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两种经济区的划分

来源 :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ming15898575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对于我国经济类型区的划分,提出以五分法(沿海区、近海内陆区、内陆核心区、深远内陆区、沿边区)来取代传统的东、中、西三分法,并根据五大类型区的区位条件,对其各自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全国的地域分工格局提出了初步设想。在经济类型区“五分法”的基础上再通过合纵连横来划定综合经济区,把全国分为五大辐射圈(每个辐射圈都由辐射源和受辐射区两部分所组成)和四个独立辐射区。辐射圈和独立辐射区都是本文对综合经济区的表述形式。
  
  关键词:经济类型区;综合经济区;辐射圈;独立辐射区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3-0006-09
  
  经济区按照划分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是同质性经济区(又称经济类型区),二是异质性经济区(又称综合经济区)。
  经济类型区是根据区内同一性和区外差异性原则确定的,即把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在每个区域的内部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经济发展特征,而在不同区域之间则有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就属于经济类型区,它仅仅是按某些相似的特征(地理区位、经济发展水平)划在一起,其内部既没有统一的经济中心,也缺乏紧密的内在联系。
  综合经济区是根据区内经济结构的差异互补和相互联系性(非同一性)原则确定的,即把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在每个区域的内部有紧密的经济联系(因区内各地的经济结构存在差异而形成互补),而各个区域则相对独立、自成一体。
  就空间形态来看,综合经济区在地域上都是连成一片,并且有自己的经济中心;而经济类型区不仅没有统一的经济中心,甚至在地域上也并不都是连成一片。
  在我国,经过区划工作者长期的努力,对经济类型区和综合经济区分别提出了若干不同的区划方案。但是,作为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区,对经济类型区和综合经济区的划定乃是依据不同的区划原则、采用不同的区划标准,因此其结果自然也就大相径庭。而本文则试图把这两种经济区划结合起来,在首先划定经济类型区(在本文中又称之为宏观经济地带)的基础上,再通过合纵连横、跨地带组合来划定综合经济区,从而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区划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1.经济类型区的划分
  
  在我国,经济类型区的划分,除了众所周知的东中西三分法之外,还有几个区划方案也值得一提:
  (1)以产业结构作为区划标准的“五分法”(方案一):把全国分为加工型经济区、加工主导型经济区、资源开发型经济区、资源开发与加工混合型经济区、特殊类型经济区。
  (2)以产业结构作为区划标准的“五分法”(方案二):把全国分为重加工业为主的加工区、轻加工业为主的加工区、采掘业为主的资源区、原材料工业为主的资源区、资源与加工并举区。
  (3)在20世纪60~70年代,曾按照战略位置把全国各地划分为一线、二线、三线。
  (4)“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把我国国土划分为四大功能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
  就前两个方案而言,由于产业结构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如果以此作为区划标准,所得出的区划方案将缺乏必要的稳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各省区产业结构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当地的资源禀赋,这是因为当时我国的对外联系相当薄弱,整个经济呈现出内向、封闭的特点。而在当今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利用外部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地区产业结构也逐渐摆脱了本地资源禀赋的制约。这不仅使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而且其未来走向也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以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区划的标准,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方案3和方案4则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区划(因前者突出国防战备因素,后者主要是基于国土开发的考虑,这样划分出来的区域还不能完全等同于“经济区”)。但如果从经济区划的角度来看,这两个方案显然是比较接近于经济类型区的划分。
  就人们最为熟知的东中西三分法来看,由于三大地带的地域范围太大,致使每个地带内部存在的诸多差异被整个地带的平均数所掩盖,这实际上导致了异质的区域被人为地“同质化”,以此作为分析基础所得出的结论不仅过于粗糙,而且很不可靠,容易引起误导,难怪世界银行的专家称“三大地带的划分无法作为政策分析的基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三分法显得简单、粗疏,既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发展状况,也不能很好地揭示各地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因此,无论是基于认识的目的(揭示和展现地域分异)还是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组织地域分工、制定区域政策)来说,都有必要对经济类型区的划分做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化。
  1.1 划分经济类型区的新方案
  本文所述的五分法区划方案,主要是基于下列原则:
  (1)以区位条件作为同质性的主要体现和制订区划方案的主要依据。既然经济类型区是同质性的经济区,在搞区划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究竟以哪一个方面的同质性来作为制订区划方案的依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区位条件乃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绩效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任何种类的资源禀赋。而就区位条件来看,尤以是否濒海这一点特别重要。
