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大卫·鲍伊去世,纪念文章铺天盖地,这些文章,在提到大卫·鲍伊的音乐成就之外,也会提到他在电影、时尚、视觉领域的成就。
特别是电影,是最能说明他的形象延伸度的,但在那些有他出演的电影里,他多半是配角,所以,大岛渚导演的《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就成了重头戏,因为,他在这部电影里是主角,跟他演对手戏的又是另一位“不男不女”的音乐人坂本龙一,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段禁忌之恋,符合当下热点。于是,在无数媒体文章里,这部电影都被放大进行描述,配图里,自然少不了大卫·鲍伊和坂本龙一亲密告别时的那张剧照,作者往往会认真地告诉我们:在这部电影里,大卫·鲍伊扮演的劳伦斯先生和坂本龙一扮演的日本军官,发生了暖昧的感情。
事实上,大卫·鲍伊在这部电影里,扮演的并不是“劳伦斯先生”,而是军官杰克,扮演劳伦斯先生的是汤姆·康蒂,被用做片名的那句台词“Merry Christmas,Mr.Lawrence”,是由扮演另一位日本军官的北野武说出来的。在纪念大卫·鲍伊的文章里,这类错误并不少见,这些错误都说明,写作者并不了解大卫·鲍伊,甚至连搜索的功课,都没能做得更细致,因为,即便搜索,也得建立在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但怀念癖已经被引燃,就像某种心瘾已经发作,必须要有所作为,必须要用宣布自己拥有怀念(包括怀念的资格、怀念的材料、抒发怀念的渠道)的方式,才能够得到缓解。
对身在名流圈的人们来说,“怀念癖”更是一种会经常发作的病症,每逢重要的名人去世,总有人穿着昂贵的黑衣服,载着黑墨镜,精心打扮后,第一时间出现在灵堂及葬礼现场,面对镜头痛哭流涕,镜头一转就喜眉笑眼,并忙着接受记者采访,透露逝者生前不为人知的种种细节,同时积极主动地参加电视节目,面带沉痛之色讲述逝者生前二三事。每个名人的葬礼上,都少不了这类人,某位大师的葬礼上,某某几乎就是主角,某位女星的葬礼,几乎就成了另外几位明星的新闻发布会。
逝者真正的亲朋好友是不会染上这种癖好的,身边人的死亡,即便不会带来太多悲痛,也会带来太多倦意,让他们无暇无力进行怀念表演。
普通人的怀念癖,来得也一样猛烈。我们定时怀念三毛(一月)、张国荣(四月)、邓丽君(五月)、翁美玲(五月)、黄家驹(七月)、梅艳芳(十二月,以及她的母亲和哥哥为争夺遗产闹出动静的日子),并时不时怀念玛丽莲·梦露、葛丽泰·嘉宝、奥黛丽·赫本、戴安娜王妃,他们已经被盖棺论定,在官方和民间都获得认定,对他们的怀念无害而隆重。我们也会怀念海子、路遥、王小波、史铁生,尽管我们的怀念同样漏洞百出。当然,怀念也不需要无解可击。
这种怀念,也解释了“炒作”到底为何物。“炒作”一向是个贬义词,指斥某位明星“炒作”,像给对方扣上了一项不容反驳的罪名,但通过这种“怀念癖”,我们却可以清晰地看到,即便当事人已经不需要被当做话题,已经无法从被关注中得到任何利益了,我们依然在热烈地讨论他们,在炒作他们的生平故事,不断挖掘陌生的材料。真正的炒作者,其实是我们。我们从这种讨论中获得了乐趣,或者获得了利益:包括而不限于稿费、声名,或者形象塑造的机会。一个怀念别人的人,一个在逝者身上投入了时间和感情并有所收获的人,至少也得是个深情的人,是个内心丰富的人。怀念是我们的美图秀秀和光影魔术手。
人生是多么空虚无聊啊,必须要通过谈论他人,来缓解那种巨大的、无处不在的虚无感,我们都在等待谈论点什么的机会,在等待所谓“内容”,而怀念无疑是最有效的虚无驱逐者,我们守在死亡之株上,等待一只奔逐而来的兔,供我们谈论三天五天。
