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是一个理性乏味的科目,很多学生因此对数学产生厌倦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才能积极有效地使学生学好数学。本文从情景教学与提问策略两方面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提问策略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育更加注重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以及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情境—问题”的教学策略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好方法,根据课本内容与要求,创造数学情境,以此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通过创设新的情境,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增添了课堂学习乐趣,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小学数学课如何创设数学情境
1、创设生活情境
众所周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每一天,从早上起来就要计算这一天的收支状况,都要用到数学知识,创设生活情境,诱发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再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到“三角形”这一章节时,教师可结合生活中例子,提出问题,为什么照相机的支架是三角状的;为什么掛上窗户的挂钩之后,呈现三角形就不会晃了;为什么停自行车时,总是用两个车轮子和一个车梯着地,车子就停稳了;测量时为什么总是用三脚架却不是四脚架或五角架呢?
伴随着教师的这些问题,学生会自然地进入到这些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仔细观察,经过深入思考与理解,最后,总结出原来无论是照相机支架还是窗户的挂钩,都呈现出三角形的形状,他们之所以能稳定不动,就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从而,理解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把所要学的知识贯穿于实际生活之中,更形象,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强调过程式情境
要想彻底理解数学原理,就应该知道他的来龙去脉,也就是他的推导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教授学生知识的推导过程,而不是果断地给出结论,要回答为什么是这样,这样的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教师一定要向学生展示说明这个过程,讲解要简单通俗,饶有趣味。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测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然后找一个三角形,把他的三个角剪下来,再拼到一起,最后,向学生展示证明过程,这个证明过程也要采取师生之间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证明过程中来,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更彻底地掌握知识。
二、小学数学课如何有效地提出问题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问题的提出是衡量一个人创造性与数学能力的重要评判标准,有效地提出问题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改进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手段,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增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那么,应该运用怎样的策略提出高明的问题呢?
第一,通过比较统一数学原理在不同情境内的应用,比较不同定义、不同规律之间的差异,比较相互矛盾的证明和理论;从而发现并提出问题。
第二,观察特殊数学题目,从中总结出一般规律,设想这个规律能否扩大到一般领域,还是只适用于特殊情况,怎样才能扩展到一般领域呢?例如: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那么可以推导出矩形的面积公式吗?正方形呢?
第三,在一般条件下能够运用的原理和知识,在极端条件下还会成立吗?如果出现新的问题该怎样处理?例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那么如果这两点之间山水阻隔呢?该怎么取最短距离呢?
第四,从正面能理解的问题,放到反面还会成立吗?例如:“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是正确的命题,那么他的逆命题“具有稳定性的图形一定是三角形”是正确的命题吗?
第五、同样的一个结论,如果条件改变,还会是同样的结论吗?例如:加法中可以用交换律解决问题,那么乘法中也会有交换律吗?乘法中有分配率,那么加法中会有分配率吗?
文中提供的这些策略只供参考,更多的方法和策略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希望这些策略能拓展一下思路。
第六、教师要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如在上课初期,学生的思维处在由平静趋向活跃的状态,这时可多提一些回忆性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时,多提一些说明性、分析性和评价性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分析和理解所学知识的内容,进一步强化学习兴趣,并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当学生思维处在由高潮转入低潮阶段时,可多提一些强调性、巩固性和非教学性问题,这时,可以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七,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先提名再提问,或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这样会使其他学生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不要形成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问答场面或总叫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这样会使其他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也不能总叫“差生”回答,这样会花去很多时间,也会使教学节奏松弛。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先叫中等成绩的学生回答,并提醒全班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要认真听,等中等生回答得差不多了,可以让好的学生补充回答,也可以试着叫学困生回答,让他们逐步提高. 教师应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把提问的机会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数学作为一门科学,他的研究来源于生活,最终的用途也是服务生活,所以,要通过一定的生活情境来展开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同时,要想深刻扎实理解一个数学原理,必须知道他的推倒过程和思路,所以,要强调过程式情景教学;通过有效地提出问题,来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教师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积极听取学生意见,从而总结出更多的方法和策略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 郑洁,王光明《数学问题提出的研究述评》《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年第6期。
[2]吕传汉,汪秉彝《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实施策略》《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刘会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第1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提问策略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育更加注重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以及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情境—问题”的教学策略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好方法,根据课本内容与要求,创造数学情境,以此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通过创设新的情境,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增添了课堂学习乐趣,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小学数学课如何创设数学情境
1、创设生活情境
众所周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每一天,从早上起来就要计算这一天的收支状况,都要用到数学知识,创设生活情境,诱发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再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到“三角形”这一章节时,教师可结合生活中例子,提出问题,为什么照相机的支架是三角状的;为什么掛上窗户的挂钩之后,呈现三角形就不会晃了;为什么停自行车时,总是用两个车轮子和一个车梯着地,车子就停稳了;测量时为什么总是用三脚架却不是四脚架或五角架呢?
