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F-1α/CXCR4生物轴促进静脉移植HUCMSCs在MCAO小鼠体内的迁移和功能恢复

来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静脉移植HUCMSCs通过SDF-1 α/CXCR4生物轴参与改善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明确中药通心络胶囊干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法将小鼠分组,共4组,每组1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静脉移植组(Vein组)、静脉移植+通心络组(Vein+TXL组).小鼠MCAO模型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假手术组仅暴露、分离小鼠右侧颈部血管,不做其他操作;其余各组造模方法相同.小鼠脑缺血再灌注72 h通过尾静脉移植1×105个HUCMSCs,采用灌胃给药方式,静脉移植+通心络组小鼠每天的给药体积为10 mL·kg-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在移植后1、3、7天对各组小鼠进行取材,参照Longa评分法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使用TTC染色法测定小鼠脑梗死面积.使用ELISA方法检测SDF-1α的表达,使用Werstern blot方法检测CXCR4的表达.最后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①移植后的第1、3、7天,和Model组相比较,Vein组、Vein+TXL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梗死面积均降低,尤其是移植后第7天,与Model组比较,Vein组、Vein+TXL组神经功能评分、梗死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移植后第1、3、7天,与模型组相比较,静脉移植组、静脉移植+通心络组SDF-1α表达在移植后第1、3天升高,在第7天略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第1、3、7天,与Model组相比,Vein组、Vein+TXL组CXCR4表达在移植后第1、3天升高,在移植后第7天略降低,中药通心络干预后具有促进作用.结论 静脉移植HUCMSCs可明显降低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梗死面积,上调SDF-1、CXCR4的表达,促进移植HUCMSCs向缺血组织迁移,修复神经功能缺损;静脉移植HUCMSCs可能通过SDF-1α/CXCR4生物轴参与改善脑缺血,中药通心络干预后具有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应用广泛,疗效肯定,但中枢效应机制尚不明确.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具有无创活体评价脑功能活动的优势,是研究针刺中枢机制公认的有效方法,但目前采用fMRI技术的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机制研究数量偏少,且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文章基于fMRI的技术特性与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围绕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fMRI研究的设计和实施环节进行讨论,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方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AR2小鼠运动和平衡能力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条件性ADAR2(adenosine deaminase acting on RNA 2)基因敲除AR2小鼠模型,选择保留部分运动神经元功能的AR2小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健脾补肾方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小鼠除正常饮食外,不给予其他干预.补肾健脾方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接受补肾健脾方15 mg/kg、30 mg/kg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发病后快速进展的致命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能够延缓其疾病进展或改善其临床症状.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治疗可以延缓ALS的疾病进展,并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对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的基础研究发现,ALS的发病和疾病进展均与兴奋性神经元毒性、线粒体功能障碍、轴浆转运障碍、神经营养因子缺陷以及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功能障碍等有关.中医药可能通过干预上述途径,发挥治疗ALS的作用.本文提出可以通过
安慰针刺以及假针刺作为针刺研究的对照组,随着针刺研究的不断发展,其设计及应用已经成为当今针刺临床研究的焦点,被国内外学者关注.但由于其设计缺乏合理性或不规范,使部分国际研究者对针刺有效性持有怀疑态度并降低了相关研究成果的说服力.作为针刺研究对照方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升安慰针刺及假针刺设计方法的合理性迫在眉睫.从目前研究来看,虽然有一些安慰针刺设计具有合理性且被临床试验研究应用,但其设计方法不具有通用性,不能将其统一.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的整理,该文分析了安慰针刺对照的设计目的、发展历程、设计方法运用分
目的:扫视眼动能够快速完整地反映以基底节(basal ganglia,BG)为枢纽的神经网络执行过程,及时反映BG的工作状态和异常眼动情况.鉴于BG环路的复杂性,目前尚不清楚扫视行为影响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机制.本研究通过监测早期PD患者的扫视眼动特征,探讨扫视眼动与PD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0例原发性早期PD患者进行180 d的随访,监测日常生活能力、PD相关临床功能和神经心理认知功能以及扫视眼动功能,分析扫视潜伏期、扫视范围、峰值速度和反向扫视错误率
大部分脑卒中患者伴有肢体功能运动障碍,常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常规西药对患者神经功能与肢体功能的康复疗效不佳,而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等多种中医护理技术,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早期康复.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穴位按摩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应用的相关研究,发现单一穴位按摩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疗效尚不明确,其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较少,并且因辨证选穴较为复杂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今后的研究应更加明确穴位按摩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优化和简化穴位按摩的实际操作流程,从而促进其在临床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梗死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87例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以1 ∶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照组接受穴位安慰刺激,均治疗4周.以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有效率为主要的疗效评价指标,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为次要疗效指标,以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与对照组(64.7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 系统评价化瘀通窍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到2021年3月),收集化瘀通窍中药联合常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文献22篇,共2474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241例,对照组123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常规治疗相比,联合运用化瘀通窍中药能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OR=2.18,95%CI(1.66,2.86),P<0.00001]、改善神经功能缺损(NI
回眸:中医药现代化二十余年建设成就简介rn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描绘了美好的前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十余年来,经几代人的卓绝努力,砥砺前行,回首过往,中医药现代化成绩斐然.rn中医药科研人员对中医药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中医“证”的现代科学基础、针刺镇痛原理和经络的研究以及中药复方配伍理论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
期刊
湿热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的一种证候类型,病程缠绵反复,贯穿于众多疾病的发展始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研究人员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对疾病展开更深入的探讨,目前湿热证动物模型研究较多,以中医病因病机为原理造模,方法较为成熟,操作性强,重复性好;但存在制备方法单一,制备标准模糊,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呈扎堆式发展等不足.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PubMed数据库建库以来有关湿热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温病湿热证、脏腑湿热证及病证结合湿热证的角度出发,对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