特别是电影,是最能说明他的形象延伸度的,但在那些有他出演的电影里,他多半是配角,所以,大岛渚导演的《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就成了重头戏,因为,他在这部电影里是主角,跟他演对手戏的又是另一位“不男不女”的音乐人坂本龙一,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段禁忌之恋,符合当下热点。于是,在无数媒体文章里,这部电影都被放大进行描述,配图里,自然少不了大卫·鲍伊和坂本龙一亲密告别时的那张剧照,作者往往会认真地告诉我们:在这部电影里,大卫·鲍伊扮演的劳伦斯先生和坂本龙一扮演的日本军官,发生了暖昧的感情。
事实上,大卫·鲍伊在这部电影里,扮演的并不是“劳伦斯先生”,而是军官杰克,扮演劳伦斯先生的是汤姆·康蒂,被用做片名的那句台词“Merry Christmas,Mr.Lawrence”,是由扮演另一位日本军官的北野武说出来的。在纪念大卫·鲍伊的文章里,这类错误并不少见,这些错误都说明,写作者并不了解大卫·鲍伊,甚至连搜索的功课,都没能做得更细致,因为,即便搜索,也得建立在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但怀念癖已经被引燃,就像某种心瘾已经发作,必须要有所作为,必须要用宣布自己拥有怀念(包括怀念的资格、怀念的材料、抒发怀念的渠道)的方式,才能够得到缓解。
对身在名流圈的人们来说,“怀念癖”更是一种会经常发作的病症,每逢重要的名人去世,总有人穿着昂贵的黑衣服,载着黑墨镜,精心打扮后,第一时间出现在灵堂及葬礼现场,面对镜头痛哭流涕,镜头一转就喜眉笑眼,并忙着接受记者采访,透露逝者生前不为人知的种种细节,同时积极主动地参加电视节目,面带沉痛之色讲述逝者生前二三事。每个名人的葬礼上,都少不了这类人,某位大师的葬礼上,某某几乎就是主角,某位女星的葬礼,几乎就成了另外几位明星的新闻发布会。
逝者真正的亲朋好友是不会染上这种癖好的,身边人的死亡,即便不会带来太多悲痛,也会带来太多倦意,让他们无暇无力进行怀念表演。
普通人的怀念癖,来得也一样猛烈。我们定时怀念三毛(一月)、张国荣(四月)、邓丽君(五月)、翁美玲(五月)、黄家驹(七月)、梅艳芳(十二月,以及她的母亲和哥哥为争夺遗产闹出动静的日子),并时不时怀念玛丽莲·梦露、葛丽泰·嘉宝、奥黛丽·赫本、戴安娜王妃,他们已经被盖棺论定,在官方和民间都获得认定,对他们的怀念无害而隆重。我们也会怀念海子、路遥、王小波、史铁生,尽管我们的怀念同样漏洞百出。当然,怀念也不需要无解可击。
这种怀念,也解释了“炒作”到底为何物。“炒作”一向是个贬义词,指斥某位明星“炒作”,像给对方扣上了一项不容反驳的罪名,但通过这种“怀念癖”,我们却可以清晰地看到,即便当事人已经不需要被当做话题,已经无法从被关注中得到任何利益了,我们依然在热烈地讨论他们,在炒作他们的生平故事,不断挖掘陌生的材料。真正的炒作者,其实是我们。我们从这种讨论中获得了乐趣,或者获得了利益:包括而不限于稿费、声名,或者形象塑造的机会。一个怀念别人的人,一个在逝者身上投入了时间和感情并有所收获的人,至少也得是个深情的人,是个内心丰富的人。怀念是我们的美图秀秀和光影魔术手。
人生是多么空虚无聊啊,必须要通过谈论他人,来缓解那种巨大的、无处不在的虚无感,我们都在等待谈论点什么的机会,在等待所谓“内容”,而怀念无疑是最有效的虚无驱逐者,我们守在死亡之株上,等待一只奔逐而来的兔,供我们谈论三天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