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影片《狗镇(Dogville)》塑造了一个封闭守旧的美国小镇。在被追杀和通缉的美貌女性Grace到来之后,这个小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导演利用电影这一大众传媒在传播上广泛性,去掉其他物质条件,令社会问题、人性问题和道德问题赤裸裸的袒露在观影者面前。本文依托影片,解读人因为影响来行善和作恶背后,对自我思考能力的放弃和人格的缺失。
关键词:Dogville;平庸之恶;电影文化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01
在影片《狗镇(Dogville)》中,Dogville是一个封闭守旧的美国小镇。这个浓缩的小型社会里,人的变化更为直观的展露在观影者的面前。本文依托影片,解读人因为影响来行善和作恶背后,对自我思考能力的放弃和人格的缺失。
在Dogville,居民都是“好的,诚实的人”,他们在行事上往往按照小镇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即他们共同默认的小镇风俗。在影片中的第一个讲道会上,当Tom提出对“接受”的批评,小镇居民为了证明Dogville的和谐友爱和道德品质,同意了考察Grace的提议。这是精英对群众的驯化,同时也是Tom刺激居民去“行善”。另一方面,McKay在道格维尔接纳Grace之后发出感慨:“你已经把道格维尔变成了一个美好的地方”,则是Grace作为一个道德典范:美丽,善良,乐观,她作为道德模范影响了其他人心中的道德判断,从而影响了小镇的风俗。模范对行善的作用可以解释为道德思想史里的一个洞见,即“人会被诱惑去行善,且需要努力以做恶,就像他们需要努力去行善,会被诱惑去作恶一样”。
同时,这也能解释Grace处境恶化的原因。当她被警察通缉后,在其他居民认知中,Grace在Dogville的社会地位及道德地位已经低于其他居民,她作为模范的作用在减弱。小镇居民把Grace藏而不报的行为,令他们对警察(背后代表的“正义的规则”)产生负罪感;对自身产生危机感,加上种苹果的Chuck为代表的作恶势力崛起,使Grace的“善”影响力锐减。
警察第一次来Dogville贴寻人启事的那个晚上,Grace建议Tom组织居民们再次举行民主投票来确定她的去留,Tom拒絕了。从这里开始,小镇的民主活动几乎完全停止,只剩下小镇居民(多数人)对于Grace(少数人)的独裁;当警察在独立日那天把寻人启事换成悬赏后,Tom提出让Grace增加工作次数,减少工资来补偿小镇因为把Grace藏在这里而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的成本。这个提议,一方面是对Grace个人自由的侵害;一方面,作为小镇思想引导者之一,Tom也参与了这次规则的制定,他对小镇居民恶意的显露保持了缄默和顺从。即曼海姆承认的“政策的形成实际上在精英手里,但在民主社会中,被统治者总是能够赶走领导者或者迫使他们决策时考虑到多数人的利益。”
在律法缺失的Dogville,居民的行动准则是“按照小镇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同时从封建时期到现代的历史早已告诉人们道德标准总是在变的。没有人愿意自己是有罪的,因此从独立日到剧终,观众们可以目睹Dogville如何为了合法化他们的行为而改变“道德准则”,即以增加工作量且减少工资是合乎经济的角度,而Grace应当以此补偿他们的损失和负罪感;Ben在侵犯Grace的事偷换概念成运输业的“追加款”,因为他付钱了,所以对Grace就像对Miss Laura一样“没什么可羞耻的”——在这些压榨Grace的行为中,这些居民这时候体现出一种思维的匮乏和选择性遗忘,即“他们并不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伦理或法律,不承认合法化了罪行依然是罪行,也不和自我对话——是否愿意同做了这些不义之事的自己在一起;同时,罪犯通过忘记他的所作所为,完全不去思考,来逃脱惩罚”,如Grace逃跑失败后,Dogville的人们控诉她的逃离,更加遗忘了自己的暴行。在阿伦特的认识中,这类作恶者,“他们因为从不思考所做的事情而从不记忆,而没有了记忆,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挡他们。”
