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蒙学教材的特征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1450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蒙学教材作为我国古代幼儿教育的主要工具,它能够在王朝更替的浪潮中千年传承,首先是它们本身具备的基础常识特点,为幼童日后的生活和文学发展提供了基础性前提;其次,它作为文学作品,还带给阅读者赏心悦目的文学之美;最后,它所传达的思想并不代表某个阶级某个王朝的观点,而是对人的生命关怀,面向整个人类。
  【关键词】:蒙学教材;基础知识;文学性;立人传道
  教育的成长和发展史犹如一颗孱弱的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我们的现代教育无论如何进步、如何时髦,它终归是这棵大树伸展出来的一枝,并依靠大树供给养分,因此,要发展现代中小学语文,我们首先应该参照古方,寻得一方良药。
  “蒙”字,最早出现在《易·蒙》中,“享,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1]《序卦》中释蒙为萌,郑玄解释为“蒙,幼小之貌,齐人谓萌为蒙也。”幼童未受教育之前,犹如披覆果壳的种子,暗昧不明,受教育之时,则如种子萌芽,破壳而出,舒展幼苗。《蒙·彖传》进一步指出蒙之功效,“蒙以养正,圣功也。”[2]那么,古人如何蒙养幼童呢?
  一、蒙学教材
  想要了解古人如何蒙养幼童,蒙学教材不失为一个好的取材,因为相比较一些政策律法而言,蒙学教材更能贴近教学实际,更能符合儿童性情,因而本文着重探讨蒙学教材的特点。作为整个教育阶段的基础,蒙学阶段接受的知识是基础性的。如《三字经》中,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恩,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运乎中。”这些基础的见闻从三才到四方,从五行到九族都有介绍;除了生活常识之外,还有关于经史子集的介绍,如“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以简洁概括的语言对书名、作者、内容进行介绍;当然,朝代更替的知识也不可或缺,因此,在介绍完经史子集后,紧接着“考世系,知始终”,从三皇到五帝,从国号到时长均有介绍。章炳麟在《重订三字经》中赞叹道,“其书先举方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导蒙稚者略备。观其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以较梁人所集《千字文》,虽字有重复,词无藻采,其启人知识过之。”[3]
  除了传授幼童一些基础常识外,还为其精神修养的提升做着准备工作。《笠翁对韵》就按照韵将内容分编开来,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等。这部教材并不是为了告诉幼童以上分类常识,而是帮助他们理解诗人作诗时的韵对思路。如一东,“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4]学过这一节就明白诗人作诗时,常是上句有“天”字,下一句所對应的字为“地”,如“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同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表现出“雨”和“风”的韵对。通过这些基础韵对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帮助幼童记忆古诗词,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日后作诗提供技巧。
  作为基础性的教材,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带给幼童无限丰富的知识,然而,仅仅是知识的丰富性,并不能概括蒙学教材的全部,它作为文学作品,还有之所以为文学的特性。
  二、文学性
  蒙学教材能够为全社会所理解,突破现代与古代的时间障碍,粉碎文言与现代语言的隔膜,还因为它本身所散发出来的语言之美。在人们阅读的过程中,带给人们一种身心的愉悦。周兴嗣所作的《千字文》,虽然只用一千字,但并不是一个个单字的简单堆积,而是将这些字组成语句通顺富有意义的句子。如:“都邑华夏 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 乳渭据泾 宫殿盘郁 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 画彩仙灵 丙舍旁启 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 鼓瑟吹笙 开阶纳陛 弁转疑星”,我们仿佛能看见东京洛阳背靠邙山,面临洛水,西京长安左靠渭水,右依泾河,那里宫殿回环曲折,楼台宫阙凌空欲飞,使人心惊胆战,殿内廊檐刻画的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天仙神灵飘飘欲飞。侧殿从两旁开启,华丽的帐幕对着高高的楹柱,宫殿里摆着佳肴宴席,乐工歌姬鼓瑟吹笙,一片欢腾,官员们相互祝酒,帽子上的流珠闪闪转动,好似天上的繁星。短短几句,虽为文言短句,但是我们现代人依然能够感受到文中所透露出来的京城的繁华与热闹。无怪王凤洲称《千字文》为“绝妙文章”。
  文学之美除了语言美,还有形式上的特色。蒙学教材在形式上,也可谓是花样百出。《弟子规》、《三字经》三字一句,朗朗上口;《百家姓》、《千字文》四字成行,工整对仗;《笠翁对韵》、《声律启蒙》更是集单字、双字、三字、五字、十一字于一身,变化多样,而又不失韵味。
  三、立人传道
  通过阅读蒙学教材,我们除了学到一些基本知识以外,还可以从中窥测到传统文化的身影,可以看到古人的教育观念和对伦理道德的重视。
  蒙学教材首先注重的是对儿童自身德行的培养。在《千字文》中,“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 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 信使可复 器欲难量”。个人的成长首先是对自我的要求,要求个体诚实、谦逊、知错能改。这种观念并非针对儿童而言,而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就有对个体自己修养的要求。古人云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个人修养的完善,才能以己身之德推及一家、一国乃至天下,只有个人人格的健全,才能为其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基础,也只有个人德行的坚定,才能使个体生命面对外界的诱惑而不迷失,身处困顿之境而不气馁,纵然颠沛流离,也念念不忘泽被苍生。
