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阿利卡是当代具象表现绘画的革新者,其绘画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鉴于国内的研究现状,本文以中国美学的视角,从“气韵”“观察”两方面详尽地阐述阿利卡的绘画观,拓展了阿利卡艺术研究的宽度,加深了对阿利卡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为中国当代具象绘画理论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阿利卡 绘画观 气韵 观察 中国美学
阿维格多·阿利卡(Avigdor Arikha)是以色列最重要的當代艺术家之一,也是最富有独立精神的艺术家。在20世纪90年代,阿利卡的绘画风靡中国的大江南北,他的独特画风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直至今日余温尚存。对阿利卡艺术的研究也如春笋般涌现出来并一直未断,然而若干年的讨论研究还是远远不够,如何更进一步、更深一层地研究阿利卡艺术一直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难题。带着这个疑问和一份热爱,对阿利卡的艺术经历、绘画实践以及画家的著作等方面进行重新梳理和重新认识,并以东方美学的视角,整理出两个方面的绘画观念,与同仁们共同探讨与磋商,兴许能对当今具象绘画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一点借鉴意义。
一、气韵
以中国的“气”为切入点,有助于以新视角认识和理解阿利卡绘画。 在中国,最早提出“气”的哲学概念是在先秦时期,以“天人合一”“万物归一”的观念为核心,它的内涵与外延十分丰富。画家谢赫在《古品画录》中提出的“气韵生动” 是最早阐释绘画中的“气”。 不过“气韵”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随着题材不同和时代变迁,也相应发生转化。“气韵”最初是针对人物画提出的,是指人物的神态和人物所体现出来的清、雅、远的精神面貌。到两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留白、边角之景的山水画,派生出“虚实”“象外”的美学思想,升华了“气韵”的内涵。随着后来文人画的兴起,那种不拘泥于绘画技巧又不趋附于社会审美的“意趣”,使“气韵”的发展达到一个高峰。 可以说,“气韵”的美学思想不仅对中国绘画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对世界艺术发展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阿利卡在绘画创作时同样提倡一种“气”, 他认为依靠某种秩序或规则组合一幅画的“形式”和“色彩”的看法显然有点过时了,而能把这些“色彩”与 “形式”组织起来,必须依靠一种特别的能量来重新安排,这种能量如同磁铁一般,也像海滩上风吹沙一样,阿利卡称这种能量和中国人所讲究的“气”是如出一辙的。他同时又认为 “气”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自然创作,不仅体现在完成的作品上,还体现在创作的过程中。他认为作品如以画面构成作为目的,就有可能扼杀了“气”,反之,一幅生动的绘画作品,必然是自发营造起来,就像植物的生长一样,否则作品就会死亡,因此,阿利卡始终相信生动的绘画作品与有机生命体并无本质区别。从他对欧洲绘画的评析中可以看出“气”与“生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阿利卡尤为赞赏普桑的素描作品,他认为普桑的素描包含一种“气”的抽象,散发出一股生命的颤动,这种生命的呈现恰恰是“气”给予的(图1);他还肯定华托的作品具有一种“气”场,有绝对的、令人感动的生命力(图2),阿利卡却对17世纪的欧洲绘画持批评态度,他认为画家为了一种美的标准和理想化而破坏了“气”,对作品的生命力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对于“气”的阐释与悟觉,也体现在阿利卡的创作实践中,留白与摄影式边角构图,可以看出画家对“意蕴”的追求(图3)。擅长用笔触与薄色之间相互映衬来表达真实感受与情绪变化,独到的用笔方法与中国绘画的“骨法用笔”极为相似,浓淡相宜、干湿得当、不滞不枯,可谓“意在笔先”、“ 意到笔不到”(图4)。虽然某些研究者认为阿利卡在笔法上与印象派有点类似,但他们的意图却大相径庭,印象派以表现光色变化为目的,而阿利卡则以一种“气”的贯通为创作目标,这是本质上的区别。
阿利卡深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绘画理念的不同,首先,西方绘画注重对美的要求,是一种追求理性的数学美,比例、尺度等皆为美服务的手段和方法。而中国绘画强调一种“气”,是一种灵气,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情绪与感觉,最具本质,绝不仅仅优美。 尽管“理性美”与“气韵”的孰高孰低并无定论,不过,在阿利卡看来,“气”比“美” 更高级、更重要却是不争的事实,因为绘画效果的鲜活与生动,正是阿利卡的所想所要。
