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叶知秋至,一书知性情。从一个人的阅读观上,不难读出这个人的人生境界,也能从中观出经商之道。
读书为什么?为什么读书?这个看似深奥的问题,竟然被几本书轻轻化解,面对这个问题,四位企业家四两拨千斤,以书代讲。于是,我们得到了四个书名《The Art of possibility》《圣经》《The Big Short》《文明的和解》。
虽然这四本书只是四位企业家最近各自关注的一本,但见微知著,从中足以看出每位企业家的读书方向与兴趣所在。
戴志康(证大集团董事长):挣钱不是终极目标
我看书往往“不求甚解”,就像摄像机,扫一圈留下个印象就行。因为我不是文学爱好者,对华丽的辞藻、精彩的故事不感兴趣,我只是归纳,一本书看完之后只要总结一两句,对我就有价值。中国人讲“悟”,并不是读书多就有知识。我的很多感悟不是从哪一本书上得来的,而是综合思考的结果。
从当初喜欢看投资类的书,转变到喜欢看人文、历史类的书,这一切和我的人生经历有关。20年前,为了学习怎么投资、怎么挣钱,我看的更多的是投资方面的书。到了2000年左右,我在上海浦东从事房地产业,同时也开始寻找自己的生活环境。我问自己,真正的生活需要什么?自问时,我不仅是作为一个开发商,而且还是一个消费者、一个居民。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地人,怎么融入上海?以前在家乡,我生活在一个熟人圈子里,交流比较容易,而现在我生活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该如何建立联系?思考之后我才真正明白,我要建的是“家”、是社区,而不仅仅是房子。所以,我要成为的是一个社会建设者,而不仅仅是房地产开发商。因此新世纪之后,我就变得比较感性一些,更加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态度、价值观,更加关注文化建设。
也许是受这一转变的影响,现在我接触更多的都是些历史、哲学、文化等人文类书籍,我希望能从中更多地感悟社会、感悟人生。因为随着人生阶段的不同,眼下我要学的不再是怎么挣钱,而是学习在挣钱的同时怎么花钱。花钱是一门艺术,我并不想等到退休以后再把钱捐给慈善事业,而是希望在目前的企业运作中,尽最体现人文关怀。
看书多了,感悟自然多了起来。事实上,我对投资这份工作本身是持否定态度的。因为我认为这种事情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做事只有与伟大理想结合起来才会有意义,否则就只是工具。与《文明的和解》一书的观点一样,从我个人来讲,我现在最关心的是中国社会需要文化和精神作为支撑。
闵毅达(戴尔大中华区总裁):借鉴各方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
书籍浩如烟海,很难说哪一本书可以完全代表我的观点。作为一名读者,我会在不同的书中找到自己感兴趣、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借鉴各方观点,以最终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体系。我最愿意读的书应该是这样的:能够从每天的事务性工作中暂时跳出来,可以让我从更高的角度考虑全人类、全世界的命运。这些书可以是传说、自传、实事,但一般不会是小说,一定要带给我思考。像小说,文学这一类,我更多的是在学生时代读。现在,如果我想放松,我会选择去看一场电影。
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工作而临时抱佛脚,看书是来不及的。尤其是一个真正的领导人,应该是在很早的时候就进行相应的技能学习、积累。如果你立志成为真正的领导者,现翻书的事情是不可行的。以我为例,我现在就时刻准备着,胜任我老板的工作。不管我有没有机会被提升,我都要朝着这个目标做知识储备。
最近,有一本书让我很有感触,这本书名叫《The Art of possibility》。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每天用什么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书中讲了这么一个救事:有一天,指挥家去一个学校演出,在舞台的侧幕碰到一个年仅五岁的小女孩。小女孩当时手拿小提琴,脸上的表情是那么的激动。看到这样的表情,指挥家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这个小女孩刚刚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演出,于是指挥家立刻向小女孩说道:祝贺你出色地完成了演出。但是没想到,小女孩告诉指挥家,“我还没有演出,现在正在等待上台”。她并没有很在意演出的结果,她在意的是自己终于有了这样一个展示小提琴技艺的机会。推此及彼,一个人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是以小姑娘的方式,还是以那些常见的方式——遇事首先焦虑、不安、紧张,应对的态度不同,结果天差地别。
郑跃文(科瑞集团董事长):就算是悲剧,也要演绎得精彩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年是因为看了叔本华、尼采的哲学著作,我才会产生下海的念头。受那些思想的影响,25岁的我决定放弃在机关里按部就班的工作,寻找一种全新的生活。
