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是新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摘自《走进新课程》第四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导语。)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学改革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但未能从根本上有效医治应试教育束缚、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新一轮课程改革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崭新平台和支撑点,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特别是中学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见”,“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等要求。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如何真正体现素质增长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造就新型人才?下面我谈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教学改革究竟要改什么?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便无从谈起。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进。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此外,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方向,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没有落脚点。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本次教学改革不仅要改革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
2.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当前,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生伦理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许多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有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经常有意无意地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特别是侵犯学生人身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
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为此,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每个学生的权利和尊严、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选择,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第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教师一定要提高法制意识,明确师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第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具有道德纯洁性的特殊社会关系。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抵御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的积极性和能力,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师生关系的纯化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
二、转变办学理念,注重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
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个方面的综合协调。这就是说,加快经济发展决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保护环境工作需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节约多种资源;二是继续控制人口发展,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三是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四是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和群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五是坚决遏制和扭转一些地方资源受到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从这五点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五点哪一点都离不开生物科学;中学生物教学在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教育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学大纲(试用)》在“教学目的要求”中明确要求学生“热爱大自然,认识保护自然资源、控制人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中明确要求学生“初步认识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生态平衡、控制人口和保护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写入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多个知识点。我们要十分注意渗透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例如,在讲述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时,讲述为了保持水土,应当在山坡、沙地上造林、种草。又如,在讲述原生动物时,讲述草履虫可以吞食细菌,使污水净化等。此外,教材还设有“生物与环境”专章,集中讲述人口增长与资源危机、重庆平衡的关系、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等基础知识。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教师是关键。因此,生物课教师要认真钻研新课程,认真分析和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认识到中学生物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任,从而更加重视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的教学;努力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认真收集有关资料,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使中学生物课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落到实处。
三、丰富教学手段,注意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因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尤其是生物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特别是当前农村初级中学由于信息、交通、办学条件、学生学习理论基础等较城区学校有差别,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丰富全面的资源信息,开创学生自主探索空间,就要注意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大家知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几乎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连同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要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不仅需要教师教学思想观念上的转变,而且需要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的更新。就目前而言,最为困难的是如何解决教师与学生“一比多”的问题。多媒体技术所特有的交互性,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模式、自我评价,促进教学过程的积极化。这种交互式的学习模式,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理想环境,同时也为优化教学过程、因材施教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模式,从而促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个性特长健康发展。
以上仅是我对当前农村生物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希望大家相互交流探索,使生物教学更好地为振兴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培养新型人才服务。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学改革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但未能从根本上有效医治应试教育束缚、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新一轮课程改革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崭新平台和支撑点,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特别是中学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见”,“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等要求。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如何真正体现素质增长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造就新型人才?下面我谈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教学改革究竟要改什么?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便无从谈起。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进。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此外,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方向,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没有落脚点。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本次教学改革不仅要改革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
2.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当前,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生伦理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许多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有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经常有意无意地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特别是侵犯学生人身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
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为此,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每个学生的权利和尊严、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选择,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第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教师一定要提高法制意识,明确师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第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具有道德纯洁性的特殊社会关系。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抵御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的积极性和能力,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师生关系的纯化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
二、转变办学理念,注重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
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个方面的综合协调。这就是说,加快经济发展决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保护环境工作需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节约多种资源;二是继续控制人口发展,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三是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要有利于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四是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和群众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五是坚决遏制和扭转一些地方资源受到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从这五点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五点哪一点都离不开生物科学;中学生物教学在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教育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学大纲(试用)》在“教学目的要求”中明确要求学生“热爱大自然,认识保护自然资源、控制人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中明确要求学生“初步认识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生态平衡、控制人口和保护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写入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多个知识点。我们要十分注意渗透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例如,在讲述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时,讲述为了保持水土,应当在山坡、沙地上造林、种草。又如,在讲述原生动物时,讲述草履虫可以吞食细菌,使污水净化等。此外,教材还设有“生物与环境”专章,集中讲述人口增长与资源危机、重庆平衡的关系、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等基础知识。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教师是关键。因此,生物课教师要认真钻研新课程,认真分析和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认识到中学生物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任,从而更加重视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的教学;努力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认真收集有关资料,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使中学生物课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落到实处。
三、丰富教学手段,注意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因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尤其是生物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特别是当前农村初级中学由于信息、交通、办学条件、学生学习理论基础等较城区学校有差别,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丰富全面的资源信息,开创学生自主探索空间,就要注意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大家知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几乎一切都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连同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要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不仅需要教师教学思想观念上的转变,而且需要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的更新。就目前而言,最为困难的是如何解决教师与学生“一比多”的问题。多媒体技术所特有的交互性,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模式、自我评价,促进教学过程的积极化。这种交互式的学习模式,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理想环境,同时也为优化教学过程、因材施教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模式,从而促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个性特长健康发展。
以上仅是我对当前农村生物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希望大家相互交流探索,使生物教学更好地为振兴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培养新型人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