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机会丛生的时代。公正的说,移动支付、移动广告和移动电视(含流媒体)是通信领域继传统杀手级应用语音、短信、彩铃之后的新三剑客,是未来潜在的杀手级应用。尤其是移动支付,其应用覆盖面之广将使其在新三剑客中占居首位。
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交易,所使用的移动终端既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PDA、移动PC等。移动支付可分为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远程支付是指消费者通过运营商的SMS、WAP、IVR等服务来向远程商家表达支付意愿,移动运营商通过手机号码来鉴别交易者,通过手机手动发送密码来认证意愿是否真实的一种支付过程,如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推出的手机钱包业务。现场支付是指移动终端通过近距离通信(NFC)技术向商家的消费终端(如POS机)表达支付意愿,并通过消费终端与内置智能芯片进行账户和密码信息交换完成移动支付。如NTT DoCoMo推出的Felica业务就是在手机中嵌入非接触式芯片,手机只需在POS机前晃动,即可完成交易。
相比之下,远程支付过程略显繁琐,但产业链上各方设备无需太多的硬件改动即可实施。现场支付更符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但需要产业链上各参与方进行较大的硬件改动,甚至涉及到产业链利益重分配。无论哪一种移动支付都是大家翘首期待、而商用进程却令人失望的业务之一。
移动支付成功的三大法宝是安全性、私密性和易用性。投资者围绕这三点会挖掘到不少宝藏。安全性是双向性的,与安全性相关的很值得投资的技术是生物识别技术,比如指纹、眼睛和声音识别等。私密性意味着用户觉得商家不会监控和利用他们的消费。据说美国知名零售商Costco拥有5000万用户的购物信息和历史资料,以及用户的联系方式,对此信息的使用权一直是争议的焦点。投资易用性将使规模使用成为可能。在这里以RFID为主要技术的NFC技术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当前RFID产业处于迅速发展中。美国的军品管理、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中国的二代身份证、日本的手机支付都是业界比较成功的应用案例。但中国的RFID产品价值链高端技术进入仍很有限,如UHF无源芯片、低成本柔性标签制造、RFID中间件和大规模应用软件等领域存在打造本土明星企业的可能。
理论上讲,移动终端可以看成是一个内置金融智能卡的手机,发卡由终端厂商和银行来完成。最近,银联率先在上海推出以手机为载体的移动支付业务,通过在手机中嵌入金融智能卡,将用户的银行卡和电子钱包等账户信息加密后存储在安全芯片中,用户可以在改装后的POS机上进行现场支付,该业务由银联主导,这样移动运营商就没有事干了。但是,运营商毕竟拥有SIM卡的发卡权,如果运营商主导下的移动支付行业标准让SIM卡承担某些重要功能,如存储应用相关的数据,从而支持小额购物、购公交车票之类的应用,那么运营商就可以设法主导整个价值链。这种掌控价值链的博弈会使移动支付在未来一二年内仍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移动运营商的推动力度是否大、由谁承担改造商家刷卡终端的巨资补贴、公交系统能否轻易交出发卡权、制造商是否可以在前景不明时就规模出货植入NFC芯片的终端等等因素,无不制约着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
移动支付的前景是光明的,但2008年的道路仍旧是坎坷的。当然,在这里和大家探讨这新三剑客之首也是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