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2011年颁布的新课标时,看到总目标中明确“学会汉语拼音”的要求,没有把汉语拼音和识字与写字、阅读等并列,而是放在了“识字与写字”部分,只把汉语拼音作为认读汉字字音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就具体学习要求而言,与1992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明显降低,难度也减缓了。这不禁使我想起目前汉语拼音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观察——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走进校园,首先要学习的就是拼音,尽管老师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极尽活泼形象之能事,可是要使每一个孩子短时期内熟练准确地掌握拼音仍存在着许多难题。
1、家长为使孩子赢在起跑线上,重视学前教育,提前教孩子学习拼音,可是这些“启蒙老师”大多缺乏专业的训练,误读的现象比较普遍,因为先入为主,上学后老师再去纠正就很难。
2、每一个字母的正确发音由舌唇齿全员到位才可以做到,学生稚嫩的唇齿在老师的理论指导下很难控制,特别是韵母的读法,所以正确发音及其记忆有一定难度。
3、形近字母“b”“d”“p”“q”,平舌音、翘舌音等极难区分,往往费力却见效微。
4、认准了声母、韵母往一块儿拼又是一个难题,很多孩子都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自然流畅。
5、尽管儿歌背得烂熟,可是在带声调问题上仍是错误普遍,口诀不够简单明确而且还有特殊情况存在是造成这一难题的重要原因。
6、在几个表中最难记的就是整体认读音节表,即使把表背熟了,可在实际运用中往往难以识别或正确读用。
7、如今英语学得越来越早,很多城市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学英语,而英文字母与中文字母的写法与读法都有相同与不同之处,互相干扰更增添了学习拼音的难度。
年仅六岁的孩子对学校生活充满了好奇与向往,拼音的学习难度打击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对学校的热爱,这个负担也同时压在了老师和家长的身上,社会上流传着“家长与孩子一起上学”的说法,漫漫苦学之路,就从学习拼音开始,这与多年来提倡的“减负”真是背道而驰。
思考——
拼音的学习是否尽到了作为识字、阅读的工具之职责呢?拼音是否非学不可呢?
1、拼音学习的滞后影响了生字的学习。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根据拼音认读生字是识字的开始,可是拼音学习的难度与滞后使学生不能做到马上先读出其声,再识记其形,影响学生学习生字的效率,打击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2、对拼音使用的依赖性影响了阅读与表达的步伐。
当学生已掌握拼音的学习,开始尝试借助拼音来阅读或书面表达,为了保证流畅性,老师会经常说:“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久而久之,一些学生会依赖拼音,碰到一时想不起来或不会写的字便马上注音,甚至一直到高年级,作业和作文中频频注音的现象还屡见不鲜,这种依赖性使学生对主动识字产生惰性。拼音只是识字、阅读的一种工具、手段,是初学走路时的一柄拐杖,而要大量流利的阅读与表达还得依靠汉字,如果丢不开拐杖,就永远走不快。
3、比起识字,拼音作为阅读与表达的工具存在弱势。
汉字是艺术构造,蕴涵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既丰富又有趣,而且认起来直观形象,因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识字方式多样、轻松,很多孩子能够做到短时间内大量准确地识字,这样可以更快更有效地进入阅读。相比较而言,汉语拼音作为阅读的工具功能差,效率低,孩子们读起来费劲,速度也慢,往往顾不得识字与思考,社会上的拼音读物并不多,很多成年人小时候没学过拼音,可并没有影响他们对国文的学习与应用。
4、在查字典时并非必要方法。
人们在阅读、书写时少不了查工具书,音序查字法仍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但也仅是方法之一,也许完全可以有其它更好的方法取而代之。
5 现代信息技术青睐更快捷的交流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用拼音发短信、打字的现象仍比较普遍,但在快节奏的时尚生活中,敲击数下才显示一个汉字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迫切心理,而手写、语音、视频等方法更快捷流畅地实现人们的近距离快节奏的交流,所以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
