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合作学习的乐趣

来源 :时代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fang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交流是《数学课程标准》强调的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也就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之一,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切实转变,也成了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数学合作学习,应从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合作小组的组织、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等方面加以指导,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解决好跟数学合作学习相关的其他问题,让学生在数学合作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提高数学素质。
  【关键词】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交流;乐趣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聚焦点,传统课堂教学中个体学习一统天下的局面将被打破,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进入课堂中,成为新课程的一个亮点。《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总体目标规定:“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从而找到学习的乐趣。”指导学生学会数学合作学习,是广大数学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在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如何进行操作?怎样指导数学合作学习?实施新课改以来,许多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孜孜不倦地探索。在此,本人也谈谈自己探索的一些体会。
  1、数学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后传入我国,因其先进的理念、有效的形式、出色的效果而成为当今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所谓数学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数学课堂学习任务,按照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的互助性学习。这是一种社会型学习模式,主要致力于构建一种学习群体。数学合作学习通常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合作学习一般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学习素材、学习群体和教师指导。
  为什么要提倡数学合作学习?其意义在于:数学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扩展和深化,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交往技能,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可见,数学合作学习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体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把沉闷的数学课堂变为快乐的学习天堂。
  2、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
  数学合作学习通常可采用课前合作、课内合作和课后合作的形式进行。这要根据根据内容的需要而确定,这里我要谈的是课内合作,即课堂教学中小组的合作学习。
  2.1 数学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内容的选择是数学合作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于合作学习,也并非所有的学习任务都要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因此教师要注意精心选择,所选内容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合理性,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不合理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数学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一般要体现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是选择的目的要鲜明。合作学习的内容应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第二是要选择有开放性的内容。开放性问题有利于学生多向度、多途径、多方法、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在探讨问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创造的心理态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三是要选择有层次性的内容。所谓的层次性是指学习内容包含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有难、中、易,适合各层面学生的需要,从而形成一串问题链。浅层的记忆性问题可供单纯的机械模仿;较深层次的理解性问题可用来掌握和巩固新知识;最高层次的问题可供用来引导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这样可以扩大学生合作参与面。第四是要选择有挑战性的内容。挑战性的内容应是一般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无法完成或无法较好地完成,而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讨论能够完成或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就有必要进行分工合作,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创造性的作用,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适度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是使学生产生学习激情最好的催化剂,难度要控制在“跳一跳摘果吃”的“最近发展区”,学生通过努力能够摘到“桃子”。这样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学生有新奇感,在思维活动中能享受到合作的乐趣,并能促使学生在更高水平上的思维,可以提高合作效率,做到合作讨论有结果,合作学习有收获,合作的效果凸现。如“用正多边形拼地板”、“心率与年龄”、“轴对称图形”等内容都比较适宜于合作学习。
  实践表明,选择恰当的合作内容,是学生开展数学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在数学合作学习中,学生经常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可以使学生深信自己的能力,促使他们力争上游,主动探索科学的奥秘。
  2.2 数学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数学合作学习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学习活动,科学分组是数学合作学习的首要条件。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应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还应以尊重学生自愿为原则。合作学习小组通常可以由4-6人组成,由1人任组长,小组长一般是学习成绩较好、乐于助人、且有一定的合作创新意识、口头表达、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小组组建后,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互相友爱,坦诚相见,平等民主,并适时组织一些小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时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相互关爱的真挚情感,使学生既学会了合作又增强了信心。小组内的成员做到既有分工更有合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习基础比较差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更应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为了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小组内的分工应该轮流进行,而且各个组轮流的方式基本相同(即同一层次的同学同时担任同一角色:记录员、检查员、组织员、总结报告员等),这样也利于评价的公平性,树立每位同学的信心。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要相对平衡,也有利于组际竞争和合作学习的评价。
