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中国正在逐渐由生产型的社会向消费型的社会转变,随着国际化影响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西方消费主义等思潮逐渐涌入中国,冲击着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在传统社会,礼物交换是村民之间建立、维系、扩展社会关系的重要方式,在本文以西南壮族自治区村落R村为例,礼物交换作为维系村社团结的功能有所下降,而作为个人谋取利益的工具性日益凸显,礼物交换的范围也逐渐扩大。由此可以得出,R村人际关系开始向村外扩展,并且有逐渐功利化的趋势,社会团结度有所下降。
关键词:社会转型;农村;礼物交换;壮族
中国社会转型速度快,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社会面貌日新月异。礼物交换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会受到一定时期社会的文化、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影响。
根据村民们回忆到:
当年我们都很穷,经常饿肚子,都是靠乡里乡亲互相救济过来的。今天你家有点米给我了,下次我就回送你红薯。(A)
那时候谈恋爱结婚也没那么多讲究,也就是你有一张棉被,我有一张草席,我们就能凑和着一起过日子了。(D)
从村民的回忆和文献记载的内容来看,由于村子封闭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因此他们只能通过内部互惠性的交换行为获得资源,礼物帮助他们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村社也呈现出较强的团结性。当时的R村与阎云翔研究的下岬村有许多相似之处,表意性礼物占大多数,工具性礼物较少,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较为紧密。从交换论的角度来看,从前人们通过礼物交换的是相互稀缺的资源,是相互的人情。
一、礼物交换场合种类和次数增加、礼节简化
相比转型前期,R村礼物交换的新特点首先表现在R村礼物交换的仪式性场合种类和数目增加了,礼节简化了。
目前村里送礼的场合也就是節日走访亲戚,红白事,孩子的满月酒,还有盖新房的,现在条件好了,有什么好事都喜欢叫亲朋好友来吃个饭,去吃饭的也不会空手来,都会带点礼物。(B)
要送礼的场合多了去呢,干嘛都想请酒收红包,修个破房子也摆宴席让人过去,真麻烦。(D)
根据村民的叙述,主要的送礼场合有节日走访亲友、婚宴庆典等,婚庆和丧葬仪式规模最大,其次是满月酒,最后是升学、盖房。根据村民访谈,他们之所以比以前更热衷于办酒席和送礼,一是好面子,家里有喜事自然喜欢让大伙知道。二是为了维系村内外的人际关系。三是由于经济生活的提高,刺激了村民的消费欲望。仪式化送礼场合的简化说明了村社的生活节奏正在加快。
二、礼物的形式也逐渐从自制实物向货币、商品转换
在婚礼方面的送礼:
以前别人结婚送的都是大米,被子什么的,现在都送份子钱。(A)
现在送礼送红包双方都乐意,你要是送东西还得自己去商店里挑,店里那么多花样、牌子,送了又怕不颜色款式不合别人的意。(C)
在丧葬方面的送礼:
现在同村来参加白事的人不需要带礼物,在以前則会带一些粮食和白布过来,现在不缺粮食了,主要是过来帮忙。(B)
盖房子送礼:
过去有力的出力,没力的给你们家送点粮食、木材,现在一般送钱,邻居可能会帮点忙。(D)
以前盖房子要请人吃饭,那都是为了招呼亲友过来帮忙的,那时候村里年轻人也多,他们过来帮忙,主人家不收他们带来的礼物。(A)
从交换论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人们交换的已经不是相互稀缺的资源或者人情,而是面子和符号,符号客体的关系逐渐取代和主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礼物交换的规模扩大
就主要的婚庆典礼来说,壮族婚庆也有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习俗。
通知的一般都是村里认识的人,不熟悉的就不请了,还有隔壁村庄有联系的,人脉广的还会叫城里的一些熟人来。(B)
结婚通常都在村里摆一次酒席,再到县城酒楼里再摆一次,送礼的人比以前多多了。一般情况下收到的礼金总是比办酒席话费的要多。(C)
有钱人家看得起你才请你来喝喜酒(D)
R村的礼俗要求丧亲者要一直守灵不能做别的事情,所以在丧葬期间的一切丧事的打点,包括饮食、招呼来访者、下葬等等事物都需要由别人来帮忙。在村里面人缘好的主人遇到白事,来帮忙来送礼的人就多,但也有想拉关系的人参加。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村民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人员构成也由亲属到朋友再到其他社会关系人。其次,从送礼人和收礼人的关系来看,村里比较有实力和声望的家庭,来参加他们举办的仪式的弱关系人的比例就越大。从功能论上看,既然礼物交换的规模扩大了,是不是就意味着,礼物所发挥的团结和凝聚社会的功能更好了呢?笔者发现并不是如此。在传统社会,一个村里有人结婚,基本上村里的每户都会通知到,而从现在的婚礼规模来看,个人网络成纵向发展,村民之间的相互联系少了,社会的凝聚力自然就小了。从这个角度看,礼物所发挥的维系社会凝聚力的功能变弱了。
