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创新 文化产业 报道 党报
在金融危机的“寒风”中,文化产业却逆势上扬、生机盎然,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与以往“文化热”不同的是,新一轮的文化振兴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视为必由之路,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系列报道因此频频推出!
由于媒体既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又是文化产业的传播者。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改革创新,做好文化产业报道?如何挖掘文化产业“探路者”的典型经验,准确、生动地反映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新举措、新成果?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
一、文化产业报道持续升温
文化产业报道是以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主要内容,以骨干文化企业、重点产业项目和集群、新兴文化业态为关注焦点,以挖掘典型经验,探寻发展路径为出发点,集中反映出版发行、广告、影视制作、演艺娱乐、文化创意、数字出版、文化旅游、文化用品、文化会展等领域最新改革和发展情况的新闻报道。
近年来,党报关于文化产业的报道持续升温,无论是发稿总量还是在头版出现的频率都有较大提高。今年6月9日至2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文化产业综述报道共计5篇,集中反映了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以及安徽、江苏、云南三地发展文化产业的好经验、好做法。
第四届中博会在合肥举办期间,《安徽日报》文化产业报道累计发稿18篇,占发稿总量的7%,其中头版稿件4篇,A2要闻版稿件8篇。
笔者随机抽取了2009年5月20日至26日的《人民日报》《安徽日报》,以及2008年5月20日至26日的《人民日报》《安徽日报》进行数据对比。结果发现, 《人民日报》2008年这7天文化产业报道约占报道总量的1.6%,2009年这一比例上升至2.2%;《安徽日报》2008年这7天的文化产业报道约占报道总量1.7%,2009年这一比例则上升至2.1%。这组数据显示,党报文化产业报道在发稿数量上处于上升趋势。但是,也不难发现,文化产业报道占发稿总量的比例还不太高。
二、强化文化产业报道的紧迫性
1、从宏观环境看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报告用了相当的篇幅论述文化,“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活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群”等新名词频频闪现。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
在跨越式发展征途中,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安徽,把文化产业作为崛起的“软实力”着力培育。早在2003年,我省就将文化产业作为八大支柱性产业之一列入“861”行动计划。2006年下半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支持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将全省改革试点范围扩大至7个省辖市和6个省级文化单位、14个市级文化单位,明确九大措施支持文化产业发展。2006年10月召开的省第八次党代会,又发出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号召。近年来,我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手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各市也纷纷确立文化立市战略:合肥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芜湖通过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决议,安庆出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等等。
当文化建设被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度,当文化产业成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文化产业报道的地位也就随着涨潮了。这是宏观大局对新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于党报而言,必须进一步改进创新,做深、做细、做活文化产业报道。
2、从产业发展实际看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繁花似锦”的繁荣景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自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均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平均年增加值1000亿元左右,增长幅度15%—20%,占GDP比重年均提高0.15%。
身处中部的安徽,不是首批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份,但不等不靠,自加压力,自求发展,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迅速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与南非米拉德传媒集团合资组建新安传媒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家党报集团中外合作项目;安徽出版集团重组科大创新,时代出版挂牌成立,成为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第一家真正的主业整体上市企业;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在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评比中,集团资产利润率居全国文化企业之首。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60亿元,连续第4年保持30%以上增幅。
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文化产业,不仅是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朝阳产业,而且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大有作为。在安徽,大力发展动漫等多种业态的新兴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
放眼国内,各地在发展文化产业上有何成功的做法?聚焦当下,金融危机中,文化产业在调结构、保增长中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都需要党报记者去思考、去解答。
