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选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二十六个城市 2000,2005,2010和2015年4 个年份的经济数据资料,在地理信息科学(GIS)的支持下,从经济分布、经济重心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二十六个城市经济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近些年来呈迅猛发展之势,经济重心朝着上海市方向移动,表明上海市利用其优势地位带动整个城市群共同发展。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重心,地理信息系统(GIS)
0引言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简称长三角城市群)位于长江入海之前的平原,包含上海市,浙江省的杭州、宁波、绍兴、金华、嘉兴、湖州、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安庆、滁州、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宣城,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盐城、扬州、镇江、泰州苏州、南通等26市,国土面积约21.17万平方公里,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万亿元,区域总人口1.5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2.2%、18.5%、11.0%。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长江经济带的引领发展区,是中国城镇化进程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
本研究基于近十五年的长三角经济数据,关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利用地图可视化辅助分析手段,选用经济重心指标实现对长三角经济发展可视化理论研究,探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结构的时空变迁。
1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数据资料主要包含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所包含的二十六个城市的地市级行政区划图、以及各城市2000 年、2005 年、 2010年和 2015 年的土地数据,经济数据及历年相关政策法规。 数据主要来源于相关省份的统计年鉴。
本研究采主要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10.2,矢量化地图底图,建立空间数据库。通过城市群各地区统计年鉴获得经济数据,搭建数据属性数据库,将相关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匹配、连接等一系列处理,生成地区经济空间、属性一体化基础数据库。同时,对该地区经济变化进行深入分析。
2研究区经济发展分布分析
2.1经济发展分布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经济圈,经济总量占比中国GDP的20%,且年增长率远远高于中国平均水平。2004年上半年,长三角城市群以占比中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占比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中国26%的GDP,其经济总量领先于中国另外两大城市群——京津唐地区和珠江三角洲。
自2000年以来,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呈快速崛起的趋势,并且经济分布也在不断变化。结合相关数据,我们以各地区GDP为指标分别绘制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分布等值分布图,如下:
2.2经济重心
经济重心是指研究区域内某时刻经济产值分布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通过与区域几何中心的比较常用来测定该区域经济产值分布的均衡状况。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经济重心迁移的轨迹能够直观、形象地反映出经济产值分布变化的历史过程。
以长三角城市群2000 、 2005 、 2010 、 2015年经济数据为基本数据来源,以市级行政区为基本统计单元,利用公式,计算出不同年份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重心的坐标。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重心迁移存在以下特征:经济重心大致同样位于城市群中东部宣城市和无锡市交接处,其移动轨迹图显示由 2000~2015 年经济重心逐步从宣城市向东部沿海市区即上海方向转移。
2.3城市群不同城市GDP增幅情况分析
由2.2中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重心变化情况,可以分析在00年到15年期間,整个城市群不同城市的增长情况是不相同的,因而才会产生经济重心的变化。在此,分析城市群中每个城市各自增幅情况,上海,苏州等地区增长情况较为显著。形成以上海为中心,带动其周围各个城市增长的趋势。我们以00年各个城市GDP为背景,计算各城市GDP增幅情况,分析得出:合肥15年GDP较其00年的数据相比增幅达到了1433.88%,,增长了14倍,较其他城市为增幅最大。滁州增幅为411.76%,虽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增幅最低,但也形成了四倍的增长。同时,其他城市大都形成了6到7倍的增长形势。
3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时空变化情况具有如下特征: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首要城市上海在经济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
2)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重心是朝着上海的方向向着东部移动,说明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快于整个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从而起着带动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上,上海市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影响着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的变化。上海市以其巨大的资源优势作为基本,带动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娟,冯文钊,彭立芹,基于 GIS 的石家庄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动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
[2]陈肖飞,张落成,姚士谋,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及发展因素,城市地理 ,2015年
作者简介:
徐立(1997.02.04-)男,汉,河南省淮滨县,身份证号:411527199702040011,本科生,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科学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重心,地理信息系统(GIS)
0引言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简称长三角城市群)位于长江入海之前的平原,包含上海市,浙江省的杭州、宁波、绍兴、金华、嘉兴、湖州、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安庆、滁州、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宣城,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盐城、扬州、镇江、泰州苏州、南通等26市,国土面积约21.17万平方公里,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万亿元,区域总人口1.5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2.2%、18.5%、11.0%。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长江经济带的引领发展区,是中国城镇化进程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
本研究基于近十五年的长三角经济数据,关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利用地图可视化辅助分析手段,选用经济重心指标实现对长三角经济发展可视化理论研究,探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结构的时空变迁。
1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数据资料主要包含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所包含的二十六个城市的地市级行政区划图、以及各城市2000 年、2005 年、 2010年和 2015 年的土地数据,经济数据及历年相关政策法规。 数据主要来源于相关省份的统计年鉴。
本研究采主要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10.2,矢量化地图底图,建立空间数据库。通过城市群各地区统计年鉴获得经济数据,搭建数据属性数据库,将相关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匹配、连接等一系列处理,生成地区经济空间、属性一体化基础数据库。同时,对该地区经济变化进行深入分析。
2研究区经济发展分布分析
2.1经济发展分布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经济圈,经济总量占比中国GDP的20%,且年增长率远远高于中国平均水平。2004年上半年,长三角城市群以占比中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占比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中国26%的GDP,其经济总量领先于中国另外两大城市群——京津唐地区和珠江三角洲。
自2000年以来,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呈快速崛起的趋势,并且经济分布也在不断变化。结合相关数据,我们以各地区GDP为指标分别绘制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分布等值分布图,如下:
2.2经济重心
经济重心是指研究区域内某时刻经济产值分布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通过与区域几何中心的比较常用来测定该区域经济产值分布的均衡状况。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经济重心迁移的轨迹能够直观、形象地反映出经济产值分布变化的历史过程。
以长三角城市群2000 、 2005 、 2010 、 2015年经济数据为基本数据来源,以市级行政区为基本统计单元,利用公式,计算出不同年份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重心的坐标。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重心迁移存在以下特征:经济重心大致同样位于城市群中东部宣城市和无锡市交接处,其移动轨迹图显示由 2000~2015 年经济重心逐步从宣城市向东部沿海市区即上海方向转移。
2.3城市群不同城市GDP增幅情况分析
由2.2中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重心变化情况,可以分析在00年到15年期間,整个城市群不同城市的增长情况是不相同的,因而才会产生经济重心的变化。在此,分析城市群中每个城市各自增幅情况,上海,苏州等地区增长情况较为显著。形成以上海为中心,带动其周围各个城市增长的趋势。我们以00年各个城市GDP为背景,计算各城市GDP增幅情况,分析得出:合肥15年GDP较其00年的数据相比增幅达到了1433.88%,,增长了14倍,较其他城市为增幅最大。滁州增幅为411.76%,虽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增幅最低,但也形成了四倍的增长。同时,其他城市大都形成了6到7倍的增长形势。
3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时空变化情况具有如下特征: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首要城市上海在经济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
2)长三角城市群经济重心是朝着上海的方向向着东部移动,说明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快于整个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从而起着带动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上,上海市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影响着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的变化。上海市以其巨大的资源优势作为基本,带动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娟,冯文钊,彭立芹,基于 GIS 的石家庄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动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
[2]陈肖飞,张落成,姚士谋,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及发展因素,城市地理 ,2015年
作者简介:
徐立(1997.02.04-)男,汉,河南省淮滨县,身份证号:411527199702040011,本科生,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