1987年,西方文化刚刚传到开放的中国,我接触这类书,受到很大震动。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既然人最终要死,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叔本华对于人生的态度是悲观的。而与叔本华不同,尼采的观点更积极:就算人最终要死,就算人生是一个悲剧,为什么不可以把悲剧演绎得精彩?就像流星闪过,既然注定短暂,为何不尽情闪耀一下?从那个时期开始,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
下海最初的那段时间,每当遇到困难,我就会想起《悲剧的诞生》,告诉自己:人生最坏的境遇不过一死,死都看淡了,其他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开始做企业后,我曾经历过一段很痛苦的时光。那时候,我开始接触宗教类书籍,比如《圣经》,比如佛教经书,还有林语堂的《信仰之旅》等等。有好几年的时间,我都坚持听《圣经》讲座,《圣经》里的每一段话我都仔细琢磨过。我发现,没有信仰的人总是试图去解释,去讲道理;而真正有信仰的人,只是去“信”,用神道、而非人道去理解。《圣经》的好处在于,它是从入世的角度来写的:你只要照着书中说的做,就能“得福”。每天的三次祷告就是提醒自己要做什么、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唐越(蓝山中国资本合伙人):读书让我认识了世界
对我个人而言,读书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摆脱了课本的束缚,很早接触了外面的世界。
《艾柯卡自传》和《门口的野蛮人》是两本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书。前者说的是克莱斯勒公司首席执行官艾柯卡传奇性的人生,那本书让我对商业产生了兴趣;而《门口的野蛮人》则让我初步认识了华尔街。最近,我发现有一本书很好看,叫做《The Big Short》,是美国知名作家麦克·路易斯写的。我觉得这是目前在有关次贷的书籍中,描写最佳、最为深刻的一本书,它从一个特别的视角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的确有金融体制的缺陷,当市场化的每一个人为了追求超额的利润,而没有一个良好的约束机制的时候,就会酿成一场完全出于自身原因的灾难。
我个人始终认为,通过看书去学习某一种技能并没有什么价值,人拥有更多的应该是对世界的广泛理解。我不是一个非常系统的人,对世界的认识也比较感性,因此我更喜欢读一些财经人物的自传或纪实文学,这是人的性格使然,无所谓对错。
读书为什么?为什么读书?这个看似深奥的问题,竟然被几本书轻轻化解,面对这个问题,四位企业家四两拨千斤,以书代讲。于是,我们得到了四个书名《The Art of possibility》《圣经》《The Big Short》《文明的和解》。
虽然这四本书只是四位企业家最近各自关注的一本,但见微知著,从中足以看出每位企业家的读书方向与兴趣所在。
戴志康(证大集团董事长):挣钱不是终极目标
我看书往往“不求甚解”,就像摄像机,扫一圈留下个印象就行。因为我不是文学爱好者,对华丽的辞藻、精彩的故事不感兴趣,我只是归纳,一本书看完之后只要总结一两句,对我就有价值。中国人讲“悟”,并不是读书多就有知识。我的很多感悟不是从哪一本书上得来的,而是综合思考的结果。
从当初喜欢看投资类的书,转变到喜欢看人文、历史类的书,这一切和我的人生经历有关。20年前,为了学习怎么投资、怎么挣钱,我看的更多的是投资方面的书。到了2000年左右,我在上海浦东从事房地产业,同时也开始寻找自己的生活环境。我问自己,真正的生活需要什么?自问时,我不仅是作为一个开发商,而且还是一个消费者、一个居民。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地人,怎么融入上海?以前在家乡,我生活在一个熟人圈子里,交流比较容易,而现在我生活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该如何建立联系?思考之后我才真正明白,我要建的是“家”、是社区,而不仅仅是房子。所以,我要成为的是一个社会建设者,而不仅仅是房地产开发商。因此新世纪之后,我就变得比较感性一些,更加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态度、价值观,更加关注文化建设。
也许是受这一转变的影响,现在我接触更多的都是些历史、哲学、文化等人文类书籍,我希望能从中更多地感悟社会、感悟人生。因为随着人生阶段的不同,眼下我要学的不再是怎么挣钱,而是学习在挣钱的同时怎么花钱。花钱是一门艺术,我并不想等到退休以后再把钱捐给慈善事业,而是希望在目前的企业运作中,尽最体现人文关怀。
看书多了,感悟自然多了起来。事实上,我对投资这份工作本身是持否定态度的。因为我认为这种事情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做事只有与伟大理想结合起来才会有意义,否则就只是工具。与《文明的和解》一书的观点一样,从我个人来讲,我现在最关心的是中国社会需要文化和精神作为支撑。
闵毅达(戴尔大中华区总裁):借鉴各方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