  (2)兼顾国内经济的地域分工和国际化的分工在当今经济日趋全球化的时代,我国理应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凡是一切有条件的地区都应该朝这方面努力。但是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有很多地区并不具备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条件或者在这方面的条件较差。对于这些地区来说,最重要的是扬长避短,应着重考虑如何更积极、更有效地参与国内经济的地域分工,以此来弥补无法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所造成的缺憾。
  (3)在确定经济区的范围时,不拘泥于行政区的完整性。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区划工作总是强调要照顾行政区(尤其是省级行政区)的完整性,强调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相协调。虽然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操作性的考虑,但从本质上来说,这仍然是对我国“行政区经济”的不合理现状的妥协和默认。笔者认为,为了逐步淡化、弱化和消解“行政区经济”的不合理现象,目前就应该尝试让经济区划逐渐摆脱行政区划的制约与束缚。
  按照区位条件的同质性,可把中国版图分为从里到外的三个环:最里面的是内核区(全称“内陆核心区”),中间的一层是内环区,最外面一层是外环区。而内环区和外环区又各自按东西向一分为二:内环的东半部为“近海内陆区”,西半部为“深远内陆区”;外环的东半部为“沿海区”,西半部为“沿边区”。这五大类型区的范围如下:
  (1)沿海区(外环区Ⅰ):除广西之外的所有沿海省份以及广西东部。本区又可细分为三部分,即北方沿海区(环渤海地区)、华东沿海区(苏浙沪)、南方沿海区(闽粤桂琼)。
  (2)近海内陆区(内环区Ⅰ):吉林、内蒙古东南部、山西、河南的东北部、安徽、江西、湖南、广西西部。本区又可细分为三部分:
  a.珠三角后院区:湖南、江西南部、广西西部;
  b.长三角后院区:安徽、江西北部;
  c.环渤海后院区:山西、河南的东北部、内蒙古东南部、吉林。
  (3)内陆核心区(内核区):河南大部分、湖北、陕西中南部(即关中和陕南)、四川(三个自治州除外)、重庆。
  (4)深远内陆区(内环区Ⅱ):陕西北部、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西部、四川西部的三个自治州、贵州、云南的昭通地区。本区又可细分为三部分:
  a.西北内陆区(主要特点是干旱缺水):陕西北部、甘肃、宁夏、青海日月山以东地区、内蒙古西部;
  b.青藏高原区(主要特点是高寒缺氧):青海大部、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藏族自治州;
  c.西南内陆区(主要特点是崎岖多山、少平地):贵州、云南的昭通地区、四川的凉山州。
  (5)陆地边疆区(简称“陆疆区”或“沿边区”,外环区Ⅱ)。本区又可分为两类:
  Ⅰ类沿边区(既是地理意义上、又是经济意义上的沿边区):黑龙江、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疆、云南(昭通地区除外)。
  Ⅱ类沿边区(只是地理意义上、而非经济意义上的沿边区):吉林、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除外)、西藏、广西。
  五大类型区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各地区发展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区位条件)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同时也适当考虑到现有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
  (1)沿海区——濒临海洋,经济发展的综合条件最好,尤其是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全球化进程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2)近海内陆区——虽然地处内陆,但与沿海省区毗邻、接壤,与海洋的距离较近,便于接受沿海发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
  (3)内陆核心区──位居我国国土的中央部位,人口众多,经济总量较大,是我国内地工业最集中、科教实力最雄厚的地区。
  (4)深远内陆区──远离海洋,也不靠边境,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工业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水平也低。
  (5)陆疆区(沿边区)——拥有陆地国境线(这是必备条件);拥有发展边贸、开拓邻国市场的明显优势(此乃参考条件)。
  1.2 对五大类型区范围的说明
  如何确定五大类型区的范围?这需要根据各省区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而不能仅仅套用五大类型区的字面含义。如果仅按字面含义来确定五大类型区的范围,就会产生较多的地域重叠。以下是对全国各省区的分析归类。
  就沿海各省区来看,除广西之外,经济水平都高于内地。而“沿海”的地理位置更赋予这些省份明显优于内地的发展条件,这是一个比任何资源禀赋都更加重要得多的有利因素。正因为如此,所以本方案仍把沿海各省划归同一个类型区。只是广西的情况有点特殊,因为该省(区)的经济水平远低于其他沿海省份,即使与大多数内陆省份相比也不占上风。但在广西内部又存在相当大的东西差异,东部是汉族地区,经济较发达,又濒海,因此可划入沿海区;西部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不濒海(但与越南接壤),因此可划入近海内陆区或沿边区,笔者认为应将其划入近海内陆区。因为广西毕竟是一个沿海省区,其外贸主要还是走海路,陆路贸易居于次要地位而且贸易对象仅限于越南一国。何况广西与广东的经济联系密切,整个广西均属珠三角的辐射范围。这种联系和辐射对广西的经济发展极为重要,足以使边贸的意义相形见绌。
  所谓“近海内陆区”,按字面解释是指距海较近的内陆地区。从理论上来说,与沿海各省接壤的那些内陆省份(内蒙、吉、晋、豫、皖、赣、湘、黔、滇)似乎均可归入这一类,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对这些省份还需要逐个进行具体分析:
  (1)吉林省既与沿海的辽宁相邻,又与朝、俄接壤,因此既可划入近海内陆区,又可划入沿边区。吉林与俄罗斯的边境线很短,对俄经贸远不及黑龙江。鉴于朝鲜目前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水平,中朝之间的贸易量不大,对吉林经济的影响相当有限。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图们江开发”至今仍停留在纸面上,这也说明吉林对外开放的主要方向是南(经辽宁出海)而不是东(面向朝、俄)。因此,吉林应划入近海内陆区。
  (2)内蒙古:虽然边境线很长,但边境对面的蒙古国人口稀少,经济水平不高,市场容量有限,中蒙贸易在我国外贸中所占比重微不足道,对内蒙古经济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内蒙古与邻近各省的经济联系却相当密切,这些邻省中有两个(冀、辽)是沿海省,这就使内蒙古具备了近海内陆区的特点,但这些特点仅限于内蒙古的东南部,而内蒙古西部距海较远,应划入深远内陆区。内蒙古东北部的呼伦贝尔盟距海也比较远,但却拥有发展外贸的优势,因为这里有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滨洲铁路由此出境后接西伯利亚大陆桥,其主要经贸对象是俄罗斯这样一个大国。由此看来,内蒙古应一分为三:西部属于深远内陆区,东南部属于近海内陆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则应划入沿边区。
