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元悖论”是研究开放型经济的经典理论,其思想是每个国家在实现货币政策独立,资本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政策三个经济目标时,只能选择其中两个。本文介绍了“三元悖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现实情况中的不适应性。并结合我国汇率制度的发展和以往政策选择的效果分析,得出我国未来汇率制度的发展方向以及对“三元悖论”超越的可能性。
关键词:“三元悖论”;汇率制度;资本流动;货币政策;局限性 ;
引 言
在西方经济学中,均衡是贯穿所有理论的核心思想。正如我们所熟知的产品市场的均衡取决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总需求与整个社会的总供给。但是,市场经济不只是产品经济,还是货币经济。而且,货币市场的均衡也取决于对于货币的需求与供给的均衡,具体表现为某种货币作为一种商品在交易中形成的价格,即汇率。国家在考虑对外经济平衡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内经济的稳定,常常会面临这几个本身相互矛盾却又要同时实现的目标,这时,各个国家就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三元悖论”作为经典的金融理论, 反映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稳定性、资本自由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可兼得的矛盾, 是选择汇率制度重要理论。在对我国的金融政策制定上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2005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后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国外的金融环境发生了变化。“三元悖论”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下面将结合我国的汇率制度发展的实践予以介绍,并探讨我国汇率制度发展的未来之路。
一、理论阐述
我们对内外经济的均衡分析可借鉴由罗伯特·蒙代尔和J·马库斯·弗莱明提出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即把我们所熟悉的IS—LM模型的封闭假设改变为一个开放的经济假设。该模型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是:对于开放经济体而言,在资本高度流动的情况下,如果采取固定汇率制度的安排,则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如果采取浮动汇率制度的安排,则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在M—F模型的基础上,克鲁格曼进一步提出来所谓三元悖论,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各国只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两个目标。这又被称为“不可能三角”。
二、我国的“三元”情况及反应的问题
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以美国为首的各国都开始反思自己的各项经济政策,“三元悖论”原则的缺陷也逐渐暴露。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起来的。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体现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包括我国汇率制度的演变也与以往西方国家的发展轨迹不同,在利用三元悖论分析我国汇率选择时,就发现了这一理论的局限性。
根据三元悖论的原则来分析我国“三元”的情况,就会发现,我国实行的汇率制度不是单纯的固定汇率或是浮动汇率,而是一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盯住美元。而我国的资本流动状况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放宽对资本流动限制,1996年我国实现经常项目的可兑换,此后,我国就逐步放宽对资本市场的管制,因为对资本项目下自由开放所带来的诸多隐患有所考量,我国目前还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国外资本流入容易,国内资本流出困难。但是,并不能绝对地说我国资本不能自由流动。
因此,我国似乎并未严格按照“三元悖论”的原则来确定我国的经济目标组合的选择,而是在维护我国经济稳定与发展大方向的基础上,尽量地寻找一个三者的契合点。从我国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就可以看到“三元悖论”原则的局限性:
首先,货币政策的独立不是绝对的。在世界经济一体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每个国家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货币政策时,都必须考虑国际经济环境,从而做出对自己最有力的选择,要保证货币政策的完全独立是很难实现的。
其次,在汇率制度方面,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等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各个国家都在实现金融自由与保证金融安全之间进行权衡,调整金融政策。比如说,我国就是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种介入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之间的体制,克鲁格曼并没有纳入思考范围中。
再次,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很难实现。比如我国限制资本流出,实行结售汇制度,但是对资本流入并没有限制,这种部分的资本开放也是一种中间状态,并没有纳入“三元悖论”范围中。
我国1994年至2005年实行近似于“固定汇率+ 货币政策独立+ 限制资本流动”的组合,但实际上,在汇率固定的同时,无论资本流动状况怎样,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都是很难实现的。2005年汇改以后,我国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有限制的资本流动”组合。逐步开放的资本市场使我国更加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使我国在保证金融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市场的力量,增加经济发展的灵活性。
三、反思
全球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三元悖论”的三元并非不能全部实现。毫无疑问,开放的资本市场和浮动的汇率制度是我国金融发展的方向,我们现在就正在探索实现三者均衡的道路上。易纲曾指出,“其他国家的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中只有货币市场利率,只能通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来影响存贷款利率。”但中国的利率是管制的,人民银行多了一个独立的货币政策工具,即法定利率,因此可以“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同时在流动性非常充足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存贷款利率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归根到底,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三元悖论”,而应该借鉴和发展该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 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 逐步稳妥地推进汇率制度改革, 最终实现预期的汇率自由浮动与资本自由流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