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他还是个7岁的孩子时,他认识了比他大两岁的残疾同学,因为天生的善良,他将残疾同学背起来,成了他的腿,一起走过8年的成长时光。一份催人泪下的友谊和责任,让我们见证了永恒的希望和阳光。
他就是吕希庆,河北省青县曹寺中学的一名中学生。
我畅快地呼吸着外边的新鲜空气,不知不觉我的头抬起来了,那一刻我看到了阳光般的微笑。
——选自刘晓日记
在河北省青县曹寺中学,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高瘦的男孩,背着一个与他年龄相差不大的少年,他们有说有笑地穿行在暖暖的阳光里。他们就是吕希庆和刘晓。
刘晓因患先天性脊柱裂,腿脚无力,难以走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吕希庆就帮助他上厕所、交作业、打饭打水……8年来,吕希庆已成为刘晓的“第二双腿”。
吕希庆的事迹感动了人们,今年年初,他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沧州骄傲”十大新闻人物、“感动中国”候选人,也是唯一入选的中学生。5月,他入选“中国好人榜”。
7岁的男孩用幼小肩膀
背起同桌
8年前,7岁的吕希庆和9岁的刘晓成为小学一年级的同学。因为患有先天性脊柱裂,刘晓下肢残疾。下课时,同学们都像小鸟一样到校园里玩乐,而他却只能孤单地呆坐在教室里。那时候,善良的吕希庆就经常帮刘晓做力所能及的事——扶他上厕所、帮他交作业、陪他聊天……就这样,原本陌生的两个孩子很快就熟悉起来。
因为吕希庆的帮助和陪伴,刘晓第一次有了开心的微笑,他的性格也渐渐开朗。
每天上学放学,刘晓都要妈妈接送。可一个下雨天,同学们几乎都回家了,刘晓却怎么也盼不到妈妈的身影。吕希庆看出刘晓的无助,于是也没有回家,留下陪伴着刘晓。天色越来越暗,看刘晓焦急万分的样子,吕希庆说:“走,我背你回家!”不由刘晓分说,吕希庆背起他就走进雨中。
学校离刘晓的家有好几里路程,雨中的泥石路泥泞难走。那是小希庆第一次背着人走路,年幼的他背着比自己沉重的刘晓艰难地行走,尽管走得十分小心,但在一处水深泥多的地方,还是滑了一跤。就在他身体倾斜,背上的刘晓即将摔在泥水中时,小希庆用尽全身的力量,支住了他……刘晓虽然没有摔到,但小希庆却单腿跪地,重重地半趴在一地泥泞中……
“摔着没?”小希庆顾不上自己,担心地问刘晓。见刘晓没事,才长舒一口气,站起身子继续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挪向前行。
到刘晓家时,正准备去学校接刘晓的妈妈看到小希庆正一步一喘地背着刘晓走过来,衣服和鞋子都湿透了,手上还有血渍未干的划痕。看到这一幕,刘晓的妈妈眼眶湿润了。刘晓的妈妈非要吕希庆留下来吃饭,但怕家里担心,懂事的小希庆还是摆摆手拒绝了。
由于出汗、淋雨,第二天,小希庆发高烧了,但他并没向任何人提起前一天背刘晓回家的事,照常上学去。
刚开始,单薄的小希庆背起比自己高大的刘晓十分费劲,摔跤更是常有的事。但小希庆为了保护刘晓,常常顾不得自己,胳膊、腿经常磕碰得青一块紫一块,回家却总跟大人说是“不小心摔的”。
后来,刘晓腿的病情加重,几次大手术也不见好转,连慢慢挪动也不行了。从此,吕希庆成了刘晓的“腿”,刘晓想去哪里,吕希庆就背他到哪里。他对刘晓的妈妈承诺说:“阿姨,你放心吧,在学校我就是刘晓的‘双腿’。”
那年,吕希庆刚满10岁。
我就是你的“腿”
“我从小摔惯了,不就摔一身泥嘛。刘晓骨头脆,摔一下可不行!”
