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之后是放权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xq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9日,苏格兰公投结果让伦敦的政客们长出了一口气:55%的人支持继续留在英国,45%的人认为苏格兰应该独立。人们参与的热情高涨——近85%的投票率高过领导人选举不少。
  尽管如此,公投后的英国将再也不是投票前的那个国家了。英国肯特大学政治和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惠特曼(Richard G. Whitman)对《财经》记者表示,势均力敌的投票结果意味着未来英国中央政府的权力将进一步下放,英国由单一制国家向联邦制国家转变,如果这一进程受到阻碍,独立运动或许还将卷土重来。
  英国三大政党党首卡梅伦、米利班德、克莱格已于9月16日发布联合公开信,承诺苏格兰议会将被永久保留,并由他们自行决定国民健康保险制度;而且,英国政府还将进一步下放诸如税收和财政方面的权力,具体事宜待苏格兰同意留下后再行商议。
  公投日前夕,有数百名工党议员奉命前往苏格兰第一大城市格拉斯哥进行最后的游说,一个骑自行车的苏格兰年轻人尾随着这帮来自伦敦的绅士和淑女。他一边放着《帝国进行曲》,一边喊:格拉斯哥的人民啊,快向帝国的老爷们问好!这些好心人从英格兰远道而来,就是要告诉我们,统治我们这事还是他们最在行!他们花着你们缴纳的税款大老远赶来,你们应当心存感激!
  这番说辞,既是苏格兰对无法完全掌握自己命运的声讨,也有对伦敦精英政治的揶揄。这样的情绪,在苏格兰公投归于平静后,还将在英国的其他各处继续蔓延。

独立的土壤


  英格兰和苏格兰的联姻源自300多年前签订的《联合法案》。1536年、1707年和1801年,英格兰分别与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联合形成了现在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历史上苏格兰和英格兰曾经是宿敌,史学家对它们联合的原因至今没有定论,不过不少人认为17世纪末苏格兰爆发的经济危机是主要诱因。《联合法案》签订后英格兰和苏格兰的议会合为一体,定址于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宫。
  1707年,苏格兰是作为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在平等谈判的基础上与英国形成了联合王国,合并条约的妥协让苏格兰人仍然保持着宗教、司法的独立。
  因此,联姻没有让两个不同人种之间的差异完全磨灭:苏格兰属于长老会派,英格兰则信奉英国新教;在大学教育方面,苏格兰通常需要四年才能完成,在英格兰则需要三年;苏格兰的法律体系更加偏向大陆法系,至今还有保持着说本土语言盖尔语的传统,苏格兰议会还在2005年将盖尔语确定为官方语言。
  这些文化、习性上的差异都是酝釀要求更多自治权的土壤。正因如此,苏格兰的独立运动激起了世界上不少地方的共鸣: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紧随苏格兰在2013年11月开展过是否独立的民意调查,不过西班牙政府没有同意他们的公投计划;比利时南部讲法语的瓦隆区和北部说荷兰语的佛拉芒区也同样因为身份认同的问题,有关独立的讨论从未停歇。
  虽然给苏格兰保留了相当的自由空间,但英国所采用的政体是单一制,立法权通通都归伦敦所有,苏格兰人始终认为自己遭到了不平等对待,不满的火苗一直在暗涌着。
  工业革命带来的大繁荣帮助苏格兰经济于19世纪开始复苏,争取更多自治权力的努力也从那时开端。1971年,临近苏格兰的北海布伦特油田被发现,油田至今每年承载着英国一半以上的能源需求。北海油田和天然气每年缴税约88亿英镑(约合144亿美元),预计在未来20年还将为英国带来3300亿美元的收入,不过这些资金全部被揽入了英国国库。
  坐拥英国最富饶的北海油田,加之苏格兰的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让苏格兰人想不通的是,为何要把自己的巨额收入交给那些存在着历史恩怨的英格兰人,而对于这笔钱要如何花费,苏格兰并没有发言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苏格兰人发现自己的政治意图总是在选举中被联合王国绑架,他们历来支持工党和苏格兰民族党,但英国政坛在更长时间内是由保守党把持。
  这一不满情绪在2008年开始的欧洲债务危机中被进一步激化。苏格兰人希望效仿北欧福利国家,用石油收入支撑富足的社会福利,而英国则因财政紧张推行紧缩政策。这也是苏格兰首席部长萨尔蒙德领导的独立派所提出的三大诉求之一。
  此外,独立派还提出苏格兰没有完整的财政权,不能自行调节税收政策或制定货币政策;最后,苏格兰倾向于巩固与欧盟的关系,而非如英国般远离欧盟。
  萨尔蒙德表示,英国至少在这三方面限制了苏格兰的发展,要抛开这些枷锁,只能通过和英国“分家”来改弦易辙。

最中央集权的西欧国家


  曾经拥有过议会的苏格兰在与英格兰合并后,就丧失了这一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所有的立法都要出自于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在近300年的时间里,恢复自己的议会一直是苏格兰政治议题中的优先事项。