由上所述,我极力赞同新课标关于淡化拼音学习的改革,顺应时代潮流,满足社会需求,应是教育改革的指导方向。
观察——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走进校园,首先要学习的就是拼音,尽管老师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极尽活泼形象之能事,可是要使每一个孩子短时期内熟练准确地掌握拼音仍存在着许多难题。
1、家长为使孩子赢在起跑线上,重视学前教育,提前教孩子学习拼音,可是这些“启蒙老师”大多缺乏专业的训练,误读的现象比较普遍,因为先入为主,上学后老师再去纠正就很难。
2、每一个字母的正确发音由舌唇齿全员到位才可以做到,学生稚嫩的唇齿在老师的理论指导下很难控制,特别是韵母的读法,所以正确发音及其记忆有一定难度。
3、形近字母“b”“d”“p”“q”,平舌音、翘舌音等极难区分,往往费力却见效微。
4、认准了声母、韵母往一块儿拼又是一个难题,很多孩子都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自然流畅。
5、尽管儿歌背得烂熟,可是在带声调问题上仍是错误普遍,口诀不够简单明确而且还有特殊情况存在是造成这一难题的重要原因。
6、在几个表中最难记的就是整体认读音节表,即使把表背熟了,可在实际运用中往往难以识别或正确读用。
7、如今英语学得越来越早,很多城市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学英语,而英文字母与中文字母的写法与读法都有相同与不同之处,互相干扰更增添了学习拼音的难度。
年仅六岁的孩子对学校生活充满了好奇与向往,拼音的学习难度打击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对学校的热爱,这个负担也同时压在了老师和家长的身上,社会上流传着“家长与孩子一起上学”的说法,漫漫苦学之路,就从学习拼音开始,这与多年来提倡的“减负”真是背道而驰。
思考——
拼音的学习是否尽到了作为识字、阅读的工具之职责呢?拼音是否非学不可呢?
1、拼音学习的滞后影响了生字的学习。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根据拼音认读生字是识字的开始,可是拼音学习的难度与滞后使学生不能做到马上先读出其声,再识记其形,影响学生学习生字的效率,打击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2、对拼音使用的依赖性影响了阅读与表达的步伐。
当学生已掌握拼音的学习,开始尝试借助拼音来阅读或书面表达,为了保证流畅性,老师会经常说:“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久而久之,一些学生会依赖拼音,碰到一时想不起来或不会写的字便马上注音,甚至一直到高年级,作业和作文中频频注音的现象还屡见不鲜,这种依赖性使学生对主动识字产生惰性。拼音只是识字、阅读的一种工具、手段,是初学走路时的一柄拐杖,而要大量流利的阅读与表达还得依靠汉字,如果丢不开拐杖,就永远走不快。
3、比起识字,拼音作为阅读与表达的工具存在弱势。
汉字是艺术构造,蕴涵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既丰富又有趣,而且认起来直观形象,因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识字方式多样、轻松,很多孩子能够做到短时间内大量准确地识字,这样可以更快更有效地进入阅读。相比较而言,汉语拼音作为阅读的工具功能差,效率低,孩子们读起来费劲,速度也慢,往往顾不得识字与思考,社会上的拼音读物并不多,很多成年人小时候没学过拼音,可并没有影响他们对国文的学习与应用。
4、在查字典时并非必要方法。
人们在阅读、书写时少不了查工具书,音序查字法仍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但也仅是方法之一,也许完全可以有其它更好的方法取而代之。
5 现代信息技术青睐更快捷的交流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用拼音发短信、打字的现象仍比较普遍,但在快节奏的时尚生活中,敲击数下才显示一个汉字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迫切心理,而手写、语音、视频等方法更快捷流畅地实现人们的近距离快节奏的交流,所以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
由上所述,我极力赞同新课标关于淡化拼音学习的改革,顺应时代潮流,满足社会需求,应是教育改革的指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