二、观察
观察的一般涵义是指观看并对事物体验的一系列感觉与认知过程。中国式的观察注重 “心”的作用,画家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典型例证。“造化”与“心源”的关系是指“心”与“物”的互动关系,物愈打动画家的心,心愈能生成生动的物。可见,中国绘画本质上是外在的自然物象与内在的性灵相融合的产物。同样,“观察”在阿利卡艺术创作中的位置是举足轻重的,他在观察体验中坦言洞察本身就具有艺术价值——具有欣赏能力的人会意识到这一点,是艺术创作的缘由与源泉,而且他一直认为中国绘画开创了写生创作的先河,是真正意义上的“观察”。
阿利卡的绘画是以现场写生为主,因而观察对于画家来说至关重要。他对观察的悟解是独到的,认为观察的过程超越了如何去画,所以观察其实是对如何画的一种否定,而这个否定过程才是作品的立足之本,因此,如何观察比如何画显得更加重要,石涛的“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是阿利卡阐明“观察”在绘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最好概括了。
1.直觉性与不确定性
阿利卡的“观察”方式具有直觉性与不确定性的特点。他认为 “观察” 是艺术家进入深度体验的直觉智慧的创作状态,具有强烈的直觉,直观。他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了详尽的剖析,认为之前的观察只是强化记忆和对结构的理解,形成了以经营人体结构与比例关系为目的的程式化的学院模式,是通向记忆重构画面的练习而已,这种缺失直观感觉的作品,必定丧失了作品的活力和独立的绘画意义。阿利卡在谈摄影与绘画的关系时,也指出摄影对绘画起到了消极作用,是一个有害的捷径,会离绘画主题更遥远,作品最终没有了生命的痕迹。虽然现代派艺术前所未有地展开了对先验之物、不可见物的探索——一种本质的探索,但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可见的自然探索,这种没有直观“观看”的探索注定是失败的,这也成为阿利卡抛开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抽象艺术而转为具象写实的缘故之一。另外,阿利卡还认为“观察”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体现在既要求高超的技艺同时又要消解这些技艺的矛盾之中,“观察”没有规则可言,就像生活一样不可预见,与画家石涛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不谋而合。他确信根据记忆或理解、想象或虚构完成的作品与完全来自写生观察的艺术作品是有很大的区别,就如同绘画与图像的差异,图像无需仔细观察便可获得,它们是再现性的备忘录,是绕开感觉的旁门左道,图像具有清晰的思路,并知最终的结果。而源于“观察”的绘画从何地开始,何时从何方结束,画家是不清楚的、也无法预设的。 2.“真实”性
“真实”的概念是抽象的,既有外在的表象,也有内在的本质。由于民族、地域、时间、文化等的差异, “真实”涵义的偏差解读也是在所难免。老庄的哲学思想里的“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算得上是中国最早对“真实” 詮释的溯源,它明显早于欧洲,是一种超越事物表象的,对事物与人的本质、本相、本色的真实状态表述。而“以形写神,以神来刻画形,以神似而非形似,力求形神兼备,”则是在中华思想的根基上通过实践归纳出来的绘画秘笈,一种传达 “真实”意蕴的“理”。同样,阿利卡认为“真实”是一种内在的真理,是震撼敏锐且热诚的个体心灵的原动力, “真实”不仅拓展了主观世界,也深化了客观世界。尽管他们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在悟觉与理解上乃不失为异曲同工之妙。
阿利卡认为“真实”是视觉的,感性的,超越理性之上,这种感性隐藏在画家生命中最本质、最真实的地方,面对自然物象的“真实”时完全由感官反应支配,全力摆脱根植于先前经验的桎梏,并要求激情与敏锐且迅速、瞬间完成,它不允许有任何机械的、辅助的后期修饰或者增添未曾注目过的臆想物,就像他描述的那样“听到电话铃,要立刻作出反应”。阿利卡始终确信绘画中的某些东西始终是超出人们的掌控,是一种即发的、不可测知的状态,感知与行为随着作画状态自然地生发出来,讲究一气呵成(图5)。他对以理性高于一切的艺术创作并不看好,认为这种艺术严重压制了绘画本身所具有的精微与灵动。另外,阿利卡还认为“真实”是内在情感的反映,是感性的一种升华。绘画必然需要一种内心的激情或者情绪,这种情智均含于主体的心中,并以此超越自然物象却远离想象,就如同一处衣褶揭示了内在的神秘那样并转为一种神奇(图6)。在探寻“真实”的过程中不是以一种已知的经验获得,而是以情感来攫取,他一贯对必然性的绘画(服务于巫术、神学、宫廷、娱乐的绘画艺术,)持怀疑态度,通过解读或解码就能识别的绘画,严格意义上说并不能算是艺术,只是一种表意符号,是用以传达人们尚未接触过或认知的一种讯息,没有任何艺术价值。而一幅真正意义上的绘画必须依靠情感与心智,如果缺乏这些感知,审美判断必然陷入一种概念性的认识。是什么瞬间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是形式与色彩还是那些转瞬即逝的、触动灵魂的一种渴求?对于这样的疑问,答案其实很清楚——无疑是后者,这也是阿利卡对“真实” 的最好诠释。