  2.3 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在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该如何定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把握自己的角色。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么站在讲台前,要么轮流转几圈,看看这组,瞧瞧那组,不能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也就不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归根到底还是教师的角色没有发生转变。在数学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适当介入,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干预和指导,避免小组讨论陷入僵局;当小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提供点拔,使小组讨论顺利进行;当小组内学习出现不衡现象,教师应想办法解决,如有人总是抢先发言,个别同学失去了言机会,教师应指导小组长对每个人合作的任务提出具体明确要求,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总之,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既要对每一个小组监督和指导,也要参与小组的讨论,始终把自己当作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伙伴。   2.4 数学合作学习的评价。《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评价小组的整体情况,当然也必然会有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关注学生合作的过程;不仅仅评价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更应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仅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应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发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应关注他们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教师通过评价机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数学合作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3.1 要让学生明白数学合作学习对其自身发展的意义。实施数学合作学习,不仅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学生也应转变原有的学习观念。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对其有重要意义,他才会端正学习态度,就会勇于克服困难,积极参与数学合作学习,促使数学合作学习收到良好效果。
  3.2 要注意激发学生数学合作学习的动机与愿望。在数学合作学习中要重视外部奖励的促进作用。多予鼓励和肯定,既要对集体成果的评定和认可,又要对小组合作水平进行评价。对学生的竞争要加以诱导,以组间的竞争促进组内的合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互助带来的乐趣和同学间的友爱,促进对数学合作学习的愿望。
  3.3 训练学生数学合作学习的技能。数学合作学习是要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合作技能才会使数学合作学习顺利开展。这些合作技能应包括学会搜集资料、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交流和学会评价等。这些技能教师要给学生正面传授指导,又需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抓住机会加以锻炼提高。
  3.4 防止两种倾向。一是把合作学习中讨论变成了只有少数几个人的发言。刚开始时,学生都觉得讨论这种形式比较新鲜,于是每个人都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以表明自己的观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好的同学慢慢地成了小组内的“权威”,基础差的同学受到了排挤,渐渐地也失去了发言的勇气,于是小组讨论就变成了一个人的中心发言或优等生的“一言堂”。二是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这是目前在合作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上学习气氛的热烈,以显示教学上的宽松、民主,任凭学生的自言自语或大喊大叫,甚至对于学生的借机“放松一下”,或“吵闹一下”,教师也会视而不见或一笑了之。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在今后的教研教改中,我要认真学习和不断探索,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让学生在数学合作学习中学会知识,提高素质,让学生在数学合作学习中快乐的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习和积极研究,逐渐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并使自己的英语教学向外扩展延伸,并对所教的英语学科进行探索,与其他学科接轨、渗透,并积极向其他学科教师学习,在学习与探索中,我发现英语这门学科其实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说与数学这门学科的关系,在研究中发现真的是不可分割。如果能很好地把数学知识融汇到英语教学中,那可是对学生来
期刊
[摘要]高职院的学生不一定要有很强的理论知识,但必须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高职院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广播电视编辑能力上,应掌握如下基本技能:(1)采访技巧;(2)编辑能力;(3)后期制作;(4)文案写作。确定了教学目标后,结合我院的教学条件,确立了以“校内实训为主,先易后难”的方针。因此,立足本校,充分利用本校教学资源,加强学生实训是唯一出路。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辑;实训;教法  《广播电
期刊
作者简介:黄为众,广东省增城市第一中学,副校长。  【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基于这样的理解,新时期的教学质量观应包括三个方面:全体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和学力发展观。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素质教育;教学质量观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要把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工作的
期刊
[摘要]教师利用数学作业批改这个环节,因材施教,架起一座沟通教学双方的心灵之桥,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无论是从情感上还是从知识上都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不管什么层次的学生都喜欢上数学课,觉得数学好学,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教学改革;素质教育;作业批改  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应包括作业批改的改革,因为批改作业是数学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
期刊
【摘要】多说——可使学生找到思维的切入点,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教师对症下药;可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严密性、准确性、逻辑性、完整性得到提升,从而培养、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多说——可突出“获取知识的过程”,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创设“说”的时机;以“说”促“思”;丰富“说”的形式;以“说”促“显”;注意“说”中问题;以“说”促“严”  
期刊
[摘要]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素养,教师自己必须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经典名著,收看有关媒体的专门频道以及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等方式来提高自身中华文化素养。然后通过教育教学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应有的中华文化素养。  [关键词]中华文化素养教学;厚积薄发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一个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教师,如何将中华文化的素养通过教师个人的人格
期刊
【摘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活化教材,将动静、声像结合、CAI教学课件、网络技术等辅助教学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上课的教学模式,加大信息量的传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那多媒体这一科技产物怎么活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呢?下面我针对自己工作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1)巧用多媒体,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2)巧用多媒
期刊
[摘要]鉴于师生关系在学校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不和谐,本文简要分析原因,并从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这些因素中,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是前提,关心热爱学生是关键,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是重要保证。  [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创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是一致的,不能把他们绝对的对立起来。只有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最佳结合,才能完成好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这种最
期刊
[摘要]从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计算教学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必须重新审视计算教学,纠正一些做法,保留长期以来传统计算教学的精髓,在培养学生计算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计算的技能,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计算教学;兴趣;发展;思维能力;计算能力  在《数学课程标准》里,对各个学段都安排了“数与代数”的学习内容。《数学课程标准》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使计算教学充满
期刊
[摘要]90后初中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厌学情绪严重,意志、毅力差,心理叛逆强,沉溺虚拟世界,性早熟、早恋,自私自利,没有爱心,讲哥们义气,贪图享受、坐收其成,沉溺电视,缺乏责任感,崇尚暴力,拉帮结伙,道德品质差。  [关键词]厌学情绪;性早熟;贪图享受;崇尚暴力;拉帮结伙  近日,连续多起中学生自杀事件使得教师群体再次站在风口浪尖,接受大众的批评。类似的情形已经出现过多次,矛头每一次都无一例外的指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