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网络能力开放部署及关键技术方案

来源 :移动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anzi16816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G网络的逐步规模商用伴随着能力开放需求的增加,5G网络能力开放将有助于运营商、业务提供商以及用户的三方共赢.首先介绍了5G网络能力开放框架及能力;其次,提出了5G网络能力开放部署方案及策略建议;最后对5G网络能力开放部署关键问题及方案建议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协作驾驶、道路告警、远程遥测、信息娱乐等C-V2X(蜂窝V2X)应用,在QoS、接入速度等特性方面具有很大差异,需要从接入网到核心网对各层协议进行个性化定制和编排,形成各自的核心网切片和接入网切片.首先对C-V2X切片基本架构进行分析,基于分布式基站CU-DU架构给出了典型C-V2X接入网切片协议栈部署设计,对各类切片的随机接入需求进行归纳提炼;然后根据各类切片在随机接入时延、优先级、接入速度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基于现有4G/5G随机接入协议基本机制,通过对前导码进行灵活、个性化的配置与分配,给出了典型多C
车联网是实现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的重要技术之一,蜂窝车联网(C-V2X)作为当前全球车联网的主要候选技术,目前正处于NR-V2X增强研究阶段.首先基于C-V2X在3GPP的标准化研究进展,引出了NR-V2X增强阶段的研究背景,进而针对NR-V2X增强阶段的技术需求,重点阐述了直通链路终端节电机制和直通链路终端间协调机制的主要技术特性和技术方案,最后展望了NR-V2X后续技术演进方向.
C-V2X车联网通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可信身份认证和安全通信,对主流非对称密码技术和SIM认证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当前技术和标准发展现状,提出一种SIM认证与IBC密码技术相结合的C-V2X车联网应用层安全通信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实现C-V2X车联网通信中的可信认证和应用层安全通信的目的 .
车路协同是实现智慧交通的必然技术途径,不同车路协同应用对网络需求差异性较大,需要5G网络提供端到端的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灵活定制化服务,从而满足差异化服务等级SLA需求,因此网络切片技术将成为车路协同系统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通过与车企深度合作,挖掘车企更多的应用场景,识别5G网络应用在车联网领域的痛点,探索端到端网络切片解决方案,进行现网测试和验证,为切片技术服务车联网提供技术支撑.
车路协同已成为我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支撑高等级自动驾驶实现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路侧感知系统也随之成为助力各类车联网应用场景落地的必要技术手段.然而,随着国家级、省级等各地先导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路侧感知系统的设备选型难、实施部署难、感知性能难以量化评估等问题逐渐显现.为解决以上问题,梳理了当前车联网路侧感知系统的主流技术方案,提炼面向路侧感知系统的技术参考架构,以“系统化”评测视角开展基于真值的测试方法探索,旨在推动路侧基础设施的规模化部署,加速构建我国车联网产业生态.
车联网群智感知可以充分利用参与车辆的移动性来定向地为有需要的个人或组织提供精准的数据服务,然而这也使得车辆在V2X通信时将面临更严峻的隐私安全威胁.因此,首先分析了车联网群智感知系统架构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其次讨论了群智感知系统面临的隐私安全威胁及相应的安全需求,最后提出了一种保护隐私安全的区块链赋能的条件分布式车联网群智感知系统架构,为未来车联网群智感知系统的发展和完善、部署和应用提供参考.
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是未来自动驾驶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人-车-路-云”形成的车路协同系统,可以辅助自动驾驶车辆实现协同感知、协同决策甚至协同控制,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性,加速自动驾驶规模商业化落地.首先简述了面向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辆的车路协同应用场景需求,并明确了车路协同系统的总体架构、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通过对系统进行了测试评价和应用示范验证,可以为下一阶段车路协同应用的发展和自动驾驶的规模商业化落地提供参考和解决思路.
当前V2X正处于试点探索运营阶段,通过产业示范推动V2X发展.随着三部委政策的出台,V2X芯片、模组、终端、CA平台等均已可实现跨厂商互通,产品技术正在走向规模验证阶段.RSU位于路侧,是车路协同的核心单元,其管理运维要求自动化、批量化、远程化.通过行业调研,研究当前车路协同路侧设备RSU对运维管理的需求,分析RSU运维管理平台需要支持的功能需求,梳理不同RSU厂商需支持的基本数据能力和通信协议,通过研发实践实现可落地平台产品,支撑异厂家RSU与运维管理平台的互联互通.
龙勃透镜天线是一种基于透镜原理实现电磁波汇聚的新型天线,与传统天线相比较,它更能有效控制波束宽度和覆盖范围,目前已广泛在高速/高铁等干线场景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基于此,在进行大规模现场测试分析基础上,详细给出龙勃透镜天线在高铁场景下的应用建议与策略,可有效为专业人员对该天线在高铁场景下应用提供相应参考.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架构的特点以及集中化控制模式容易受到黑客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安全控制模型.从入侵检测的角度入手,通过设计入侵监测模型的总体架构并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来实现原始数据特征提取,以实现入侵检测模型的训练优化;为了加强模型的有效性,设计一种在线增量学习的小样本数据训练方法,采用在线少量数据训练模型并结合集成学习的方法实现在线入侵检测模型的自适应更新,加强实时数据检测的准确率.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来自网络攻击的压力,保障正常节点已建立连接的安全,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扩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