  (3)山西:应划入近海内陆区。
  (4)河南:虽与三个沿海省(冀、鲁、苏)接壤,但由于河南的块头太大(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中西部第一经济大省),没有哪一个沿海增长极能够单独带动这个上亿人口的大省。考虑到河南在区位和交通上的重要性以及它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应将该省大部分划入内陆核心区,惟有与冀、鲁、苏接壤的那些地区(豫北和豫东一部)可划入近海内陆区。
  (5)安徽、江西、湖南:这三个省都是典型的近海内陆省,也是最便于接受长三角、珠三角辐射与带动的内陆省份。
  (6)贵州、云南:虽然这两个省皆与沿海的广西相邻,但广西是沿海经济水平最低的省,与云、贵接壤的广西西部的经济水平又远低于东部,根本不具备作为增长极所必需的经济实力,因而不可能对云、贵两省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事实上,广西只是在地理意义上“沿海”,却不能算是经济意义上的“沿海地区”。因此,与之接壤的贵州和云南都不宜划入近海内陆区。
  (7)广西西部:广西的海岸线都位于东南部(注:这里原属广东,新中国成立后才划归广西),而经济落后的广西西部并不濒海。因此,即使从地理意义上来说,广西西部也不是沿海地区而是内陆地区,应将其划入近海内陆区。
  下面来看沿边区的范围。在我国,有国境线的省份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但这些省份并非都属于沿边区。首先,辽宁和广西(东部)既沿边、又沿海,因外贸运输走海路比走陆路更为优越,所以应将其划入沿海区而不是沿边区;其次,吉林和广西(西部)应划入近海内陆区(理由已如前述),划入沿边区只是作为第二位的考虑;再者,甘肃的国境线极短而且边境两侧都极为荒凉,几乎无边贸可言,因此,将其划入深远内陆区而不是沿边区。
  其他几个沿边省份(黑龙江、内蒙、新疆、西藏、云南)虽然可划入沿边区,但根据边贸的地位和发展潜力又分为两类:
  Ⅰ类沿边区(既是地理意义上、又是经济意义上的沿边区)──黑龙江、新疆、云南(昭通地区除外)、呼伦贝尔盟;
  Ⅱ类沿边区(只是地理意义上、而非经济意义上的沿边区)──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除外)、西藏。
  所谓地理意义上的沿边区就是指拥有“沿边”的地理条件(但不一定具备发展边贸的经济优势)。而经济意义上的沿边区则是指不仅“沿边”、而且发展边贸确有优势的地区①。
  关于内蒙古的情况已如前述。至于西藏,虽然有很长的国境线,而且与之相邻的印度人口众多、市场容量巨大、发展前景看好,但由于西藏本地的生产极不发达,如果要大规模地发展对外贸易,则无论出口货源还是进口市场都将主要依靠内地,西藏只是起一个过境中转的作用。但是众所周知,西藏与内地、西藏与南亚邻国之间的交通条件都很差,运输成本高昂而运量有限(青藏铁路建成后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因此,南亚各国与我国的贸易大都走海路而不是走陆路穿越西藏。今后西藏的对外贸易主要还是本区产品的输出和供给本区市场的输入,其贸易规模相当有限。
  由此看来,真正因为“沿边”而拥有对外经贸优势的只有黑龙江、新疆、云南三省区以及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盟。我国的边境贸易通常分为东北、西北、西南三大块,而黑龙江(及呼伦贝尔)、新疆、云南分别是这三大边贸区的龙头。因此,这三省一盟可划入Ⅰ类沿边区。而其他沿边省份(甘肃、辽宁除外)都属于Ⅱ类沿边区。
  除上述三大区(沿海区、近海内陆区、沿边区)之外,其余各省(西北的陕、甘、宁、青,西南的川、渝、黔,中部的湖北)都位于内陆纵深,距海较远,又不靠国境线。在本方案中,内陆纵深地区又分为两个类型区:
  一是内陆核心区,包括湖北、四川盆地(四川省东部和重庆)、陕西中南部(关中和陕南)。此外,河南的大部分也应划入本区(其理由如前所述)。因此,本区既包括鄂、豫这两个中部经济大省,又包括了西北经济最发达的关中平原、西南经济最发达的四川盆地。本区乃是全国的地理中心和交通中枢,拥有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加工工业发达,并且是我国内地科技力量最强、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地区。本区人口众多、市场容量巨大,我国内地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几个城市群(武汉、成渝、关中、郑洛汴)也都分布于此。
  二是深远内陆区,包括陕西北部、甘肃、宁夏、青海、贵州、四川西部的三个自治州。此外,内蒙古西部(这里的情况已如前述)和云南东北部的昭通地区(该地夹在川、黔之间,在经济上也与川、黔联系密切,是所谓“攀西—六盘水地区”的组成部分)也应划入本区。从总体上来看,本区乃是我国最贫困、最不发达的地区,呈现为低度工业化和资源开发型的经济结构,不仅工业基础薄弱,而且因自然条件较差,农业生产水平和人口密度也显著低于内陆核心区。
  1.3 五大类型区内部的同质性
  1.3.1 沿海区的特点:
  与其他四大类型区相比,沿海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濒临海洋,因而具备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区位优势,这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将沿海各省市单列为一个类型区而区别于内陆各省。本区的发展战略,可以说主要就是围绕着如何发挥它的沿海优势来做文章。
  1.3.2 近海内陆区的特点:
  与其他内陆地区相比,本区与海洋的距离最近,通往出海口的交通条件最好,进军国际市场的运输成本最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相对较好。
  与其他内陆地区不同,本区在经济上受沿海增长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比较明显,并且最有可能、也最适合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
  本区不仅易于接受沿海增长极的辐射与带动,而且如果将来在内陆核心区也形成强大的增长极,则本区也位于其辐射范围之内。这就意味着,本区届时将可左右逢源,同时接受来自两个增长极的双向、交叉辐射。
  虽然本区的农、矿资源在全国占有一定的地位(既有若干农业大省,又有全国性的能源基地),但今后的发展不应受本地资源禀赋的限制,而应该充分利用其“近海”的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1.3.3 内陆核心区的特点:
  地处我国国土的中央部位和心脏地带,是全国的交通中枢,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必经之地。在我国“八纵八横”铁路主通道中,至少有四纵、四横穿越本区。
  开发较早,历史悠久,在古代曾长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心区,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与文化底蕴。
  作为计划经济时期全国投资最多的地区,是当今我国内陆经济规模最大、固定资产存量最多、产业基础最为雄厚、科技力量最强的地区,堪称我国内地生产力配置的重心地带,因而具备了形成增长极的实力基础。
  拥有众多人口(近三亿)和巨大的市场容量,这也是建立大规模加工工业和形成强大增长极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作为计划经济时期全国的重点建设地区,传统体制在这里的存量最大。因此,今后将成为体制改革攻坚战的主要战场。