四、礼物交换行为目的的变化
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从村民送礼的目的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村民在礼物交换的过程中呈现出不一致的价值观念情况。
R村曾传出过一个笑话,新上任的村官甲正在下乡工作,接到一个城里某局长秘书的电话,说局长家有白事,让他赶紧过去。他以为去世的是黄局长本人,于是灰心丧气回了,看到路上同样来祭拜的同行还说“局长本人都没了,你们来还有什么用,还是回去吧”。(A)
村官甲向上级送礼的事件属于上节所说的弱关系参加丧葬仪式的情况,他试图通过礼物与局长建立关系,而并不是真的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他追求权势的真实目的在这次误会中暴露地更加明显了。由此可以看出,村民在礼物交换的过程中,已经开始进行理性计算自己受礼和回礼的得失。 五、礼物的流向变化
现在干部家请酒跟村里面其他人差不多了,现在国家管得严,他们想摆也不敢,怕被群众告了。想趁机送礼巴结干部的也不敢送了,随的份子钱得跟大家数量差不多,送多了人家就怀疑你。(D)
以前干部权力还是挺大的,信息又不发达,山高皇帝远的,上头管不了那么多。关系远的送礼他是不敢随意收的。(A)
礼物的流向逐渐向村中的财富阶层倾斜,笔者认为这首先有国家政策调整的原因,基层权力逐渐向中央集中,原有的科层制治理模式被打破,定程度的压制。其次,村中財富阶层大多是與外界密切联系的群体,人脉广、门路多,并且这些自己创业的人员不需要受到太多体制的监管,民主思想开始传播。虽然送礼之风在一定程度上被遏制了,但是靠关系办事的思想还是存在的。可以看出,礼物作为人情交换的载体的作用,在制度的限制下逐渐减弱,人们通过更加隐蔽的方式来进行人情交换。
六、礼物交换动机——互惠类型的变化
转型前期,R村的礼物交换遵循“礼尚往来”的互惠原则,一般来说表意性的礼物都属于限定性互惠,存在于亲朋好友间为了表达祝福、维持关系的情形中。维尔曼认为限定性互惠能保证小团体的团结,根据文献记载和村民回忆我们可以了解到,R村在过去人际关系较为亲密,社会阶层没有出现明显的分化。
根据维尔曼关于一般化互惠类型的定义,笔者把礼物交换中的一般化互惠理解为一方送礼,而另一方不以回礼的形式交换,而是通过情感支持、劳力付出、寻找门路等方式来交换,总体来看他们之间的交换是具有互惠性的。比如养儿防老的思想。在R村,中年人会给村里的老年亲戚送红包,而这些老人又把钱都当压岁钱送给了他们的孩子,他们之间保持了礼钱和情感的平衡互惠。
网络一般化中,由初始资源人从其他网络行动者中获利。在转型前期,由于政府实行计划经济,社会高度团结统一,属于群体一般化互惠。从目前R村的互惠类型来看,网络一般化互惠要比群体一般化互惠较多。由此可见,村庄的团结程度下降了。
七、讨论与结论
通过以上的描述和分析,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近年来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R村礼物交换的变化:第一,礼物的精神内涵发生了改变。第二,礼物交换的功能发生了改变。第三,礼物交换原则——互惠类型的变化。从礼物的流动方向、送礼规则的改变,不均性交换的出现等方面,即从以限定性互惠为主要原则的交换,转变成以一般化互惠和网络平衡互惠为主的交换。
根据礼物交换的这些变化,其折射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演变:第一,村民人际交往范围扩大,并由横向网络朝纵向网络发展。第二,人际交往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功利化的趋势。第三,村庄的权力结构发生改变,财富阶层占据较为主导的地位,民主思想在村庄得到一定程度的传播。第四,村庄的社会凝聚力下降,团结程度降低了。
礼物可以作为人类表达情感的载体,礼物交换的变化折射出人们情感表达内容和方式的改变,礼物文化是仍然是人们情感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礼物交换背后隐藏的逻辑体现出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化缺失。首先是从行动者出发。比如大力推行农村新文化,让村民从思想上转变;其次是从社会制度出发,完善村庄的各项经济、教育、医疗卫生等制度,确保农民有可靠的国家支持。
参考文献
[1]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开放时代,2008(2)
[2]孙立平:《转型陷阱》,中国改革论坛网,2013
[3]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