——吕希庆的话
每天早上,吕希庆都会早早来到学校等刘晓,刘晓的妈妈把儿子送到学校,吕希庆就接过来,背着刘晓去上课。从小学到初中,他们一直是同桌,即使升年级吕希庆也会要求坐同桌。吕希庆每天要帮刘晓做好多事:交作业、买饭打水、课间背着他去厕所、晒太阳,或者到操场上与同学们一起活动……
吕希庆对刘晓很细心。有次期中考试,要到二楼去考,吕希庆背着刘晓爬楼梯,走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很累了,但他还是咬牙坚持,努力控制着呼吸平稳。到了教室把刘晓放下,他才转身出教室“呼哧、呼哧”大口地喘着气。同学问他怎么了,他说:“没事,我怕刘晓看到我喘不上气来心里不安,影响考试。”
每天中午,吕希庆会快速打回两人的饭,然后让刘晓先吃,自己又去打热水了。等打完水回来,饭菜都凉了。同学们说,吕希庆打饭比谁都快,他是怕刘晓饿着。一次他跑着回来,不小心与别人相撞,饭都洒了,可重新打回的饭却只够一个人吃。于是他推说不饿,全让刘晓吃,自己却饿了半天肚子。
有段时间,刘晓因为生病,一天要去好几次厕所,吕希庆就背着他一次次来回。一次路滑,吕希庆背着刘晓摔倒在厕所门口。为了不让刘晓的双腿受到伤害,吕希庆不顾一地泥垢,“命令”刘晓:“你两手抓紧我的衣服,小心千万别摔着!我驮你慢慢地挪动……”刘晓趴在吕希庆的背上,双眼噙满激动的泪花。吕希庆手脚同时着地,面朝泥垢,驮着刘晓一步一步爬到干净的地方……
“开始我们都以为他们是亲兄弟。”吕希庆的同学薛连峰说:“但知道他们只是同学后,我们都对吕希庆肃然起敬。我也抢着背刘晓,但我们都比不上吕希庆!”
多年来,两人已非常默契,不用说话,一个微小的动作、一个眼神,吕希庆就知道刘晓需要什么帮助,然后马上放下书本去帮他。
就这样,吕希庆背了刘晓8年。
兄弟俩约定:人生路上一起走
“今年上高中,我会继续背着他完成学业。”
——吕希庆的话
吕希庆和刘晓有个小秘密:考同一所高中、上同一所大学,然后到一个单位工作。人生路一起走是他们不变的约定。吕希庆说,要一直背着刘晓,当他的“腿”。
背着与自己无亲无故的同学,不图利,不图名。问及吕希庆对刘晓的帮助,他只是腼腆地笑着说:“别人都以为是我在帮助刘晓,其实刘晓表现出的坚强不屈、勤奋努力,一直都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其实这些都没什么,我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吕希庆的关怀,让刘晓更加坚强,对未来也充满希望。吕希庆的轻描淡写,让刘晓忍不住补充起来:“我是一个容易被感动的人,吕希庆无数次地让我感动得流泪。他怕我受到伤害,不愿意接受采访;为了不让我摔着,他硬生生地摔破了腿;怕我难受,他摔了、累了也从来不跟别人说。希庆不只背着我,他还特别细心,总是照顾我的情绪。我伤心难过时,他总是耐心地倾听,并安慰我……是他帮我摆脱了孤独寂寞,是他让我有了笑容,恢复了自信。是他改变了我的人生。”
刘晓学习很刻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于是,刘晓用帮助吕希庆学习的方式来回报他,现在,吕希庆的学习成绩也稳在班级前十。刘晓曾这样写道:“我遇到了一个改变我一生的人——吕希庆,他用炽热的友谊驱走了我生命中的黑暗,驱走了我的整个冬天。每一天,希庆背着我都走在友谊的眼光里……他不曾放弃过!他总是对我说,没关系……”
刘晓说,吕希庆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他把吕希庆对他的好都记在心中。他说他要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要把吕希庆带出农村,不让他受苦。这话语里,包含着一个少年对帮助他的同伴怎样深的感激啊!
一位姓张的石家庄爷爷曾专门到青县看他们,给他们带了书籍文具,还给了他们每人300元。老爷爷走后,吕希庆把自己的300元给刘晓。他说,这样自己才心安。在他眼里,所有的阳光都要与刘晓分享。
“做面凹透镜,汇聚阳光,发射光芒温暖身旁。”这是吕希庆自我勉励的人生格言,也是他用自己的光芒带给同学温暖的真实写照。吕希庆说他并不奢求什么,他珍惜他们之间的友谊,他会一直这样背下去!
平凡大爱感动着校园,感动着河北普通的老百姓,感动着燕赵大地上的人们,也感动着天南海北的亿万中国人!在学校的几千个日子里,几万次背起放下的重复,吕希庆用双脚丈量出了生命的厚度,用时间见证了兄弟的情谊,他背负着的不仅仅是希望,更是一份崇高的责任!
