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09-02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乐器演奏的目的不单是掌握乐器的演奏技能,而是为了通过演奏乐器更好地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但是器乐教学由于乐器的配备和师资差异以及教学操作上的难度,长期以来,一直是音乐教师刻意回避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演奏技能、演奏表现、合奏能力等方面相对于音乐其他学习领域的能力差了许多。为了实现新课标中对器乐教学的要求,改变课堂上单一唱、单一的听,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简单器乐教学与其它课型相结合,改变了单一的课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我校是属于农村山区的学校,学生家里经济条件有限,为了不给学生家庭造成负担,我们选择了较为廉价的竖笛和口琴以及自制打击乐器作为学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简单乐器整合到原有的各种课型,使器乐教学与各课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简单器乐教学与视唱相结合。
视唱就是视谱即唱,就像乐器的视奏一样,不仅是音乐入门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其他音乐门类必备的先决条件。学习视唱还可以培养辨音能力,加强音准和节奏感,丰富音乐语言,扩大音乐视野,加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是小学音乐教育中所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视唱初期没有形成准确的音感,在课上跟着老师钢琴伴奏基本还能唱下来,可是在课下没有乐器辅助,就不能很好的把握旋律音高了,依然唱不准旋律,依然各种跑调、各种“琴缝音”。但是一但有简单乐器辅助之后,在脱离了教师这一“拐棍”之后依然有“拐”可拄,长此以往,准确的音感形成了,视唱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在器乐与视唱结合的初期,我们可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例如:当学生只会演奏123三个音符的时候,我们挑选的练习曲,不要超出这三个音符的范围,在节奏上以二分音符和全音符这主。学习了456的演奏之后,再练习包含123456这六个音符的练习曲。节奏型的难度上再一点点的增加。经过积累,学生的视唱水平会一步步得到提高。
二、简单器乐教学与唱歌课结合。
初中学生正处在变声期。这一时期, 他们甜美、 清脆、 嘹亮的童声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声音沙哑、 音色多变、 高音上不去等状况, 甚至连音准也掌握不好。这使他们产生了困惑心理、 畏难情绪。一些学生就不再愿开口唱了。在学掌握了一件简单乐器的基本演奏能力后,我把可以把乐器作为一件工具融入到唱歌课中。传统的唱歌教学模式是: 听赏音乐或老师范唱(同学们听了, 觉得很好听、 真优美, 很想学唱, 兴趣来了)—— 学唱歌谱 ( 兴趣一下跌落低谷)—— 学唱歌词—— 艺术性。这种模式呆板又全然漠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 欣赏歌曲—— 分组探究节奏与旋律—— 填词演唱——高音用乐器代替, 其效果却较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 学习曲谱的畏难情绪也减少了。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精神, 促进了他们生动、 活泼的学习积极性。在分组探究节奏与旋律这一环节中,我把一首歌根据小组数按乐句分成几部分,各组由组长组织通过简单乐器试奏旋律,探究之后各小组汇报结果并展示,在展示后组员提示本组探究的乐句在演奏时出现有节奏方面的问题,其它组和教师再解决难点问题。全部展示后。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都有了认知,视唱水到渠成。在填词演唱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在变声期中,高音处可以让他们演奏乐器代替演唱,从而实现在唱奏合二为一,既激发了兴趣,又克服了变声期的问题,实在是一举两得。
三、简单器乐教学与欣赏课相结合。
音乐教学中少不了欣赏课。对于欣赏课的教学,很多音乐教师很是头疼,觉得没有抓挠,要不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不就是无事可抓,走马观花一听而过,过后学生再听曲子的时候依然不知道这是什么曲子,什么启迪智慧,什么提高他们音乐的审美情趣与能力就更谈不上了。那么我们可以把器乐教学融入到到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之中。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完整欣赏之后通过用简单器乐尝试演奏主题音乐的方法,让学生加深对乐曲的识记与更深层次的体会理解 。对于一些节奏较为复杂的主题音乐我们可以适当进行简化演奏。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尝试用乐曲原乐器进行模仿演奏。在演奏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欣赏曲的情感指导学生演奏的技能以来表现其情感。对于乐器的加入,欣赏课也不单调了,并加深了学生对曲子理解的深刻程度,从不同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音乐审美情趣与能力得到了提高。