书籍浩如烟海,很难说哪一本书可以完全代表我的观点。作为一名读者,我会在不同的书中找到自己感兴趣、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借鉴各方观点,以最终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体系。我最愿意读的书应该是这样的:能够从每天的事务性工作中暂时跳出来,可以让我从更高的角度考虑全人类、全世界的命运。这些书可以是传说、自传、实事,但一般不会是小说,一定要带给我思考。像小说,文学这一类,我更多的是在学生时代读。现在,如果我想放松,我会选择去看一场电影。
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工作而临时抱佛脚,看书是来不及的。尤其是一个真正的领导人,应该是在很早的时候就进行相应的技能学习、积累。如果你立志成为真正的领导者,现翻书的事情是不可行的。以我为例,我现在就时刻准备着,胜任我老板的工作。不管我有没有机会被提升,我都要朝着这个目标做知识储备。
最近,有一本书让我很有感触,这本书名叫《The Art of possibility》。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每天用什么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书中讲了这么一个救事:有一天,指挥家去一个学校演出,在舞台的侧幕碰到一个年仅五岁的小女孩。小女孩当时手拿小提琴,脸上的表情是那么的激动。看到这样的表情,指挥家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这个小女孩刚刚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演出,于是指挥家立刻向小女孩说道:祝贺你出色地完成了演出。但是没想到,小女孩告诉指挥家,“我还没有演出,现在正在等待上台”。她并没有很在意演出的结果,她在意的是自己终于有了这样一个展示小提琴技艺的机会。推此及彼,一个人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是以小姑娘的方式,还是以那些常见的方式——遇事首先焦虑、不安、紧张,应对的态度不同,结果天差地别。
郑跃文(科瑞集团董事长):就算是悲剧,也要演绎得精彩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年是因为看了叔本华、尼采的哲学著作,我才会产生下海的念头。受那些思想的影响,25岁的我决定放弃在机关里按部就班的工作,寻找一种全新的生活。
1987年,西方文化刚刚传到开放的中国,我接触这类书,受到很大震动。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既然人最终要死,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叔本华对于人生的态度是悲观的。而与叔本华不同,尼采的观点更积极:就算人最终要死,就算人生是一个悲剧,为什么不可以把悲剧演绎得精彩?就像流星闪过,既然注定短暂,为何不尽情闪耀一下?从那个时期开始,尼采的《悲剧的诞生》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
下海最初的那段时间,每当遇到困难,我就会想起《悲剧的诞生》,告诉自己:人生最坏的境遇不过一死,死都看淡了,其他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开始做企业后,我曾经历过一段很痛苦的时光。那时候,我开始接触宗教类书籍,比如《圣经》,比如佛教经书,还有林语堂的《信仰之旅》等等。有好几年的时间,我都坚持听《圣经》讲座,《圣经》里的每一段话我都仔细琢磨过。我发现,没有信仰的人总是试图去解释,去讲道理;而真正有信仰的人,只是去“信”,用神道、而非人道去理解。《圣经》的好处在于,它是从入世的角度来写的:你只要照着书中说的做,就能“得福”。每天的三次祷告就是提醒自己要做什么、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唐越(蓝山中国资本合伙人):读书让我认识了世界
对我个人而言,读书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摆脱了课本的束缚,很早接触了外面的世界。
《艾柯卡自传》和《门口的野蛮人》是两本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书。前者说的是克莱斯勒公司首席执行官艾柯卡传奇性的人生,那本书让我对商业产生了兴趣;而《门口的野蛮人》则让我初步认识了华尔街。最近,我发现有一本书很好看,叫做《The Big Short》,是美国知名作家麦克·路易斯写的。我觉得这是目前在有关次贷的书籍中,描写最佳、最为深刻的一本书,它从一个特别的视角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的确有金融体制的缺陷,当市场化的每一个人为了追求超额的利润,而没有一个良好的约束机制的时候,就会酿成一场完全出于自身原因的灾难。
我个人始终认为,通过看书去学习某一种技能并没有什么价值,人拥有更多的应该是对世界的广泛理解。我不是一个非常系统的人,对世界的认识也比较感性,因此我更喜欢读一些财经人物的自传或纪实文学,这是人的性格使然,无所谓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