  本区距海较远(除河南之外,川、渝、陕、鄂都不与沿海省份接壤),大部分位于沿海增长极的辐射半径以外,不像近海内陆区那样容易受到沿海发达地区的辐射与带动。因此,对本区来说,自行培育增长极是实现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
  在本区培育增长极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为了带动深远内陆区的发展。因为深远内陆区既得不到沿海增长极的辐射与带动,又缺乏自行培育增长极所必需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实力,所以,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本区的辐射与带动。
  由于距海较远,本区不具备大规模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那些对运输成本不敏感的产业和产品除外),因此只能形成内需主导型的经济结构。
  1.3.4 深远内陆区的特点:
  是我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致贫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而人口却超负荷)。
  地处全国的上风区和上水区,既是“江河源”,也是“风沙源”和“泥沙源”,因而直接关系到全国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今后,本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应该是维护生态环境,而对经济开发的地域范围则必须予以严格的限制。
  本区现有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多为嵌入式发展,与周围的地方经济缺乏有机的联系;农业多为广种薄收,耕作粗放,单产甚低。
  在本区内部有若干资源富集地(如蒙陕宁能源基地、攀西—六盘水地区、柴达木盆地),今后可望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料和能源基地。但是,为了缩短运距、降低物流成本,本区产出的原料和能源应主要供给内陆核心区而不是沿海区。
  由于本区既远离海洋,又不靠边境,因此,在全国五大类型区中,本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最差。
  由于本区远离海洋,得不到沿海增长极的辐射与带动,又因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偏低而难以自行培育增长极。因此,只有在内陆核心区形成强大的增长极,才能对本区起到强有力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1.3.5 沿边区的特点:
  笔者认为,沿边区的主要特点是可以(而且也应该)利用邻国的资源和市场来谋发展。其所以如此,这不仅仅是因为本区地处边疆、拥有边境线和边贸口岸,而且也是考虑到下列因素:
  由于本区地处边陲,远离内地市场,较高的运费使其产品在内地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因此,与其不惜代价挤入内地市场,还不如大力开拓距离较近的邻国市场。
  本区因远离海洋而难以利用出海口和出海通道进入国际市场,故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其拥有边境线和边贸口岸的优势来积极开拓邻国市场。
  本区不仅远离沿海的增长极,而且距离内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即内陆核心区)也比较远。因此,本区既不像近海内陆区那样易于接受沿海区的辐射与带动,也不像深远内陆区那样可以接受内陆核心区的辐射与带动。面对这种状况,本区应充分发挥自身“沿边”的优势,通过与邻近国家拓展经贸关系来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自己,从而实现自我辐射。
  1.4 对未来全国地域分工的设想
  根据五大类型区的基本特点(尤其是区位条件),可规划其各自的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未来全国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
  沿海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者;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第一梯队,出口创汇的第一主力,应全面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从而形成高度外向型的经济结构;我国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主要承担者(科技创新的第一主力;制度创新的开路先锋);辐射和带动近海内陆区的发展,并尽可能将辐射范围向内陆纵深地区延伸。
  近海内陆区:沿海区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承接者;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第二梯队,出口创汇的第二主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和融入全球产业链,形成适度外向型的经济结构。
  内陆核心区:我国内地的经济重心区;因产品以内销为主而呈现内需主导型的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应对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稳定器;我国科技创新的第二主力;体制改革攻坚战的主要战场;辐射和带动深远内陆区的发展,并协助沿海区带动近海内陆区的发展。
  深远内陆区:扶贫攻关的主要承担者;维护生态环境、实施生态恢复和生态重建,为全国提供生态保障;为内陆核心区的加工工业提供能源和原材料;在基础设施等相关条件具备之后,可承接来自内陆核心区的产业梯度转移。
  沿边区:背靠内地,面向周边邻国开拓市场,积极参与区域性的国际经济合作,力争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掌握主导权。
  就原料来源和产品销售市场而言,沿海区应该大进大出(目前已初步实现大出,但在原料供应上还远未做到大进);近海内陆区目前是小进小出,但经过努力应该能达到中进中出;内陆核心区和深远内陆区目前是、今后也仍将是小进小出甚至不进不出;沿边区也有可能达到中进中出甚至大进大出,但主要是面向邻国市场而不像沿海区那样面向全球市场。
  1.5 内陆增长极的培育与全国物流格局的改变
  继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在我国最有可能形成新增长极的地区是内陆核心区,因为这里拥有四大优势: 区位优势、经济存量优势、市场优势、科教优势。
  所谓区位优势,一是在我国版图上的居中位置,二是在全国交通网中的枢纽地位。
  所谓经济存量优势,是指现有的经济规模、产业基础和固定资产存量。 1998年,川、陕、豫、鄂的GDP之和占全国17.5%[2]。河南和湖北分别是中部第一、第二经济大省,陕西、四川分别是西北和西南的第一经济大省。
  所谓市场优势,首先是因为其巨大的人口规模(1998年,川、渝、陕、豫、鄂的总人口达2.9816亿[2],超过除中、印之外的任何国家)。其次,由于居中的地理位置使之与众多的邻省接壤,而作为全国交通网的枢纽则意味着对全国各地都有良好的可通达性。因此,这四省一市不仅本身拥有巨大的市场容量,而且还具有向省外、区外拓展市场的便利条件。今后,只要肯下功夫改善投资环境,凡是以占领中国国内市场为目标的投资项目都有可能首先选择在内陆核心区落脚生根。