阿利卡知道一幅绘画作品需要一种特殊的“观看”,正如音乐要求一种特殊的听力一样。虽然目前许多人学会了“看”,却没有正确地使用“看”的功能,究其原因,是许多人缺少艺术“看”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存在于既定的文化中,是微妙的,受地域、时间等因数影响,当然也有例外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阿利卡绘画理念的两个方面是个相互交错、融合、重叠且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任何有意无意的拆解都是徒劳的。
面对20世纪的“架上绘画消亡”观点的泛滥,阿利卡不折不挠,披荆斩棘,开创出具象绘画的一片新天地。无论从直观感受还是理性分析,阿利卡的绘画观念无疑是先进的,超前的,既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又有中国文化的痕迹,既焕发出艺术的感性光辉,又透映出深刻的美学意蕴,不仅对当代具象写实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为当代具象绘画理论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确信,无论时代如何进步,具象绘画的发展和创新是永无止境的。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当今多元文化的交融,我国一直以融合西方艺术来谋求本土绘画的革新,探寻符合中国当代具象绘画发展的新思想、新路子、新面貌。在如此背景下,阿利卡的绘画理念对当下探索者或许起到启迪与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2]许江,焦小健.具象表现绘画文选[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3]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张岱年.中华智慧——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邓肯·汤姆森.世界当代艺术家丛书·阿利卡[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6]顾丞峰.阿利卡画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7]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关键词:阿利卡 绘画观 气韵 观察 中国美学
阿维格多·阿利卡(Avigdor Arikha)是以色列最重要的當代艺术家之一,也是最富有独立精神的艺术家。在20世纪90年代,阿利卡的绘画风靡中国的大江南北,他的独特画风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直至今日余温尚存。对阿利卡艺术的研究也如春笋般涌现出来并一直未断,然而若干年的讨论研究还是远远不够,如何更进一步、更深一层地研究阿利卡艺术一直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难题。带着这个疑问和一份热爱,对阿利卡的艺术经历、绘画实践以及画家的著作等方面进行重新梳理和重新认识,并以东方美学的视角,整理出两个方面的绘画观念,与同仁们共同探讨与磋商,兴许能对当今具象绘画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一点借鉴意义。
一、气韵
以中国的“气”为切入点,有助于以新视角认识和理解阿利卡绘画。 在中国,最早提出“气”的哲学概念是在先秦时期,以“天人合一”“万物归一”的观念为核心,它的内涵与外延十分丰富。画家谢赫在《古品画录》中提出的“气韵生动” 是最早阐释绘画中的“气”。 不过“气韵”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随着题材不同和时代变迁,也相应发生转化。“气韵”最初是针对人物画提出的,是指人物的神态和人物所体现出来的清、雅、远的精神面貌。到两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留白、边角之景的山水画,派生出“虚实”“象外”的美学思想,升华了“气韵”的内涵。随着后来文人画的兴起,那种不拘泥于绘画技巧又不趋附于社会审美的“意趣”,使“气韵”的发展达到一个高峰。 可以说,“气韵”的美学思想不仅对中国绘画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对世界艺术发展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阿利卡在绘画创作时同样提倡一种“气”, 他认为依靠某种秩序或规则组合一幅画的“形式”和“色彩”的看法显然有点过时了,而能把这些“色彩”与 “形式”组织起来,必须依靠一种特别的能量来重新安排,这种能量如同磁铁一般,也像海滩上风吹沙一样,阿利卡称这种能量和中国人所讲究的“气”是如出一辙的。