[4]孙俊丽:《转型时期中国语境下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现实思考》,中央民族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李建华(1990.5—),女,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人,中央民族大学学科教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科语文。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关键词:社会转型;农村;礼物交换;壮族
中国社会转型速度快,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社会面貌日新月异。礼物交换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会受到一定时期社会的文化、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影响。
根据村民们回忆到:
当年我们都很穷,经常饿肚子,都是靠乡里乡亲互相救济过来的。今天你家有点米给我了,下次我就回送你红薯。(A)
那时候谈恋爱结婚也没那么多讲究,也就是你有一张棉被,我有一张草席,我们就能凑和着一起过日子了。(D)
从村民的回忆和文献记载的内容来看,由于村子封闭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因此他们只能通过内部互惠性的交换行为获得资源,礼物帮助他们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村社也呈现出较强的团结性。当时的R村与阎云翔研究的下岬村有许多相似之处,表意性礼物占大多数,工具性礼物较少,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较为紧密。从交换论的角度来看,从前人们通过礼物交换的是相互稀缺的资源,是相互的人情。
一、礼物交换场合种类和次数增加、礼节简化
相比转型前期,R村礼物交换的新特点首先表现在R村礼物交换的仪式性场合种类和数目增加了,礼节简化了。
目前村里送礼的场合也就是節日走访亲戚,红白事,孩子的满月酒,还有盖新房的,现在条件好了,有什么好事都喜欢叫亲朋好友来吃个饭,去吃饭的也不会空手来,都会带点礼物。(B)
要送礼的场合多了去呢,干嘛都想请酒收红包,修个破房子也摆宴席让人过去,真麻烦。(D)
根据村民的叙述,主要的送礼场合有节日走访亲友、婚宴庆典等,婚庆和丧葬仪式规模最大,其次是满月酒,最后是升学、盖房。根据村民访谈,他们之所以比以前更热衷于办酒席和送礼,一是好面子,家里有喜事自然喜欢让大伙知道。二是为了维系村内外的人际关系。三是由于经济生活的提高,刺激了村民的消费欲望。仪式化送礼场合的简化说明了村社的生活节奏正在加快。
二、礼物的形式也逐渐从自制实物向货币、商品转换
在婚礼方面的送礼:
以前别人结婚送的都是大米,被子什么的,现在都送份子钱。(A)
现在送礼送红包双方都乐意,你要是送东西还得自己去商店里挑,店里那么多花样、牌子,送了又怕不颜色款式不合别人的意。(C)
在丧葬方面的送礼:
现在同村来参加白事的人不需要带礼物,在以前則会带一些粮食和白布过来,现在不缺粮食了,主要是过来帮忙。(B)
盖房子送礼:
过去有力的出力,没力的给你们家送点粮食、木材,现在一般送钱,邻居可能会帮点忙。(D)
以前盖房子要请人吃饭,那都是为了招呼亲友过来帮忙的,那时候村里年轻人也多,他们过来帮忙,主人家不收他们带来的礼物。(A)
从交换论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人们交换的已经不是相互稀缺的资源或者人情,而是面子和符号,符号客体的关系逐渐取代和主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礼物交换的规模扩大
就主要的婚庆典礼来说,壮族婚庆也有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习俗。
通知的一般都是村里认识的人,不熟悉的就不请了,还有隔壁村庄有联系的,人脉广的还会叫城里的一些熟人来。(B)
结婚通常都在村里摆一次酒席,再到县城酒楼里再摆一次,送礼的人比以前多多了。一般情况下收到的礼金总是比办酒席话费的要多。(C)
有钱人家看得起你才请你来喝喜酒(D)
R村的礼俗要求丧亲者要一直守灵不能做别的事情,所以在丧葬期间的一切丧事的打点,包括饮食、招呼来访者、下葬等等事物都需要由别人来帮忙。在村里面人缘好的主人遇到白事,来帮忙来送礼的人就多,但也有想拉关系的人参加。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村民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人员构成也由亲属到朋友再到其他社会关系人。其次,从送礼人和收礼人的关系来看,村里比较有实力和声望的家庭,来参加他们举办的仪式的弱关系人的比例就越大。从功能论上看,既然礼物交换的规模扩大了,是不是就意味着,礼物所发挥的团结和凝聚社会的功能更好了呢?笔者发现并不是如此。在传统社会,一个村里有人结婚,基本上村里的每户都会通知到,而从现在的婚礼规模来看,个人网络成纵向发展,村民之间的相互联系少了,社会的凝聚力自然就小了。从这个角度看,礼物所发挥的维系社会凝聚力的功能变弱了。
四、礼物交换行为目的的变化
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从村民送礼的目的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村民在礼物交换的过程中呈现出不一致的价值观念情况。