伴随着教师的这些问题,学生会自然地进入到这些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仔细观察,经过深入思考与理解,最后,总结出原来无论是照相机支架还是窗户的挂钩,都呈现出三角形的形状,他们之所以能稳定不动,就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从而,理解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把所要学的知识贯穿于实际生活之中,更形象,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强调过程式情境
要想彻底理解数学原理,就应该知道他的来龙去脉,也就是他的推导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教授学生知识的推导过程,而不是果断地给出结论,要回答为什么是这样,这样的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教师一定要向学生展示说明这个过程,讲解要简单通俗,饶有趣味。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测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然后找一个三角形,把他的三个角剪下来,再拼到一起,最后,向学生展示证明过程,这个证明过程也要采取师生之间互动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证明过程中来,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更彻底地掌握知识。
二、小学数学课如何有效地提出问题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问题的提出是衡量一个人创造性与数学能力的重要评判标准,有效地提出问题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改进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手段,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增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那么,应该运用怎样的策略提出高明的问题呢?
第一,通过比较统一数学原理在不同情境内的应用,比较不同定义、不同规律之间的差异,比较相互矛盾的证明和理论;从而发现并提出问题。
第二,观察特殊数学题目,从中总结出一般规律,设想这个规律能否扩大到一般领域,还是只适用于特殊情况,怎样才能扩展到一般领域呢?例如: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那么可以推导出矩形的面积公式吗?正方形呢?
第三,在一般条件下能够运用的原理和知识,在极端条件下还会成立吗?如果出现新的问题该怎样处理?例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那么如果这两点之间山水阻隔呢?该怎么取最短距离呢?
第四,从正面能理解的问题,放到反面还会成立吗?例如:“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是正确的命题,那么他的逆命题“具有稳定性的图形一定是三角形”是正确的命题吗?
第五、同样的一个结论,如果条件改变,还会是同样的结论吗?例如:加法中可以用交换律解决问题,那么乘法中也会有交换律吗?乘法中有分配率,那么加法中会有分配率吗?
文中提供的这些策略只供参考,更多的方法和策略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希望这些策略能拓展一下思路。
第六、教师要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如在上课初期,学生的思维处在由平静趋向活跃的状态,这时可多提一些回忆性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时,多提一些说明性、分析性和评价性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分析和理解所学知识的内容,进一步强化学习兴趣,并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当学生思维处在由高潮转入低潮阶段时,可多提一些强调性、巩固性和非教学性问题,这时,可以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七,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先提名再提问,或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这样会使其他学生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不要形成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问答场面或总叫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这样会使其他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也不能总叫“差生”回答,这样会花去很多时间,也会使教学节奏松弛。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先叫中等成绩的学生回答,并提醒全班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要认真听,等中等生回答得差不多了,可以让好的学生补充回答,也可以试着叫学困生回答,让他们逐步提高. 教师应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把提问的机会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数学作为一门科学,他的研究来源于生活,最终的用途也是服务生活,所以,要通过一定的生活情境来展开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同时,要想深刻扎实理解一个数学原理,必须知道他的推倒过程和思路,所以,要强调过程式情景教学;通过有效地提出问题,来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教师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积极听取学生意见,从而总结出更多的方法和策略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 郑洁,王光明《数学问题提出的研究述评》《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年第6期。
[2]吕传汉,汪秉彝《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实施策略》《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刘会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