  20世纪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地方政府不加约束的花费破坏了中央政府财政紧缩的整体计划,再加之那时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由在野党工党控制,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持续恶化,地方权力受到挤压。
  在1997年新工党上台后,随即开始下放权力给地方的改革。发生在苏格兰最为显著的改革,就是将苏格兰中断了近300年的议会立法权恢复。经过公投通过后,1998年英国颁布《苏格兰法案》,苏格兰恢复了地方议会,设于首府爱丁堡的荷里路德区。
  这一思路也同样运用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相关法案相继通过,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也建立了属于他们的议会,只不过这两个地区并没有享受苏格兰那样级别的自治权。
  《苏格兰法案》赋予了苏格兰议会一级立法权,这意味着苏格兰议会并不是威斯敏斯特宫的附属机构,两个立法机构平行存在相当于在英国建立了准联邦制。英国单一制国家的基础,从那时起遭到了动摇。而在这轮工党权力下放的改革中,苏格兰是改革最为激烈、受益也最大的地方。
  新建立的苏格兰议会还打破了英国议会的选举制度传统。下议院自建立之初就实行简单多数代表制的选举制度,而简单多数代表制和比例代表制所组成的混合选举制在苏格兰议会中得到了实验,政党政治图谱也由此发生改变:一向宣扬独立的苏格兰民族党在2007年议会选举中打破工党半个世纪的垄断,首次成为议会第一大党;2011年5月,萨尔蒙德领导下的苏格兰民族党再进一步,在议会选举中赢得过半席位,首次得以单独组阁。   英国智库公民社会研究所研究员本特利(Daniel Bentley)对《财经》记者指出,这两个事件使苏格兰的民族主义逐渐进入了主流政治,为谋求独立创造了重要条件。
  在议会恢复之时,英国国会向苏格兰地方议会下放了教育、医疗、司法和农业等方面的自治权,但是英国议会仍然保留了对国家至关重要的一些权力:为保证统一市场,威斯敏斯特议会继续拥有宏观经济、金融和财政政策的立法权;社会保障领域的立法也仍然由国家统一规划,否则人口就将向福利更好的地区迁移。
  议会建立起来,苏格兰就具备了预算权——这又是一个足以令威尔士议会羡慕的特权。苏格兰地方议会可以决定约60%的政府开支,公共医疗、交通运输以及教育培训都在范畴之内;不过儿童福利、就业补贴、国家养老金以及国防外交、国债利息等方面的支出仍要由威斯敏斯特决定,这部分约占其总开支的40%。三大党首16日发布的承诺书中,首先就提及苏格兰议会将被永久保留,并由他們自行决定国民健康保险制度。
  面对9月份以来突然高涨的独立声浪,摇摆不定的竞选天平,英国政府进一步做出妥协,表示将继续下放诸如税收和财政方面的权力,具体事宜等苏格兰同意留下后再行商议。
  苏格兰闹独立纵然有历史积下的愤恨使然,但对伦敦政客们精英主义的不满并不独独发生在苏格兰。
  在OECD国家中,英国有着最为集中的公共财政体制,英国仅有1.7%GDP的经济量可以由地方政府自行决定税收政策,相比较法国达到5%,瑞典更有16%。
  中央在财政上非常集中,实际经济的现实却是,英国各个城市、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在不断扩大。北部和中部的制造业和采矿业不断萎缩,伦敦和西南部则找到了替代——金融业和传媒行业蓬勃发展,“北-南差异”已然出现。
  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要求能够量身定做自己的经济增长策略,而非听从来自伦敦的指手画脚。9月16日的一份民调显示,将近一半(48%)的英国人都支持能够有更多的决策权下放给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和地区。
  由吉姆·奥尼尔所领衔完成的一份报告声称,八个英国最大的城市都在全球竞争中被拖了后腿,原因之一就是公共财政过于集中,他们号召:资金以及一些地方税收的权力,都应该由地方政府控制。
  勉强度过此次苏格兰公投危机的英国,离心力将大大增强,英国作为一个联合王国的未来之路注定坎坷。
其他文献
在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2013年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两次“钱荒”将中国金融体系中最不缺钱的机构——银行打回原形,上演了一出银行四处找钱,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飙升的大戏,逼得央行出手,缓解当务之急,但近水解不了远渴,造成银行资金紧张的根本性问题不解决,钱荒仍将重演。2013年银行发生史无前例的钱荒,既有银行自身问题,也有外部环境因素,综合起来有四方面原因:(1)微观层面上,银行自身的结构性问题,尤
期刊
两年前,安倍晋三当选日本首相,启动了被称为“安倍经济学”的三管齐下计划,试图让日本经济走出停滞和通缩的困局。根据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的最新讲话来看,欧洲央行也为欧元区准备了类似的计划。  “德拉吉经济学”的第一个要素是加速必要的结构性改革,以提振欧元区潜在产出增长。这些关键改革方面的进展一直令人失望,有些国家做了较大努力,比如西班牙和爱尔兰;其他国家则没做什么努力,比如意大利和法国。  但德拉吉现在
期刊