器乐教学与唱歌教学、欣赏教学及视唱、听音等课型相结合,相辅相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乐器融入各种课型后,学生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在课堂上形成了一种“我愿学习,我爱学习,我要探究,我爱探究”的气氛,一改过去的被动学习为现在的主动学习。增强了他们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乐器演奏的目的不单是掌握乐器的演奏技能,而是为了通过演奏乐器更好地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但是器乐教学由于乐器的配备和师资差异以及教学操作上的难度,长期以来,一直是音乐教师刻意回避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演奏技能、演奏表现、合奏能力等方面相对于音乐其他学习领域的能力差了许多。为了实现新课标中对器乐教学的要求,改变课堂上单一唱、单一的听,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简单器乐教学与其它课型相结合,改变了单一的课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我校是属于农村山区的学校,学生家里经济条件有限,为了不给学生家庭造成负担,我们选择了较为廉价的竖笛和口琴以及自制打击乐器作为学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简单乐器整合到原有的各种课型,使器乐教学与各课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简单器乐教学与视唱相结合。
视唱就是视谱即唱,就像乐器的视奏一样,不仅是音乐入门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其他音乐门类必备的先决条件。学习视唱还可以培养辨音能力,加强音准和节奏感,丰富音乐语言,扩大音乐视野,加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是小学音乐教育中所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视唱初期没有形成准确的音感,在课上跟着老师钢琴伴奏基本还能唱下来,可是在课下没有乐器辅助,就不能很好的把握旋律音高了,依然唱不准旋律,依然各种跑调、各种“琴缝音”。但是一但有简单乐器辅助之后,在脱离了教师这一“拐棍”之后依然有“拐”可拄,长此以往,准确的音感形成了,视唱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在器乐与视唱结合的初期,我们可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例如:当学生只会演奏123三个音符的时候,我们挑选的练习曲,不要超出这三个音符的范围,在节奏上以二分音符和全音符这主。学习了456的演奏之后,再练习包含123456这六个音符的练习曲。节奏型的难度上再一点点的增加。经过积累,学生的视唱水平会一步步得到提高。
二、简单器乐教学与唱歌课结合。
初中学生正处在变声期。这一时期, 他们甜美、 清脆、 嘹亮的童声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声音沙哑、 音色多变、 高音上不去等状况, 甚至连音准也掌握不好。这使他们产生了困惑心理、 畏难情绪。一些学生就不再愿开口唱了。在学掌握了一件简单乐器的基本演奏能力后,我把可以把乐器作为一件工具融入到唱歌课中。传统的唱歌教学模式是: 听赏音乐或老师范唱(同学们听了, 觉得很好听、 真优美, 很想学唱, 兴趣来了)—— 学唱歌谱 ( 兴趣一下跌落低谷)—— 学唱歌词—— 艺术性。这种模式呆板又全然漠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 欣赏歌曲—— 分组探究节奏与旋律—— 填词演唱——高音用乐器代替, 其效果却较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 学习曲谱的畏难情绪也减少了。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精神, 促进了他们生动、 活泼的学习积极性。在分组探究节奏与旋律这一环节中,我把一首歌根据小组数按乐句分成几部分,各组由组长组织通过简单乐器试奏旋律,探究之后各小组汇报结果并展示,在展示后组员提示本组探究的乐句在演奏时出现有节奏方面的问题,其它组和教师再解决难点问题。全部展示后。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都有了认知,视唱水到渠成。在填词演唱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在变声期中,高音处可以让他们演奏乐器代替演唱,从而实现在唱奏合二为一,既激发了兴趣,又克服了变声期的问题,实在是一举两得。
三、简单器乐教学与欣赏课相结合。
音乐教学中少不了欣赏课。对于欣赏课的教学,很多音乐教师很是头疼,觉得没有抓挠,要不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不就是无事可抓,走马观花一听而过,过后学生再听曲子的时候依然不知道这是什么曲子,什么启迪智慧,什么提高他们音乐的审美情趣与能力就更谈不上了。那么我们可以把器乐教学融入到到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之中。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完整欣赏之后通过用简单器乐尝试演奏主题音乐的方法,让学生加深对乐曲的识记与更深层次的体会理解 。对于一些节奏较为复杂的主题音乐我们可以适当进行简化演奏。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尝试用乐曲原乐器进行模仿演奏。在演奏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欣赏曲的情感指导学生演奏的技能以来表现其情感。对于乐器的加入,欣赏课也不单调了,并加深了学生对曲子理解的深刻程度,从不同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音乐审美情趣与能力得到了提高。
器乐教学与唱歌教学、欣赏教学及视唱、听音等课型相结合,相辅相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乐器融入各种课型后,学生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在课堂上形成了一种“我愿学习,我爱学习,我要探究,我爱探究”的气氛,一改过去的被动学习为现在的主动学习。增强了他们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