40%福美双可濕性粉剂、25%腈菌唑乳油、80%乙蒜素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2 试验方法
1.2.1 病原菌的鉴定。①分离培养。取菩提树病叶病健交界部分,切成2.5 mm×2.5 mm的小块,接种到预先准备好的 PDA培养基上,置于25 ℃的人工气候箱中培养,观察菌丝的形态及生长状况。②柯赫氏法则鉴定病原菌。从室外采摘无病的叶片,用无菌水仔细清洗叶片后,将分离得到的病原菌接种于该叶片上,并以未接种的健康叶片作对照,放入培养皿中,置于25 ℃的人工气候箱中培养。待接种叶片出现病症后,与田间病叶病症作比较[3]。
1.2.2 不同药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各供试药剂稀释成5个浓度梯度(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400倍液、800倍液、1 600倍液、3 200倍液;25%腈菌唑乳油、80%乙蒜素乳油、50%多菌靈可湿性粉剂的5个浓度梯度均分别为500倍液、1 000倍液、2 000倍液、4 000倍液、8 000倍液),并设常规用农药的常规浓度为标准对照和清水为对照。每个处理接种10个叶盘,3次重复。采用喷雾接种法,分生孢子制成一定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在低倍镜下每视野100个孢子左右,再将健康的叶片洗净,吸干表面水分,经镜检确定无病菌孢子后用打孔器打成直径6 mm的叶盘,将叶盘在各供试药剂的系列浓度梯度药液中浸渍10 s,叶正朝上放在培养皿中,采用喷雾法将菌孢子接种在叶盘正面,培养介质为少许无菌水[4-5]。放在人工气候箱中培养,温度25 ℃,湿度 95%。7 d后调查感染率[6],计算公式如下:
2 结果与分析
2.1 菩提树叶斑病症状
感病叶表面病斑呈褐色,背面呈淡灰褐色;病健交界处分明,病斑褪绿,起初直径为2~3 mm的近圆斑,后逐渐扩大为椭圆或不规则形状;病部中央可观察到环状突起,环的叶背部常有黑点。
2.2 菩提树叶斑病病原菌
菌丝浅黄色,有隔膜,宽1.5~2.5 μm。分生孢子梗稀疏至紧密簇生,单梗青黄褐色至褐色,色泽均匀,宽度不规则,直立至弯曲,不分枝或偶有分枝,顶部钝圆至圆锥形,多隔膜,30.0~240.0 μm×3.0~5.0 μm。分生孢子呈棍棒形至圆柱形,青黄色至浅青黄褐色,直立或约有弯曲;顶部圆钝,基部倒圆锥形,有1~6个隔膜,有时在隔膜处缢缩。符合假尾孢菌属Pseudocercospora sp.的形态描述。
2.3 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由表1、2可知,在3种无公害农药中,以25%腈菌唑乳油对菩提树叶斑病的毒力最高,24 h EC50值为11.93 mg/kg;其次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4 h EC50值为32.44 mg/kg;毒力最低的是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4 h EC50值为116.57mg/kg;按照对菩提树叶斑病毒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25%腈菌唑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普提树叶斑病病原菌为假尾孢菌属Ps-eudocercospora sp.真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防控结果为25%腈菌唑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本测定仅为室内毒力,没有涉及田间药效试验。此外,本试验的测定方法或许与生产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对生产实践总防治菩提树叶斑病的药剂筛选具有参考价值。
4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14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 华南农学院.植物化学保护[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412.
[3]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37-347.
[4] 刁家文,孙波.金叶女贞叶斑病发生机制及综合防治措施[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0-12.
[5] 郭英兰,蒋毅.中国尾孢菌属及其近似属的研究Ⅱ.(英文)[J].菌物系统,2000(3):302-305.
[6] 李玉中,杨芳,刘春,等.衡阳地区莴笋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室内药剂筛选[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2):102-104.