  至于科教优势,鄂、陕、川、渝三省一市是我国内地高校和科研机构最集中、高等教育最发达、科技实力最强的地区。作为我国的战略后方和三线建设的主战场,陕、川、渝还是全国军工最发达、国防科技实力最强的地区。
  之所以要在我国内地培育新的增长极,主要是基于下列考虑:
  (1)导致我国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生产分布愈来愈向沿海集中的同时,人口分布却并未出现同样的变化趋势[3]。因此,除非今后对全国的人口布局进行重大调整,否则要想缩小地区差距,就必须在内地建立起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产业基础。
  (2)虽然在我国沿海已形成几个强大的增长极,但由于其辐射效应受到距离衰减律的制约,因而对拥有数亿人口的内陆纵深地区基本上不起作用。
  (3)由于内陆核心区在我国版图上的居中位置,除了黑龙江、吉林、新疆之外的所有其他内陆省份都与之接壤。因此,如果在内陆核心区形成强大的增长极,其辐射范围将相当广阔,对我国整个内陆地区具有广泛、全面的带动作用。
  面对生产分布愈来愈向沿海集中的趋势,要不要在内地培育新的增长极,这实际上关系到今后我国生产力的总体布局究竟是选择“加拿大模式”还是选择“美国模式”。所谓加拿大模式就是一条线式的布局,其绝大部分人口和经济活动都集中在与美国毗邻的南部狭长地带。因此有人说,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不是智利而是加拿大。事实上,加拿大经济并没有自己的独立的体系,它只不过是美国经济在边境另一侧的延伸而已。当然,美国在早期也是一条线式的布局(即欧洲移民最早定居和开发的东海岸一带)。但自从西进运动开始以后,它的人口和经济布局便不断向西拓展:先是中西部崛起,与东北部共同构成美国的“制造业地带”。随后,西部和南部也相继发展起来,尤其是二战后发展更快,号称“阳光地带”。目前,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经济规模,西部和南部相加已经超过了北部(包括东北部和中西部)。而全国四大都市圈(大西洋沿岸北段、五大湖沿岸、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分别位于东北部、中西部、西部和南部。因此,美国模式乃是对整个国土递次推进、全面开发、相对平衡布局的发展模式。
  在内地培育新的增长极不仅有必要、有可能,而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正在朝有利于达成这一目标的方向演变:
  近年来我国外贸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从长远来看是难以为继的,预计今后将逐渐由高速增长过渡到平稳增长和低速增长。与此相适应,我国也将逐渐由出口带动型的经济增长转向内需拉动型的经济增长,这就使相当一部分产业有可能摆脱对沿海区位的依赖而实现向内地的梯度转移。
  在沿海发达地区,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愈来愈少。而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促使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的主要动因(注:出口外销型产业主要是转移到近海内陆区,而内销型产业则有可能向内陆纵深地区转移)。
  入世过渡期结束后,进口关税进一步削减,沿海地区使用进口矿物原料的成本也随之而降低,从而有可能逐步实现矿物原料的“逆进口替代”(即以进口替代国内生产)。这样一来,原先由中西部供给沿海地区的大量矿物原料和能源便可留在中西部供给当地的加工制造业。
  长期以来,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西能东输”、“西料东运”来供给所需的能源和原料。但是,要想以更大的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在沿海地区建设真正的“世界工厂”,就必须以“世界原料仓库”和“世界能源库”来与之匹配。因此,沿海地区今后应以“外料(能)登陆”(从国外进口原料和能源)来取代“西能东输”和“西料东运”②。
  但是,“外料(能)登陆”只能满足沿海地区的需求,而对广大内地则无济于事。因为一旦登陆,其后的陆路运输成本将大大高于海运成本。所以,“外料(能)”登陆后惟有供给沿海地区使用(那些比重较小、便于输送的轻质原料和能源还可供给近海内陆区),在经济上才是合理的。如果要实施“外料(能)内运”(把进口的能源和原料运往内地),则只能是有限的、近距离的“内运”,而大规模、远距离的“内运”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如果原先依赖“西能东输”、“西料东运”的沿海地区转而依靠“外料(能)登陆”,那么“西料”和“西能”便不再像以往那样大规模、远距离地东运,这将大大降低我国的物流成本。而代替沿海地区消化“西料”、“西能”的是内陆核心区,因为这里集中了我国内地的大部分工业,但因地处内陆纵深而不能指望“外料(能)内运”,只能利用“西料”、“西能”。
  由此看来,今后很可能在我国沿海和内陆纵深地区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资源供给—加工制造—市场销售”体系:
  第一个“资源—加工—市场”体系,其加工制造在我国的沿海地区(今后还将扩展到近海内陆区),而资源和市场这两部分主要在国外。也就是说,资源供给以进口为主、国内供给为辅,产品则以出口为主、内销为辅。
  第二个“资源—加工—市场”体系,其资源分布在我国内地(主要是内陆核心区和深远内陆区),加工制造主要在内陆核心区(今后会逐渐向深远内陆区扩散),产品以内销为主。
  上述这两个“资源—加工—市场”体系,可分别称之为“世界工厂”和“中国工厂”。面对巨大无比的人口规模、异常沉重的就业压力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应着眼于建设两个工厂:在沿海区和近海内陆区建设“世界工厂”,在内陆核心区和深远内陆区建设“中国工厂”。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中华民族从农业民族转变为工业民族。
  要在沿海区和近海内陆区建成“世界工厂”,就必须以“外料(能)登陆”来取代“西能东输”和“西料东运”;而要在内陆核心区和深远内陆区建成“中国工厂”,就必须把“西能东输”、“西料东运”改为“西料(能)西用”。
  
  2.综合经济区的划分
  
  对于综合经济区的划分,虽然过去曾提出过一些大的原则(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经济现状与远景发展相结合、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相协调),但如何把这些原则具体落实,从而形成一套比较完整、切实可行和可操作的区划标准?这个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正因为缺乏科学、统一的区划标准,所以在实践中,区划工作者或是根据经验、推断,或是自行选用一些指标与方法来设计自己的区划方案,因而导致形形色色的方案层出不穷[4][5],如六分法(东北区、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区、西南区、西北区)、七分法(东北区、环渤海区、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东南沿海区、中部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西北区)、八分法(东北区、华北区、晋陕内蒙古区、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区、西南区、西北区、青藏高原)、十分法(东北区、北部沿海区、东部沿海区、南部沿海区、黄河中上游、长江中上游、珠江中上游、内蒙古、新疆、青藏高原)等。这些方案都在某些方面有所侧重,但也都存在某些不足之处:有的方案存在着较多的地域重叠;有的方案不能覆盖全国;有的方案在划定经济区范围时仅仅基于传统的区域概念而忽视了地域经济联系的实际状况;有的方案[6]因选用同质性的指标(如自然条件类似、资源禀赋相同、经济结构相似、发展水平相近)作为区划标准而忽视了综合经济区的非同一性原则,这样划分出来的与其说是综合经济区,还不如说是经济类型区。