即使是为由原罪而来的堕落人性造成的罪恶布道宽恕的耶稣,也提到,对于另外一些引致可耻的罪过的罪人,“在他脖子上挂一磨石然后投入大海,这样更好。”根据耶稣,恶被定义为那种人类力量不能移除的“绊脚石”(skandalon),把“绊脚石”(skandalon)解释为反对圣灵之罪,表明它是那种全心全意地赞同、自愿地犯下的恶。结尾Grace选择消灭Dogville,从剧情来看是“光线穿透了建筑物的缺陷以及人的缺陷……(Grace想到)如果她像他们那样做,她就无法为自己的任何一个行为做出辩护。”Dogville的作恶者没有试图通过理性思考将自己与Grace联系起来,Tom本是能分开理想与现实且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思考道德问题的,不过影片中的同质化同样发生在小镇居民对Tom身上,在多次求欢被拒后,Tom选择带着其他居民出卖Grace。没有任何一个居民能为自己辩护,就好像纳粹罪犯,“他们自动地放弃了所有的人格性品质,仿佛没有任何人可以被惩罚或被宽恕。”
在Dogville,居民快速的放弃着自我的人格,“他们自我欺骗,不愿或不能通过判断力把自己与他人联系起来,因为没有牵挂,它就没有界限,于是它能够到达无法思虑的极端并席卷整个世界,毫无疑问,这里存在着平庸的恶”。
在展示和探究这种人性的方式上,导演利用电影这一大众传媒的机械复制性和在传播上广泛性,使用戏剧和电影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拍摄《狗镇》,通过把特效,背景音乐这些与故事无关的元素最简化、甚至去除掉,达到让观影者更加关注情节和人物的目的。Grace在片尾自我探问时有这样一段旁白:“云散了,月光出来了……就好像过去善意而微弱的光线,终于不再为这个小镇作遮掩了”,这段旁白可以注解影片的巧妙,去掉其他物质条件,社会问题、人性问题和道德问题赤裸裸的袒露在观影者面前,加深追问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美)汉娜阿伦特著:《反抗“平庸之恶”:<责任与判断>中文修订版》,陈联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关键词:Dogville;平庸之恶;电影文化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01
在影片《狗镇(Dogville)》中,Dogville是一个封闭守旧的美国小镇。这个浓缩的小型社会里,人的变化更为直观的展露在观影者的面前。本文依托影片,解读人因为影响来行善和作恶背后,对自我思考能力的放弃和人格的缺失。
在Dogville,居民都是“好的,诚实的人”,他们在行事上往往按照小镇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即他们共同默认的小镇风俗。在影片中的第一个讲道会上,当Tom提出对“接受”的批评,小镇居民为了证明Dogville的和谐友爱和道德品质,同意了考察Grace的提议。这是精英对群众的驯化,同时也是Tom刺激居民去“行善”。另一方面,McKay在道格维尔接纳Grace之后发出感慨:“你已经把道格维尔变成了一个美好的地方”,则是Grace作为一个道德典范:美丽,善良,乐观,她作为道德模范影响了其他人心中的道德判断,从而影响了小镇的风俗。模范对行善的作用可以解释为道德思想史里的一个洞见,即“人会被诱惑去行善,且需要努力以做恶,就像他们需要努力去行善,会被诱惑去作恶一样”。
同时,这也能解释Grace处境恶化的原因。当她被警察通缉后,在其他居民认知中,Grace在Dogville的社会地位及道德地位已经低于其他居民,她作为模范的作用在减弱。小镇居民把Grace藏而不报的行为,令他们对警察(背后代表的“正义的规则”)产生负罪感;对自身产生危机感,加上种苹果的Chuck为代表的作恶势力崛起,使Grace的“善”影响力锐减。
