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主要新兴经济体走到一起,共同创办跨区域的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尚无先例。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简称“金砖银行”)的象征意义和实际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标志着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国际金融架构变革取得的实质性进展,也标志着金砖国家合作由过去的领导人在宏观层面的磋商,转入经济金融层面的全面务实合作,并由此进入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化建设的实质性阶段。
2014年7月15日?1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福塔莱萨和巴西利亚两地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南非总统祖马终于让备受关注的金砖银行倡议尘埃落定。
五国将启动金砖银行筹建计划,确定由五国均摊500亿美元的初始资本,并计划于2016年正式开始运营。
金砖银行正展现出新兴经济体抱团取暖的巨大能量,但若过度解读金砖银行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可能会让这一新生事物承载难以达到的期望,因此积极务实地面对各种风险与挑战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金砖银行无意替代世界银行
现有的国际多边开发机构包括两类:一类是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和安第斯开发集团等区域性多边开发机构;另一类是世界银行这样的全球性多边开发机构。金砖银行的成立,将成为首个覆盖全球四大洲的大型跨区域开发银行。就其地域范围来看,金砖银行拥有对世界银行业务构成直接挑战的潜力。
早在2012年4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时任世界银行行长的佐利克(Robert B. Zoellick)就金砖银行计划指出,建立一个新的银行并不容易,必定涉及一些敏感问题,如行长人选、总部选址、资金来源、筹资方式及银行评级等问题。言语之间,隐隐透出一种不安。
为了应对金砖银行等新的多边开发机构的成立,现任世界银行行长金墉于2014年7月8日的访华记者会上表示,世界银行已成立全球发展实践局和跨领域的专业部门,以便处理与此类机构的关系。世界银行对金砖银行的“担心”显露无遗。
事实上,金砖银行并未将目标放在与世界银行等现有多边开发机构进行竞争,也不试图挑战现有国际金融格局。关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宗旨与职能,金砖国家领导人曾在第四次峰会上达成基本共识,并在第五次峰会上得到进一步确认——金砖银行旨在为金砖国家、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筹集资金,作为对全球增长和发展领域的现有多边和区域金融机构的补充,而不是对已有多边开发机构形成挑战。因此,从金砖银行的定位来看,那种认为金砖银行旨在挑战甚至取代世界银行,以及改变现有国际金融结构的观点不免有些言过其实。
美国金融霸权难以撼动
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而言,美国的金融霸权主要表现为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和美国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主导地位。
美元霸权的来源,正如《金融帝国》的作者迈克尔·赫德森所言,美国利用世界经济中实质上的美元本位制以及信奉货币主义的各国中央银行,实现全球经济美元化,使全球各经济体尤其是依赖美国经济的经济体为美国的财政赤字、国际收支赤字埋单,从而获得霸权利益。
目前,全球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中美元占60%以上、全球以美元为贸易结算单位的贸易量占40%以上,涉及美元的外汇交易占全球交易量的80%以上。这奠定了美元无可争议的国际货币地位,也令其他各国货币难以企及。
从国际多边开发机构货币方面来看,国际惯例包括对货币可兑换性的确认、货币的使用和维持银行持有货币的币值三方面内容。就金砖银行而言,要摆脱美元霸权的影响,实现去美元化目标,在货币方面仍存在诸多障碍。例如,五国间尚未建立降低筹资成本以及避免汇率变动风险的货币互换机制,五国货币并非都是完全可兑换货币等,这使得金砖银行本币化运行困难重重。
在国际金融机构的主导权方面,美国的影响力非其他国家能相比。美国拥有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现有全球金融机构最大份额和投票权,并独享这些机构重大事项的否决权。而金砖国家由于投票权限制,难以发挥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讲,这些国际金融机构是美国维系其全球金融霸权的工具。
即便如此,金砖银行建立后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经济治理格局。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机构,金砖银行业务可覆盖全球,在对现有多边开发银行有效补充的同时,也可进一步影响现有多边开发机构的改革,并逐步改变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被动局面。依托金砖银行这一平台,金砖国家还可通过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业务来扩大其影响力。