  本文对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是在上述“五分法”经济类型区的基础上展开的,通过对同质性的五大类型区(或曰五大经济地带)合纵连横、跨地带组合来构成异质性的综合经济区,组合的原则是地域相邻、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搭配、产业结构优势互补、口岸与腹地相连、辐射源与受辐射区相连、产业梯度转移的转出区与承接区相连。 这样便可体现出综合经济区的非同一性(区内经济结构的差异互补和相互联系性)的特点,也有利于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
  2.1 划分综合经济区的新方案
  在全国范围内,首先划定五大辐射圈。所谓“辐射圈”和下面所说的“独立辐射区”都是本文对综合经济区的表述形式。因为综合经济区的构成要遵循非同一性原则(区内各地因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而形成互补),所以,一个综合经济区通常由某一个发达地区(称为“辐射源”)加上周围的欠发达地区(称为“受辐射区”)共同组成,即由辐射源和受辐射区共同组成一个“辐射圈”,一个综合经济区就是一个辐射圈。本方案所划定的五大辐射圈如下:
  (1)北部沿海辐射圈(又称“环渤海辐射圈”):以沿海区的北段(京津冀鲁辽)为辐射源,受辐射区主要是近海内陆区中的“环渤海后院区”(吉林、内蒙古大部、山西),还有内陆核心区的东北部(河南)。在全国五大辐射圈中,本辐射圈的情况最复杂,因为其内部结构比较松散,实际上包含了三个相对独立的亚辐射圈。
  a.北向辐射圈:以辽中南地区为辐射源,其辐射范围在东北的中、南部。
  b.西向(北路)辐射圈:以京津唐地区为辐射源,其辐射范围在华北的北部。
  c.西向(南路)辐射圈:以胶东半岛和胶济沿线地区为辐射源,其辐射范围在华北的南部。
  (2)东部沿海辐射圈(又称“长三角辐射圈”):以沿海区的中段(沪苏浙)为辐射源,受辐射区不仅包括近海内陆区中的“长三角后院区”(安徽、江西北部),而且还扩展到内陆核心区的东部(湖北、河南)。
  (3)南部沿海辐射圈(又称“珠三角辐射圈”):以沿海区南段的广东为辐射源,受辐射区主要是与广东相邻的各省(包括广西、湖南、江西南部、海南,但不包括福建),还有内陆核心区的东南部(湖北)。
  (4)北方内陆辐射圈:以内陆核心区的北部(河南、陕西的关中地区)为辐射源,以深远内陆区的北部(陕北、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的阿拉善盟)为受辐射区。本辐射圈的范围相当于大西北地区去掉新疆、加上河南。
  (5)南方内陆辐射圈:以内陆核心区的南部(湖北、四川东部、重庆)为辐射源,以深远内陆区的南部(贵州、四川西部、云南的昭通地区)为受辐射区。本辐射圈的范围大致相当于西南地区去掉云南、加上湖北。
  而未被纳入上述五大辐射圈的地区又可分为四个独立辐射区:
  a.远东北独立辐射区:黑龙江,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盟。
  b.远西北独立辐射区:新疆,西藏的阿里地区。
  c.西南边疆独立辐射区:云南(昭通地区除外)。
  d.东南沿海独立辐射区:主要是福建,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粤东、浙南。
  2.2 设计本方案的基本思路
  (1)以沿海的三大经济重心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作为辐射源,以邻近这三者的内陆省份作为受辐射区,分别构建三个沿海辐射圈。由于沿海是我国的发达地区,这里的三个重心区实力雄厚、能量巨大,为了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在内陆各省中,凡是距离海洋较近的都尽可能划入沿海辐射圈。
  (2)由于我国的陆地纵深大、东西向延伸的距离远,仅靠东部沿海的几个增长极,其辐射范围难以涵盖距海较远的内陆纵深地区。因此,在位于沿海重心区辐射半径以外的内陆纵深地区,应自行培育增长极,并以此为中心构建内陆辐射圈。
  (3)为什么把内陆纵深地区整合为南、北两大辐射圈?因为构建内陆辐射圈应以中西部四个最大的城市群(武汉、成渝、关中、郑洛汴)为核心。但与沿海三大重心区相比,这几个内陆城市群的实力不强、发展水平不高。弥补此缺陷的办法就是联合。问题是如何联合?如能搞“四合一”的大联合当然最好。但因范围太大、主体太多、彼此相距较远,实施难度可想而知,显然不具备可行性。比较可行的是搞两两联合。但究竟是沿南北向搞两两联合(武汉+郑洛汴、成渝+关中),还是沿东西向搞两两联合(武汉+成渝、关中+郑洛汴)?笔者认为应选择后者,因为这与我国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的方向相一致,与沿海增长极向内陆传导辐射能的方向相一致,与建设沿江经济带和陆桥经济带的战略相吻合。
  (4)北方内陆辐射圈的范围相当于西北地区去掉新疆、加上河南,南方内陆辐射圈的范围相当于西南地区去掉云南、加上湖北。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在2.3中将给予解释。
  (5)所谓“独立辐射区”,就是不属于上述五大辐射圈的范围,因而在区域经济格局中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既不能或不必接受其他地区的辐射,又不具备辐射其他地区的条件或能力。在四个独立辐射区中,黑龙江、新疆、云南分别是东北、西北、西南这三大边贸区的龙头,三者都有可能不依赖其他增长极的辐射和带动而自行闯出一条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成功之路;另一个独立辐射区是沿海的福建,该省虽然经济发达,但因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与外省的联系相对较少。
  2.3 对部分省区的附加说明
  在迄今为止有关综合经济区划的众多方案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周一星、张莉提出的方案[7],因为该方案是通过对地域经济联系的实证分析来划定综合经济区。与那些仅凭经验、推断或是基于某些传统的区域概念而得出的区划方案相比,这种基于实证分析的方案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也更加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该方案把全国分为11个综合经济区③(华北、华东、华南、东北、西南、西北、福建、山东、湖北、新疆、西藏);而在本文所给出的方案中有5+4=9个辐射圈(区),但如果把环渤海圈一分为三(即把三个亚辐射圈也作为辐射圈看待),也有11个辐射圈(区)。
  这两个方案不仅区划单元的个数相同,而且彼此间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周·张方案中的华南区、华东区、华北区分别与本文方案中的南部沿海、东部沿海、北部沿海(西向辐射)这三个辐射圈相对应;周·张方案中的西南区和西北区分别对应于本文方案中的南方内陆、北方内陆辐射圈(但具体范围有所不同④);这两个方案都把福建和新疆单列为一区。
  除了这些相同或相近之处,两个方案也有不同之处,主要是:①对鄂、豫两省的定位不同; ②山东、黑龙江、云南、西藏是否应单列为一区?