关键词 菩提树;叶斑病;鉴定;药剂筛选
中图分类号 S432.4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115-01
菩提树(Ficus religiosa L.)为桑科榕属植物,树体高大,叶形漂亮,喜高温高湿及阳光充足的环境[1]。重庆市气候环境较适合菩提树生长,市区内栽植有大规格的菩提树。因绿地内有大量同属乔木栽植,黄葛树和小叶榕上常见的病虫害也对菩提树造成了不良影响,褐斑白蚕蛾和叶斑病时常发生危害[2]。笔者于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对重庆市菩提树叶斑病的症状特点进行了详细调查,并进行了病原菌鉴定以及杀菌剂药效试验,详细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情况
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在重庆南山风景区、华岩寺风景区定点、定期对菩提树叶斑病进行了系统观察,详细记载和描述了病害从发生危害到停止的各个时期的症状特点。供试药剂为40%福美双可濕性粉剂、25%腈菌唑乳油、80%乙蒜素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2 试验方法
1.2.1 病原菌的鉴定。①分离培养。取菩提树病叶病健交界部分,切成2.5 mm×2.5 mm的小块,接种到预先准备好的 PDA培养基上,置于25 ℃的人工气候箱中培养,观察菌丝的形态及生长状况。②柯赫氏法则鉴定病原菌。从室外采摘无病的叶片,用无菌水仔细清洗叶片后,将分离得到的病原菌接种于该叶片上,并以未接种的健康叶片作对照,放入培养皿中,置于25 ℃的人工气候箱中培养。待接种叶片出现病症后,与田间病叶病症作比较[3]。
1.2.2 不同药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各供试药剂稀释成5个浓度梯度(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400倍液、800倍液、1 600倍液、3 200倍液;25%腈菌唑乳油、80%乙蒜素乳油、50%多菌靈可湿性粉剂的5个浓度梯度均分别为500倍液、1 000倍液、2 000倍液、4 000倍液、8 000倍液),并设常规用农药的常规浓度为标准对照和清水为对照。每个处理接种10个叶盘,3次重复。采用喷雾接种法,分生孢子制成一定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在低倍镜下每视野100个孢子左右,再将健康的叶片洗净,吸干表面水分,经镜检确定无病菌孢子后用打孔器打成直径6 mm的叶盘,将叶盘在各供试药剂的系列浓度梯度药液中浸渍10 s,叶正朝上放在培养皿中,采用喷雾法将菌孢子接种在叶盘正面,培养介质为少许无菌水[4-5]。放在人工气候箱中培养,温度25 ℃,湿度 95%。7 d后调查感染率[6],计算公式如下:
2 结果与分析
2.1 菩提树叶斑病症状
感病叶表面病斑呈褐色,背面呈淡灰褐色;病健交界处分明,病斑褪绿,起初直径为2~3 mm的近圆斑,后逐渐扩大为椭圆或不规则形状;病部中央可观察到环状突起,环的叶背部常有黑点。
2.2 菩提树叶斑病病原菌
菌丝浅黄色,有隔膜,宽1.5~2.5 μm。分生孢子梗稀疏至紧密簇生,单梗青黄褐色至褐色,色泽均匀,宽度不规则,直立至弯曲,不分枝或偶有分枝,顶部钝圆至圆锥形,多隔膜,30.0~240.0 μm×3.0~5.0 μm。分生孢子呈棍棒形至圆柱形,青黄色至浅青黄褐色,直立或约有弯曲;顶部圆钝,基部倒圆锥形,有1~6个隔膜,有时在隔膜处缢缩。符合假尾孢菌属Pseudocercospora sp.的形态描述。
2.3 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由表1、2可知,在3种无公害农药中,以25%腈菌唑乳油对菩提树叶斑病的毒力最高,24 h EC50值为11.93 mg/kg;其次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4 h EC50值为32.44 mg/kg;毒力最低的是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4 h EC50值为116.57mg/kg;按照对菩提树叶斑病毒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25%腈菌唑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普提树叶斑病病原菌为假尾孢菌属Ps-eudocercospora sp.真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防控结果为25%腈菌唑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本测定仅为室内毒力,没有涉及田间药效试验。此外,本试验的测定方法或许与生产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对生产实践总防治菩提树叶斑病的药剂筛选具有参考价值。
4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14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 华南农学院.植物化学保护[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412.
[3]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37-347.
[4] 刁家文,孙波.金叶女贞叶斑病发生机制及综合防治措施[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0-12.
[5] 郭英兰,蒋毅.中国尾孢菌属及其近似属的研究Ⅱ.(英文)[J].菌物系统,2000(3):302-305.
[6] 李玉中,杨芳,刘春,等.衡阳地区莴笋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室内药剂筛选[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2):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