小链接:
“他一定是一个天堂来的孩子,因为他有一颗晶莹、仁爱的心,他背负着残疾的同学走过8年时光的身影,让我们看到了幼小的担当和古老的道义,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人阳光般的灿烂的希望”。
——2009年“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吕希庆的颁奖词
“风雨求学路,浓浓兄弟情。八年相伴,助人为乐绝不是冲动;一诺千金,心存大爱更非怜悯。你弱小的双肩,将中华文明的高尚情操,在温暖中传递。小小少年,有如此担当,你可以大声说——我是“90后”的代表。
——第五届“沧州骄傲”十大新闻人物评选吕希庆的颁奖词
他就是吕希庆,河北省青县曹寺中学的一名中学生。
我畅快地呼吸着外边的新鲜空气,不知不觉我的头抬起来了,那一刻我看到了阳光般的微笑。
——选自刘晓日记
在河北省青县曹寺中学,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高瘦的男孩,背着一个与他年龄相差不大的少年,他们有说有笑地穿行在暖暖的阳光里。他们就是吕希庆和刘晓。
刘晓因患先天性脊柱裂,腿脚无力,难以走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吕希庆就帮助他上厕所、交作业、打饭打水……8年来,吕希庆已成为刘晓的“第二双腿”。
吕希庆的事迹感动了人们,今年年初,他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沧州骄傲”十大新闻人物、“感动中国”候选人,也是唯一入选的中学生。5月,他入选“中国好人榜”。
7岁的男孩用幼小肩膀
背起同桌
8年前,7岁的吕希庆和9岁的刘晓成为小学一年级的同学。因为患有先天性脊柱裂,刘晓下肢残疾。下课时,同学们都像小鸟一样到校园里玩乐,而他却只能孤单地呆坐在教室里。那时候,善良的吕希庆就经常帮刘晓做力所能及的事——扶他上厕所、帮他交作业、陪他聊天……就这样,原本陌生的两个孩子很快就熟悉起来。
因为吕希庆的帮助和陪伴,刘晓第一次有了开心的微笑,他的性格也渐渐开朗。
每天上学放学,刘晓都要妈妈接送。可一个下雨天,同学们几乎都回家了,刘晓却怎么也盼不到妈妈的身影。吕希庆看出刘晓的无助,于是也没有回家,留下陪伴着刘晓。天色越来越暗,看刘晓焦急万分的样子,吕希庆说:“走,我背你回家!”不由刘晓分说,吕希庆背起他就走进雨中。
学校离刘晓的家有好几里路程,雨中的泥石路泥泞难走。那是小希庆第一次背着人走路,年幼的他背着比自己沉重的刘晓艰难地行走,尽管走得十分小心,但在一处水深泥多的地方,还是滑了一跤。就在他身体倾斜,背上的刘晓即将摔在泥水中时,小希庆用尽全身的力量,支住了他……刘晓虽然没有摔到,但小希庆却单腿跪地,重重地半趴在一地泥泞中……
“摔着没?”小希庆顾不上自己,担心地问刘晓。见刘晓没事,才长舒一口气,站起身子继续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挪向前行。
到刘晓家时,正准备去学校接刘晓的妈妈看到小希庆正一步一喘地背着刘晓走过来,衣服和鞋子都湿透了,手上还有血渍未干的划痕。看到这一幕,刘晓的妈妈眼眶湿润了。刘晓的妈妈非要吕希庆留下来吃饭,但怕家里担心,懂事的小希庆还是摆摆手拒绝了。
由于出汗、淋雨,第二天,小希庆发高烧了,但他并没向任何人提起前一天背刘晓回家的事,照常上学去。
刚开始,单薄的小希庆背起比自己高大的刘晓十分费劲,摔跤更是常有的事。但小希庆为了保护刘晓,常常顾不得自己,胳膊、腿经常磕碰得青一块紫一块,回家却总跟大人说是“不小心摔的”。
后来,刘晓腿的病情加重,几次大手术也不见好转,连慢慢挪动也不行了。从此,吕希庆成了刘晓的“腿”,刘晓想去哪里,吕希庆就背他到哪里。他对刘晓的妈妈承诺说:“阿姨,你放心吧,在学校我就是刘晓的‘双腿’。”
那年,吕希庆刚满10岁。
我就是你的“腿”
“我从小摔惯了,不就摔一身泥嘛。刘晓骨头脆,摔一下可不行!”