正如俄罗斯经济学家罗曼·安德烈耶夫所言,金砖银行的意义在于,它将成为全球金融体系中一个可靠的新选择。在可预见的未来,无论从目前的规模和重要性来说,金砖银行都难以与当前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相抗衡,金砖国家打破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全球多边发展金融体系的垄断还为时尚早。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简称“金砖银行”)的象征意义和实际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标志着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国际金融架构变革取得的实质性进展,也标志着金砖国家合作由过去的领导人在宏观层面的磋商,转入经济金融层面的全面务实合作,并由此进入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化建设的实质性阶段。
2014年7月15日?1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福塔莱萨和巴西利亚两地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南非总统祖马终于让备受关注的金砖银行倡议尘埃落定。
五国将启动金砖银行筹建计划,确定由五国均摊500亿美元的初始资本,并计划于2016年正式开始运营。
金砖银行正展现出新兴经济体抱团取暖的巨大能量,但若过度解读金砖银行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可能会让这一新生事物承载难以达到的期望,因此积极务实地面对各种风险与挑战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金砖银行无意替代世界银行
现有的国际多边开发机构包括两类:一类是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和安第斯开发集团等区域性多边开发机构;另一类是世界银行这样的全球性多边开发机构。金砖银行的成立,将成为首个覆盖全球四大洲的大型跨区域开发银行。就其地域范围来看,金砖银行拥有对世界银行业务构成直接挑战的潜力。
早在2012年4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时任世界银行行长的佐利克(Robert B. Zoellick)就金砖银行计划指出,建立一个新的银行并不容易,必定涉及一些敏感问题,如行长人选、总部选址、资金来源、筹资方式及银行评级等问题。言语之间,隐隐透出一种不安。
为了应对金砖银行等新的多边开发机构的成立,现任世界银行行长金墉于2014年7月8日的访华记者会上表示,世界银行已成立全球发展实践局和跨领域的专业部门,以便处理与此类机构的关系。世界银行对金砖银行的“担心”显露无遗。
事实上,金砖银行并未将目标放在与世界银行等现有多边开发机构进行竞争,也不试图挑战现有国际金融格局。关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宗旨与职能,金砖国家领导人曾在第四次峰会上达成基本共识,并在第五次峰会上得到进一步确认——金砖银行旨在为金砖国家、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筹集资金,作为对全球增长和发展领域的现有多边和区域金融机构的补充,而不是对已有多边开发机构形成挑战。因此,从金砖银行的定位来看,那种认为金砖银行旨在挑战甚至取代世界银行,以及改变现有国际金融结构的观点不免有些言过其实。
美国金融霸权难以撼动
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而言,美国的金融霸权主要表现为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和美国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主导地位。
美元霸权的来源,正如《金融帝国》的作者迈克尔·赫德森所言,美国利用世界经济中实质上的美元本位制以及信奉货币主义的各国中央银行,实现全球经济美元化,使全球各经济体尤其是依赖美国经济的经济体为美国的财政赤字、国际收支赤字埋单,从而获得霸权利益。
目前,全球外汇储备币种结构中美元占60%以上、全球以美元为贸易结算单位的贸易量占40%以上,涉及美元的外汇交易占全球交易量的80%以上。这奠定了美元无可争议的国际货币地位,也令其他各国货币难以企及。
从国际多边开发机构货币方面来看,国际惯例包括对货币可兑换性的确认、货币的使用和维持银行持有货币的币值三方面内容。就金砖银行而言,要摆脱美元霸权的影响,实现去美元化目标,在货币方面仍存在诸多障碍。例如,五国间尚未建立降低筹资成本以及避免汇率变动风险的货币互换机制,五国货币并非都是完全可兑换货币等,这使得金砖银行本币化运行困难重重。
在国际金融机构的主导权方面,美国的影响力非其他国家能相比。美国拥有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现有全球金融机构最大份额和投票权,并独享这些机构重大事项的否决权。而金砖国家由于投票权限制,难以发挥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讲,这些国际金融机构是美国维系其全球金融霸权的工具。
即便如此,金砖银行建立后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经济治理格局。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机构,金砖银行业务可覆盖全球,在对现有多边开发银行有效补充的同时,也可进一步影响现有多边开发机构的改革,并逐步改变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被动局面。依托金砖银行这一平台,金砖国家还可通过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业务来扩大其影响力。
正如俄罗斯经济学家罗曼·安德烈耶夫所言,金砖银行的意义在于,它将成为全球金融体系中一个可靠的新选择。在可预见的未来,无论从目前的规模和重要性来说,金砖银行都难以与当前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相抗衡,金砖国家打破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全球多边发展金融体系的垄断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