他同时又认为 “气”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自然创作,不仅体现在完成的作品上,还体现在创作的过程中。他认为作品如以画面构成作为目的,就有可能扼杀了“气”,反之,一幅生动的绘画作品,必然是自发营造起来,就像植物的生长一样,否则作品就会死亡,因此,阿利卡始终相信生动的绘画作品与有机生命体并无本质区别。从他对欧洲绘画的评析中可以看出“气”与“生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阿利卡尤为赞赏普桑的素描作品,他认为普桑的素描包含一种“气”的抽象,散发出一股生命的颤动,这种生命的呈现恰恰是“气”给予的(图1);他还肯定华托的作品具有一种“气”场,有绝对的、令人感动的生命力(图2),阿利卡却对17世纪的欧洲绘画持批评态度,他认为画家为了一种美的标准和理想化而破坏了“气”,对作品的生命力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对于“气”的阐释与悟觉,也体现在阿利卡的创作实践中,留白与摄影式边角构图,可以看出画家对“意蕴”的追求(图3)。擅长用笔触与薄色之间相互映衬来表达真实感受与情绪变化,独到的用笔方法与中国绘画的“骨法用笔”极为相似,浓淡相宜、干湿得当、不滞不枯,可谓“意在笔先”、“ 意到笔不到”(图4)。虽然某些研究者认为阿利卡在笔法上与印象派有点类似,但他们的意图却大相径庭,印象派以表现光色变化为目的,而阿利卡则以一种“气”的贯通为创作目标,这是本质上的区别。
阿利卡深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绘画理念的不同,首先,西方绘画注重对美的要求,是一种追求理性的数学美,比例、尺度等皆为美服务的手段和方法。而中国绘画强调一种“气”,是一种灵气,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情绪与感觉,最具本质,绝不仅仅优美。 尽管“理性美”与“气韵”的孰高孰低并无定论,不过,在阿利卡看来,“气”比“美” 更高级、更重要却是不争的事实,因为绘画效果的鲜活与生动,正是阿利卡的所想所要。
二、观察
观察的一般涵义是指观看并对事物体验的一系列感觉与认知过程。中国式的观察注重 “心”的作用,画家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典型例证。“造化”与“心源”的关系是指“心”与“物”的互动关系,物愈打动画家的心,心愈能生成生动的物。可见,中国绘画本质上是外在的自然物象与内在的性灵相融合的产物。同样,“观察”在阿利卡艺术创作中的位置是举足轻重的,他在观察体验中坦言洞察本身就具有艺术价值——具有欣赏能力的人会意识到这一点,是艺术创作的缘由与源泉,而且他一直认为中国绘画开创了写生创作的先河,是真正意义上的“观察”。
阿利卡的绘画是以现场写生为主,因而观察对于画家来说至关重要。他对观察的悟解是独到的,认为观察的过程超越了如何去画,所以观察其实是对如何画的一种否定,而这个否定过程才是作品的立足之本,因此,如何观察比如何画显得更加重要,石涛的“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是阿利卡阐明“观察”在绘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最好概括了。
1.直觉性与不确定性
阿利卡的“观察”方式具有直觉性与不确定性的特点。他认为 “观察” 是艺术家进入深度体验的直觉智慧的创作状态,具有强烈的直觉,直观。他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了详尽的剖析,认为之前的观察只是强化记忆和对结构的理解,形成了以经营人体结构与比例关系为目的的程式化的学院模式,是通向记忆重构画面的练习而已,这种缺失直观感觉的作品,必定丧失了作品的活力和独立的绘画意义。阿利卡在谈摄影与绘画的关系时,也指出摄影对绘画起到了消极作用,是一个有害的捷径,会离绘画主题更遥远,作品最终没有了生命的痕迹。虽然现代派艺术前所未有地展开了对先验之物、不可见物的探索——一种本质的探索,但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可见的自然探索,这种没有直观“观看”的探索注定是失败的,这也成为阿利卡抛开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抽象艺术而转为具象写实的缘故之一。另外,阿利卡还认为“观察”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体现在既要求高超的技艺同时又要消解这些技艺的矛盾之中,“观察”没有规则可言,就像生活一样不可预见,与画家石涛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不谋而合。他确信根据记忆或理解、想象或虚构完成的作品与完全来自写生观察的艺术作品是有很大的区别,就如同绘画与图像的差异,图像无需仔细观察便可获得,它们是再现性的备忘录,是绕开感觉的旁门左道,图像具有清晰的思路,并知最终的结果。而源于“观察”的绘画从何地开始,何时从何方结束,画家是不清楚的、也无法预设的。 2.“真实”性