——吕希庆的话
每天早上,吕希庆都会早早来到学校等刘晓,刘晓的妈妈把儿子送到学校,吕希庆就接过来,背着刘晓去上课。从小学到初中,他们一直是同桌,即使升年级吕希庆也会要求坐同桌。吕希庆每天要帮刘晓做好多事:交作业、买饭打水、课间背着他去厕所、晒太阳,或者到操场上与同学们一起活动……
吕希庆对刘晓很细心。有次期中考试,要到二楼去考,吕希庆背着刘晓爬楼梯,走到一半的时候就已经很累了,但他还是咬牙坚持,努力控制着呼吸平稳。到了教室把刘晓放下,他才转身出教室“呼哧、呼哧”大口地喘着气。同学问他怎么了,他说:“没事,我怕刘晓看到我喘不上气来心里不安,影响考试。”
每天中午,吕希庆会快速打回两人的饭,然后让刘晓先吃,自己又去打热水了。等打完水回来,饭菜都凉了。同学们说,吕希庆打饭比谁都快,他是怕刘晓饿着。一次他跑着回来,不小心与别人相撞,饭都洒了,可重新打回的饭却只够一个人吃。于是他推说不饿,全让刘晓吃,自己却饿了半天肚子。
有段时间,刘晓因为生病,一天要去好几次厕所,吕希庆就背着他一次次来回。一次路滑,吕希庆背着刘晓摔倒在厕所门口。为了不让刘晓的双腿受到伤害,吕希庆不顾一地泥垢,“命令”刘晓:“你两手抓紧我的衣服,小心千万别摔着!我驮你慢慢地挪动……”刘晓趴在吕希庆的背上,双眼噙满激动的泪花。吕希庆手脚同时着地,面朝泥垢,驮着刘晓一步一步爬到干净的地方……
“开始我们都以为他们是亲兄弟。”吕希庆的同学薛连峰说:“但知道他们只是同学后,我们都对吕希庆肃然起敬。我也抢着背刘晓,但我们都比不上吕希庆!”
多年来,两人已非常默契,不用说话,一个微小的动作、一个眼神,吕希庆就知道刘晓需要什么帮助,然后马上放下书本去帮他。
就这样,吕希庆背了刘晓8年。
兄弟俩约定:人生路上一起走
“今年上高中,我会继续背着他完成学业。”
——吕希庆的话
吕希庆和刘晓有个小秘密:考同一所高中、上同一所大学,然后到一个单位工作。人生路一起走是他们不变的约定。吕希庆说,要一直背着刘晓,当他的“腿”。
背着与自己无亲无故的同学,不图利,不图名。问及吕希庆对刘晓的帮助,他只是腼腆地笑着说:“别人都以为是我在帮助刘晓,其实刘晓表现出的坚强不屈、勤奋努力,一直都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其实这些都没什么,我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吕希庆的关怀,让刘晓更加坚强,对未来也充满希望。吕希庆的轻描淡写,让刘晓忍不住补充起来:“我是一个容易被感动的人,吕希庆无数次地让我感动得流泪。他怕我受到伤害,不愿意接受采访;为了不让我摔着,他硬生生地摔破了腿;怕我难受,他摔了、累了也从来不跟别人说。希庆不只背着我,他还特别细心,总是照顾我的情绪。我伤心难过时,他总是耐心地倾听,并安慰我……是他帮我摆脱了孤独寂寞,是他让我有了笑容,恢复了自信。是他改变了我的人生。”
刘晓学习很刻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于是,刘晓用帮助吕希庆学习的方式来回报他,现在,吕希庆的学习成绩也稳在班级前十。刘晓曾这样写道:“我遇到了一个改变我一生的人——吕希庆,他用炽热的友谊驱走了我生命中的黑暗,驱走了我的整个冬天。每一天,希庆背着我都走在友谊的眼光里……他不曾放弃过!他总是对我说,没关系……”
刘晓说,吕希庆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他把吕希庆对他的好都记在心中。他说他要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要把吕希庆带出农村,不让他受苦。这话语里,包含着一个少年对帮助他的同伴怎样深的感激啊!
一位姓张的石家庄爷爷曾专门到青县看他们,给他们带了书籍文具,还给了他们每人300元。老爷爷走后,吕希庆把自己的300元给刘晓。他说,这样自己才心安。在他眼里,所有的阳光都要与刘晓分享。
“做面凹透镜,汇聚阳光,发射光芒温暖身旁。”这是吕希庆自我勉励的人生格言,也是他用自己的光芒带给同学温暖的真实写照。吕希庆说他并不奢求什么,他珍惜他们之间的友谊,他会一直这样背下去!
平凡大爱感动着校园,感动着河北普通的老百姓,感动着燕赵大地上的人们,也感动着天南海北的亿万中国人!在学校的几千个日子里,几万次背起放下的重复,吕希庆用双脚丈量出了生命的厚度,用时间见证了兄弟的情谊,他背负着的不仅仅是希望,更是一份崇高的责任!
小链接:
“他一定是一个天堂来的孩子,因为他有一颗晶莹、仁爱的心,他背负着残疾的同学走过8年时光的身影,让我们看到了幼小的担当和古老的道义,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人阳光般的灿烂的希望”。
——2009年“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吕希庆的颁奖词
“风雨求学路,浓浓兄弟情。八年相伴,助人为乐绝不是冲动;一诺千金,心存大爱更非怜悯。你弱小的双肩,将中华文明的高尚情操,在温暖中传递。小小少年,有如此担当,你可以大声说——我是“90后”的代表。
——第五届“沧州骄傲”十大新闻人物评选吕希庆的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