  当然,人类群居于普天之下,而不能单独幽闭于狭小空间,古人认为,在个人自身的培养中,除了严格要求自身,还有注重与他人的交往。孔子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5]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6]于是,蒙学教材将这些思想和众多典故结合在一起,转变为容易理解和记忆的故事,间接地向幼童传播义理,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以黄香九岁温席、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来引导孩子们要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样思想的教育思想比起现代教育中公主王子唯我独尊的观念,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如果个人的培养仅仅是为一身之安逸与富贵,生命的价值就过于物质,因而古人将自己的价值与整个社会关怀联系在一起,进而“始于家邦,终于四海”。
  总之,蒙学教材所表现的文学之美和传达的道德规范值得现代人去翻阅和学习。也许借用蒙学教材这味良药,能够给当代中小学语文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注释:
  [1]《易经》,选自《张载集》,张载著,北京:中华书局,1978,第84页。
  [2]《易经》,选自《二程集》,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第720页。
  [3]章炳麟:《重订三字经》,选自《三字经》,陈戍国、喻清点校,长沙:岳麓书社,2002,第141页。
  [4]李渔:《笠翁对韵》,选自《声律启蒙》,黄熙年点校,长沙:岳麓书社,2002,第83页。
  [5][6]《论语》,选自《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撰,北京:中华书局,2011,第92、82页。
其他文献
【摘要】: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这部写给大人的童话,自问世以来深受人们喜爱。作者在书中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贪图名利和冷漠,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麻木、孤独和寂寞,同时也呼唤人们回归人的本质。  【关键词】:小王子;生命哲学;自由;成长  生命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期在德法等国流行的一种具有非理性主义特征的哲学思潮,它由对生命的揭示推及到对整
期刊
《闺蜜》  闺蜜  很甜  很腻  不知从何说起  但只要在一起  明天是末日  我也愿意  就这样一起死去  我也不觉的可惜  珍惜  扶持  疯狂老去  回忆  思绪  从未停止  从现在起  屏住 呼吸  让风吹干我们的记忆  让爱 别离  《父亲》  父亲  沉重  深邃  如天  似地  再多的话语  也不及一句  我爱你  《等》  等 等 等  又等了一个四季  你依旧还没出现在我的
期刊
【摘要】:茹志娟的《百合花》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充满了人性美与人情美。茹志娟用她细腻的抒情笔调,运用典型的意象和细节、以虚写实、以情动人,成功塑造了饱满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形象,达到现实和人情美、人性美的完美融合。读茹志娟的小说《百合花》,就好像在读诗化的散文一般,让人陶醉其中。在那样一个战乱的年代里,茹志娟似要把我们带入一个空气中浸润着香味,风中野菊花招摇,百合花飘洒的诗的世界。茹志娟用她那真诚细
期刊
【摘要】:鲁迅,作为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中国小说在他的手中开始并且成熟,从而进入中国文学的殿堂,走入世界文学之林。他是现代杂文的开创者,创作了大量的杂文,让杂文这一艺术形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形成了以他命名的“鲁迅杂文”。他在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发展史上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尝试具有诗的精魂和散文的外形的文体的作
期刊
【摘要】:《小王子》中作者借用孩童的口吻,采用象征的手法将自己的人生感悟贯彻到自己创造的童话世界中。通过对文中不同的事物赋予不同的意象,从而揭露了现实世界的虚伪和丑陋,同时也为人们重现了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小王子;象征意义;驯化;爱情观  《小王子》是法国著名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留于后人的惊人之作。他用细腻的笔锋写出了成人世界的空虚和势力,刻画出一个纯洁可爱、善良
期刊
【摘要】:萧红的《呼兰河传》以其质朴生动的语言、真实沧桑的情感取胜于文坛。其中“儿童化”叙事视角和悲剧的产生对文本的构架都有特定的意义与作用。本文以萧红对在呼兰城中童年回忆里的爱与恨为起点,分析萧红的“儿童化叙事视角”和悲剧产生的机制。  【关键词】:呼兰河传;萧红;儿童化叙事;悲剧  没有离家经验的人是无法理解萧红的。一直认为最好的作家写作的语言都不会是华丽浓艳、辞藻堆叠的。运用质朴的语言却读来
期刊
作 品:《龚滩印象一》60cmX80CM  作 者:張鑫 重庆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2014级研究生  指导教师:邓旭
期刊
【摘要】:蔡元培用进化论的观点历数中西文化的发展变化,胡适也深入分析了白话文的演变,在文学的工具上,他们二人都借用外来的思想推动新文学的发展。在更实质的文学内容上,“五四”新文学仍然秉持传统“载道”的观念,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但它也蕴含着的危机。作为一种调和,周作人提出了“载道”与“言志”相互循环的文学观。对“言志”的进一步拓展,便是一种人性本位的文学观。  【关键词】:文学史观;进化论;载道;言
期刊
【摘要】:大江健三郎(1931年—),在1994年成为日本文学史上的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作为吸收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的作家,以《饲育》获得芥川奖为契机,进入日本文学界。本文以大江早期文学所体现的存在主义为切入点,试分析早期作品《人羊》中的我和教员的人物形象及主要思想。  【关键词】:大江健三郎;萨特;早期存在主义文学;《人羊》  大江早期存在主义文学的诞生  早在明治三十年代,存在主
期刊
【摘要】:《文心雕龙·时序》篇是刘勰对文学史观的专论,在《时序》篇中,刘勰精辟地论述了对文学发展的基本看法,梳理出了先秦至魏晋文学发展史的脉络,奠定了文学史观的基本思路,对后代关于文学史观的认识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对于此篇的各种校勘、注解、释义、翻译等方面著作的出现,对刘勰文学史观的传播与接受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众本注释中,存在许多歧义的地方。本文主要从几点对此进行辨析,以便更准确的理解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