“真实”的概念是抽象的,既有外在的表象,也有内在的本质。由于民族、地域、时间、文化等的差异, “真实”涵义的偏差解读也是在所难免。老庄的哲学思想里的“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算得上是中国最早对“真实” 詮释的溯源,它明显早于欧洲,是一种超越事物表象的,对事物与人的本质、本相、本色的真实状态表述。而“以形写神,以神来刻画形,以神似而非形似,力求形神兼备,”则是在中华思想的根基上通过实践归纳出来的绘画秘笈,一种传达 “真实”意蕴的“理”。同样,阿利卡认为“真实”是一种内在的真理,是震撼敏锐且热诚的个体心灵的原动力, “真实”不仅拓展了主观世界,也深化了客观世界。尽管他们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在悟觉与理解上乃不失为异曲同工之妙。
阿利卡认为“真实”是视觉的,感性的,超越理性之上,这种感性隐藏在画家生命中最本质、最真实的地方,面对自然物象的“真实”时完全由感官反应支配,全力摆脱根植于先前经验的桎梏,并要求激情与敏锐且迅速、瞬间完成,它不允许有任何机械的、辅助的后期修饰或者增添未曾注目过的臆想物,就像他描述的那样“听到电话铃,要立刻作出反应”。阿利卡始终确信绘画中的某些东西始终是超出人们的掌控,是一种即发的、不可测知的状态,感知与行为随着作画状态自然地生发出来,讲究一气呵成(图5)。他对以理性高于一切的艺术创作并不看好,认为这种艺术严重压制了绘画本身所具有的精微与灵动。另外,阿利卡还认为“真实”是内在情感的反映,是感性的一种升华。绘画必然需要一种内心的激情或者情绪,这种情智均含于主体的心中,并以此超越自然物象却远离想象,就如同一处衣褶揭示了内在的神秘那样并转为一种神奇(图6)。在探寻“真实”的过程中不是以一种已知的经验获得,而是以情感来攫取,他一贯对必然性的绘画(服务于巫术、神学、宫廷、娱乐的绘画艺术,)持怀疑态度,通过解读或解码就能识别的绘画,严格意义上说并不能算是艺术,只是一种表意符号,是用以传达人们尚未接触过或认知的一种讯息,没有任何艺术价值。而一幅真正意义上的绘画必须依靠情感与心智,如果缺乏这些感知,审美判断必然陷入一种概念性的认识。是什么瞬间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是形式与色彩还是那些转瞬即逝的、触动灵魂的一种渴求?对于这样的疑问,答案其实很清楚——无疑是后者,这也是阿利卡对“真实” 的最好诠释。
阿利卡知道一幅绘画作品需要一种特殊的“观看”,正如音乐要求一种特殊的听力一样。虽然目前许多人学会了“看”,却没有正确地使用“看”的功能,究其原因,是许多人缺少艺术“看”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存在于既定的文化中,是微妙的,受地域、时间等因数影响,当然也有例外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阿利卡绘画理念的两个方面是个相互交错、融合、重叠且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任何有意无意的拆解都是徒劳的。
面对20世纪的“架上绘画消亡”观点的泛滥,阿利卡不折不挠,披荆斩棘,开创出具象绘画的一片新天地。无论从直观感受还是理性分析,阿利卡的绘画观念无疑是先进的,超前的,既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又有中国文化的痕迹,既焕发出艺术的感性光辉,又透映出深刻的美学意蕴,不仅对当代具象写实绘画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为当代具象绘画理论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确信,无论时代如何进步,具象绘画的发展和创新是永无止境的。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当今多元文化的交融,我国一直以融合西方艺术来谋求本土绘画的革新,探寻符合中国当代具象绘画发展的新思想、新路子、新面貌。在如此背景下,阿利卡的绘画理念对当下探索者或许起到启迪与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2]许江,焦小健.具象表现绘画文选[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3]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张岱年.中华智慧——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邓肯·汤姆森.世界当代艺术家丛书·阿利卡[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6]顾丞峰.阿利卡画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7]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