三、强化文化产业报道三要点
1、要做“专家型”记者
由于文化产业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新事物”,从事文化产业报道的记者大都“半路出家”,这就需要记者在博采众长的同时,及时把握文化产业领域的最新动态,透过现象总结分析背后的发展规律,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型记者。
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目前,文化体制改革尚处于试点探索阶段,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这就需要记者密切关注该领域出现的新举措、新实践,及时总结改革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作为文化产业“主力军”的骨干文化企业,和许多大型国有企业一样,也在搞资本运作、着力创新投融资体系,比如安徽出版集团重组科大创新,成立时代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这就要求从事文化产业报道的记者要像经济记者一样,懂股票市场、懂资本运作的方式和手段,这样写起报道来,才不会说外行话。
2、要有“大文化”眼界
做好文化产业报道,记者要登高望远,放眼全局,将文化与经济、社会、历史、政治等方方面面联系起来,在宏观与微观的交叉点上、在经济现象与文化现象的共生地带找新闻。
2002年,中央主流媒体对“浙江现象”的报道是“大文化”理念的生动诠释。浙江省从人均半亩地的资源小省,一跃发展为经济活跃、人民富裕的经济大省,这一现象该如何解读?2002年1月16日《人民日报》第五版的《文化视角看浙江》、2002年6月5日的新华社电稿《浙江经济是种文化现象》等报道都跳出经济谈经济,揭示出其深层原因在于浙江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比如“‘义利并重、工商皆本’的历史文化传统,孕育了浙江人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务实的群体性格。”“浙江人的聪慧在于把‘文化力’的内核注入到经济的结构中去,并用文化的外表去‘包装’经济,不断抬升经济的品位和价值。”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传媒业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记者从资本、技术、人才、管理、资源等视角解读文化发展现象,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报道的多元维度,增强报道的深度和厚度。
3、要有“贴近性”视角
发展文化产业,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文化产业报道不能仅仅关注产业本身,更要有“贴近性”视角,关注文化产业发展给百姓带来的实惠,关注文化企业如何更好地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文化单位既有坚持正确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社会属性,又有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产业属性。发展过程中,这两手都要抓,都要硬。在文化产业报道中,同样要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特别是要把普通群众的文化消费、文化保障置于文化产业报道的话语空间之内。诸如基层文化建设、普通民众的文化生活、公益性文化事业等。■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责任编辑:姚少宝 周蕾
在金融危机的“寒风”中,文化产业却逆势上扬、生机盎然,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与以往“文化热”不同的是,新一轮的文化振兴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视为必由之路,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系列报道因此频频推出!
由于媒体既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又是文化产业的传播者。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改革创新,做好文化产业报道?如何挖掘文化产业“探路者”的典型经验,准确、生动地反映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新举措、新成果?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
一、文化产业报道持续升温
文化产业报道是以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主要内容,以骨干文化企业、重点产业项目和集群、新兴文化业态为关注焦点,以挖掘典型经验,探寻发展路径为出发点,集中反映出版发行、广告、影视制作、演艺娱乐、文化创意、数字出版、文化旅游、文化用品、文化会展等领域最新改革和发展情况的新闻报道。
近年来,党报关于文化产业的报道持续升温,无论是发稿总量还是在头版出现的频率都有较大提高。今年6月9日至2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文化产业综述报道共计5篇,集中反映了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以及安徽、江苏、云南三地发展文化产业的好经验、好做法。
第四届中博会在合肥举办期间,《安徽日报》文化产业报道累计发稿18篇,占发稿总量的7%,其中头版稿件4篇,A2要闻版稿件8篇。
笔者随机抽取了2009年5月20日至26日的《人民日报》《安徽日报》,以及2008年5月20日至26日的《人民日报》《安徽日报》进行数据对比。结果发现, 《人民日报》2008年这7天文化产业报道约占报道总量的1.6%,2009年这一比例上升至2.2%;《安徽日报》2008年这7天的文化产业报道约占报道总量1.7%,2009年这一比例则上升至2.1%。这组数据显示,党报文化产业报道在发稿数量上处于上升趋势。但是,也不难发现,文化产业报道占发稿总量的比例还不太高。
二、强化文化产业报道的紧迫性
1、从宏观环境看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报告用了相当的篇幅论述文化,“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活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群”等新名词频频闪现。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