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这篇经典文章中,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Our task is to attempt to discovery why a firm emerges at all in a specialized exchange economy。也就是说,他的目的是要揭示在一个完全专业化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得以产生的原因。所以,他提
期刊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凸显。科学地实现教育权利均等化,应该在加强入学机会及就学质量均等的前提下,结合城镇化、农民工及随迁子女的具体情况提高办学的针对性。  教育权利均等包括平等的入学机会及平等的就学质量。在入学机会平等方面,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地区已取得相当进展,但与义务后教育的衔接尚为欠缺。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将有利于促进高考公平性,为农民工子女提
期刊
先是2007年的金融危机,然后变成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接下来是2008年-2009年的衰退,最后在2009年中,它被冠以“大衰退”之名。而当2009年底商业周期进入上行轨道,世界各国纷纷大舒一口气,人们相信我们不必再给它贴新标签了,要不然那个可怕的D字打头的单词(Depression,萧条)肯定得出现。  但我们高兴得太早了。与政客及其高级幕僚所宣称的“复苏之夏”已经到来,相反,美国并未如2
期刊
在中国,核电行业一直很低调。其封闭、缓慢发展的特点,以及长期良好的安全记录,让这个行业少有新闻产生。但今年“两会”上,中国核工业集团(下称中核)董事长孙勤和中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决定共同打破长久以来的沉默。  两巨头一反常态,不仅接受不少媒体采访,还通过提案和撰文等方式发声。  主要观点有二:第一,中国实现能源转型,应该加快发展核电;第二,国产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应尽快落地。 
期刊
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全球金融体系已经破裂。当前的金融体系是非系统性的,因为世界已经演变为多极力量构成的体系,而不是七国集团(G7)制定规则和架构的单极体系。即使二十国集团(G20)合计占全球GDP的85%、全球贸易的80%,以及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但是它的法律基础不是以国家协议或法律形式确定的,实质上各国仍是各自为政。  尽管2009年G20联合起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但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监管改
期刊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引起了国际监管对国际金融系统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的关注。危机反映出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将自有资本过多投入到自营交易,带来了巨大的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而金融机构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增加了金融业的系统风险,并且可能进一步将风险传染给其他非金融企业。危机之后,一些发达经济体希望通过积极推出监管新规的方式,如银行业自营圈护政策,防范金融危机并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自营圈护政策相继
期刊
为宏观数据拖累,9月16日上证指数收跌42.59点,一举跌破2300点,下挫1.82%,创半年以来单日最大跌幅。申银万国证券当日发布报告称,近乎崩盘的经济数据封杀了指数上行的空间。  此前,上证指数从7月15日的开盘点位2065.90点, 至9月15日最高点2340.45点,两个月间上涨将近300点,幅度超过13%。  9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经济数据大幅低于市场预期,成为股指下跌的直接导
期刊
斯蒂格勒曾说,评价一名经济学家的贡献,不应看他意图说什么,而应看他写的东西到底人们是如何理解的、对这个世界的经济运作产生了什么样影响。我完全同意,因为一名经济学家完全可能在没有特别明确的意识的情况下触碰到了重要的经济学问题、并引发了人们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索。科斯的理论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学家和中国的改革实践。  这样讲时我想的是科斯。虽然科斯并不属于我特别欣赏的那种思想深刻、逻辑异常连贯的经济学家,但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