R村曾传出过一个笑话,新上任的村官甲正在下乡工作,接到一个城里某局长秘书的电话,说局长家有白事,让他赶紧过去。他以为去世的是黄局长本人,于是灰心丧气回了,看到路上同样来祭拜的同行还说“局长本人都没了,你们来还有什么用,还是回去吧”。(A)
村官甲向上级送礼的事件属于上节所说的弱关系参加丧葬仪式的情况,他试图通过礼物与局长建立关系,而并不是真的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他追求权势的真实目的在这次误会中暴露地更加明显了。由此可以看出,村民在礼物交换的过程中,已经开始进行理性计算自己受礼和回礼的得失。 五、礼物的流向变化
现在干部家请酒跟村里面其他人差不多了,现在国家管得严,他们想摆也不敢,怕被群众告了。想趁机送礼巴结干部的也不敢送了,随的份子钱得跟大家数量差不多,送多了人家就怀疑你。(D)
以前干部权力还是挺大的,信息又不发达,山高皇帝远的,上头管不了那么多。关系远的送礼他是不敢随意收的。(A)
礼物的流向逐渐向村中的财富阶层倾斜,笔者认为这首先有国家政策调整的原因,基层权力逐渐向中央集中,原有的科层制治理模式被打破,定程度的压制。其次,村中財富阶层大多是與外界密切联系的群体,人脉广、门路多,并且这些自己创业的人员不需要受到太多体制的监管,民主思想开始传播。虽然送礼之风在一定程度上被遏制了,但是靠关系办事的思想还是存在的。可以看出,礼物作为人情交换的载体的作用,在制度的限制下逐渐减弱,人们通过更加隐蔽的方式来进行人情交换。
六、礼物交换动机——互惠类型的变化
转型前期,R村的礼物交换遵循“礼尚往来”的互惠原则,一般来说表意性的礼物都属于限定性互惠,存在于亲朋好友间为了表达祝福、维持关系的情形中。维尔曼认为限定性互惠能保证小团体的团结,根据文献记载和村民回忆我们可以了解到,R村在过去人际关系较为亲密,社会阶层没有出现明显的分化。
根据维尔曼关于一般化互惠类型的定义,笔者把礼物交换中的一般化互惠理解为一方送礼,而另一方不以回礼的形式交换,而是通过情感支持、劳力付出、寻找门路等方式来交换,总体来看他们之间的交换是具有互惠性的。比如养儿防老的思想。在R村,中年人会给村里的老年亲戚送红包,而这些老人又把钱都当压岁钱送给了他们的孩子,他们之间保持了礼钱和情感的平衡互惠。
网络一般化中,由初始资源人从其他网络行动者中获利。在转型前期,由于政府实行计划经济,社会高度团结统一,属于群体一般化互惠。从目前R村的互惠类型来看,网络一般化互惠要比群体一般化互惠较多。由此可见,村庄的团结程度下降了。
七、讨论与结论
通过以上的描述和分析,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近年来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R村礼物交换的变化:第一,礼物的精神内涵发生了改变。第二,礼物交换的功能发生了改变。第三,礼物交换原则——互惠类型的变化。从礼物的流动方向、送礼规则的改变,不均性交换的出现等方面,即从以限定性互惠为主要原则的交换,转变成以一般化互惠和网络平衡互惠为主的交换。
根据礼物交换的这些变化,其折射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演变:第一,村民人际交往范围扩大,并由横向网络朝纵向网络发展。第二,人际交往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功利化的趋势。第三,村庄的权力结构发生改变,财富阶层占据较为主导的地位,民主思想在村庄得到一定程度的传播。第四,村庄的社会凝聚力下降,团结程度降低了。
礼物可以作为人类表达情感的载体,礼物交换的变化折射出人们情感表达内容和方式的改变,礼物文化是仍然是人们情感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礼物交换背后隐藏的逻辑体现出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化缺失。首先是从行动者出发。比如大力推行农村新文化,让村民从思想上转变;其次是从社会制度出发,完善村庄的各项经济、教育、医疗卫生等制度,确保农民有可靠的国家支持。
参考文献
[1]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开放时代,2008(2)
[2]孙立平:《转型陷阱》,中国改革论坛网,2013
[3]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
[4]孙俊丽:《转型时期中国语境下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现实思考》,中央民族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李建华(1990.5—),女,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人,中央民族大学学科教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科语文。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