警察第一次来Dogville贴寻人启事的那个晚上,Grace建议Tom组织居民们再次举行民主投票来确定她的去留,Tom拒絕了。从这里开始,小镇的民主活动几乎完全停止,只剩下小镇居民(多数人)对于Grace(少数人)的独裁;当警察在独立日那天把寻人启事换成悬赏后,Tom提出让Grace增加工作次数,减少工资来补偿小镇因为把Grace藏在这里而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的成本。这个提议,一方面是对Grace个人自由的侵害;一方面,作为小镇思想引导者之一,Tom也参与了这次规则的制定,他对小镇居民恶意的显露保持了缄默和顺从。即曼海姆承认的“政策的形成实际上在精英手里,但在民主社会中,被统治者总是能够赶走领导者或者迫使他们决策时考虑到多数人的利益。”
在律法缺失的Dogville,居民的行动准则是“按照小镇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同时从封建时期到现代的历史早已告诉人们道德标准总是在变的。没有人愿意自己是有罪的,因此从独立日到剧终,观众们可以目睹Dogville如何为了合法化他们的行为而改变“道德准则”,即以增加工作量且减少工资是合乎经济的角度,而Grace应当以此补偿他们的损失和负罪感;Ben在侵犯Grace的事偷换概念成运输业的“追加款”,因为他付钱了,所以对Grace就像对Miss Laura一样“没什么可羞耻的”——在这些压榨Grace的行为中,这些居民这时候体现出一种思维的匮乏和选择性遗忘,即“他们并不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伦理或法律,不承认合法化了罪行依然是罪行,也不和自我对话——是否愿意同做了这些不义之事的自己在一起;同时,罪犯通过忘记他的所作所为,完全不去思考,来逃脱惩罚”,如Grace逃跑失败后,Dogville的人们控诉她的逃离,更加遗忘了自己的暴行。在阿伦特的认识中,这类作恶者,“他们因为从不思考所做的事情而从不记忆,而没有了记忆,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挡他们。”
即使是为由原罪而来的堕落人性造成的罪恶布道宽恕的耶稣,也提到,对于另外一些引致可耻的罪过的罪人,“在他脖子上挂一磨石然后投入大海,这样更好。”根据耶稣,恶被定义为那种人类力量不能移除的“绊脚石”(skandalon),把“绊脚石”(skandalon)解释为反对圣灵之罪,表明它是那种全心全意地赞同、自愿地犯下的恶。结尾Grace选择消灭Dogville,从剧情来看是“光线穿透了建筑物的缺陷以及人的缺陷……(Grace想到)如果她像他们那样做,她就无法为自己的任何一个行为做出辩护。”Dogville的作恶者没有试图通过理性思考将自己与Grace联系起来,Tom本是能分开理想与现实且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思考道德问题的,不过影片中的同质化同样发生在小镇居民对Tom身上,在多次求欢被拒后,Tom选择带着其他居民出卖Grace。没有任何一个居民能为自己辩护,就好像纳粹罪犯,“他们自动地放弃了所有的人格性品质,仿佛没有任何人可以被惩罚或被宽恕。”
在Dogville,居民快速的放弃着自我的人格,“他们自我欺骗,不愿或不能通过判断力把自己与他人联系起来,因为没有牵挂,它就没有界限,于是它能够到达无法思虑的极端并席卷整个世界,毫无疑问,这里存在着平庸的恶”。
在展示和探究这种人性的方式上,导演利用电影这一大众传媒的机械复制性和在传播上广泛性,使用戏剧和电影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拍摄《狗镇》,通过把特效,背景音乐这些与故事无关的元素最简化、甚至去除掉,达到让观影者更加关注情节和人物的目的。Grace在片尾自我探问时有这样一段旁白:“云散了,月光出来了……就好像过去善意而微弱的光线,终于不再为这个小镇作遮掩了”,这段旁白可以注解影片的巧妙,去掉其他物质条件,社会问题、人性问题和道德问题赤裸裸的袒露在观影者面前,加深追问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美)汉娜阿伦特著:《反抗“平庸之恶”:<责任与判断>中文修订版》,陈联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