  以下便通过对这些不同之处的分析,来进一步解释和说明本文所给出的综合经济区划方案。
  在制订综合经济区划方案时,通常都尽量避免不同经济区的范围出现重叠。而在本文给出的方案中,却把鄂、豫两省特意安排为多个辐射圈的重叠区:河南属于三个辐射圈(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北方内陆),湖北也属于三个辐射圈(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南方内陆)。之所以如此安排,这一是基于鄂、豫两省自身的特点,二是出于带动西南、西北地区发展的需要。因为鄂、豫两省既拥有“天下之中”的地理区位,又是全国的交通中枢,所以最适合充当辐射传导器,即接受沿海地区的辐射并将其传递给西部的深远内陆地区,从而起到承东启西的作用。而正是出于承东启西的需要,对鄂、豫两省在不同的辐射圈中分别给予不同的定位(在沿海辐射圈中是作为受辐射区,而在内陆辐射圈中则充当辐射源)。
  在全国各大区中,西南、西北的经济发展水平最低。在这里,一方面是拥有大量的贫困人口、大片的欠发达地区,亟须得到大城市或发达地区的辐射与带动;而另一方面,西南、西北地区自身的辐射源(成渝、关中)实力有限,又因深居内陆而得不到沿海发达地区的辐射。为了解决辐射需求与辐射供给之间的矛盾,选择鄂、豫两省分别与西南、西北结合,旨在借助于这两个中部经济大省来充实和加强西南、西北的辐射源,并充当沿海发达地区向西南、西北辐射的传导器。
  相比之下,在周·张方案中,对鄂、豫两省的定位是,把湖北单列为一区,而对河南则一分为二(豫北与京、津、冀、晋等省同属华北区,豫南则划归湖北区)。这样安排的缺点是不能体现出这两个中部省份作为辐射传导器的作用,而且与实证资料不符(注:在其论文中给出的资料表明,河南与华北各省市的经济联系并不密切)。
  山东虽然是北方第一经济大省,但缺乏像香港、上海、北京那样的超级城市,山东诸港口的腹地也局限于本省,因而未能对内陆省份起到应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目前,山东在区域经济中的角色确实有点类似于福建那样的独立辐射区[8]所以,在周·张方案中,把山东单列为一区)。但与福建不同的是,山东与省外联系不畅的原因并非不可抗的自然因素(如受到山地阻隔),而是因为交通建设不到位。其实,只要将山东省内的交通网与我国北方主要的东西向运输通道(尤其是陇海、兰新线)实现全面对接,山东与北方内陆地区的经济联系便可大大加强,从而对后者起到应有的辐射作用。
  东北三省资源互补、经济联系密切,具有较完整的地域结构,因此历来被视为统一的东北经济区(在周·张方案中也是如此)。为什么在本文的方案中却把东北一分为二,单独把黑龙江划出去列为独立辐射区?这一是因为“辽老大”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相对较慢,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大大下降,这严重影响了它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二是因为东北的多种自然资源经长期大规模开发后渐趋枯竭,资源型产业整体萎缩,其矿产品和能源的进口依存度将愈来愈大,因分别从南(经海路)、北(经陆路)两个方向输入而形成南、北两大供应圈。黑龙江虽然地处内陆,却拥有东出、西进、南下等多条外贸通道,可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因此,哈尔滨在20世纪前期曾经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当时在中国东北有两个双核结构并存(沈阳——大连、哈尔滨——海参崴)。虽然黑龙江的经贸优势只是体现在对俄贸易上,但俄罗斯是一个大国,市场容量相当可观,又因为畸形的经济结构,农业和轻工业很不发达,消费品供应严重依赖进口(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尤其如此),这对于黑龙江发展外向型经济十分有利。凭借这样的优势,黑龙江便具备了自立门户、自我发展的条件和潜力,因而有必要、也有可能将其单列为一区。
  西北与西南相比,前者的面积更大,但后者的人口更多。虽然成渝都市圈的经济规模和实力明显超过关中,但由于西南地区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更大,多山的地形又不利于辐射能的传播,因此,成渝圈辐射和带动区域发展的任务比关中更为繁重。由于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大部分地区经济水平都不高,以成渝都市圈的实力,除了带动省内、市内的大片欠发达地区之外,可能尚有余力辐射和带动贵州一省,但要带动云、贵两省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云、贵两省相比,贵州的经济水平更低,但与成渝地区相距更近、交通条件也稍好一些,因而比云南更需要、也更有条件接受成渝都市圈的辐射和带动。但是另一方面,云南也拥有贵州所不具备的优势。因位于“三亚”(东亚、东南亚、南亚)结合部,并且是我国开辟印度洋出海口的必经通道,云南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优越、潜力巨大。因此,在本文的方案中,把云南从传统的西南地区中分离出去单列为一区(注:在周·张方案中,云南仍与川、黔同属西南区)。
  从对山东、黑龙江、云南三省的定位来看,周·张方案是基于现状分析,而本文的方案则有兼顾现状和发展的特点。
  无论在周·张方案还是在本文的方案中,福建和新疆都被单列为一区。就福建来说,它地处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但作为沿海发达地区,有自己的出海口,也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因而不像内陆欠发达地区那样依赖长三角或珠三角的辐射。另一方面,福建对其他省份也很难产生辐射。因武夷山横亘于西、仙霞岭盘踞于北,使福建与外省的联系受阻;惟一与福建接壤的内陆省份——江西已纳入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辐射范围。因此,对福建来说,最主要的辐射现象发生在省内,即闽东南对闽北、闽中、闽西的辐射。今后,如果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并逐渐走向经济一体化,福建就有可能与台湾共同组成一个综合经济区,其范围除了闽、台之外,还可能包括粤东、浙南。
  新疆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一是缺水,二是地理位置过于偏远。因远离内地各省,新疆得不到发达地区的辐射。新疆人口不多,市场容量有限,又因为运距长、运费高而难以打入内地市场。但是,新疆位于“四亚”(东亚、中亚、北亚、南亚)结合部,与八个邻国接壤,还可经大陆桥通往西亚、欧洲。由于中亚各国的经济结构畸形、单一,对外来商品的依赖性较大,其市场容量相当可观。中亚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且在资源品种上与新疆互补。因此,与黑龙江、云南一样,新疆也可利用邻国的资源和市场大做文章。像新疆这样的边远省区,只有“以外补内”(以发展外向型经济来弥补远离内地市场的缺陷)才能真正做到扬长避短。
  与新疆不同,内蒙古和西藏都不能成为独立辐射区。因为内蒙古地跨“三北”,其东、中、西部分别与东北、华北、西北的邻省联系密切,而其自身则不能构成一个单独的经济区。西藏则因为缺乏必要的产业基础、经济规模太小(不及新疆的1/10)、对内地的依赖性太大而不可能成为独立辐射区(注:在周·张方案中把西藏单列为一区的理由不够充分)。由于距离和交通上的原因,西藏与新疆一样也得不到内地的辐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藏不属于任何一个辐射圈。但是作为全国各省共同的支援对象,西藏又处于所有各大辐射圈的共同影响下。而在西藏,阿里地区的情况又有点特殊,因其对外联系主要靠新藏公路,在经济上附属于新疆,故应划入远西北独立辐射区。
  
  注 释:
  ①本文中所谓“边贸”是泛指沿边省区经由陆路与邻国进行的一切贸易活动。
  ②“西能东输”今后是否应继续进行,要视能源的种类而定:应鼓励“西电东输”、限制“西煤东运”(虽有资源保证,但运输量太大,占用的运力太多)、排除“西油东输”(运距太长,又没有足够的资源保证)。
  ③在周、张的论文中,把综合经济区称为“城市经济区”。其实,这与本文所说的辐射圈一样,也是综合经济区的一种表述形式。
  ④在周·张方案中,西北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以及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西南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
  参考文献:
  [1] 杨明洪,孙继琼. 中国地区差距时空演变特征的实证分析:1978~2003\[J\]. 复旦学报(社), 2006,(1): 84-89.
  [2] 陈耀西,陈红根. 试论西部大开发与国防建设\[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 20(1): 46-49.