在跨越式发展征途中,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安徽,把文化产业作为崛起的“软实力”着力培育。早在2003年,我省就将文化产业作为八大支柱性产业之一列入“861”行动计划。2006年下半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支持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将全省改革试点范围扩大至7个省辖市和6个省级文化单位、14个市级文化单位,明确九大措施支持文化产业发展。2006年10月召开的省第八次党代会,又发出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号召。近年来,我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手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为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各市也纷纷确立文化立市战略:合肥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芜湖通过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决议,安庆出台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等等。
当文化建设被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度,当文化产业成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文化产业报道的地位也就随着涨潮了。这是宏观大局对新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于党报而言,必须进一步改进创新,做深、做细、做活文化产业报道。
2、从产业发展实际看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繁花似锦”的繁荣景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自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均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平均年增加值1000亿元左右,增长幅度15%—20%,占GDP比重年均提高0.15%。
身处中部的安徽,不是首批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份,但不等不靠,自加压力,自求发展,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迅速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与南非米拉德传媒集团合资组建新安传媒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家党报集团中外合作项目;安徽出版集团重组科大创新,时代出版挂牌成立,成为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第一家真正的主业整体上市企业;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在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评比中,集团资产利润率居全国文化企业之首。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60亿元,连续第4年保持30%以上增幅。
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文化产业,不仅是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朝阳产业,而且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大有作为。在安徽,大力发展动漫等多种业态的新兴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
放眼国内,各地在发展文化产业上有何成功的做法?聚焦当下,金融危机中,文化产业在调结构、保增长中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都需要党报记者去思考、去解答。
三、强化文化产业报道三要点
1、要做“专家型”记者
由于文化产业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新事物”,从事文化产业报道的记者大都“半路出家”,这就需要记者在博采众长的同时,及时把握文化产业领域的最新动态,透过现象总结分析背后的发展规律,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型记者。
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目前,文化体制改革尚处于试点探索阶段,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这就需要记者密切关注该领域出现的新举措、新实践,及时总结改革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作为文化产业“主力军”的骨干文化企业,和许多大型国有企业一样,也在搞资本运作、着力创新投融资体系,比如安徽出版集团重组科大创新,成立时代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这就要求从事文化产业报道的记者要像经济记者一样,懂股票市场、懂资本运作的方式和手段,这样写起报道来,才不会说外行话。
2、要有“大文化”眼界
做好文化产业报道,记者要登高望远,放眼全局,将文化与经济、社会、历史、政治等方方面面联系起来,在宏观与微观的交叉点上、在经济现象与文化现象的共生地带找新闻。
2002年,中央主流媒体对“浙江现象”的报道是“大文化”理念的生动诠释。浙江省从人均半亩地的资源小省,一跃发展为经济活跃、人民富裕的经济大省,这一现象该如何解读?2002年1月16日《人民日报》第五版的《文化视角看浙江》、2002年6月5日的新华社电稿《浙江经济是种文化现象》等报道都跳出经济谈经济,揭示出其深层原因在于浙江源远流长的“文化基因”。比如“‘义利并重、工商皆本’的历史文化传统,孕育了浙江人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务实的群体性格。”“浙江人的聪慧在于把‘文化力’的内核注入到经济的结构中去,并用文化的外表去‘包装’经济,不断抬升经济的品位和价值。”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传媒业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记者从资本、技术、人才、管理、资源等视角解读文化发展现象,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报道的多元维度,增强报道的深度和厚度。
3、要有“贴近性”视角
发展文化产业,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文化产业报道不能仅仅关注产业本身,更要有“贴近性”视角,关注文化产业发展给百姓带来的实惠,关注文化企业如何更好地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文化单位既有坚持正确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社会属性,又有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产业属性。发展过程中,这两手都要抓,都要硬。在文化产业报道中,同样要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特别是要把普通群众的文化消费、文化保障置于文化产业报道的话语空间之内。诸如基层文化建设、普通民众的文化生活、公益性文化事业等。■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责任编辑:姚少宝 周蕾