  [3] 李国平,范红忠. 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J\]. 经济研究, 2003, (11):79-86.
  [4] 赵济,陈传康. 中国地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5] 陈秀山,孙久文.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6] 刘勇. 中国新三大地带宏观区域格局的划分\[J\]. 地理学报, 2005, 60(3): 361-370.
  [7] 周一星,张莉. 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J\]. 地理学报, 2003, 58(2): 271-284.
  [8] 周一星,张莉. 中国大陆对外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J\]. 经济地理, 2000, 20(1): 18-24.
  
  [作者简介]徐晓明(1960-),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地科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收稿日期]2007-02-12
  (责任编辑:启方)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在环境污染的削减过程中发挥市场环境政策工具的作用愈显紧迫,但市场工具在我国的应用中存在一定问题。鉴于市场工具的优越性及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发挥市场工具的激励和约束功能,实现污染削减,保护环境。  关键词:市场环境政策工具;必要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074-03    1.问题的提出
期刊
内容提要:为了解城乡差距现状,中改院调研组深入到西北三省(甘肃、青海、宁夏),在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城乡差距评价指标体系,对城乡差距的现状进行描述,并从体制机制方面分析了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建议性对策。  关键词:城乡差距;西北三省;农村公共服务体制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005-08    为了了解西北地区城乡差距
期刊
内容提要:小城镇建设浪费了稀缺的土地资源,造成了小区域生态环境的失衡,可持续发展能力被削弱。本文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及运行原则出发,分析了欠发达区域小城镇建设进程中(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基于此,进一步研究了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策略与政策体系,并提出了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应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小城镇;循环经济;环境保护;产业关联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识码
期刊
内容提要:根据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托达罗模型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给我们重要的启示:不能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全部寄希望于城市,也不能仅仅依靠农村自身,现实的选择只能是城乡同时吸纳的原则。  关键词:理论模型;农村劳动力;农村就业  中图分类号:24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054-03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出现了大量
期刊
内容提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结构性矛盾制约下,增收路径单一、空间有限;而在涉农流通领域和农村金融信贷领域开展合作减少农民支出则是必要和可能的;此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增势功能既满足了农民内部合作需求,增强了农民整体的集体行动能力,也在客观上为乡村基层的治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但这三大功能的发挥却必然需要国家力量的强有力介入。  关键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增收;减支;增势;国家介入  中图分类
期刊
内容提要:无论是“三农”问题还是城乡统筹发展的解决途径,众多学者始终把乡村劳动力转移、乡村人口非农化以及城市化来吸纳更多乡村劳动力作为研究重点。但是西部地区,尤其是从少数民族较集中地区劳动力转移实践来看,传统的劳动力转移理论和政策建议不能够全面地解释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一系列新问题。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试图通过人力资本、文化融入度和转移偏好角度,对此现象做出解释。  关键词:人力资本;文化融
期刊
内容提要:GDP的增长包括量与质两个方面。甘肃GDP数量的增长是否与质的增长相一致,直接关系到甘肃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此,本文从GDP的稳定性、GDP区域之间的离散程度、GDP产业之间的分布、科技对GDP的贡献度、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等综合指标对甘肃GDP质量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GDP质量;系统分析;改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内容提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带来了很大压力。为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本文从托达罗城乡人口流动模型出发,修正出一个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城乡人口流动模型,即加入了非正规就业因素的模型,并尝试对其进行政策含义的解释,最终得出非正规就业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剩余劳动力;预期纯收入;政策含义  中图分类号:F241
期刊
内容提要: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势必意味着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但现行的征地补偿办法和补偿标准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随着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村现行经济管理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逐渐显露,矛盾突出。这些矛盾,又较集中地表现在土地的使用和管理上。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经营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农村土地股份制,并分别从经济、法律两个方面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
期刊
内容提要:近来,为了解决药品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导致的药价虚高问题,不少人建议重新回到由政府统一定价、统一销售的药品专卖政策。本文通过药品购销领域厂商与医院、厂商与政府的两个博弈模型,得出药品政府专卖政策虽然能降低药品销售成本但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结论,并对博弈结果的深层内涵及政策建议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药品定价;政府专卖;博弈  中图分类号:F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